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阁第一次才子齐远之莫名跳楼自杀之后,整个浙江道的文坛都为之哗然,先是杭州府气势夺人的要声讨刘浩,这个气场瞬间散播到整个浙江道全境,一时间刘浩这个地痞混混,仿佛成了无恶不作的魔王一般。
自古文人相轻,在那声讨的声潮之后,也随之迸发出不少另类的火花,有人开始对齐远之笔伐口诛,称其依旧心系前朝,狼子野心。
不管是站在哪一边,终归都是虚的,虽然琳琅阁在西蜀灭国之后,就再也没有出过新的榜单,可齐远之的第一名头,早就被人觊觎多年,现在有了机会,就开始有人撺掇着,要让琳琅阁重新开榜。
弘文书苑,浙江道第一书院,位于西湖南岸,这里垂柳夕阳小黄昏,不知道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佳句。
弘文书苑是那场战火之后,硕果仅存的书院之一,其内青砖绿瓦,依稀还有当初南唐的风采,如今文帝重文抑武,因此三年前这弘文书苑又扩建一番,请的是那苏杭一带有名的园林大师李淼。
书院内假山喷泉,雕梁画栋,美不胜收,在观完钱塘江大潮之后,这里自然就成了那些皇亲贵胄比来观赏之地。
此时又逢琳琅阁要重开之事在弘文书苑聚集,所以这门外院墙上写着宁静致远的书院,却是人满为患。
当朝首辅李央的长子李思,还有那七王爷的儿子朱铸,也来到了这弘文书院,除了当日望云楼上知府长子曹温之外,又多了一些年轻的面孔。
和曹温这些翩翩公子的儒雅不同,这群新的面孔,一个个都带着宝剑,一副江湖儿女的英姿勃发神态。
这群江湖儿女,以一名身穿青衣的女子为首,这女子双十年华,腰部悬挂一柄价值不菲的宝剑,头上不见寻常女子的珠钗饰品,反而是一根寻常的白丝带。
在文人登望云楼的同时,这群年轻人的江湖人,也有过自己的一场聚会,而这青衣女子,则是也赢得了一个青衣仙子的雅号。
这青衣仙子名为连木兰,据说师承西域飞雪山庄,一手落雪剑,被誉为可以惊艳仙人,是这年轻一代罕见的剑术高手。
而江湖之上,剑术高手何其之多,真正能够让她崭露头角的是,她的样子,据说和当初琳琅阁美人榜第七名的苏雪梅有几分神似,因此才会被众星拱月。
自从武帝一统天下,江湖就早已不是江湖,现在江湖中人依附朝廷,已经是见怪不怪,甚至在京城还分别创立了东厂和西厂,专门招收这些愿意投诚的江湖人,虽然被骂做鹰犬,可普通的江湖人,却是不敢得罪丝毫。
这青衣仙子和朱铸走在一起,自然让在场的不少江湖人心中生出遐想,甚至有些惋惜,可当着这位的面,脸上却是不敢表露出丝毫,否则那可是灭顶之灾。
朱铸在书院内转悠了一圈,并没有见到任何出奇的地方,直接一屁股坐在一块青石之上,毫无避讳的低语一声道:“这弘文书院未免太寒碜了吧!”
原本负责招待的弘文书院学子,顿时脸上就挂不住了,可奈何对方的身份,也不敢说些什么,反而先于那些江湖人,一个个的点头赔罪。
连木兰鄙夷的瞪了那些学子一眼,目光继而投向那书院的大门所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弘文书院的深处,号称铁板先生的石川有着一处独立的小院,院子内种满了竹子,他此刻正在竹林中弹琴,他的双眼微微眯起,似乎沉浸在自己的琴音之中。
作为弘文书院的院长,此次琳琅阁榜重开,在这里举行,有着深远的意义,将来甚至改名叫做弘文榜也未可知,若是真的如此,这可是千秋留名的大事。
这石川看似毫不在意,却是早在几天之前,就已经反复的交代过,千万不可在这段时间出现差错。
甚至于为了让这次榜单重开显得有些分量,他还特意的舍了这张老脸,将多年一起在望云楼共事的花雨先生蔡瑁请来,让这一次的聚会,更加有分量。
原本他是想过邀请那苏杭灵秀之首的郭采撷,可是奈何对方早早的去了京城,很有可能会出任国子监的祭酒,成为开明以来第一位女祭酒,他也就连恨的心思都没有了。
此刻这小院内,除了那花雨先生,还有一位坐着的中年文人,他双手叠在膝盖之上,身体微微前倾,一副很谨慎的神情。
他正是弘文书院的副院长刘望,此人字之秋,是苏杭人士,自幼拜入石川门下,是其亲传弟子,平日间学术不显,为人异常低调,却是书院之中铁板先生之下,最重规矩之人。
而真正了解此人的人会知道,这刘望能够拥有今日的成就,更主要的是在京城中有着一层关系,也是因为这层关系,就算书院内反对声很多,石川还是依旧让他当了副院长。
今日能够在弘文书院聚集如此多人,实际上也都是刘望的功劳,若是没有京城方面的授意,这座苏杭的书院,怎么敢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行事?
“院长,我干爹手下的人来报,他老人家很快就要到了!”
在石川的琴音结束之后,刘望这才缓缓站起身,语气尽量平缓的开口,可却依旧能够听出他提及那干爹之时的兴奋。
石川站起身,整理了下自己的衣服,走到刘望的面前,罕见露出笑容道:“之秋,上次见到你干爹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这一次他曾经给我寄来书信,说要带你去京城谋一份前程,这可是咱们苏杭之福呀!”
蔡瑁也一脸欣慰的点头道:“不错!这二十年来,虽然咱们苏杭也有不少人在京为官,可真正照顾咱们苏杭的也就你干爹了,到时候以你之能,必然能够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刘望一副受宠若惊的神情,急忙对着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拜了拜道:“小生多年来承蒙两位先生的照顾,昼夜不敢忘先生之恩,自当以两位先生马首是瞻!”
石川和蔡瑁两人欣慰的笑了笑,却也不愿意耽误时间,扶起刘望,就直奔书院门口走去。
“什么人,居然那么大的架子?”
弘文书院门口,刘浩一脸疑惑的看着书院门口一字排开的学子,他原本还想要在家思考,却是被他的书呆子好友李秀给拉了过来,正好看到了门口的这一幕。
李秀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消息,悄悄从媳妇那里偷了一些碎银子,就要来这弘文书院,可是又担心路上没有伴,这就把刘浩给拉上了。
“乖乖!这里果然好多人!”
李秀也是一脸的吃惊,他只是听一些人说这里有读书人的聚会,他也是读书人,自然不想错过,可如何也没有想到,这里早就已经人山人海,居然比那钱塘江潮的人还要多。
“让开!”
就在此时,一队二十骑的骑兵怒吼一声,杀气腾腾的从远处的道路之上飞奔而来,这群骑兵的身上都穿有重甲,在日光下耀耀生辉,十分的不凡。
众人闻声,本能的闪开,主动的让出了一条通往弘文书院的路,而这队骑兵突然勒紧马缰,这些飞奔的骏马同时发出嘶鸣,却是死死的定在了原地。
这一切说来复杂,却是在一刹那之间就已经完成,随着这队骑兵的开路,紧随着就是一队穿着唐王特制紫铜镜锁子甲的卫兵出现。
紫铜镜锁子甲,是唐王亲兵的标志,在诸国混战后期,大放异彩,据说是唯一一支可以于辽王铁骑一命换一命的步卒,可惜这队亲兵最多也不过是三千人,和辽王的十万铁骑有着数量上无法弥补的差距。
今日这队亲兵的出现,就算不是唐王本人,也说明对方的来头极大,否则根本就不会让唐王如此的郑重对待。
很快在亲兵之后,又是一些身穿锦衣的侍从,别看这群人一个个好似弱不禁风,可是真正的江湖中人一眼就能够认出,这正是被称为鹰犬的西厂锦衣卫。
这群人整体作战或许不如唐王亲兵,可他们一个个都曾经是江湖中的好手,或是犯下人命大案,或是被仇家追杀,又或者贪图富贵,加入了锦衣卫,因此他们若是单独的遇到江湖人,绝对都是狠角色。
“呸!”
“阉党!”
看到这群锦衣卫的出现,四周已经有人在暗处小声的开骂,这群人中有江湖人,也有读书人,对于这锦衣卫,没有一丝的好感。
在锦衣卫的保护之中,有着一顶轿子,当中坐着的正是那晚在钱塘江河堤之上见到的司正郑安。
作为皇城之中有数的大太监,郑安的出行,自然值得用这样大的阵仗。
此刻郑安正闭目养神,他怀中抱着一个锦盒,双手不时的摸索,不时的嘴角会露出一丝苦笑。
“该死阉人,纳命来!”
几乎在郑安轿子出现的刹那,人群之中突然传来一声怒喝,就有数道人影,直接扑向郑安。
“阉人!”
就在朱铸以为可以看好戏的时候,突然他身边的那位青衣仙子也大喝一声,腰间宝剑出鞘,飞过那队骑军,杀向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