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95500000006

第6章

三法藏品第十二

尔时放光如来复告毗舍佉言。毗舍佉。如我所说三种业藏。若善思义。则能得入一切法门。毗舍佉。若人愿乐成就此法。当勤精进。何以故。懈怠之人终不能到。所以者何。是人不能具足爱乐如是正法。是故应当依善知识深心勤学。毗舍佉。譬如妙宝。或颇梨珠或琉璃珠。并余净宝置池水边。能令其水同于宝色。何以故。以此宝珠清净力故。遥相映发能令彼水随逐宝色。如是如是。毗舍佉。一切众生近善知识其事亦尔。又彼水中随投余物亦作宝色。此宝威光能变余色。异此宝外不能变也。毗舍佉。今此三种方便业藏亦复如是。若人自学若教他学。一切人天无能坏者。毗舍佉。此三种藏乃是诸佛如来言教。一切所有吐发语言音声词辩论难解义。及诸譬喻皆悉从此三教藏生。毗舍佉。若人受持三藏义者。终不为彼外道邪论之所破坏。假使满阎浮提无量众人。一切皆是聪明外道诸大论师。一切悉来种种问难。终不能屈。毗舍佉。置阎浮提满中论师。假使此四天下满中众生。乃至皆能论议问难。亦不能屈。复次毗舍佉。置四天下。假使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一切皆是大论议师。若佛经典及外道书籍尽能受持。彼等咸来一时问难。悉皆能答无有滞碍。何以故。由佛法中先经学此三方便故。是故毗舍佉。有诸法师。若在家若出家。但能受持此三法藏。一切问难随意能答。何以故。此法即是无量无边智根本故。毗舍佉。此法希有不可思议。名一切世间难坏经典。我今略说汝尚不解。何况多说。毗舍佉。其有久习智慧方便。乃能分别此三业藏。何以故。佛智深大众生心小不能容受。如此大智若能解知。则得断除一切众生无量疑网。又毗舍佉。若人虽能持此三种业藏言教。若不知方便。则不能知入之方便。云何而能解释此也。

佛告阿难。彼放光如来应供正遍觉。如是说已。时毗舍佉复问放光如来言。世尊。如此三种业藏根本。云何得生从何所来去至何所。佛言。毗舍佉。我还问汝。随汝意答。毗舍佉。于意云何。如此风界从何而生。为大为小为狭为宽。为长为短为粗为细。从何而来去至何所。何姓何家何村何落何城何国。乃至如是生处分齐形量大小。去来依止皆可知不。毗舍佉言。不也世尊。如此风者不可得知无处所故。不可得见无相貌故。乃至家姓生处皆不可知。世尊。如此风者从虚空生。无所依住无有方所。遍一切处。如是毗舍佉。风从空出无有方所。家姓生处实不可知。如是如是。三种业藏言教方便亦复如是。无有方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何以故。佛法无量唯佛智知。摩那婆。此三业藏实不可知。终无有能得其边际及以数量。若一劫若减一劫。若百劫若百千劫。若百千亿那由他劫。乃至无量无边不可数劫。亦不可知。唯佛世尊乃能知此三种业藏。随其根性而为说耳。摩那婆。是故汝等应当知。此三种言教无有住处无有边际。何以故。诸佛菩提无有住处亦无依止。乃至行业因缘体性。无所从来亦无至处。若能知此。即知业藏无有住所无量无边。尔时毗舍佉婆罗门复白放光佛言。世尊。云何业缘。佛告毗舍佉。于意云何。初入胎时名为何等。毗舍佉言。世尊。是谓水界名迦罗。逻。佛言。此迦罗逻过初七日复名何等。名頞浮陀。佛复问言。是頞浮陀过七日已复名何等。名蜱罗尸。佛复问言。是蜱罗尸过七日已复名何等。名曰伽那。佛复问言。此伽那者过七日已复名何等。世尊。是迦罗逻。頞浮陀蜱罗尸及伽那等。过是已后。名之为受。佛言。毗舍佉。当知此受本来无实唯有虚妄。虚妄因缘和合而生。因由此故。一切身分支节得生。所谓五疱生故皮肉生。皮肉生故筋骨生。筋骨生故髓脑生。髓脑生故发毛生。发毛生故甲齿生。甲齿生故一切身分支节等生。如是一切身分支节。皆无所从来无有住所。悉从因缘和合而有。如是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相貌形色大小长短。皆亦无所从来无有住处。彼若实有应有去来。如是一切无有住处悉不可知。既无有名。云何可说。毗舍佉。若以父母因缘和合。当于是时。识支托胎。成迦罗逻大。名为藏者。如是毗舍佉。若彼父母不和合时。是则无有迦罗逻大。乃至无有皮肉筋骨及诸髓脑发毛爪齿一切身分。云何得有色形长短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住处往来也。又若此识不与一滴精水和合处胎中者。形色等物皆不得成。又若不与十二因缘相和合者。乃至老死亦不得生。若无生成。云何而得有名有说。如是毗舍佉。但以十二因缘相续力故。色受想行识等和合而生。如是毗舍佉。此三种言教方便业藏。无有方所无有边际。亦无去来。当知此法无生无灭。无有根本不可穷极。复次毗舍佉。应当知是三种言教方便业藏。何等名为三种藏也。一者人言教藏。二者天言教藏。三者非人非天言教之藏。婆罗门。所言人言教者。彼等皆以语言相。应当知是名人言教也。毗舍佉。所谓天言教者。事相异故得有见闻。如实不异生如是心。如是思惟方便知已。能得禅定天眼天耳及天心智。皆由一心摄念力故。则得如是清净智生。是名最上清净天言教也。毗舍佉。所言非人非天言教藏者。大慈悲生摄三言教。出三乘道及一切法。是故名藏。此教方便依大悲果。遍一切处观于恶道。诸众生等唯有众苦。一心拔济无异思惟。故名大悲。利益彼故。故言言教。毗舍佉。此三业藏所生住处。诸佛菩萨常一心念作彼护持。

大法炬陀罗尼经法师相品第十三

复次婆罗门。更有加持力因常精进生。云何名为加持力因精进生也。若有沙门婆罗门。欲得具足如来辩者。皆由勤心精进所致。而能于一时间说百千万亿修多罗章句无有穷尽。何以故。以彼善能成就口业。因加持力得无碍辩。以是辩故于一切问答。不可穷尽无有断绝。譬如高岸峻流下注。虽欲遮止终无断绝。彼流下时乃至小水尚难断塞。岂况大河。如是毗舍佉。若有法师。于此三种言教业藏。修习辩才乃至一日。若闻若诵。或复思惟。彼精进故随宜演说。犹无断时。诸余问难宁能沮坏。毗舍佉。譬如泉流但入于河不至海者。无有是处。若人久修精进。于此陀罗尼中休废者。无有是事。我今少说。如大海中取一微滴。岂能损减。我今说此大陀罗尼精进辩才法门。少分亦无损减。如是毗舍佉。汝应当知得彼三种业藏辩才。能照一切诸法根底。于诸问难不可穷尽。何以故。以此法门无边际故。复次毗舍佉。其有得是精进加持辩才藏者。当问难时或他毁辱。应生欢喜起大慈心。不见骂辱不观自他。无有我所亦无怖惧。何以故。一切内外诸有畏恶悉灭无故。毗舍佉。是为法师口业成就。

复次毗舍佉。若诸法师处座说法。或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围绕。如是众等。或经久学或有始闻。或有信心或不信者。其中众生若睹女人形貌端正。生染著心忘失法念。尔时法师应善观察。以巧方便调伏彼人。明示罪相令其觉悟。内生惭愧勿令彼嗔。何以故。若彼嗔恨起不善心。是人或时毁辱法师。诽谤经典障碍佛法。过患转增。是故毗舍佉。若诸法师欲行呵责调伏事者。应先自除欲嗔痴慢。然后教诃令他除断。若自不断令他除者。无有是处。是故法师要先自行然后正人。不应先取他人之过自亏己德。何以故。毗舍佉。一切众生欲缚深厚。贪境现时不顾自身。若舍方便先行呵责。唯增嗔垢如火烧薪。嗔恚盛时痴更增长。三毒烦恼一时俱作。而诸众生三毒盛发。不闻外言不忆己事善法恶法一切不知。假或暂闻不能纳受。毗舍佉。彼诸众生三毒发时。犹如盲人不识道路平夷艰险。亦如聋人不闻音声粗鄙精妙。又如醉人不醒方所东西南北。如鬼著者不安其处猖狂妄言。一切众生毒火烧心不觉善恶亦复如是。毗舍佉。如是众生烦恼盛时。法师应为说对治法不净观等。令彼速疾得无漏智。烧彼众生三毒诸结。如是毗舍佉。是为大智辩才法师。能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部众中。方便开导令皆欢喜。灭彼众生诸烦恼病。复次毗舍佉若诸法师欲说法时。应先观察众生根宜。然后随须而为演说。若知众生闻于布施获利益者。法师即应先说布施令彼欢喜。当知此时不应更说诸余法门。或复有人乐欲持戒。法师则应为说持戒。亦不得说余深法也。如是众生。或时乐行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乐闻种种法门。即皆为说令速开解。毗舍佉。如是法师应勤精进方便说法。何以故。若欲成佛要于无量无边劫中。勇猛精进勤修苦行乃至舍身手足头目髓脑。如余经说。又诸法师不应诤论。夫诤论者。即是无明烦恼根本。是故法师应勤精进。速灭无明亦劝他离。毗舍佉。是诸法师要先具备如上功德。然后为众方便说也。毗舍佉。法师常当如是思惟。我今所处。即是如来师子之座。宜应忍默何忽起嗔。随彼众生一切问难。我当解释皆令欢喜。作是念已。诸有诤论彼我之心自然消灭。复次毗舍佉。夫法师者。常应慈慜爱语谦下将护众心。何以故。若怀嗔妒心存胜负获大重罪。慈心说法成大功德。能令佛法久住于世。凡所生处。常得值遇诸佛菩萨及众圣贤。能消世间种种供养。假以高大师子宝座。又以亿数无价名衣奉上法师。岂能报彼法师恩德。而彼法师虽受是事应深惭愧勿起贪心。应生慈慜不得我慢。无令消灭施主善根。当令众生咸得欢喜。

复次毗舍佉。若诸法师凡欲说法调伏众时。必须聪慧利根多闻博识。形貌端雅正见家生。三业清白众德具备。著净洁衣威仪齐整。如是法师。众应劝请然后说法。何以故。诸佛如来具足修集三十二相功德圆满。然后方始转大法轮。众生闻已勤修大人丈夫相行。是故法师凡说法时。应当次第说三十二相果报如是。善根如是。亦次第说三业清净业清净已然后为说布施行等诸清净法。乃至种种差别义门。云何复名次第说也。毗舍佉。譬如童幼初受教时。彼师先授摩帝迦字。次授頞字。后授阿字。如是次第教十四音已复次第教三十四字。具教如是五十二字已。然后分别一切音声字体名言诸教藏事。乃至显说不思议力。若人成就彼无碍辩。便能随意次第差别。说诸教义成就不忘。能知诸佛三十二相及余功德具足圆满。为众普宣一切诸法名句味身。心善思惟必定不虚。而彼法师当说法时。诸听法众。乃至得闻一句法相随顺而解。一切颠倒异想不行。何以故。能知诸法如实说故。是名清净次第说相。

复次毗舍佉。譬如射师教诸童子。初射法术。先于平地置七步垛。然后量力授弓与箭。告童子言。我当教汝。汝今宜可学射彼垛。尔时童子虽受师教。以初学故其所放箭。若至不至终不能中。师教无倦稍得近垛。是儿后时年渐长大。为学不已。随放便著无落垛者。如是毗舍佉。彼说法师教徒众时亦应如是。宜察众生上中下根。渐次教授。不可一时顿说深法。何以故。若不知根妄说法者。令他失利增长颠倒。是故应当先为说彼六波罗蜜。次第修已然后为说空解脱门。若为众生说此空法。或有得闻或有思惟或能证者。是亦不应但有言说。何以故。如是空法。不可唯以心想知放。若彼空法。但以心想能证知者。一切众生未修道时。亦应即是阿罗汉也毗舍佉。彼空法者。亦不可说相貌形体。若可说者则是作相。若有作相则有愿求。若有愿求则是三世。何以故。毗舍佉。无相法中一切三世皆不可得。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等事。皆寂灭故。云何起愿。复次应观是色作无相想。云何观色作无相想。当知此色生灭轮转念念不停。毗舍佉。如是色相不可眼见。当知彼是心识境界唯意所知。是故不可以眼得见。毗舍佉。一切众生所有心意不可言说。唯佛智知。虽可虑知而不可见。念念不住犹如幻化。云何可取而可得见。如是毗舍佉。不可以彼众生心识取心。真相既不可取云何可说。何以故。以爱憎事违平等故。毗舍佉。若欲灭除爱憎想者。当勤精进观一切法。悉皆空寂无有取著。复次婆罗门。若能如是除灭爱憎不取法相。当知即是无相解脱门。知无相已。如是次第不起愿求。无愿求处。当知即是无愿解脱门。如是复观一切诸法。皆悉平等无有取著。所谓不见眼及色。乃至不见意及法。若能如是不取不著。断灭忧喜得平等心。当知此是空解脱门。以能得此三解脱门三世平等。为方便已然后得入无生观中。复观彼色从何而生。因于邪念不净而生。知从邪念起男女想。男女想故起爱著心。爱著增已和合欲事。名破梵行。彼和合时即成胎藏。是名迦罗逻大。此迦罗逻时。不可说有男女形相。毗舍佉。当知如此迦罗逻相。唯佛如来圣智所知。是故如来于彼时中教诸弟子。汝等今应正观色相。云何观色。谓如实知是无常等。彼既闻已。即时所有欲想色贪皆得除灭。色欲灭已。如是喜乐忧悲苦恼一切皆灭。毗舍佉。初未有人于迦罗逻始受胎时能证知彼若男若女。出母胎时。无有一法从余处来。亦无一法去至余处。唯有精水赤白和合成迦罗逻藏。如来于彼建立为因。而实诸法无有住处何以故。一切诸法无生灭故。如修多罗中次第说也。如是毗舍佉。汝等于此当勤修学。是则名为宣说过去诸言教事。既自知已亦为他说。如是次第说未来事此现在事。如迦罗逻中说。如水泡。如沫聚。如阳焰。如芭蕉。如幻化。都无真实。如是十二因缘次第相续。生至老死亦复如是。譬如虚空有时云翳有时清明。岂有教者。如是界大和合无有作者。是中唯有如实正法无增无减。然有无量业行差别法界义门。当如是说。

尔时毗舍佉婆罗门白佛言。世尊。彼诸法师若他来问。若自欲说去来现在三世之事。忽然疲倦迷惑不解。如此法障当云何除。佛言。婆罗门。若诸法师他问疑惑。若生疲倦不能说者。如是法师。以未通达三种言教方便藏故。设知少分。但得名字不闲义理。如是毗舍佉。此三世事无量无边难可穷尽。是故初中后际生灭旋转。喻如风轮无有边际。毗舍佉。而彼风轮终无有人知其限齐形量大小。去来现在亦复如是。如彼时节。始自一日二日乃至十日。半月一月乃至一时。半年一年乃至无量。其实不知从何所来去至何所。又如光影无有形碍。时节昼夜往来可知。去来现在不可数知亦复如是。如是三世既不可知。亦不可见。既不可见则无所有。既无所有则无名字。若无名字云何可说毗舍佉。是中以因缘故有此三种言教方便。汝当善思如是法句。于听说时莫生疑惑。唯念法师诸根寂静。专求智辩勿起诤论。何以故。知法之人无诤论故。若诸法师当说法时。众中有人起诤论者。法师应教念彼智力陀罗尼句灭彼魔事。

大法炬陀罗尼经谤法果报品第十四

尔时毗舍佉婆罗门复白佛言。世尊。若人于此三种法中生疑谤者。当云何灭。佛告婆罗门。若有于此三种法门生疑谤者。在家出家。一切法师悉不能除。何以故。毗舍佉。于佛智中深起疑谤。破灭一切善法根本。是故无人能为除断。毗舍佉复白佛言。世尊。若人于是诸佛如来大慧门中生不信者。有何果报。佛言。婆罗门。是人造业世间极重。是以一切尤重恶报皆在斯人。斯人永失佛法深利。三世诸佛同共放舍。于甚深法无有信乐。自既不信一切佛法。复教他人多生诽谤。恒乐随逐极恶朋友。学习愚痴增长邪见。常为己身贪嗜衣食。是人未来虽闻诸佛说诸妙法亦不生信。以其现无信分善根故。如是之人自于佛法起深障碍。复更令他无量众生于正法中作深障碍。以是因缘。具受种种无量大苦。何以故。以具恶业断善根故。所以者何。是人皆由自习愚痴无智邪见。复教多人无智邪见。闻说深法不能信受而生轻慢。以轻慢故。不能咨问智人胜法。毗舍佉。若有智者常应咨问。不当亲近愚痴邪见无智众生。若人闻此三教藏时不信行者。汝知是人乃至一切天人世间不能令其欢喜信解。若闻说此三种业藏不生信解。假使更闻诸余法相能生信者。无有是处。当知是人去佛法远。如是愚冥无智众生。凡所行作不可随顺。乃至有说亦勿听受。我实不能分别具说是谤法人所生恶趣。我亦不欲说是谤人所受生处身量分齐形体容貌可异丑恶。何以故。若我具说。众生闻之或当怖死。故我不说。如是毗舍佉。若人于法乃至一句欲作障碍生谤毁者。彼所得报不可具说。我今为彼未谤之人明识斯过。故少说耳。毗舍佉。假使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大地狱及小地狱。彼谤法人悉生其中具受诸苦。何以故。以其断灭一切善根。复令无量无边众生起谤法心增长邪见诸恶行业。是故备经恶道受殃。如是众生出地狱已更生余趣。经无量世痴騃无知。若生人间不得正念。诸根暗浊狂乱失心。喜习邪法不识义理。毗舍佉。是人所受果报形量时节分齐我今略说。如是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草木树林尽以为筹。计其罪报不可为比。身形粗丑难可具论。凡所至处皆成苦缘。斯由谤法获如是报。

大法炬陀罗尼经劝受持品第十五

阿难。时放光如来告毗舍佉婆罗门言。毗舍佉。是故汝等从佛所闻如是三种言教藏义。应至心听专念受持勿兴余想。毗舍佉。如来所说三藏法门。无法可说无可闻见。亦无一法可得开示。若知如来如是说已。于余法门生疑惑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诸佛世尊不空说故。如是说时若有人闻不信不受复障碍他。是人自起无明邪见。更令无量无边众生起谤法心我慢贡高。不知咨受不往听闻。丧失深法不知义理。随逐邪友远离智人。以是因缘多受恶报。毗舍佉。譬如虎子从生随母日见其杀及身长大杀业自成。毗舍佉。众生亦尔。亲近恶友具造邪业。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受大苦恼。毗舍佉。以是因缘汝等应先自正身心然后说法。勿忘自正损己陷人。毗舍佉。以是义故。如来应供正遍觉。建立宣说三种言教方便业藏。汝等应知。一切众生心所思念口所欲问身所欲行。如是知已慈心教示。众生闻已欢喜受行。是故汝等。当为摄受诸众生故修学大慈。

尔时毗舍佉婆罗门复白放光佛言。世尊。我闻略说尚未能解。唯愿如来更为具说三种业藏令我等知。佛言。毗舍佉。我今问汝。汝应正答。于意云何。譬如世间有异良马。生驹未几身体柔弱气力未成。人欲乘之带甲持仗负诸斗具入阵决胜。是人所作可称心不。毗舍佉言。不也世尊。是愚痴人云何能济。佛言。毗舍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其有新发意菩萨及二乘人。少智少行未得神通。闻我所说悉不能受。反更迷惑生四颠倒。如彼马驹年齿未满气力未成犹故不堪负重入阵。毗舍佉。若使是驹毛骨渐成齿岁具足。身雄气猛耳目明利。令人骑乘负重致远。轻行掩袭临敌决战。不虑惊败直入无前。乃至震鼓吹蠡挥刀奋槊亦无惊恐。何以故。年齿满故。身力成故。数调习故。种性良故。如是毗舍佉。汝等若得四无碍辩诸力无畏。然后堪受三种教藏。闻众粗语不起恨心。复能受持一切佛法。如彼良马身健力成。然后方能负重入阵。毗舍佉。是为第一战斗事也。所谓开示佛法教化他时。若必多有斗具器仗。是时外道虽有种种异端诤论。皆能忍之不生怖畏。汝等当知。蠡贝鼓者是谓说佛法时多诸留难。亦能堪受不生怖畏。若有精勤修习受持而行佛法则无障碍。若有出家破戒愚痴不能依行则有障碍。设能学者。或堕声闻辟支佛地。毗舍佉。若有长夜具足精勤修行佛法。彼于此法犹尚难知或得少分。况复不修更受恶法。彼人于此大乘藏中无有信心。云何能知。云何能解。毗舍佉。汝于如是诸众生等。常起慈心不应放舍。若有众生起正念心。但学一偈或唯句字。乃至七日。汝等亦应勤教授之。随彼众生若成不成。汝等皆获无量功德。毗舍佉。诸佛世尊凡所演说。皆为利益一切众生。或信不信。或行不行。诸佛世尊口业成就。但有所说闻必蒙益。无空过者其间或有。虽不现获皆亦已作当得因缘。毗舍佉。汝等欲得修证如是如来藏者。应于如来及如来法中起平等想行平等行。

同类推荐
  • 养小录

    养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江船厂志

    龙江船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

    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台湾通史

    台湾通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悦生随抄

    悦生随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绝代轻狂:妖孽四小姐

    绝代轻狂:妖孽四小姐

    一个意外,她落入时光怪圈穿越异世草包?废物?天煞孤星?呵呵,让你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天才。
  • 神医狂妃:盛宠烈火三小姐

    神医狂妃:盛宠烈火三小姐

    她是被师门抛弃的孤儿,举世难寻的天纵火灵,在地狱业火中与仇敌同归于尽。神灵尽散,三魂皆灭,再度醒来,她竟成了封神大陆万年不遇的绝世废材。什么?渣姐想把她抛尸荒野?某女妖娆一笑:不好意思,从来只有她阴人的份!敢阴她,不把对方打到回炉重造,轰成一堆骨渣渣,她唐浅决不罢休!谁知这锋芒毕现间,竟惹上了一只腹黑妖孽……唐浅震惊的看着突然出现在万年灵潭中的旖旎美男,心中鲜血狂喷,颤颤巍巍的开口道:“帝琰!你……你跟着我到底要做什么!”只见某男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上勾起了一丝妖孽的笑容:“当然是做……你啊!”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tfboys之与你相伴久久

    tfboys之与你相伴久久

    当霸气遇上温柔,当二货遇上吃货,当冰块遇上火焰,他们究竟会磨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本书纯属虚构这本书有两个人写
  • 诛仙:无恋传

    诛仙:无恋传

    本书完结,推荐新书《我要选吕布》十五年前正魔大战青云门,张小凡执诛仙古剑杀鬼王救万民并将诛仙与天书秘密,公告天下各派,求得长世太平不料机关术墨家借此秘密横空崛起,重新定义正魔新格局一时间,风雨再起诛仙的故事还在继续,各位仙友准备好了吗……
  • 爹地,妈咪送你了

    爹地,妈咪送你了

    木沐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影后,去美国进修的前一天晚上,她被吃干抹净,五年后,带着萌宝回归。宝贝们抱着爹地大腿:求收了妈咪吧,不要钱,送给你!男女主身心干净,大虐伤身,小虐怡情。关于群欢迎加入爹地,妈咪送你了,群号码:302202071
  • Seeyou,顾先生

    Seeyou,顾先生

    四年前,她为他人爱成痴狂,到最后却落得遍体鳞伤的下场!心灰意冷的她自杀于车祸中,倒在血泊里,闭上眼的那一刻,她恍惚看见一个英俊不凡的男人神色仓皇地朝她跑来,抱起她的身体,悲痛欲绝!“久久!你若不能安好而活,那我便来陪你!”情深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四年后她重生归来,他依旧守候在她身边,从未离开!“顾先生,刚才有人说要出高价包养我呐~”顾言之坐在椅子上,抬眼认真地看着她,开口:“苏久久,要不要我现在就公布出你顾太太的身份?”
  • 修罗府

    修罗府

    这里是修罗的世界,它是超脱现实的存在。本来它是一个以武为尊,以实力为权力的世界,实力代表一切,充满着冷酷无情,残忍霸道,可是因为他们一群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们以更加强横的力量赶走了那邪恶的风气,但他们也推翻了实力代表一切的制度,他们虽然强,但不抢。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给这一片土地带来了新气象,他们推畅信任和谐使人们相信了这个世界还有望,他们提倡宽容和平,使人们认识重新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美丽。他们更珍视友情,珍视亲情;他们珍重伙伴,珍重家人;他们珍惜彼此,珍惜牵绊;他们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他们希望给这个世界直接带来真正的和平,这是他们心中坚定的意志。就让我们期待他们的成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