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0600000003

第3章

真记云。问真性与上法性何别。答有云别也。谓法性则通真妄取圆融。又通情非情也。此则唯是真而又唯是有情门。以下释真性段约众生十二支故也。然而今约实云。真性即是法性也。所谓真性之体甚深微妙者。但以不存自性揽诸缘成故也。若约三乘论者。自性清净心随无明之风缘成差别万法也。若自一乘义。则以缘前无法故。非先有真性而随缘成。且吾今日或为水用或为石用。缘中法界诸法无遗顿起故也。如是法中而有水名水相。石名石相等。故不无名相。而此名相即无名相。是故且约众生一无明支。历十番观。则不动无明名相即甚深法无所取舍。故云微妙。是故不动名相即成无侧名相。若约普贤证。则不动无侧名相即正离名绝相。若约十佛证。则初初不见名相等也。如无明支既尔。乃至老死支皆亦如是。是故经云。一切诸如来无有说佛法。随其所应化而为演说法。无有说者证分说则教分

道身章云。若定自古则缘起有性不得自在。所谓缘起者无性。无性者无住。无住者不偏于一。不偏于一者无所不当。问如是等理岂不自古。答三乘中先置一法此法随缘。一乘不尔。缘即是法。缘外无随缘之法。既云自古。即知是今缘起故尔。若定住古又定住今非缘起。故可云缘起法以无性为真性矣

大记云。训德意则真者无住本法也。性者本分种也。本分种者。若指文处初会果地玉海也。以此五海为本识体。约此本识。后诸会中或云种性。或云行业。或云愿善决定等也。谓若上根人直依证分得自身心正即法性。然此证处绝名相。故中下之人未能信得。故说五海是汝本识之源。由是前机得自身心即是法性。是故依此真性方始建立本识义。故于诸教中或说具分赖耶。或说一分生灭赖耶等。唯普贤机得自本识是五海之源。故云十佛普贤大人境。问真性既如是甚深微妙。于何义中分二十二位耶。答以不守自性故。随我所须地狱乃至佛果等缘成二十二位也。如是二十二位以普字印。印则皆普贤自体故。第三重海印正是普贤大人之境也

崇业师观释中。释明难品心性是一之文云。藏师约寄位释故立遮救重难。俨师直约一乘种种心湿过海义释。故云心以无分别为一性。云何能成种种事耶。此问意者。前光明觉品中佛之智光称周法界现只一佛智也。所以其中列六道因果及小乘因果乃至圆教因果等普贤二十二位者。以一乘中普贤为教分之轨。十佛为证分之轨故也。是故欲示教分之轨故列之耳。欲得佛智。若除一物必不得全法界之智。是故要以六道因果小乘因果等为普贤阿含位。融炼其心得成一佛智。故以佛智为普贤证也。因此问云。佛智是一。云何能生六道乃至佛等种种身心果报等耶。故经答云。诸法不自在求实不可得。是故一切法二俱不相知。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因此转众苦。而实无所转。法性无所转示现故。于彼无示现示现无所有。释曰诸法者通于一性及种种果也。谓一无自故以种种为一。种种无自故以一为种种也。是故善恶趣中种种身心皆不相知自位不动。故云不自在也。是故俨师云。无分别不住故。能成众事也(已上)。不自在者不住义。不住义者不动义。疏云。作无主故者。若其身心有主宰而造诸业者。受种种果。若身心无主而造业者。如虚空动作故不受种种果也。然而从虚空之因生虚空之果故。因果之义亦不碍也。疏云。文云不相知者。非谓情知。今言知者。力性作也。者力则尘数缘力是中门也。性则无住法性是即门也。作者不思议作是中即门之果也。一切诸法要具中即方有所作也。非是有自性法去来之义。故云中门者虚空建立门。即门者虚空动作门也。故俨师云。缘者无侧义。无侧者力性作也。昔林德云。明难一心海者过于湿。起信一心海者留于湿也。若立在湿留海中答者。义有所碍。若立在湿过海中答者。义无所碍也。质应大德在大白山智悟师薮结夏之次。得大经中法性无所转文。及孔目中性种性本有习种性修生者非佛法所乐。乃至云法性外有修生起者缘起可增失等文。呈于林德云。此是湿过海之证耶。林德曰。是也。解云。缘起可增失者。若谓所证之理从古而有。能证之智今适始起者。则以智证理之际望其未证之时。有增胜义。故云缘起可增之失也。智是缘起也。此中约眼耳等为法性也。问何故上云由眼耳等故众苦转也。而次复云是法性故无所转耶。答不知一切法是普贤身故。此眼耳等对善恶境起诸业果转众苦也。今知一切是普贤身。故眼耳等物正即法性无所转也。若眼耳等非法性者。缘起可增失也。问何知是普贤身耶。答经中普贤云。得此究竟三世平等清净法身。复得清净无上色身。则何有一物非普贤耶。问此普贤身如何见耶。答经云。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如是见也。又何者吾身虚空是也。何者虚空。吾身是也。以无侧故。又六道即是虚空。虚空即是六道也。颂曰。虚空法界为身心。行住坐卧念相续。所见诸物亦身心。念念相续无绝已。空三印文云。心性者三种世间为湿过海心。依海起波。二波波皆三世间。故是湿过海心。依海起波则海因波果。依波起海则波因海果。同时互为因果也。此是大缘起囗俗谛大法

一中一切(至)多即一。法记云。问何故不守自性随缘成之次明此句耶。答凡缘起法二无别自性。互相以他而为自性。方能随缘无侧而起。故不守自性之次明一中一切等义也。问若缘起法随起无侧者。唯是缘前无法之义耶。答就缘论之。缘前无法。就性论之。缘前有法。何者。就缘论时。现于今日缘中之五尺是缘起本法无侧而立。故缘以前无一法也。就性论时。本有性起法体也

真记云。一中一切等二句重现缘起体之随缘成义令明了也。初一句因果道理门。谓得一而定得十。得十定得一。得因而即得果。得果即得因也。十缘是因。所成之一是果。此因果者即一时中二位不动。故云因果道理门。次一句德用自在门。谓此即彼彼即此。无碍无侧。故云德用自在门及位动门也。问前是中门故有力无力门。此是即门故有体无体门何云用耶。答此则因缘当体即因即果之义名为用耳。非力用之用。问一中一切者。十缘是因。所成之一是果。然则合能所成为十一耶。答于一缘中约望他之义为能成因。绝待之义为所成果。然此二义无二故非十一也

大记云。一中一切下欲现大缘起中因果道理及德用自在之义。故有此二句也。崇业师云。三乘亦有此义也。谓若初教赖耶识中三性种子与本识体同无记性故也。解云。本识体中薰成之义是体门。又德用自在义也。三性种子随能薰别者是力门。因果道理义也。若熟教中如来藏体是德用自在之义。若生若灭者以是用故因果道理之义也。若一乘中随法辨因故。十普法中随举一法具体具用。体则德用自在。用则因果道理也

道身章云。问西风波非东风波。东风波非西风波。但约二波之水体不二义得言即门。则约二波不得即门。若尔但约此事彼事理体无二得言即门。何得二事不除论相即门耶。答若放二风水无二波。既无二波。以何即何乎。既以此即彼。故可知不除二波论相即耳。非约理体论相即矣。此中此波之水与彼波之水囗体是一。故波虽无尽体言即一者三乘义耳。若非此波即无彼波。若非彼波即无此波。是中门。此波非自性故在于彼波。彼波非自性故在于此波。是即门者一乘也

古记云。入即之中诸家立名非一。谓或云中门即门。或云相入相即。或云相在相是。或云相资相摄。或云互相依持力无力义。互相形夺体无体义。又古人云。中门如灯光相入。故但诸灯用相入耳。即门如波水相收。故波体水体无一相即耳

一微尘中(至)亦如是。法记云。微尘者。初教云。极微尘。熟教云。空邻尘。一乘云。总相尘。此总相尘者。须小即小。须大即大。故尘中顿现十方也。问下教有方分之尘者与一乘尘何别。答一乘尘须方分即有方分。须无方分即无方分。随须自在故别也。问无方分之尘非更碎耶。答亦须碎尽。何者。若其情谓所计之无方分则要须用六相分析也

真记云。一微尘中含十方者。摄十方界成一尘故云含十方耶。揽十方界成一尘已新新更含十方耶。答二义俱得。问成一尘时摄十方尽更无有余。何得新新含耶。答是须处须故。成一尘时。须十方尽须新新含时。亦不碍后后起也

大记云。一微尘者。佛刹尘数劫中勤修所炼故。方能含受十方世界无碍自在。此是事法最细之初位。真定德云。事融现理门者。约尘含十方之道理云耳。非谓一尘泯融同理也

道身章云。相和尚曰。一微尘中含十方世界者。同是无住故尔。元师问云。微尘无住小。十方世界无住大耶。答一量也。问若尔何言尘小十方世界大耶。答微尘与十方世界各无自性唯无住耳。所言尘小世界大者。是须处须耳。非是小故云小大故云大。所谓不知尘小世界大机中令知尘小世界大故。且说尘小世界大耳。非是一向尘小自性世界大自性矣。亦得云尘大世界小。道理齐一无住实相也

古记云。有弥碎弥小之尘。有弥碎弥大之尘。有弥碎如本之尘也。俱舍颂曰。极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尘。虮虱麦指节。后后增七倍(已上)。隙尘者。游于窗隙日光之尘人眼所见也。折此至七分之一分者天眼所见也。此上二尘窗隙尘也。析此天眼所见至七分之一分者铁尘。初果所见。析此至七之一铜尘。第二果所见。析此至七之一银尘。第三果所见。析此至七之一金尘。第四果所见。析此至七之一水尘。大独觉所见。析此至七之一微尘。三十四念断结得菩提之佛所见。解云。此上并是遍计分所摄。析此至七之一极微尘。初教菩萨所见。析此至七之一似尘。自受用佛所见。解云。此上依他分所摄。析此至七之一法尘。终教佛所见。析此至七之一空尘。顿教佛所见。解云。终教以后圆成分所摄。此中色心二法皆是真如所成也。此终教法尘者意识所缘也。初教亦说意识所缘。然终教中立一意识。故约第一义一心眼所见为法尘也。析此至七之一总相尘。普贤眼所见。此普眼所见之尘则三乘五眼终不能得见也。故此经中欲示不共别教之义。约微尘虚空为初位也。问此一乘之尘与三乘理何别。答约三乘云则是理也。约普眼所见则是最细事法也。此上所说初虽引俱舍。实非彼论义。此是林德授融秀之义。约观心体圣教而说也

又记云。七微者。窗游尘。羊毛尘。兔毛尘。牛毛尘。金尘。水尘。极微尘也。解云。窗游尘者。游于窗隙日光也。羊毛尘者。析窗游尘为七分故。唯止羊毛末也。兔毛尘者。析羊毛尘为七故。不止羊毛唯止兔毛末也。牛毛尘者。析兔毛尘为七故。唯止牛腹下毛末也。析此为七者透金而出金不碍也。析此为七者透过于水水不能润也。析此为七者是极微也。此一一尘皆生子故名七母尘也。此极微尘于初教中三无数劫分而析之。约此初教之尘。于终教中不可计劫分而析之。至一乘中二佛世界尘数劫中分而析之。至最细际方为一乘极微尘也

无量远劫(至)隔别成法。记云。无量远劫即一念者。竖析一发为十分乃至百分千分。以其一分置玉板上。举利刃断。约其利刃至板之时为一念也

真记云。十世者。一云第十世也。谓总相念故。一云十世也。谓总别合举故。问总相一世取现在一念者。别相之世唯是八耶。答约现在一念。望现在之过未。则前后相对而立别相之中。故别相之世是九非八。不望前后统包绝待。则为总相第十世也

大记云。九世即入成十世耶。为约十世更论即入耶。答二义并得。故康藏云。然此九世迭相即入故成一总句。总别合成十世也。此十世具足别异同时现现成缘起故得相入也。解云。初释九世即入成十世也。后释约十世令相即入也

同类推荐
  • 何氏虚劳心传

    何氏虚劳心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朝鲜禅教考

    朝鲜禅教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搜玉小集

    搜玉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本草问答

    本草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下第述怀

    下第述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阎罗纪

    阎罗纪

    南域有三宗六派某一天,住在天华后山的少年——阎秋,决心踏上修行之路这个故事由此开始伏象,淬骨,立命,通神.......且看少年如何一步一步踏上强者之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五凰啸天:嚣张公子妃

    五凰啸天:嚣张公子妃

    “这位爷,你在大街上牵本公子的手不太好吧?”她痛恶地盯着某只妖孽百般揉捏她的小手,“嗯?”某妖孽继续揉捏,丝毫不介意某女仇恨的目光。顾思齐穿越之后,很是惬意。一边做她的大小姐(公子哥),一边修炼五凰真经,在自家空间里养神兽。闲来无事踩渣男,手撕白莲花,调戏一下美娇娘。无意间解救了一只昏死在温泉的妖孽,没想到妖孽一睁眼,邪魅一笑,“原来是你。”翻身就把她吃干抹净了。顾思齐很烦恼,白天要养神兽,晚上还要填饱这个妖孽,她是不是要考虑一下跑路?看懂某女心思的某只妖孽一点也不急,她逃他追,她敢出墙,他敢挪墙。不过..某妖孽眯起墨玉雕刻般的眸子,既然敢出墙说明还是欠管教!
  • 为将记

    为将记

    为将者,誓为人皇!!!!!!!!!!!!
  • 毀灭

    毀灭

    一次神奇的穿越,走上一条逆天的路。一个神通无所不能宇宙无敌。谁也不能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校花老婆:我的最爱

    校花老婆:我的最爱

    7年前,欧阳尘宇,a市四大家族之首的独子,没有多少人走进他的心,唯独那天明媚的下午那个拥有明媚笑容的女孩。他们一起玩耍、一起上学、一起考大学。也许是意外,那个晚上他亿万他们的关系有了进步,可他只是一转身,她便消失了······7年后,绝色美女闪亮登场,咦?这位总裁,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某总裁爆怒,把某女扛回房间好好“回忆”。只是,可否解释一下,为什么房间里多了三个叫某女妈咪?
  • 剑祭诸天

    剑祭诸天

    百万年前鸿蒙大界突现最强之器——九鼎。万族就此开始夺鼎之战,后九鼎被人族大能获得放入神州大地镇压人族气运。当时最强的三大种族仙、神、魔、不甘人族就此崛起,联合其余种族侵入神州大地,那一战人族誓死反抗,九鼎也在对敌中被打碎不知去向。仙族为了寻找九鼎,将人族的道统尽数毁灭,留下自身的道统被忘却人族当年辉煌的后人称为——修仙。百万年后、少年林凡在宗门内偶然获得神秘小鼎,机缘巧合下得知一切真相,被迫卷入这场持续百万年的纷争中。
  • 近代中国史事与人物:郑云山学术论文集

    近代中国史事与人物:郑云山学术论文集

    本书主要介绍了:郑云山才师是中国近代史领域里眼界开阔、功力深厚、学风严谨、卓有成就的著名学者。他对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滴血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等诸多专题都下过功夫,发表过一大批很我影响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