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5700000007

第7章

知者不言,

註:知者貴行不貴言。疏:知道之士,達於妙理,知理無言說,所以不言。故《莊子》云:道無問,問無應,無為謂是也。節解曰:謂一不可說也。

言者不知。

註:駟不及舌,多言多患。疏:封執名言執言求理理超言象,所以不知。故《莊子》云:有問道而、應之者,不知道也。知與黃帝是也。節解曰:謂說者不知一也。

塞其兌,閉其門,

註:塞閉之者,欲絕其源。御曰:了悟者,於法無愛染,於言無執滯,故云塞其兌。既無愛染,則嗜欲之門閉矣。疏:塞者息言論,閉者制六情也。節解曰:謂閉塞九竅,固精守氣也。

挫其銳,

註:人情欲有所銳為者,當念道無為,以挫止之。疏:止貪競也。

解其紛,

註:紛,結恨不休者,當念道淡泊以解釋之。疏:釋患怒也。

和其光,

註:雖有獨見之明,當和之使闇昧,不使耀亂人也。疏:接愚俗也。

同其塵,

註:不當自別殊也。疏:混世事也。上來數句,前已具釋,今略帖文,不復詳辮。所以重言者,明此數句於學門切當,故重出之也。

是謂玄同。

註:玄,天也,人能行此上事,是謂與天同道也。疏:前既斷伏身心,次則和光晦迹,所以行圓德滿,故與玄理符同。裴曰:光,智也。塵、愚也。衆生飾智以耀人,縱愚以染患,聖人和光不耀,同其塵也。

故不可得而親,

註:不以榮譽為樂,獨立為哀。御曰:玄同無私,故不可得而親也。

故不可得而疏;

註:志靜無欲,與人無怨。御曰:汎然和衆,不可得而疏。疏:道契重玄,境智雙絕,既兩忘於物我,亦一觀乎親疏。

不可得而利,

註:身不欲富貴,口不欲五味。御曰:無欲,故不可得而利。

亦不可得而害;

註:不與責爭利,不與勇爭氣。御曰:無欲可爭,故不可得而害。疏:夫利害者,與乎存亡死生,無變於己,况利害之間乎。故《莊子》云:不就利,不違害。

不可得而貴,

註:不為亂世主,不處闇君位。御曰:體道自然而然,故不可得而貴。

亦不可得而賤。

註:不以乘權而驕,不以失志故屈。御曰:洗然無瑕滓,故不可得而賤。疏:夫富貴者興乎榮辱也,故毀譽不動,寵辱莫驚,故不可以貴,以貴賤語其心也。

故為天下貴。

註:其德如此,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屈,與世沉浮,容身避害,故為天下貴也。御曰:體了無滯,言忘理暢,銳紛盡解,光塵亦同,既難親疏,不可貴賤,故為天下貴。疏:既遣蕩乎親疏,又虛忘於利害,毀譽不關其慮,貴賤莫屆乎懷,故蒼生荷戴而不辭,群品樂推而不厭,是以天下人間尊而貴之。

以正理國,

註:以,至也。天使正身之人,使至有國也。疏:以,用也。政謂名教法律也,治,輯理也。夫聖人馭世接物,隨機運權,道以行兵用實,智以理國,此則偃武修文之時也。

以奇用兵,

註:奇,詐也。天使詐偽之人,令其用兵也。疏:奇,竊詐也。尅定禍亂,應須用兵,兵不厭詐,必資奇譎,此則偃文修武之世也。節解曰:謂治身者正於心,不以。兵自傷也。國,身也。

以無事取天下。

註:以無事無為之人,使取天下為之主。御曰:在宥天下,貴乎無為,若以政教理國,奇詐用兵,斯皆不合於道。唯無事無為,可以取天下。疏:文武之道,應物隨時,譬彼遞廬,方玆芻狗,執而不遣,更增其弊,未若無為無事,凝神姑射之中,不武不文垂拱廟堂之上,以斯化物,物無疵癘,用此治民,民歌擊壤,攝取之妙,其在玆乎。

吾何以知天下其然哉?以此。

註:此,今也,老子言我何以知天意然哉,以今日所見知之。御曰:以此,下文知之也。疏:教主假設我何以知攝化天下必須無事乎,用此下文則知之也。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註:天下謂人主也,忌諱謂防禁也,令煩則姦生,禁多則下詐,共相欺給,故貧也。節解曰:謂有為也。疏:刑法嚴舉,罹罪者衆,民不安業,所以彌貧。治身者,不能率性任真,而篤於禁忌,內無道德,故貧也。一句解以政。

民多利器,國家滋昏;

註:利器者,權也。民多權則視者眩於目,聽者惑於耳,上下不親,故國家昏亂矣。御曰:利器謂權謀,人主以權謀為多,不能返實,下則應之以譎詐,故令國家滋益昏亂。

人多仗巧,奇物滋起;

註:人謂人君百里諸侯也,多知仗巧,刻畫官宇,雕琢章服,奇物滋起,下則化上,飾金鏤玉,文繡綵色,日以滋起。疏:知巧謂機心也。奇物謂戰具也。言在上好武,下必順之,故各起異端,競獻知巧,野戰攻城,機械非一,多呈奇物,以取洪勛,治身者多知巧許,食取前境,分別之心,日益其弊,此一句重釋用兵也。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註:法,好也。珍好之物,滋生彰著,則農事廢,饑寒并至,故盜賊多有也。御曰:無為既失,法令益明,竊法為奸,盡成盜賊,豈非多有乎?榮曰:珍好之物,為法物也。多貴金玉,盜賊斯起也。亦言法所以息盜盜更多,禮所以整亂作。陳曰:亦自然之理也,多忌諱則失取舍之和也,多利器則權在下也,多仗巧則蕩心之所生也,滋法令則弊倖之興不可革也。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

註:故聖人云,謂下事也。我無為而民自化,聖人言我修道承天,無所改作,而民自化成也。節解曰:謂守自然則元氣流行也。疏:主上虛淡無為,下民自化,改惡從善,言老君自是聖人,托攝謙之聖化,故《莊子》云:寓言十九也。

我無事而民自富,

註:我無徭役徵召之事,民安其業,故皆自富也。節解曰:謂人無事則形氣精神血脈充溢也。疏:心既無為,迹又無事,四民居業,六合同歡,輕徭薄賦,不富如何。

我好靜而民自正,

註:聖人言我好靜,不言不教,民皆自忠正也。節解曰:謂人虛心不邪念,則氣存形中也。疏:在上好靜,不擾於民,民稟淳風,自歸正道。

我無欲而民自樸。

註:我常無欲,去華文,微服飾,民隨我以為質樸。節解曰:謂人無情欲,守一堅固,則精氣淳厚,不衰耗也。疏:君上寡欲少私,清康潔素,則百姓知足守分,歸於淳樸也。自聖人已下數句,并釋無事取天下之義也。

其政悶悶,

註:其政教寬大,悶悶昧昧,似若不明

其民醇醇。

註:政教寬大,故民醇醇富厚,相親睦也。疏:悶悶,寬裕也。淳,質樸也。言君上無為布政寬裕,下民從化,皆多淳樸也。

其政察察,

註:其政教急疾,言央於。,聽次於耳也。

其民缺缺。

註:政教急疾;民不聊生,故缺缺,日以疏薄。疏:察察,嚴速也。缺缺,零落也。上好有為,為政迫遽,民遭其暴,故多零落也。夫治身亦宜虛忘寬簡,不得執心急速也。

兮福之所倚,

註:倚,因也。夫禍因福而生也,人遭禍而能悔過責己,修善行道,則福來禍去。

福兮禍之所伏。

註:福伏匿於禍中,人得福而為驕恣,則福去禍來。疏:倚,因也。匿,伏也。言悶悶則致福,察察則招禍,此之三事,近由一心,福則在於禍中,禍則伏在福內,其則不遠也。

孰知其極?

註:禍福更相生,誰知其窮極時也。

其無正。

註:無,不也,謂人君不正其身無國也。疏:孰,誰也。福禍之徵起乎善惡,業既不定,報亦隨之,所以輪轉三塗,迴還六道,千變萬化,誰知其極乎。上士達人,志我濟物,體玆正道,悟彼重玄,不為禍福之因,故無禍福之報,故《莊子》云: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無有,惡有人灾。今所以輪轉無極者,為其不懷正道故也。

正復為奇,

註:奇,詐也,人君不正,下雖正,復化上為詐也。疏:奇,虛詐也。假使有心學於正道者,則執正為正,未能忘遣,不與實相應,故為虛詐也。

善復為祆。

註:善人皆復化止為祆祥也。疏:縱為善者,猶執名言,既乖正理,適為妖孽,故《 莊子》 云:為聲為名,為妖孽也。顧曰:設欲為善,乃為妖孽,名聲之善也。節解曰:為人得道之福,不能守一,輒有驕盈,邪意復生也。

民之迷,其日固久。

御曰:言人君迷惑失正已來,其日固久矣。節解曰:謂世之人不能守其一,惑於邪偽,失福得禍,從來久遠,非獨今日也。疏:言凡鄙之人,所以為妖為奇者,以其愚痴迷惑,其日固久,故抑乃無始,豈日今生。故《西升經》云:如是迷來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

註:聖人行方正者,欲以率下,不以割截人也。節解曰:方謂一之正道也,守之當堅,行之當久,無復以邪自傷割也。疏:聖人體道方正,軌則蒼生,隨機引誘,因循任物,終不宰割,使從己也。此則舉聖戒,凡令其修學。

廉而不害,

註:聖人行康清,砍以化民,不以傷害民也。今則不然,正己以害人也。疏:妙體物境空幻,無可貪取非關,卓爾清康,避世之穢害也。斯則冷穢雙遣,貪康兩忘,不廉而廉,不穢而穢,故《莊子》云:大康不慄,又云:廉清不信。節解曰:康謂氣之清也。不可以穢濁妨道行也。

直而不肆,

註:肆,申也,聖人雖曲己從人,不自申也。疏:肆,申也。素質雅正,體無邪餡,而曲從於物,不由己直,故前章云大直若屈也。節解曰:謂一之功平,隨心委曲,不可以繩墨為正。

光而不耀。

註:聖人雖有獨見之明,常如暗昧,不以耀亂人也。御曰:聖人善化,不割彼而為方,不穢彼而為康,不申彼而為直,不耀彼而為光,但修之於身,而天下自化。肆,申也。節解曰:光謂神明流通,內潤形中,不須火燭為耀也。疏:智慧光明,無幽不照,而韜光晦迹,不炫耀於物,忘其照也。故《莊子》云:滑疑之耀,聖人圖而域之。

治人,

註:謂人君欲治理人民也。

事天,

註:事,用也。當用天道,順四時也。

莫如嗇。

註:音,愛惜也。治國當愛民財,不為奢秦,治身當愛精氣,不放逸也。疏:天,自然也。式,法也。莫若猶無過也。言上合天道,下化黎元者,無過用無為至法也。

夫唯嗇,是以早服;

註:早,先也,服,得也。夫儉愛民財,則人安。愛惜精氣,則能先得天道也。御曰:何以聚人?日財,故能檢愛,四方之人根負而至,早服事其君矣。服,事也。疏:嘆此無為之法,獨能自利利他,用之治身則制伏魔試,用之治國則遠荒歸伏。

早服謂之重積德;

註:先得天道,是謂重積德於己也。疏:重,深重也。積,累積也。言欲內制魔試,外伏遐藩,必須積行累功,其德深重,方可遠伏也。御曰:聖人積德,四海歸食,則無有不能制伏者矣。克,能也。節解曰:謂奸邪伏匿者,皆由重一而積氣也。

重積德,則無不克;

註:克,勝也。積德於己,則無不勝也。疏:克,勝也,亦得也,言累功行,其德深重,自利利他,無所喪失,內外制伏,無不獲勝也。節解曰:謂重一氣積,邪除病愈,故無不克勝也。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註:無不克勝,則莫有知己德之窮極也。疏:能知相應理,無不契道深功遠,莫能知其窮極者也。節解曰:謂一行身中除邪愈病,莫知盡極,則其命長存。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註:莫知己德有極,則可以有社稷,為民政福。疏:既理無不契,則深遠無極,故以有國往民,為王侯化主也。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註:國身同也,母,道也,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氣不勞,五神不苦,則可以長久。疏:既為帝王國主,慈育蒼生,視物如子,故云之母。德行雖高,功成不處,無為虛淡,故可長久矣。

是謂深根固蒂,

註:人能以熙為根,以精為蒂,如樹木根不深則拔,蒂不堅則落,言當深藏其氣,固守其精,無使泄漏也。

長生久視之道。

註:深根堅蒂者,乃長生久視之道也。疏:根,本也。蒂,迹也。根能生蒂,以譬本能生迹,述而本日深根,本而進日固蒂,夫根不深則傾危,蒂不固則零落,只為根深所以長生,蒂固所以久視,此明有國聖人本迹俱妙,故結云長生久視之道。視,照也。

治大國若烹小鮮。

註:鮮,魚也。烹小魚者不去腸,不削鱗,不敢撓,恐其糜也。治國煩則下亂,治身煩則精散。疏:烹,煮也。鮮,魚也。言煮小魚撓之則糜爛,任置即自全,喻理國無為即太平,躁動則荒亂。

以道往天下,其鬼不神;

註:以道德居位治天下,則鬼神不敢見其精神以犯人也。疏:莅,臨也。言用正道以臨天下者,使邪魅之鬼不敢為妖孽之患也。顧曰:神者靈效之謂也。以道居位臨理天下則太平,太平之代鬼魅不敢神,以道修身,則真照得一,得一之士,尸魄不靈。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註:其鬼非無精神也,邪不入正,不能傷自然之人也。御曰:上言其鬼不神,非謂鬼歇滅而無神也,但其不敢見怪以傷人矣。疏:神,靈驗也。非此鬼不靈驗也,但以福祐於人,不損傷於物。治身者,鬼以餡魅為義,即是擾動邪淫之心也。言以正道理身,餡魅之心不能傷於正行,縱使心動,即其真照,故不能傷行也。節解曰:非謂鬼無神也,道在人身,故神不傷人也。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註:非其鬼神不能傷害人,以聖人在位,不傷害人,故鬼不敢干也。御曰:鬼見神怪傷人者,由聖人有為失道故也。今鬼所以不見怪傷人者,蓋以聖人無為清净故爾。疏:諸本作亦字,張系及陸先生本作之字,然之亦二字相似,故作亦字,今用之。為是言非此鬼不傷物,但為聖人以道往位,能制伏邪惡,故鬼不傷害於人,力在聖理,故云亦不傷人也。治身者言非但動心不能傷行,以為聖智制伏,故雖動而不能傷寂也。節解曰:謂人行治道與神明相合,內無陰過,故鬼不能傷也。外無陽罪,故聖人不能刑也。人之行一,天神在外衛身,在里護形,元氣混沌,皆共治身。己之所行,上法於天,頭戴日月光明,星辰列宿皆在身中,精神呼吸,食玉英也。

夫兩不相傷,

註:鬼與聖人,兩俱不相傷也。

故德交歸。

註:夫不相傷者,則人得治於陽,鬼得治於陰,人得全其性命,鬼得保其精神,故德交歸焉。疏:兩謂鬼處於陰,人處於陽,幽顯得所,不相傷害,而守其分,兩無偉閱,遂乃人施德於鬼,鬼恩惠於人,恩德往來,故交相親附也。理身者攝動歸寂,以成己行,既即動即寂,何所攝耶。今明不攝而攝,不應而應,非應之而應者也。

大國者下流,

註:治大國當如江海居下流,不逆於細微也。

天下之交。

註:大國者天下士民之所交會也。節解曰:泥丸為大國,為小國,口承上,下灌丹田,丹田則地郊也。疏:大國則萬乘之邦,郊,郭外也。之,往也。言大國虛容,譬於江海,江海處衆流之下,故百川競注,大國用道謙柔,故萬邦歸往,朝宗慕義,滿於郊郭也。本亦作交字,大國行謙,故與小國交會也。

天下之交牝,牝常以靜故勝牡,

註:牝者,陰類也。柔謙和而不唱。女所以能屈於男者,陰勝陽也。以其安靜,不先求也。疏:天下之郊,迭前文以生後句也。牝雌靜也,牡雄躁也,言大國所以能令諸國款付而交會者,常用謙和雌靜,故能勝雄躁也。若用剛躁,則不能政也。是知治身治國,莫不以柔順為先也。

以靜為下。

註:陰道以安靜為謙下也。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註:能謙下者,則常取之。疏:以,用也。下,謙遜也。取,攝化也。言聖人君臨大國,善用謙柔,故能攝化萬邦,遐邇款附,重譯來貢,不亦宜乎。

小國以下大國,則聚大國。

註:此言國無小大,能執謙畜人,則無過失。御曰:大取小以為臣妾,小取大以為援助也。節解曰:謂泥丸居上為大國,丹田處下為小國,行一之道,閉氣嚥液,下流丹田,液化為血,血化為精,精化為氣,胎息引之,還補其腦,推而引之,雲布四海,故上取下聚也。小國自知卑下,守分雌柔,聚於大國之中,欽風慕義也。

故或下而取,或下而聚。

註:下者謂大國以下小國,小國以下大國,更以義相取也。疏:或,不定,言小國用柔,故聚於大國之中,大國用下,故取得萬國之懼心。用下則同,聚取斯別,故言或也。

夫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註:大國不失下,則兼并小國而取畜之,使為臣僕也。疏:大國所以用謙者,更無餘意也,不過欲兼愛小國,小國用柔者,亦無#1餘心,不過欲入大國之中,慕德接事也。

夫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註:大國小國,各欲得其所,大國又宜為謙下也。御曰:一求臣妾,二求援事,是兩者各求得其所欲,然大國者常戒於盈滿,故云大者-宜為其下。疏:兩者謂大小二國兼畜入事,各遂其心,雖復大小俱用柔和,而大宜偏行謙下,何者?夫物必以大輕小,未嘗以小陵大,故陵大者宜為下,此則高者抑之義也。節解曰:兩者謂泥九丹田也,泥九欲氣升,丹田欲氣降,共成一神也。

道者,萬物之奧,

註:奧,藏也。道為萬物之藏,無所不容也。疏:道者虛通之妙理,衆生之正性也,奧,深密也,亦藏府也,言道生成萬有,囊括百靈,大無不包,故為萬物藏府也。

善人之寶,

註:善人以道為身寶,故不敢違失也。御曰:善人知守道者昌,失道者亡,故寶而行之,而無息累也。疏:修道善人達見真性,得玄珠於赤水,故能寶而貴之。

不善人之所保。

註:道者不善人之所保倚也。謂遭患逢急,猶知自悔卑下也。疏:保,守持也,流俗之耽滯物境,性情浮競,豈能守持也。

美言可以市,

註:美言者獨可於市耳,大市交易而退,不相宜善,美言美語,求者欲疾得,賣者欲疾售也。

尊行可以加人。

註:加,別也。人有尊貴之行,可以自別異於凡人,未足以尊道也。御曰:甘美其言,可以求市,尊高之行,可以加人,以况聖人,以甘善法味之言,尊高清冷之行,以化不善之人,亦如市賈之售,相率而從善矣。疏:不善之人,心行澆薄,言多佞美,好為飾詞,猶如市井,更相覓利,又不能守弱偽謙,後身先物,方自尊高己行,加凌於人,不善之徒,言行如是,其於道也,不亦遠乎。

人之不善,奚棄之有?

註:人雖不善,當以道化之,蓋三皇之時,無有棄民,德化淳也。御曰:不善之人,亦在德化而已,何棄遺之有乎?疏:奚,何也,言聖道冥通,救物弘普,縱使衆生不善,何有棄心,慈救覆被,接濟無遺。

故立天子,置三公,

註:欲使教化不善人也。疏:既接濟無遺,宜設世之法,故立天子以統萬機,置三公而論道。調治陰陽,輯熙治政,意在舟航庶品,亭毒群生。自開闢已來,真君出世體道,權應而為帝王,上以象三清而置僚署也。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註:雖有美璧先駟馬而至,故不如坐進此道也。疏:拱璧,抱璧也。謂圓全大璧也。駟馬,一乘車也。古者召士,必先齋拱璧,後遣駟馬之車,言縱有高蓋全璧,富貴榮華,亦不如無為坐忘,修進此道,何者?夫修道可以長生,富貴適為大患,故廣成子云:人生處世,如雲翔空,氛藹俄爾,以此格量,不如遠矣。顧曰:皎潔修名,謂之尊行,自尊於行者,可以加勝於人,殊非至也。孫曰:美言可以奪衆貨之價,尊行可以加衆人之上,夫道之出言,淡乎無味,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豈華詞以悅百姓之耳,飾行以耀萬物之目哉。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

註: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不日日遠行求索,近得之於身也。顧曰:無假遠索,日日求之,但行積於身,得之於心,玄悟在我也。

有罪以免耶?

註:有罪謂遭亂世闇君,妄行刑誅,修道可以解怨,免於衆邪也。鳩摩羅什等曰:迴向善道,以免諸惡。

故為天下貴。

註:道德洞達,無不覆濟,全身治國,恬然無為,故可為天下貴也。御曰:道在悟不在求,不如財帛,可日日求而得之,故云不日求以得。既悟自無罪累,豈待有罪方求免耶?故可為天下貴也。疏:言曩昔聖人所以珍貴此道者,何耶?只為不經一日,求之則得,此言悟者目擊道存,迷者累劫不會,假使無始以來,生死罪譴,一得還源,可以頓免,有此神力,不可思議,故為天下人問之所尊貴也。

為無為,

註:因循而成,故無所造作。疏:妙契心源,不失真照,照達有為,即無為是也。故無為即為,為即無為也。節解曰:謂為一者不為身也。

事無事,

註:不預設備,除煩省事也。疏:事者色聲物境,一切諸事也。妙體真空,照不乖寂,雖涉事而無事也。節解曰:謂事一者不事人也。

味無味。

註:深思遠慮,味道之意也。疏:味者染著之謂也,根塵兩空,色味雙寂,雖復取味而無滯也。

大小多少,

註:徠其戒令也。欲大反小,欲多反少,自然之道也。

報怨以德。

註:行善修道,絕禍於未生也。御曰:於為無為,於事無事,於味無味者,假令大之與小,多之與少,既不越分,則無與為怨。若逐境生心,違分傷性,則無大無小,皆為怨懟。今既守分全和,是故能報怨以德也。疏:怨,懟也。報,償也。言無始以來,大小之罪,多少之業,今欲喊除頓償使了者,必須用前為、事、味等三種德心觀之,則三世皆空,萬法虛靜,物我冥一,何戀之有,故前章云:有罪以免耶,斯之謂也。

圖難於易,

註:欲圖難事,當於易時未及成也。疏:圖,謀度也。難,罪報也。易,初心也。言欲謀度遣卻惡道之難者,必須觀察初心,既無作則無報也。

為大於細。

註:欲為大事,必作於小,禍亂從小來也。御曰:肆情縱欲者,於為無不難,於事無不大,今欲圖度其難,營為其大,當須與性未散而分未越,則是於其易細也。疏:細,小也,為巨釁者,本乎微小,此明欲滅惡果,先須遣因。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註:明上文所預圖。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

註:處謙虛也。疏:作,起也。夫天下艱難罪報,必起自易心,言一念初心,造業甚易也,故重考大殃,必起於小,從微至著,漸成巨釁,所以欲除惡報,先制初心。

故能成其大。

註:天下共歸之也。

夫輕諾必寡信,

註:不重言也。節解曰:謂人輕諾者,失自矜之實也。疏:此起喻也,諾,然許也。寡,少也。夫輕易許諾於人者,必少信實,後則貽於寡信之責。

多易必多難。

註:不慎患也。御曰:輕諾許人,必寡於信,動作於易,後必多難。疏:此合喻也。夫輕易許諾,則致寡信之責,亦猶輕易為罪,必招八難之重殃,故修道之士,應須凝重,不可輕率也。

是以聖人猶難之,

註:聖人動作舉事,猶進退重難之,欲塞其源也。

故終無難。

註:聖人終身無患難之事,由避害深也。疏:猶,尚也。體道聖人實無難易,而尚難而不為,故無艱難之責,况在凡俗而縱情乎。此舉聖戒凡也。故郭注《莊子》云:聖人雖入火不熱,而未曾蹈火,又云:遠火非逃熱,即斯義也。

其安易持,

註:治身治國,安靜者易守持也。疏:安,靜也,持,守也。言聖人靈府寂泊,未起攀綠,如此之時,甚易修守也。

其未兆易謀。

註:情欲禍患,未有形兆之時,易謀止也。疏:兆,狀也。謀,圖也。其次雖起心綠取,而於境未有形狀,即宜攝心歸靜,於業未成,故易謀慮也。

其脆易破,

註:禍亂未動於朝夕,情欲未見於形色,如脆弱易破除也。

其微易散。

註:其事未彰著,微小易散去也。疏:脆,虛軟也。猶如果瓜結實未堅,虛脆易破,初心起染,亦復如是,結業微淺,故易除也。

為之於未有,

註:欲有所為,當於未有萌芽之時,塞其端也。一疏:為,學也,言聖人修守常在,未有綠染之時,此解其安易持也。

治之於未亂。

註:治身治國,於未亂之時,當預閉其門也。疏:亂者,謂結業以成,為業所牽,精神昏亂也。今萌心雖起染,於境未見,當爾之時,易為洽理,此解其未兆易謀也。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註:從小成大也。疏:夫百圍之木,生於毫微,喻三塗重釁,原乎一念,而以木為喻者,言木從小至大,遂能蔭蔽日光,譬染心從微至著,亦能覆蓋真性,若推此樹,起自虛無,即空而至,樹亦非有,四塵所成故也。煩惱為義,起自虛無,即空而言,亦非有也。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註:從卑立高也。疏:層,猶級也。言九級之臺,起於一簣之土,喻九夜之禍,起乎一念染心,助諸學者,深宜戒慎。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註:從近至遠。疏:河上本作千里,此言百仞。且七尺日仞,夫陸百仞之高岑,發自初步。履八門之苦難,起自染心。前况方造未息。

為者敗之,

註:有為於事,廢於自然,有為於義,廢於慈仁,有為於色,廢於精神也。

執者失之。

註:執利遇息,執敵失身,堅持不得,推讓反還也。御曰:凡情迷執,不能忘遣,動成執著,執者求得,理必失之。疏:至道虛空,無為無執,凡情顛倒,有執有為,為即危亡,故言敗之,執乖實當,故言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

註:聖人不為華文,不為利色,不為殘害,故無敗壞。

無執,故無失。

註:聖人有德以教愚,有財以與貧,無所執藏,故無所失於人也。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註:從,為也。民之為事,常於功德幾成而貪位好名,奢泰盈滿,而自敗之。疏:幾,近也。凡人從於有為之務,執心躁競,分別取舍,曾無遠見,每欲近成,有始無卒,故多敗也。《書》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註:終當如始,不終懈怠。疏:此戒慎學人,令道心堅固,終始如一,豈有敗乎,六度之中,終當第四也。

是以聖人欲不欲,

註:聖人欲人所不欲者,人欲彰顯,聖人欲韜光,人欲文飾,聖人欲質樸,衆人欲於財色,聖人欲於道德。

不貴難得之貨;

註:聖人不眩晃為服玩,不賤石而貴玉。

學不學,

註:聖人學人所不能學者,人學智詐,聖人學自然,人學治世,聖人學治身,守道真也。

復衆人之所過。

註:衆人學問反也,過本為末,過實為華,復之者,使反本實也。御曰:聖人不求過分之學也。疏:聖人靈照自天,不同凡智,了知諸境空幻,不見可欲之物,故於欲中,即不見欲相,既於欲不欲,何玉帛之可貴乎。又達真假無差,故能無學,學即不學,不學即學,不見學異不學異學,故《西升經》云:吾學無所學,乃能明自然。河上本作復,諸家作備,備,防也,衆人執滯有為,不能忘學,故執學者以防衆生之禍患也。

以輔萬物之自然,

註:教人反本實者,欲以輔助萬物自然之性。

而不敢為。

註:言聖人動作因循,不敢有所造為,恐離本也。疏:輔,助也,導也。言一切衆生,皆稟自然正性,迷惑妄執,喪道乖真,.今聖人欲持學不學之方,引導令其歸本,但聖人窮理盡性,亦無為無不為也。今言聖人不為者,亦欲輔導群生,復被自然之理,故言不敢為也。

#1『亦無』二字脫,據道藏本《道德真經玄德纂疏》卷十六

補。

同类推荐
  • 杨文公谈苑

    杨文公谈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琉球漫志

    小琉球漫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僧传

    高僧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刻丛钞

    古刻丛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宠爱一生:别挡我复仇

    宠爱一生:别挡我复仇

    刚被烦人的填房逼得走投无路,又被高冷的王爷娶回家。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一生,唯你。渣渣皇帝看上我,无论如何我都是我们家王爷的!!!不过,王爷,芳心暗许什么的绝对不做真........
  • 神域:终结

    神域:终结

    天地初开阴阳分,阴阳相合化混沌。人分男女对应阴阳,阴阳相合化为的混沌呢?三千大道胸中藏,举手投足创世间。(如果看到某些不合理的地方,那就不合理吧,你不爽你TM来打我啊!一部玄幻类的小说要是完全合乎常理才有鬼了。)(看到最后的读者们请不要给我寄刀片,爱你们呦)
  • 找个大神谈恋爱

    找个大神谈恋爱

    不是每一次恋爱都要轰轰烈烈,不是每一段恋情都要海誓山盟,因为,爱情也可以很诙谐,相爱也可以很愉快。苏南和苏北是双胞胎姐妹,苏南是美艳绝伦倾国倾城的文学系的才女,从小到大成绩优异获奖无数,是才貌双全的女神级人物。苏北是标准的九零后御宅女,鸡窝头黑眼睛宽松T恤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喜欢蜷缩着双腿蹲在计算机前,却是计算机系出了名的牛人,方程解码卸毒黑客无人能敌。苏南有一个小秘密,原来她不是普通人,她拥有可以和动物沟通的特异功能?!苏北有一个小秘密,向来粗神经的她竟然网恋了?!
  • 心心相印:欢喜小冤家

    心心相印:欢喜小冤家

    夏心儿与林星宇是青梅竹马,两人从小互相看不顺眼,摩擦不断,终于,在两人六岁时,夏心儿随父母去了韩国。即使如此,两人也时常关注对方的行动。十二年后,夏心儿被作为韩国交换生三个月,进入了心宇学院,从此两人再续孽缘,火花不断……慢慢的两人的感情升温了,却害怕告诉对方…直到三月到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庶女巧夺君宠:一朝成凰

    庶女巧夺君宠:一朝成凰

    最爱的男人,竟然是卧底!一场官兵捉贼的游戏上演,血溅碧波大海,心痛如裂,不能同生,但求共死!不料冥冥中自有注定,两人竟然一起穿越了!在陌生的古代,再次相遇,他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墨玉,而她却是被各方追杀欺凌的小书僮。上天为何如此不公?她恶狠狠地想,二十一世纪,我输了!但是在这里,我一定要赢!而他却只是露出一抹嘲讽的笑,“苏谨,这辈子,你休想逃出孤的手掌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邪王的逆天王妃

    穿越之邪王的逆天王妃

    凤梨玥乃是鬼医圣手,一朝穿越,身份竟然是丞相府不受宠的嫡女。好吧,小说狗血的情节来了。就是整一下丞相府里的渣爹和一大堆渣爹的二奶们和她们的宝贝儿女,谁叫他们吃饱没事干把原主送到西方极乐世界享福,送她来活受罪,最后,还会出现一个身份高贵的帅哥。在出现帅哥这里出现小故障!嘻嘻!凤梨玥,快接招!
  • 大魏武皇

    大魏武皇

    现代第一杀手,重生在三国,成了曹家一名不受待见的庶子——曹禅!内有诸兄弟轻视排挤,外有众诸侯如狼环伺。且看曹禅如何力挽狂澜,平定九州内乱,镇压四方蛮夷,成就大魏武帝之名。
  • 大道擎天

    大道擎天

    天界虚无缥缈,大道永无止境、、、红尘历练中,他怀揣如意葫,手执青竹杖,治病救人,驱魔抓鬼,风水堪舆,无所不涉,以期能悟破那无止境的大道!找到那缥缈的天界、、、
  • 毕业那天我们要一起失恋

    毕业那天我们要一起失恋

    雨中结缘,一见钟情,一天分手,闺蜜反叛,与敌人结友,是真情还是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