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言後聖者,皆是後得道之君。大洞金書,上皇合真,三元羅景,太上齊靈,晨中比曜,七微均清者,乃得稱為後聖爾。但得讀此經,止可乘雲駕龍,位為真公卿,晏寢九玄,傲嘯八方,揚羽廣寒,儛輪空同,故是真人而已,不得稱後聖也。但長齋苦行,而為此洞經者,自得長生神仙。若有此經,而不長齋存思,而與俗行混雜者,亦不失隱存下仙,白日尸解,及命過太陰,充地下主者,或遺骨胎,受化南宮。是宿有骨錄,應得此經者,必為仙公故也。
夫仙者之去世也,或絕迹藏往,而內棲事外,或解劍代形,遺杖唯身,飄然雲霧,延神寄玄,悠悠流俗,鮮有識其端緒之蹤矣。若名山五嶽,精思彌稔,或久遠人間,斷絕塵藹,或天真授書,高仙傳告,或感動五神,三元啟示,潜求密悟,寂然無類,熙歡足於方寸,體成隱於靈駕,欻爾登斐寶之軿,超然升凌空之轂,仰扇空洞,足懸五嶽,手把明霞,炁陶介福,寤寐之頃,已有九萬之隔。是以得道之舉,難以常錄,微乎深哉,豈徒不信而已矣。
洞經寶貴,有經者為師,受經者則弟子也。丹心竭苦,崇之勿替。受之不得私有所語,所語者則冥中必損奪,一經則减一玉童、一玉女,天真之科,已有定於太初也。過語二人,則不復為真人,過語三人,則不得為仙人。若語不信道德之人,則玉童、玉女,上啟太上高上玉帝君,則兆失道矣,身亦殞也,經使自去,不覺而失。或燒山燔屋,風刀劫賊,而期於凶失之也。兆為下鬼,七祖考罰,甚可悲也。讀帝君隱書,及施三素洞房雌一者,常即一明鏡,徑六寸、五寸、四寸者,銅鐵無拘,惟欲得明浹清,而無瑕穢者,常懸之於頭寢之間,以和三神,制萬邪也。
《大洞真經》,天真之玉訣,金書玉字之元篇,得之者飛步空玄,騰雲乘虛,上補高仙,長生飛行者是也。大有者,九天之紫宮,故以大有為名。小有者,清虛三十六洞天之首,洞玄隱精元晨之寶宮也。大小有中,靈書神經,時有不具,惟西龜之山,玄圃之上積石之陰,金堂玉室之中,有大洞八素高玄羽章,乃都備耳。是當得道,有骨錄應為真人者,乃得受之。受之必能乘雲駕龍,役使萬神。學仙之士,百萬之夫無有一人得見其篇目也。上天金闕,方諸青府及地官皆逆,刻簡於未生之前,當得受聞之也。得之者皆為真仙之師友。
《大洞真經》者,欲召司命司錄,去己及所念人死籍,勑三官乞除俗罪之名,又校泰山民命之簿者,有七轉洞之法。當讀太極道經,次讀真陽經,次讀太一經,次讀九老經,次讀青童經,次讀後聖李君經,次讀小有中經。都畢,一月得作五變七轉。七轉者,讀七過也,謂之一通,一月之中得作五通,謂之五變。洞經自有文,不得多為也。召司錄,攝三官,去死籍,任意制之,七轉一通,既畢,司錄立至。臨事施行,亦當召神人靈感,以教悟子之中心者也。
《大洞真經》後,有三舉方丈震靈之符,字方一丈,以朱書名山石上,以召北帝司命五嶽真人,及泰山三官也。兆當坐此符上,向北面作七轉洞經一通,而萬神立到,以問死生,削除錄籍之事,當自稱為大洞大夫,太上主者也。此符是一符,或曰三真靈符,別有注訣,以綵繒為地衣,四方各一丈,朱書彌滿其上,捲方大小隨意廣俠,常當內褥中,坐臥此符,而讀誦洞經,存思帝一,以行大洞之事。又一法,坐臥此符,辟方三尺,而容符文,不必拘一丈也。
《大洞真經》,自有西華玉堂仙母金丹經,乃可清齋合之,丹成服之,可以歸還人間,飲食入俗,周旋凡塵,故自位為真仙,所以隱化八方也。若讀《大洞真經》,而不服此丹者,便待萬遍既畢,立乘雲升天,不得復住世間,歡喜於凡塵中也。若三百日時服此丹,便得長遊於世。
夫得《大洞真經》者,太極真人已先試之皆過,然後得見此經,而亦不復待萬遍而試之也。通經注真,得太極仙公、仙卿,可登九霄,侍晨三元君也。大洞內真品,有黃寧內祝之法曰:黃寧者,命門之游神,常與桃康大君,上入黃室。在乳中心上一寸也。當以黃昏時,叩齒二七遍,手摩兩乳上,咽液七過,祝曰:
桃康大君,胎生內晨,珠衣佩鈴,散氣七源,紫蓋華冠,正當命門,扶身安神,攝鍊三魂,長生駕景,白日昇仙,黃室真人,被服黃精,和真流氣,周行一形,呼魂制魄,使遂長生,左引右拘,隱身黃靈,乃乘雲輦,上到上清。祝畢,使人魂魄安寂,數有吉感。
《太素上靈經》曰:受《大洞真經》許五百年內,得三授,過此不得復出。若反胎藏往,滅迹去世,終度之間,即其人也,可旨付之。若無其人,其終俱歸太陰之室,苟非其人,父子傳示,故犯冥考也,七祖罹殃,兆慎之哉。
九天太真道德經篇目
高上虛皇君道經第一,
上皇玉虛君道經第二,
皇上玉帝君道經第三,
上皇先生紫晨君道經第四,
太微天帝君道經第五,
三元紫精君道經第六,
真陽元老元一君道經第七,
上元太素三元君道經第八,
上清紫精三素君道經第九,
青靈陽安元君道經第十,
皇清洞真道君道經第十一,
高上太素君道經第十二,
皇上四老道中君道經第十三,
玉晨太上道君道經第十四,
太清大道君道經第十五,
太極大道元景君道經第十六,
皇初紫靈元君道經第十七,
无英中真上老君道經第十八,
中央黃老君道經第十九,
青精上真內景君道經第二十,
太陽九炁玉賢元君道經第二十一,
太初九素金華景元君道經第二十二,
九皇上真司命君道經第二十三,
天皇上真玉華三元君道經第二十四,
太一上元禁君道經第二十五,
元虛黃房真晨君道經第二十六,
太極主四真人元君道經第二十七,
四斗中真七晨散華君道經第二十八,
晨中黃景元君道經第二十九,
金闕後聖太平李真天帝上景君道經第三十,
太虛後聖元景彭室真君道經第三十一,
太玄都九炁丈人主仙君道經第三十二
洞清八景九玄老君道經第三十三,
東華方諸宮高晨師玉保王青童君道經第三十四,
扶桑大帝九老仙皇君道經第三十五,
小有玉真萬華先生主圖玉君道經第三十六,
玄洲二十九真伯上帝司禁君道經第三十七,
太無晨中君判峨嵋山中洞宮玉戶太素君道經第三十八,
西元龜山九靈真仙母青金丹皇君道經第三十九。
太一帝君大回元五通上仙法
太上大回元五通帝君十二願、玄母八門行間,醴脯之炁有八位,而祝之時,無此珎果則缺,有則施之。所以爾者,告九天之明晨也,示醴炁之招神也,用日華月曜之炁映于東井者也。正月九日、二月八日、三月七日、四月六日、五月五日、六月四日、七月三日、八月二日、九月一日、十月十日、十一月十一日、十二月十二日夜,行事於密室之中,勿存穢炁,勿履混濁也。然金華大洞元法,自不傳非仙才者也。五星仙堂之道,此之謂醮法,小小口傳,記訣不足輕載。
太丹隱玄玉晨金華玉經八間十二願
帝君十二願篇目曰:願天、願地、願風、願雲、願陰、願陽、願太空、願太无、願太虛、願大有、願自生、願神生。
玄母八間篇目曰:願玄母與我俱生於生炁之間,與我俱存於日月之間,與我俱保於九天之間,與我俱食於自然之間,與我俱飲於匏河之間,與我俱息於玉真之間,與我俱寢於仙堂之間,與我俱遊於三玄之間。
九天帝君十二願、九靈玄母八間神祝,大回元五通,禳除世殃,上福七祖,身致神仙。靜於密室,散香正煙,而讀《大洞金華玉經》曰:
北極天皇,太一帝君,玉清紫虛,二景明圓,无上大道,太素三元,四方五老,六蓋七晨,八上九靈,隱道回元,玄母五通,金華高仙,司命天師,主生大神,太微天炁,以醮因綠。上願九玄,護魄扶魂,明真元炁,並來在身,仰招無上,五通大仙,俯逮無下,隱道回元,七世積罪,今為結散,受福南官,灑香八門。
願天、願地、願風、願雲,四願一合,定籍長生,天蓋胎根,地助曜靈,神風八扇,景雲流盈,我與帝君,同颷上清,觀盻北玄,解帶玉庭,慶加七祖,玄考利貞,上願四達,壽與日傾。
中願亦四,領理帝書,願陰、願陽、願太空、願太无,三五明神,七九所居,帝君元父,定生之初,玉皇命駕,常在我廬。內存紫房,泥丸桃康,凝陰固血,魂生太陽,靈空映暉,太无履長,空无九炁,與我黃裳,七考介福,受仙南宮。
下願亦四,長生仙府,乃願太虛又願大有,神存九天,形存真宇,帝君混合,回游七祖,禍去我室,福來我取,惡言消亡,順言善愈。復願自生,天地為父,復願神生,和炁為母,回元五通,宥除罪垢,福冠七葉,超生彌久。願言高皇,帝君合唱,唱音逸霄,八響萬唱,靈翰逆銜,千真同誦,從劫至劫,當會十二慶。大哉帝君恩,萬福回元鏡。
又願八門玄母,造神八間之唱,九靈同盻。
上願玄母,與我俱生於生氣之間,得使紫景映虛,天人合符,飛真凌羽,而我與之俱,天樂娛心,離脫百憂,七玄稱慶,上靈所扶。
次願玄母,與我俱存於日月之間,三光之際,大帝軿軌,青旄綠蓋,華軿繡帔,錦服玉帶,携提五老,同賓四大,入宴華晨,出盻八外。
三願玄母,與我俱保於九天之間,乃凝真玄曜,夷心內鍊,炁溢靈根,感神萬千,身升九霄,考福重玄,散帶空同,撫輪晨天,吉享七世,更生為人,我保太真,與日同年。
四願玄母,與我俱食於自然之間,永離三途,長會自然,玉粒金丹,紫芒隱之,左掇右拾,夜光鳳胎,虎沫雲琅,瓊霜奇味,一御則舉,身拂太空。
五願玄母,與我俱飲於匏河之間,而流津萬崖,既清且甘,洄水玉清,靈瀾碧藍,上注絕霄,流源神堂,橫波鬱涌,皷扇太空,浮游浩清,飲漱東蒙,高挹霞晨,奇樂滄浪,七考得仙,介福洋洋,體誓九河,所向咸康。
六願玄母,與我俱息於玉真之間,浩哉上座,潤邈霄清,五老羅室,玉華告靈,西玉飛軒,策空流軿,與我俱息,九玄之庭,慶鍾七考,受胎更生,身槃瓊宇,神栖圓明。
七願玄母,與我俱寢於仙堂之間,幽眇靈房,玄華四陳,朱宇鳳搆,明光映軒,金肺玉榻,紫帷龍門,上坐玄皇,中席天真,我處其左,携帶纏綿,大福七考,受書更仙。
八願玄母,與我俱游於三玄之間,乃送轡大漠,回軿三玄,五老扶胥,玉母比肩,儛輪神丘,停駕九天,定書太上,授位為真,雌一九混,從億至千,洞經八響,七祖獲仙,從劫至劫,常會八間。 八間在何,永我因綠,五老降福,道德詵詵,萬氣上生,同保泥丸。言願既畢,日月同年,至道幽微,大哉虛玄,玄母動靜,八門之間。
兆在別室,常當讀是經,不忘須臾,此為內願帝君,開善八門者矣。今五嶽諸仙,及神州仙女,猶酌瓊漿而挹珍果,說大願,陳八間,朝太素,奉三元,志霄晨,為玉真,拔七世,入廣寒,豈況世中之庸猥,五濁微賤者哉。豈可替而不修,聞而不為耶。夫形神雖精,苦於生生,而七世有罪,而不解者,己亦祕無仙冀也。是以須啟大願,陳八間,以釋其積結耳。七祖既福,兆乃可不死。不死者,乃得道之宗本,為仙之根始。志行於是業者,可不勉勵於長存哉。
中央黃老君大丹先進洞房內經法
天有神宮,太玄丹靈,帝門中央,望見泥丸,神名伯桃,是為大君,定生扶命,壽億萬年。大有太室,玉房雲庭,三關胎氣,合帝之靈,結洞崑崙,高而不傾,神仙所止,金堂玉城。九氣離合,雲雨杳冥,方而直圓,三寸之間,華蓋傾曜,暨霄羅星,黃闕紫戶,至為玄精,上衝絕霄,下照九靈,左連青宮,右夾浩清,金臺八素,游變萬形,玉體澄溢,瓊液自生。六合幽戶,八關會經,中有太真,至不可名,微妙無中,號曰无英,迴映七曜,元素之元,左為神公子,右為白元君,一曰洞陽,正當玉房,誰為父母,先自虛生。黃精玄素,太上四明,無極高真,晨中朱庭,華冠紫蓋,佩流金鈴,龍衣虎帶,讀洞真經。徘徊九天,高佩七靈,乘空洞之流軿,轡太霄之圓車,出宴黃房之內,入登東晨之臺,游戲丹田之下,寢宴凌青之霞,上通太微,與帝俱居,時入洞玄,眾真扶胥,同會六合,鎮守命門,錦帔羽服,飛丹繡裙,身佩虎書,首巾晨冠,龍符攝魔,金書召神,合景逃形,制魄鍊魂。明堂方正,時游七門,徹見黃寧,感動靈關,呼陰召陽,玄虛之元,役使六丁,在帝之前,三炁流布,天形大全,混沌一景,化散萬端,反於元陽,朝于洞章,三微妙矣,房為真京,存思三素,躡靈眇翔,南憩朱宮,北携常陽,玄鈞廣音,鳳鳴獸騰,深呼微哉,在元之先,唯思三寶,無英白元,中央黃老,太上之真,子而見之,白日登晨。太一命節,十絕華旛,二十四真,飛行八晨,精通神見,靈旗紛陳,陰氣成雨,陽氣成雲,三炁合變,天罡揚輪,徹洞六合,燭曜七門,散陽召虎,引陰召龍,流電孛落,運焕雷風,前帶火甲,後鳴天鐘,紫翠上造,擲鈴八方,飛羅羽文,遊行仙宮,白元携魄,無英提魂,中央黃老,扶我身神,我遂升天,得為真仙。讀畢內視,輒存三元,三素所在,成道之根,萬徧既畢,不死神仙,洞房畢矣,慎不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