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剪瞳,希望我们不要再见!”说完这句话,宋誉承顿觉十分后悔,可是他也没有勇气收回。
舒剪瞳,你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宋誉承心里有个大大的问号。第一次见到她就觉得那么与众不同,轻而易举的把宋誉承的心搅得乱糟糟,他已二十五岁,十八岁娶第一位嫡夫人,后又纳过三位妃子,早已通晓男女之事,可是却并未对谁动过真心,一是没有遇到动真心的对象,二,也是最关键的,他不敢。情误事,这是宋誉承从小铭记于心的。
宋誉承的母妃静宜娘娘曾经是他父皇最宠爱的妃子,可是她的母妃对父皇总是很寡淡,对父皇只是做好自己应尽的本分,从不主动亲近,要知道后宫的女子对父皇都是千方百计的亲近、依从,希望能获得父皇再多一些的宠爱。
尽管如此但他父皇却依然对母妃用情很深,他的母妃不会争宠,却很受宠,这自然会受到后宫众多嫔妃的排挤和陷害。
有一年过年,皇上照例赏赐了后宫众嫔妃,一位妃子偷拿了赏赐给她母妃的一串珍珠项链,其实他的母妃并不在意这种事,也由于她的母妃也从不计较,所以偷拿她的赏赐也是常有的事,可是这次这件事被皇帝知道了,大发雷霆,竟把那个妃子杖毙了。大家都看出来这是为了给他的母妃立威,以后便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母妃了。
而他宋誉承是他父皇的五皇子,他母妃唯一的孩子,自从他出生后,他的父皇对他百般疼爱,似乎把对他母妃的宠爱都移到他身上了,可是,八岁的时候他的母妃悬梁自尽了,他隐约知道他的母妃是为了一个男子,其实他的母妃是不情愿做他父皇的妃子,只是迫于种种无奈,这大概也是他母妃对他父皇一直淡淡的原因。
自从他的母妃死后,他就变得命运多舛,也不再受他父皇的疼爱。他被寄养在父皇的另一位妃子——莲妃那里,莲妃以前就不怎么喜欢他的母妃,所以他到了那里之后也就一直不受待见。可以说,宋誉承的童年是欢愉的,可是自母妃死后,就开始充满阴影。
宋誉承明白,这一切,不论是他的母妃还是他的父皇都只是躲不过一个情字罢了,所以,一直以来宋誉承对情是讳莫如深的,他不敢用情。
十五岁那年,西北战事吃紧,他就凑请父皇随骑云大将军征战西北,父皇斟酌了很久,终是答应了。西北的气候很差,冬天特别冷,那个时候打仗是最难的时候。
有一年冬天,他随旗云大将军行军时遭到敌人伏击,十万敌军,而他们只有区区数万人,那场仗打得很惨烈,士兵们几乎全死了,战场上随处可见的尸体、残臂和鲜血,那种残酷的场景令宋誉承终身难忘。最后在旗云大将军舍命的突围中,他们活下来了,数万人活下来的只有上百人。
后来他们被困山野之中,饥饿、寒冷使他们又一次面临危机,在上百人中还每天都有人死去,那天宋誉承在捧雪充饥的时候,他几乎以为自己也活不成了,援军来了。援军把他们带出白雪皑皑深山,他喝到了人生当中最好喝的肉汤。
战争的残酷也使得宋誉承变得异常坚毅,在他看来已经经历过死亡的人不会再被任何事打倒。
后来宋誉承和旗云大将军的黄金组合可谓无坚不摧所向披靡,匪寇们听到他们的名字闻风丧胆。皇上很高兴,重赏了旗云大将军,而对于宋誉承的功绩,从来只是一笔带过,刚开始还会有人出来为五皇子鸣不平,可是次数多了,皇上不喜五皇子便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了,也就没有人再出来为五皇子说话了。
宋誉承常年征战在外,鲜少回长安。十八岁那年,皇帝把他召回长安,破天荒的嘉奖于他,还赐了府邸,并且封为安王。皇后娘娘还给他张罗婚事,把李太傅的长女李明珠赐婚于他。
对于宋誉承而言,给他赐婚什么女子都不重要,重要的事,他的父皇还能想起他,这令他很欣慰,觉得这几年打得仗,这几年吃得苦都是值得,在他眼里,父皇一直还是那个慈爱的父皇,那个威武可敬的父皇。
李明珠还算温柔贤淑,宋誉承不在的时候,把安王府打理的紧紧有条。后来,宋誉承又前前后后纳了三个妃子,没有太多原因,只是觉得有这个必要而已,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常回长安,这些年战事少,他便一直在广陵的郊外安营扎寨,操兵练将。
直到两个月前才回的长安,因为皇上五十大寿,要宴请众多高官要臣,其中便包括宋誉承。
宋誉承一回长安,上官清焕便很兴奋的来看他,还特别给他介绍长安新开的十里香,并邀他一定要去,说:“五哥,你在广陵一个人凄苦,长安美食一定很久没有吃到了,十里香的味道一定让你久久不能忘怀,尤其他们的千醉酒你喝了后包你以后从广陵都想赶回来喝上两口。”
可是那天千醉酒没喝到,倒是遇见了那个叫舒剪瞳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