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6800000016

第16章

○五百弟子受記品

問五百弟子受記品其義如何。

答論七喻治七增上慢中第五無定人於下劣心生虗妄解增上慢為說繫寶珠喻釋曰謂彼散亂心實無有定者宿有大善不自覺知不求於大於下劣心生虗妄解為第一乘對治此故說繫珠喻今謂論意指前入城以為其人然不得以餘意消文以如前說故論文云第五人者顯示過去善根令憶念故教入三昧故他釋云此是凡夫有學未得定心執二乘道以為究竟不知過去大乘善根今令入三昧憶念彼時如醉臥繫珠今問二乘之人既以小定能知宿種得小果已即應自知若不爾者今入何定若有大乘定可入者乃是已入大門已應證大理小乘法中無此定故況今只是為應得記者說於往緣即是令其憶念何須加足入定之言若云佛加令入令見方有是理論文不云凡夫及以學人入定何用加之論第四無上云令解無上說繫珠喻謂說往緣令生覺解今謂義同佛加則能領解言令入三昧者令知彼時也。

又曰十無上及七喻中但云繫珠不云五百授記者根熟即記後方說喻從初為名故名授記今謂不然但由文狹入此品中豈可未記而不領耶領謂領法非專領記若此中領記但領法者即應有過故知不要如是通難若領記者何以上中領前記後當知此意不須更通。

又曰下根滿慈前已領解五百已下記訖更陳重明本意解悟分明今謂滿慈內懷大行外現小迹故今世尊為發實本非領解也。

又曰此品滿慈千二百皆記何得唯云記五百耶答曰有四解一在會不在會二佛與傳與三別與轉次總與無轉次四有領解無領解滿慈一人少故不記今謂不假初義。

問從爾時至神通之力者何耶。

答曰此滿慈心念領解今謂非領如前丘者玉篇云大阜也又丘陵塚也澗水名廣深四尺曰溝壑者谷也深也坑也虗也窟室也。

問經云法食等者何耶。

答曰攝論四食一不清淨二清淨三淨不淨四示現依止住食餘諸經論四食者謂觸思識段增一阿含九種食四是世間五是出世間世間謂前四出世謂一禪食二願食三念食四解脫食五喜食常共當除世食得出世五世食資出世食破裂有漏於有漏不名為食又佛地經二食謂廣大味喜樂所持可然。

問經從五百至名普明者何人耶。

答曰有云即千二百中五百二云別也前解正也。

又云親友家者真善友故友者同志親也禮記云僚友稱其悌執友稱其仁鄭玄云僚友同官執友同志可爾。

問經云官事等其義何耶。

答曰餘處行化名官事當行亦如泛駛舟而東邁矚凝沼而西流其實不行自背真化自謂佛去今謂文辭好屬對佳。

問云何名無價寶珠。

答曰寶珠有三一水精二如意三吐金吐金有三一下品吐一得千二中品吐一得萬三上品吐一得無量喻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從小至大如次配之今謂能吐所吐既殊於一出三復定本乘不動不與三同又問此珠吐已更能收不収入一時能入所入同耶別耶。

又曰彼以末那相應名為醉臥今以第六不共無明名為醉臥之體今謂若以不共無明名為醉者若共無明應是醉醒若取通途迷真起妄而為醉者以異生位一切無明皆為醉體又醉與內衣其相何別既以意識為衣正是醉時意識與彼不共無明何別若其不別應當繫醉何名繫衣若醉即是衣醉醒應脫若醉非衣不共之時如何取別。

問經云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五欲者何耶。

答曰即五安樂一自性安樂二因安樂三斷受安樂四苦對安樂五無惱安樂或云佛果五法清淨法界及以四智今謂不爾若等以五欲合五應云色清淨故般若清淨餘四亦然五法清淨即五解脫解脫即涅槃涅槃即是安樂五種解脫悕向慕樂義當於欲五義及欲復是安樂三義俱成故知五種安樂非圓極義不得作於法華因果。

○授學無學人記品

問來意云何。

答下根之徒略有二類名高之輩前品與記名非高輩此品與記今謂不然亦高亦名或在前高而不名多在此中名而不高非記所攝何況前耶然諸聖本豈有高卑迹示前後安將判記。

問經從爾時至三菩提者其義何耶。

答曰初說始因也俱舍云於三無數劫逆次逢勝觀燃燈寶髻佛初釋迦牟尼今說中途隨一所逢非最初也今謂若釋俱舍得作此說今釋法華應如壽量壽量之外應皆云迹既其迷空王之遠乍可指寶藏之近今一代教中行有多種如舍那因即釋迦因也迷權之說與理相乖佛化尚自存權弟子如何執實。

問經從阿難常樂多聞至斯記文相如何。

答此陳後行也華嚴云譬如貧窮人等故不唯多聞而能超越要行助故彼經又云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患應當一切時發勇猛精進即能得菩提要假聞為導又云多聞能引樂多聞攝眾善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故知此文且據一相又云亦同眾生意樂意趣今謂若以阿難為非而引證者只應引初譬如貧窮人譬如聾聵人等何事須引讚多聞偈及聞行相假文耶夫引文證義先定義宗次定所引大小偏圓同異況佛引意亦非全毀只云難與多聞成之前後阿難雖後持我法藏故次授記。

○法師品

問來意云何。

答初一品序述因由次八品是正宗如前信解品云今此經中唯說一乘此品又云開方便門顯真實相即以一乘正為經宗逗不定性并與授記後十九品名為流通非正逗二乘退大心者更開權顯實正說一乘之處雖此品及持微有一乘八部四眾授記其因言總記略非更說一乘逗令修學而與授記故皆流通今謂若不正逗即應傍逗傍正則應俱是正宗若是流通但通於正何論一乘有之與無若言八品唯為退大藥艸何故却更施三而為真實反以法華而為權耶故知此品正開三乘之方便以顯一乘之真實又是雙開三一之方便顯非三一之真實故五佛章及以譬說宿世因緣只是別明逗彼三根今此總明重顯別妙若總非顯實別亦安是。

況一代教中未曾顯遠父母之壽不可不知始於此中方顯遠本若以權望實實正權傍若以迹望本迹權本實如何以一經之正軌反為流通前八品內已有正宗至安樂行為流通分豈必說遠壽方令迹門正說為流通耶但恐才當一國不識父母之秊所失雖小所辱至大若不知父母之遠復迷父統之邦徒謂才能全非人子況因果疑妨非發迹不裁。

況二乘得記其數可知菩薩損生界塵為量夫說教者本擬利人如何以益多為流通益少為正說若言分別功德品中所得益者亦是前三周中人重更得益為流通者初周已益下二亦是重益何不以為流通況三周中得益能幾三周外者為是何人。

若流通者只應直爾流通正經何故逸多因地踊而虔請世尊因有請而頻誡誡請多於前經所說昔未曾有若也此非正說金剛藏所請豈得是正一切經中不見流通更有誡請不見斯旨徒勞釋經故法師已下直爾讚說受持之功此則正屬流通明矣。

未審以開三而糅一實抑本正而雜流通如是抑糅福利何在。

故古人尚分以為二段前十四品為言方便言真實後十四品為身方便身真實約說約身俱有開顯如何後段判無一乘故古德所分為今昔本迹況微有一乘即是正宗未審全無聞何得道故品品中皆有總說一品若闕流通不成若言流通但指前正則應品品皆須指之指則不無何謂無也故知但有法華之名則顯一部具足所以法師功德即以五師為總隨喜功德以說聽為總不輕一句為總藥王供養為總妙音觀音三輪為總囑累付授為總神力勸發各以四法樞要為總故神力舉樞要以付之勸發攬樞要以重示況復從法師去品品三軌軌法也法玅也他不見之何須破立。

又曰於十九品中又分為三初之四品讚重流通讚法讚人可尊可重令生喜仰次安樂行下七品學行流通學弘此經正行助行令無傷損後之八品付授流通示相付囑稟命令行今謂初後可爾中間不然初後即是本迹二流通也中間除壽量分別已餘亦流通言學行者指安樂及法師功德已下文者可然豈可本地久行及顯久遠之壽及以聞壽之益而判為學行耶安樂行品明迹中行只可自利迹中之人與彼本屬深淺永別。

問曾聞他問餘經流通何少此經何多。

答曰下文云我所說諸經乃至千萬億其中此經最難信解諸佛祕要常自護之從昔已來未曾顯說義旨深遠生信者難故流通文多又化大機易化迴心難故多流通種種勸勵今謂義旨與前諸大乘經相貌何別而此經獨云從昔已來未曾顯說不判所以但云深耶又化二乘迴心之人所化既難能化之法與昔何別若言會實實義不成已如前說藥艸更為三實實義不成亦如前問十方三世無不已說何曾祕之言祕復要其義何耶等引文證何不更引已說當說今說而於其中此經第一深固幽遠無人能到未聞未解不名善行於諸經中最在其上逆罪得記龍女果成肉身淨根現聞獲益極至一生滅後一句咸皆與記如是等例諸經所無小既聞法與記何須多置流通況復流通不專在小弘經者不許獨深毀呰者安非高上。

問法師之名其義何耶。

答曰可軌可持為法可習可範為師此教可軌此理可持雙名為法此法可習名為法師今問此理何以不得軌名此教何以不得持稱故知今品正語五種法師受持讀誦法華之教故軌與持不可離判。

問經從何況盡能至廣演此經其義何耶。

答曰大論云不退菩薩深愛樂故問深愛樂者其相如何乃名不退答聞則深心身毛皆豎念佛慈悲惻愴流淚若聞深法則大歡喜如軍敗怖懼倒地閟絕死者親族見之欲知活者以杖鞭之則起隱軫不爾則死菩薩亦爾聞說佛功德妙理歡喜毛豎色異悲泣當知是輩必得菩提異此無分引文甚切然於所聞不能辨異四階菩薩豈不然耶何處教中以倒地等辨菩薩異耶。

問經云是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者何耶。

答曰三業順佛故成使等使意業也遣語業也事身業也又云傳佛教故名使用佛語故名遣同佛行故名事今謂義未必爾佛以三輪加弟子以三業受佛三輪者現身為身輪口遣為口輪意加為意輪故佛三輪為能遣弟子三業為所遣即意業恭順身業奉命口業宣傳即使義成不傳他事唯傳佛事佛以因果而為事也佛雖具三業正以語業為能遣弟子雖具三業正以語業宣傳。

問經從藥王至其罪深重者何耶。

答曰毀持經者罪多於佛者惡世損多故大集云毀呰犯戒比丘過出萬億佛身血今謂大集通方此中從別若以為況而云何況毀呰持法華者其義則同又勝天王會云殺大千塵數佛其罪尚輕毀謗此經罪多於彼永入地獄無有出期毀呰讀誦者亦復如是今謂亦應更云何況毀謗持法華者若無此言雖知經有獨顯之言未了經有出過之旨。

又云毀佛不損二利故毀人反此。

又云佛無憎愛。

又云毀佛難。

又云佛在世時眾生根勝等今謂並有此理然並未有法華之意。

又大集云毀呰發菩提心者罪過五無間五無間逆不毀一切佛法故也毀發菩提心者毀壞一切佛法今謂應引如來藏經。

問經從所以者何至三菩提者其理何耶。

答曰由此法華最深密故不付阿難唯付藥王等極祕密故今問只是教化數千聲聞令入一乘一乘之文處處有之何以獨此不付阿難耶華嚴涅槃亦皆不付何獨此經阿難過去護持法藏亦護將來諸佛法藏何以此生此經不付為過未法劣此法耶。

又曰用毒為藥大醫所堪小師不能今問誰為大醫何者名為以毒為藥若以此經一乘名毒諸經亦有一乘之法。

問經從爾時世尊至供養持經者乃至盡偈其義何耶。

答曰此明法華功高一切今謂準此等文前後非一皆云法華出諸教上弘者何事却引俱舍婆沙等文而釋妙經。

問經偈後長行初云爾時佛復告至難信難解者何耶。

答曰直云三世經中此經難信解令捨權就實無生而有生道理幽玄迂迴而方證故難信解今謂若言令捨權就實如淨名中亦五百聲聞皆被彈者皆令捨權又華嚴中法界品初如聾如瘂後見文殊逝多林出悉皆就實般若中云若有聲聞能發心者我亦隨喜豈非捨權就實文耶大集云第二第三授聲聞記豈非就實涅槃十仙皆悉入實言迂迴者此亦非奇經云行大直道無留難故何故乃以迂迴釋直。

問經云藥王至手摩其頭其義何耶。

答曰此明由法其人成師勝德有七一佛衣覆柔和忍辱衣具慚愧故為佛慈之所覆故二佛護念由此根熟佛善護念諸菩薩故三有大信四有大志願五有善根六佛共宿同住慈悲室空慧勝義舍故七佛手摩其頭佛教被心佛攝受故今謂經文但云佛滅度後書持讀誦供養及說則為衣覆乃至手摩應須全指書持讀誦而為衣等之所覆也如何乃云柔和等耶若言佛衣是柔和等者書持如何名佛衣等佛滅度後此等皆是退大迴心人耶又前段長行初求二乘者求菩薩者聞皆得記亦迴心耶天龍八部亦是退大迴心者耶。

問經從藥王至尊重讚歎其義何耶。

答曰明是法身舍利應可供養初列若說等五處次所以者何下釋也初顯是全身舍利明理智皆滿即具足法報二身由此反照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通取菩提涅槃事理雙盡矣今謂智即是行理即是教滿即是果何以四法去二存二次釋又復四法具足又與無量義辨同異等乖耶又此四法與諸大乘四法何別又云佛教造像書寫法身舍利安於像中云諸法從因生如來說是因彼法從緣滅大沙門所說是為法身舍利今謂此是身子聞頞[鞥-合+(白-日+田)]述佛所說乃是小乘四諦中三言法身者乃是小乘五分法身之舍利引證法華常住法身之舍利真為可笑況安泥素之中使此泥素義同五分與此經文全不相關大小兼獨別故權實開施異故。

又問若以書偈例於經卷所住義如入塔者若說若讀亦入塔耶此中文意但有五處即須起塔塔中義當已有法身全身舍利若引異名堅固舍利此則可然若引金光明如如如如智名法身者此是法身非法身舍利此中只云法華之教是法身舍利故說等處即舍利處誰云在人所證法身在人即在釋迦身中何須乃云法華經耶。

問經從藥王至菩薩道者何耶。

答曰是正因故已入劫數名為善行今問若入婆沙初阿僧祇此與法華永不相關此之菩薩正當未聞未解之流聞竟還只入於初祗尚未及於共菩薩地後心之位故非法華聞思菩薩若言未聞未解此法華經為未善行則聞解思惟淨名般若楞伽思益皆非善行。

問經從其有眾生至三菩提者其義如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魔格

    魔格

    驱逐于神魔,在光与影之间潜行。杀戮与救赎,在血与火的荆棘中前进。神魔弃子,胆敢一介残躯撼诸天!无尽秘术,无上神威,一切尽在。绝对激情,让热血沸腾!
  • SD娃娃的红砂痣

    SD娃娃的红砂痣

    小时候的她,被自己最爱的主人杀掉亲生父母,然后,遭到遗弃,她要复仇,于是认识了两个同样遭到遗弃,双亲被杀的悲惨遭遇的同伴,于是,她们一起,复仇!!!在复仇的路上她们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可是老天非这么不公,硬要拆散他们............
  • 我欲创神

    我欲创神

    脑域开发了神之禁区的新人类墨炎被不明的黑洞吞噬,灵魂穿越到了九州世界。这是一个经过百家争鸣的后仙时代,儒道兵三家独大,儒家的琴声可以撼天动地、江海倒流,黑白棋子可以布下九天十地微尘阵、困神灭魔,书法可以勾勒万古丹青、沟通古灵,画卷更可以召唤毁天灭地的远古圣兽……带着旧人类历史沉淀、精通琴棋书画的墨炎,发现这里简直是为了他量身打造的仙武世界,如果再加上新人类的各种发明—“那个,各位哥哥姐姐,你有没有看到我的机器人?就是刚才出手就把神灵掐死的那个……”
  • 三国外传之龙胆赵云

    三国外传之龙胆赵云

    一片赤胆平乱世,手中长枪定江山!一马能将万骑冲,唯有常山赵子龙!不一样的三国一样的赵子龙!面对猪一般队友和猪一般的对手还有那闺中少女、妩媚夫人、冰冷美人、寂寞皇妃……乱世狼烟,谁定江山!(搞笑,杀伐果断)
  • 你不可不知的100款滋养食方

    你不可不知的100款滋养食方

    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精心策划的《百味》丛书,陆续分辑出版与人们生活、成长密切相关的种种知识和有趣话题,每册涉及一个主题,以问答形式和亲切的话语、活泼的版面,讲述与生命伴生而来的种种快乐和烦恼、种种酸甜与苦辣,讲述我们存在其中的世界的丰富与多彩。
  • 武命逆神

    武命逆神

    狄辰被“神”强行收徒了,毫无反抗能力的被要求死掉、重生、修炼、成神,如何不怒?重生之躯是个仇人遍布的杀手,步步是危机,随时是生死,如何不怨?既有怨怒,那便杀之成神!老东西,等我成神,一定打你一百遍!一千遍!
  • 十六字阴阳秘术

    十六字阴阳秘术

    为了达成师父的遗愿,从香港回到大陆开始寻找《十六字风水秘术·阴篇》,却无意中踏进了身世迷局,一件接一件的灵异事件,当我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十六字阴阳秘术》中十六字分別为,山、医、命、相、卜、武、墓、阵......--------------------书友群:156963746
  • 中国对外石油战略研究

    中国对外石油战略研究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维护本国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石油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如今石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激烈争夺的重要战略物资。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石油需求与生产的缺口将继续扩大,石油进口不仅面临全球石油分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还要面对价格经常波动的国际石油市场。因此,研究中国对外石油战略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太初古源

    太初古源

    三千神域,大罗天域。灵源九境,一个传说。
  • 醉花谣之绮罗梦:花见羞传

    醉花谣之绮罗梦:花见羞传

    英雄起于乱世,美女长伴英雄。--------------------------那年华灯夜阑珊,情愫暗生,暗将心托付;弹指一瞬失流年,旧人难见,幽幽叹无缘;情丝难辨缕缕缠,绮罗梦中,公子如初见。多想不顾一切去拥住你,可惜我们之间隔了千山万水,多想向你诉说情衷,可是却没有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