登陆注册
13927700000005

第5章 学科建设发展与规划(4)

因此,在我国力争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倡导大学实现特色优势发展的今天,各个高校都应该把学科建设的组织管理模式向科层与矩阵结合的组织结构转变,以此发掘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三、学科发展的模式

(一)学科建设的发展动力分析

我国学科建设的发展,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国家层面、社会领域、人才市场以及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四个方面。

1.以国家事业发展需求为动力的学科建设

以国家事业发展需求为动力的学科建设,主要体现在国家重点学科的设置,其学科建设主要集中在部属院校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以学科为依托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以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为目的,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撑。截至2007 年,我国共组织了三次评选工作,共评选出全国28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7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

2.以新型领域科技发展为动力的学科建设

学科与科技、产业的紧密结合是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科教兴业的重要举措,尤其是新型领域科技、产业的突飞猛进,为高校学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各级政府部门在省级重点学科设立和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围绕本地产业集群和产业特色,大力开展特色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集群的建设。例如:重庆市“十二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明确了学科建设的“适应需求原则”,“在学科发展战略选择、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经费投入和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必须立足于适应我国特别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支柱产业、新型战略性产业、重点领域的人才和科技需求”;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要围绕首都积极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战略部署,重点建设首都经济、现代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都市农业等10个学科群。不仅如此,学科与科技、产业的结合,已逐步突破原始的单一学科或几个学科与产业的协同发展,转而向更为复杂的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上来。因此,新型领域科技的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建设,势必成为未来学科建设的主要动力来源。

3.以社会需求为动力的学科建设

社会人才需求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事业和新型领域科技发展不仅直接推动了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社会人才需求,这就要求学科在强调自身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功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探索和建立适合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环境,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此延伸学科为社会服务的触角,增强学科发展的后劲储备,是学科长远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

4.以学科自身发展为动力的学科建设

无论是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新兴领域科技推动,还是社会人才需求,均是学科发展的外部动力因素,除此之外,学科内部自身发展规律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学科内部发展规律,是指学科在产生、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从其发展逻辑上看,一般需要经历起步、发展、提高三个阶段;从其发展趋势上看,会呈现“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是分化与综合的高度对立统一”的规律。因此在外因的影响和推动下,学科要实现健康发展,还应遵循学科的内在发展规律,如果失去了学科自身发展这一内在动力,仅仅依靠外部动力的推动,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将会失去目标,甚至误入歧途。

(二)学科发展的主要模式

基于上述学科发展动力的分析,我们很容易归纳出,学科发展主要存在四种类型的发展模式,即:以国家重大发展目标为中心的学科发展模式、以新兴领域科技发展为中心的学科发展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发展模式、围绕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学科发展模式。

四种类型的学科发展模式之间,不是单独孤立或取一舍三的存在关系。对于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或者某个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发展模式的选择也会不同,甚或几种兼而有之。同时,四种类型的学科发展模式也不是一种绝对的划分,他们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存在着交叉。

“以国家重大发展目标为中心的学科发展模式”适用于大学或科研院所的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密切相关的高水平学科领域的发展。同时,这一发展模式也是“围绕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学科发展模式”的深化,是围绕着以两院院士及骨干专家组成的高水平学科团队为核心的学科发展模式。

“以新兴领域科技发展为中心的学科发展模式”适用于与行业紧密结合、与企业协同创新的理工科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当然,如果相应的新兴领域科技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该模式也就与第一种发展模式相互融合。

“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发展模式”是一种普适性的学科发展模式,当然,在学科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这一发展模式的具体表现存在差异,但作为大学主要职能之一的人才培养,学科的这一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在学科发展初期或中期,社会人才需求是学科发展的主要发展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其最主要的任务,这个时候该发展模式在学科发展中是以显性方式得以表现;然后当学科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将成为这类高水平学科的主要任务时,人才需求的导向在学科发展中以隐性方式而储存。

“围绕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学科发展模式”主要是在学科发展向高层次、高水平阶段过渡的时期,以高水平领军人才对学科进行带领和引导,以实现学科由量变为质变的一种发展模式。当然,正如前所述,当以国家重大任务目标进行科研攻关时,也存在这一发展模式,只是此时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是由顶尖的学科团队而组成,是一种更为宏观层面的“带头人”学科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学科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沉淀;同时,学科发展本身也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对象,要求我们不断的探索、创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复杂的、灵活的,没有统一的约定俗成,也没有固定的理论范式。本文试从学科的内涵、学科的管理、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学科发展的主要模式等方面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一定的探索,以期为广大的学科建设者和管理人员提供一点参考和建议,共同为学科的发展与繁荣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杨俊,郭跃)

基于学科建设为核心的现代大学跨越式发展途径

重庆师范大学始建于1954年,经过近60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已由一所单一的师范专科学校发展成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师范大学。学校的发展进步,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学科建设不动摇。学科建设是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服务社会的基础、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强化学科建设,突出特色优势,才能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一、学校学科建设整体现状

“十五”以来是我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在工作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领导,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分层建设,整体推进,使学科建设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学科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已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 000余人,其中教授199人,副教授440人,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500余人,其中博士270余人;博士生导师15 人,硕士生导师350 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市级学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等30余人。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科研能力强、年龄梯度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二)学科综合优势突出,学科门类覆盖面广,科学研究基础较好

目前,我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17个、包含二级学科硕士授权90余个,以及教育专业硕士、农业推广专业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考古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翻译专业硕士、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和工程专业硕士,学科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先后建有运筹学与控制论、动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教育学、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市级重点学科;拥有教育部最优化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活性物质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运筹学与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以及运筹学与控制论、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光学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等5个市级高校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重庆市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重庆市儿童发展与教师教育等5个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近100 项,科研经费达5 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7 371篇,SCI、EI、ISTP( CPCI)三大检索收录论文731篇,出版著作429部,省部级科研获奖47项。

(三)学科体系结构日趋合理,学科优势特色逐渐形成

通过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新的学科点不断崛起,富有特色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即形成以教育学科为特色,文、理学科为优势,涵盖十大学科门类的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其中,教育学科作为我校的特色学科,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研究为一体,独树一格;同时,还涌现了一批在国内同行有一定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文、理学科。

比如市级重点学科“运筹学与控制论”,通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一支以年轻博士和教授为核心的创新团体,学科群体实力雄厚,科研成果显著,在国际国内学术界影响较大,其优势地位已经形成。市级重点学科“动物学”在寄生无脊椎动物学、资源昆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鱼类学等3个研究领域上,在学术界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子课题、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课题、博士后基金课题等项目多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4年被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市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发挥学科群体优势,在中国抗战文学与文史研究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市级重点学科“地理学”围绕三峡库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形成了区域旅游规划、城乡规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与灾害管理等三个研究方向。此外,市级重点学科“专门史”关于中国区域文化史和三峡文化史的研究,市级重点学科“特殊教育学”关于特殊儿童心理诊断的研究,“光学工程”关于高功率激光器的研究,“旅游管理学”关于重庆市区县旅游规划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区域经济学”关于库区经济与山地经济的研究,也使这些学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重庆市和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四)研究生综合素质高,社会评价良好

自1986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授权单位以来,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目前学校的17个学院在十大学科门类、71个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领域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同时还开展有非全日制的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以及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工作,硕士研究生在校人数3 000人,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始终把质量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生命线,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特别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我校研究生在校期间平均每人发表2篇学术论文,其中有不少论文在学科级刊物上发表。我校研究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社会评价,毕业生中有一半以上考取博士研究生。在重庆市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我校每届毕业研究生都有人获优秀硕士论文奖。此外,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校一些知名教授还依托国内其他重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这些博士生也都顺利地获得了博士学位。

(五)办学条件良好、实力较强

学校占地3 300余亩,其中图书馆建筑面积1 .2 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80 万册,报刊8 000余种,馆藏文献资料位居重庆市高校第三位。实验室建筑面积52 756 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8 500万元,大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 222台(件)。高速宽带校园网络覆盖全校,教学管理与办公已实现自动化和网络化。

同类推荐
  • 200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0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06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紧实施“十一五”规划,按照省委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和改善薄弱环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解决关系民生的实际问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重要经济指标实现新的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物价比较低、群众得实惠比较多的良好态势。
  •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引领这一青年工作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在2005年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中,就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义、原则、形式、内容、机制、保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了详细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
  •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本书立足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视角,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出发,分析当前中国都市青少年成长危机的影响因素,探索青少年社会管理的路径与方式。
  •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是对于其本质、目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又都知之甚少。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层对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步步深化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有重大突破的。
  •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本书是60位亲历者讲述的发生在大地震中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他们当中很多是文学家,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真诚的创作激情和厚重的文学底蕴,但是它更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第一手的地震灾害评估科学报告和减灾防灾的预警书,让我们学会如何科学的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地震灾难。
热门推荐
  • 腹黑摄政王:宠溺呆萌小女皇

    腹黑摄政王:宠溺呆萌小女皇

    他,凤祗,翎国皇帝的养子,本是皇女最贴身的护卫,却一朝变成冷酷阴狠的摄政王,只手遮天,天下大权在握。然而,至恩至敬之人,却是那灭亲仇人。剥夺,报复,还是守护?对她,纵有千言万语难叙,唯有做那巍然坚毅的后盾……守护一生。她,凤鸾,翎国的傀儡女皇,一颗痴心尽投凤祗,曾经最喜欢、最信任的人,却成为最恐惧最遥远之人。这百年社稷基业,这万里江山,这九五之尊帝位,她凤鸾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落入他人之手。在恐惧、逃跑、绝望,无奈之后,她舍弃一切,卧薪尝胆,决心重夺主权。世事变幻莫测,朝前堂后,翻云覆雨,终不离一人之手。宠文,HE,请安心食用0w0
  • 王俊凯之梦中遇见你

    王俊凯之梦中遇见你

    青春是美好的,但有很多人没有抓住它,走进这本书,了解她们的青春
  • 无限边界

    无限边界

    宅男作家的好友出车祸去世后,留下一部未完成的小说。作家想通过照顾朋友的姐姐来获知好友的死因。突然有一天姐姐神秘失踪,而小说结局也在网上不断的更新,综合所有的内容,作家参透了车祸的真相,没想到却掉入了更大的谜团中。
  • 星球意志

    星球意志

    “他是数个星系的绝对统治者!”某个冒险的旅人描述道。“他也是一个创造出无数种族的……(biantai)神!”某个长着猫耳朵雌性生物描述道。“他还是一个奸诈的商人!”某个同行描述道。“他分明就是一个恶魔,要不是我大意,怎么会落到他手上!”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盖亚萝莉狠狠地说道。其实就是一个业余本子画师,调戏了地球萝莉(盖亚),被流放的一个荒凉的星球,然后成为该星球的意志,利用殖民战舰暴兵,顺便增进一下星球上的种族多样性,利用空间裂缝祸害其它世界的故事。QQ群:573669090
  • 宅神的恶作剧

    宅神的恶作剧

    神大人因为盖亚的诱骗从根源传送到了地球,在地球上当起了大学生,因为没有性别而后又因为渣男找茬性别一栏变成了秀吉,这个时候西游里的唐都因为时空错乱变成了高现代城市,就在机械铁蹄即将横扫欧罗巴的时候,沈大人同盖亚孙悟空一行人从西游记一书穿越过去拯救人理,而赐予唐王现代科技的神秘人竟然是安倍!?因为唐王毁教灭佛,诸天神佛全都烟消云散,多元世界还有更多的神道世界需要拯救!
  • 后窗勿看

    后窗勿看

    陈否极是一位国企白领,凭借优良的禀赋,跻身于公司总经理的鞍前马后,一次外出,他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使他这个仕途刚刚起步的青年才俊,陷入到一场空前的恐慌和不安之中.....
  • 暴君盛宠:皇妃无争

    暴君盛宠:皇妃无争

    麦灵灵可悲的穿越了,还是因为玩儿游戏玩儿穿的。本以为她可以借这一世好好的享受一下装的滋味,却没想到穿越成不争宠的冷宫弃妃。从此她就走上了推销官棱翰的道路。“这可是皇上的玉佩,谁要?!”麦灵灵撑着脑袋,手里拿着某种马送的玉佩,眼睛瞪得大大的,不屑的看着一众妃子。官楞汉则是在御书房拼命地打喷嚏。她,被人针对。“皇上,臣妾是亲眼看到灵妃把肖妃推下莲花池的。”宫中肖妃一派的孟答应楚楚可怜的跪着求皇上降罪。她,面无表情的看着宫棱翰不解释。那一次,他赐她20大板和门禁15天。“朕没想到,朕如此宠你,你还是选择背叛朕。”他眼眶通红,手紧紧的掐着她的脖子。第二次,他不分青红皂白降罪于她。她为什么还是舍不得。
  • 羽恋花开

    羽恋花开

    讲述一对情侣从相识到分开到重新认识的恋爱故事
  • 天使代我去爱你

    天使代我去爱你

    欧阳芊芊很衰,刚进学院就惹了学生会会长金梓墨,惹到他也就算了,还喷了他一脸的咖啡,魔王开始发怒啦,欧阳芊芊你等着吃招吧!哼!可是,怎么越到后来心越酸呢?为什么看到他难过心会不由得揪紧呢?原来啊,是种叫爱情的东西在发芽。
  • 猎灵侦探

    猎灵侦探

    追溯到上千年前的不死人,三生三世的执着寻觅,这一切的一切都命中注定。你所认识的世界,当真就是真实存在的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那些一辈子都无法理解的。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