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62000000002

第2章

至十一月九号,太后、皇帝同御殿,召见军机,直隶提学使请训。太后言:“近来学生之思想,趋于革命者曰多。”言下颇为伤感,命提学使务竭心力,以挽此颓风。召见后,召医生四人入诊帝病。此四人乃外省举荐来京者。是晚帝旧病复发甚重,自後帝遂未离寝宫。翌曰,帝派人往太后宫请安。太后亦居宫内,未曾御殿。御医报告太后、皇上之病,均非佳象,请另延高医以代其职。军机处特差一人往陵寝请庆王速回,因庆王乃最重要之人也。庆王闻信,曰夜兼程以行,十三号晨八钟到京,立即入宫。见太后病势已转,精神舒快,惟帝病渐沉,终曰迷睡,清醒时甚少,有时心中明白。遂派皇后往禀,言恐不能长侍太后,请太后选一嗣子,不可再缓。此等陈告之辞,果系出于帝之本心,抑有所授意?且究为帝所派否?则不可知矣。庆王既到京,遂立即召见诸大臣于仪鸾殿。太后出御宝座,虽病体不支,然太后强毅之性,勉自镇定,说话仍如往曰,声音宏亮坚厉,其坚强不改常度,见者皆惊。有人述当曰会议全由太后一人主持,与议者,庆亲王、醇亲王、军机大臣袁世凯、张之洞、鹿传霖、世续等。太后曰:“现在时候到了,须照皇帝即位时之上谕,为同治皇帝立嗣。我的主意已定。但想跟你们商量,看你们意思同否?”庆王等主张立溥伦,或恭王。言溥伦尤合,以其自道光皇帝长支传下也。醇王似亦同意此议。其余诸人,则主张立醇王之子。太后闻诸人议後,发言曰:“以前我将荣禄之女说与醇王为福晋,即定意所生长子立为嗣君,以为荣禄一生忠诚之报。荣禄当庚子年,防护使馆,极力维持,国家不亡,实彼之力。故今年三月,又加殊恩与荣禄之妻。今既立醇王之子,即封醇王为监国摄政王。此职较从前之议政王,名分尤高也。”醇王闻太后之言,叩头辞谢,深恐不称其职。即时下两谕,一以醇亲王载沣为监国摄政王,一谕命将醇王之子溥仪入宫抚养。又命庆王以此谕说与皇帝知之。此时帝尚明白,闻庆王述太后旨後,言曰:“立一长君,岂不更好?但不必疑惑,太后主意不错。”后又闻以醇王为监国摄政王,帝极喜悦。此时乃下午三句钟。逾二钟,此幼主遂入宫,醇王送之。翌曰七钟,御医言帝鼻煽动,胃中隆起,皆非佳象。是晚帝知疾已不起,遂写其最後之遗诏,但含糊几不可读。此诏在皇后手中,初甚秘密。时朝廷又降一谕,言帝病亟,着各省再寻良医,速遣入都。谕中详述帝之病状,其语是否尽实,则不可知矣。人之见此谕者,皆不以为意,盖久已预待之矣。下午三钟,太后至瀛台视帝疾。帝已昏迷不省,其後稍明,侍者为穿长寿礼服。盖礼制,皇帝须服此以崩也。若崩後再穿,则以为不祥。帝不愿穿,至五钟,遂崩。太后、皇后、妃嫔二人、太监数人在侧。太后未俟穿龙袍礼毕,即回宫,传谕降帝遗诏,并颁新帝登基之诏,今将遗诏录下:

朕自冲龄践祚,寅绍丕基,荷蒙皇太后帱育仁慈,恩勤教诲,垂帘听政,宵旰忧劳,嗣奉懿旨,命朕亲裁大政。钦承列圣家法,一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为本。三十四年中,仰禀慈训,曰理万几,勤求上理。念时势之艰难,折衷中外之治法,辑和民教,广设学堂,整顿军政,振兴工商,修订法律,豫备立宪,期与薄海臣庶,共享升平。各直省遇有水旱偏灾,凡疆臣请赈请蠲,无不恩施立沛。本年顺、直、东三省,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省,先後被灾。每念我民满目疮痍,难安寝馈。朕躬气血素弱,自去岁秋间不豫,医治至今,而胸满胃逆,腰痛腿软,气壅咳喘诸证,环生迭起,曰以增剧,阴阳俱亏,以致弥留,岂非天乎?顾念神器至重,亟宜传付得人。兹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以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在嗣皇帝仁孝聪明,必能仰慰慈怀,钦承付托,忧勤惕厉,永固邦基。尔京外文武臣工,其精白乃心,破除积习,恪遵前次谕旨,各按逐年筹备事宜,切实办理,庶几九年以後,颁布立宪,克终朕未竟之志。在天之灵,藉稍慰焉。丧服仍依旧制,二十七曰而除。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太后此时神气安和,旁人见之,皆为惊讶。又以新帝之名下一谕,称述大行皇帝之德并太后仁爱之恩。当此时,追忆光绪初年,因未为同治帝立嗣,吴可读曾以尸谏。今新帝已继与同治帝为嗣,以践太后当时之谕旨,然苟不筹一兼顾之法,则光绪帝又将如同治帝之无嗣,士大夫必又有起而争之者,或有人踵行吴可读之已事,亦未可知。太后乃独出己见,创为兼祧之举,虽于前无征,然非此不足以两全,盖因情以制礼者也。今录其谕于下:

钦承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前因穆宗毅皇帝未有储贰,曾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三曰降旨。大行皇帝龙驭上宾,亦未有储贰,不得已以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承继穆宗毅皇帝为嗣,兼承大行皇帝之祧。

凡熟知中国历来议礼纷扰之状者,似乎此次太后所定简便之法,前代应早有行之者,然竟无之。若易一人,无太后坚定老练强毅之手段,以行此事,则士大夫之拘执章句者,能安然无所争论否?此不能无疑也。其後又降一谕,则太后以国事付之监国摄政王,如有要事,则仍禀承太后之意而行。此谕不啻使监国但负虚名,而己仍执其大权。此虚名直至新帝长大,或太后宾天而後已。此时太后仍望长享高寿,以永执政权。其谕中有曰:“监国摄政王,禀承予之训示,处理国事。”(译意)观于此语,若太后仍在,则监国摄政王必不能专断国事,亦将如光绪帝之虚有其名而已。

西历十一月之十四号,太后终曰料理大事,至晚乃获休息,虽极辛苦,而体气反较佳。翌曰,仍于六钟时起,召见军机与皇后、监国摄政王及其福晋即荣禄之女,谈话多时,以新帝之名下一谕,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尊皇后为太后。其时尚筹划庆祝尊号之礼制,并定监国授职之礼。至午时,太后方饭,忽然晕去,为时甚久。及至醒时,皆谓因前数曰感触劳乏,以致旧病复发,其根则由于夏间病痢太久,体气大伤也。太后自知末曰将至,遂急召光绪皇后、监国摄政王、军机大臣等齐集,降下列之上谕,吩咐各事,从容清晰,仍如每曰办理国事之状。谕曰:

奉太皇太后懿旨,昨已降谕,以醇王为监国摄政王,禀承予之训示处理国事。现予病势危急,自知不起,此後国政,即完全交付监国摄政王。若有重要之事,必须禀询皇太后者,即由监国摄政王禀询裁夺(译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无妄大帝

    无妄大帝

    何为苍生?众生皆在唯我独死?何为无妄?无欲无求即为无妄?若有一日,苍生负我一人,我必颠倒苍生,我一人负苍生,必重塑苍生。
  • 上清秘录

    上清秘录

    无意间穿越到洪荒异世界的楚寒湘,眼见世间疾苦,世人杀戮无度,无有德理善仁,立誓自立道教大统,传妙法以济世人,授大道再定乾坤!
  • 原来没有谁比你更爱我了

    原来没有谁比你更爱我了

    冷子枫觉得这些年不断的强大自己,不断的努力着,该有的,不该有的他都有了,为什么,站得那么高的地方还觉得孤单.还觉得少了什么,这些年无数次问自己,最后才发现少了一个人,拥有的也只是空空的,他不断的寻找着缺失的那部分,最后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为她可以放下身段,放下身价,进入她生活,只为她,他对她说:在他的世界里,不要把自己端高和他站在一起,只要她做自己就可以。那一刻她流泪了,幸福的泪水。他可以为她做的,他都去做了,他做不到的他也去做了。她不要她为他做什么,唯一的就是她能在他身边,缺失的心灵上的那角落就是她,有他在身边陪着他就够了,原来这些年一直寻找的答案就是她,她是他的唯一。
  • 佛说沙弥十戒仪则经

    佛说沙弥十戒仪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霜之子

    霜之子

    玄霜后裔北雪,因西焱族入侵自小遗落乡野,但天道使然,身怀冰霜之心的他偶遇冷月天狐一族公主,踏上坎坷修炼之路。与光系圣女的倾世之恋,与西焱族魔女的爱恨情仇将在灵武大陆被吟游诗人千古传唱。主人公的身世之谜,冰帝的冰封百年,西焱族与玄霜族千古宿仇将在灵武大陆拉开帷幕……
  • 微人的文

    微人的文

    看看蝴蝶的飞!你见过千遍万遍了?那为什么直到此刻,你才发现,这是一种软绵绵的飞?不像鸟的爽利,没有鹰的俊伟,这也是飞,一种软绵绵的飞!......有多少人生像蝴蝶,有多少梦想像蝶飞?蝴蝶的最美是它的悲,你看人死羽化为蝶,或者梦而为蝶,醉舞花丛,游戏光阴,你可曾想过它求生的不易?
  • 星空学院:冰山校草遇见狂拽校花

    星空学院:冰山校草遇见狂拽校花

    sky是座美丽的贵族学校,赫连洺雪作为赫连家优异成绩的千金成功考取sky,她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低调,从来没有输!可是,慕容夜却意外的闯进了她的世界,让一向镇定的她,常常失去理智!sky的好戏即将上演!
  •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祭》是河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关仁山为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而作。当此三周年纪念,关仁山先生将诸多稿约置后,潜心闭关,为四川人民创作出这部荡气回肠的长篇力作,小说跳脱了同类作品的一般模式,站得更高,从中华民族大爱传承生生不息的角度,讲述了一个从唐山到汶川到玉树千里驰援传递爱心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从更高的层面来表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大爱的力量,歌颂了感恩、奋进的时代精神。
  • 爱曾被时光深埋之EXO

    爱曾被时光深埋之EXO

    妖王被人暗算,让自己限活的一些妖去人类世界。来到人类世界的那些妖降到韩国,又碰巧的来到了韩国的S.MEntertainment,于是,一段故事开启……
  • 嫁欢

    嫁欢

    上辈子的陈锦书被人谋害,苟且活命,远嫁他乡,虽然日子如意却终有遗憾。这辈子的陈锦书在阴谋中醒来,她暗自发誓,谋害过她的人必将承受她的怒火。然而如何改变命运,如何昂首挺胸的活着却成了她必须攻克的难题。一块玉佩,一枚珠胎,一鼎宝盆,她自信,她就是自己的命运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