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来人取海蓝珠时,婉儿已没有说话了力气,来人见状急忙推功动作给婉儿传输内力,不禁心里吃惊,婉儿的内力竟然远远在他之上,只要婉儿稍作缓冲,自行就可恢复,他放下心来,让婉儿躺下,帮她盖好被子拿起海蓝珠揣在怀里,打开窗户翻身而跃,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只有不知倦的蝉儿还在不耐其烦地叫着。
昨天好象无任何事情发生,福临还是春风满面地来见乌云珠,跟她说笑话还提到了婉儿,说婉儿着了凉,已经让她先休息了,有御医开药医治,只是偶感风寒,很快就会好起来。说得云淡风轻,只是一件平常的小事,乌云珠听得也就放下心来,让杜夕又准备些补品,一会儿给送去。
皇上说:“给吴良傅吧!别将病过给你们,马上就要临盆了,还是小心些。”吴良傅会意捧过手里,下边有眼色的小太监忙接了过去。
皇上突然问道:“朕听人说惜妃送了件国宝给爱妃,朕还没见到她倒先送给了你,看来是真心与你交好。”
乌云珠笑了回话说:“惜妹妹真好!这么贵重的宝物本宫是不敢收的,可是妹妹的盛情当时却无法推脱,只好先放在本宫这里,听妹妹说此宝物有灵气,能安神、静心、安胎、养胎,所以臣妾就放在了寝殿内,等惜妹妹有了皇嗣,臣妾就原物归还,让它断续派上用场,快给皇上拿过来看看!”
杜夕应声一会儿功夫就取了回来,放在皇上与乌云珠的案前,乌云珠打开锦盒,福临低龙头观看,初看只是个清透的宝玉,特别之处是泛出如海的蓝光。福临突然想起什么问:“这宝物是叫海蓝珠吗?”
乌云珠以为福临是听惜嫔告之,就点头称是!
福临神色大惊地说:“快将此物拿走,快!”
吴良傅不知所以就对手下要说:“快拿走!”
宫人急急地拿起,可是不知拿到哪里,正在彷徨间。
良公公走了进来说:“皇上还是交给奴才处理吧!”
福临说:“快!快!拿走!再不许让此物出现在宫中!”
良公公称是。转身走出。
乌云珠见皇上神色大变心中很是诧异,就试探地问:“怎么了皇上?”
福临安定下来说:“听太后提起过此物,是太宗给取的名字,此物件在宸妃先逝时出现,太宗如宝与之形影不离,后丢失,不久太宗也离世,是个不祥之物件。爱妃不可再放入宫里。”他拉着乌云珠的手叮嘱着。心里却有种不祥的感觉,他望着乌云珠眼中充满着复杂的情绪,让乌云珠深深不安与不解,只能点头称是!
福临从乌云珠处出来就直接去了慈宁宫,他想找额娘再问问细情,当时他只是一听而过,以为丢失也就罢了,再没放在心上,没有想到此物又回宫里,竟然还出现在承乾宫内,他怎能放下。
皇上匆匆而至,皇太后正看小玄烨写毛笔字,满脸的赞许之情。她听宫人通报说:“皇上驾到!”
回到正位坐好,说:“请进来吧!”手里拿着碧玉佛珠,不停地捻着,看似无意,却步步都在算计之中。
福临急忙半跪行礼,皇太后面露慈爱却透着威严说:“快起来吧!地面凉。”又吩咐宫女备茶点。
小玄烨姗姗走到福临面前跪下行礼,礼数都全姿式到位,小小年纪透着某种气场,太后瞧在眼中,未露声色,用余光描了下福临,见福临只略看了一下说:“玄烨又长高了,平身吧!”又转头对苏嬷嬷说:“先带三皇子到外面玩,朕与太后有事要议。”众人听后知趣地都退了出去,只留如良傅守在外殿,听候传招。
太后看到福临总是如此冷淡地对待玄烨心中自是不爽,却面上温和地说:“来皇上尝尝这新茶,看看对不对口?这是今早苏嬷嬷新做的点心,也尝尝看,喜欢吗?喜欢让苏嬷嬷多做些给皇上送到养心殿。”
福临坐在太后右手的红木雕松椅上,谢过后,喝了一口茶说:“这是普洱,是取上好野生大叶乔木的芽尖所制。所以非常难得,朕今天是借太后的洪福了!”
太后面露嗔色地说:“你那里还少了这个,到这里就知道跟额娘贫嘴,要是喜欢你都包走。这当额娘的心呀,都是希望将天下最好的东西给自已的孩子,你现在虽贵为皇上,看似尊贵无比,可是这皇上也有皇上的难处,额娘老了,也不能帮到皇上,总感到这心里不安呀!”
太后这一通母子连心让福临心中一暖,眼中倒有些潮湿。
他说:“额娘不要挂心朕,朕一切都好,前朝的这些肱骨大臣都非常尽心朝政,后宫也是一片祥和,再有一个月皇贵妃也要誔皇嗣了,到时皇额娘又新添了小皇孙,让她多抱来陪皇额娘,皇额娘看可好?”
太后明白福临的用心,也笑着说:“皇上年青鼎盛,多添些小皇孙围在皇额娘的身边,皇额娘自然就没时间挂念皇上了。也快到选秀女的时候了,到时皇上再选上几个品貌齐佳的,为皇家开枝散叶,皇额娘想想这些小皇孙就开心。”
太后的回答并没有提到乌云珠,却让福临也挑不出毛病。
说完了家常,福临面色沉静切入正题说:“皇额娘可记得当年有一宝物——海蓝珠吗?”他看着太后。心中急切想知道原委。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