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19200000007

第7章 美好的中文(2)

章培恒:对对。这些,原来就是明代的复古主义的文人李梦阳对它评价很高,李开先对它评价也高。这样一种东西当时在民间流传,李梦阳他们一下子把它评得很高,认为应该是写诗的标准。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后来文人之所以对民间歌曲比较重视,也跟李梦阳他们的提倡有关系。

陈村:古诗它有两个源头。我不喜欢思无邪的那个。《诗经》被文人用他们的某种东西规范过了,变成了历代文人的基本规范。也因此而产生了很多很好的东西,但也造成有些东西进不了他们的视野。文人没办法在诗中表达,只能在笔记中表达,弄出那么多的笔记札记。笔记的意义就是说,这东西反正不入正统了,可以任性一些。或者在那些不署名的古代小说中表达。诗里表达的东西比较正统。尤其唐代,我也看书,说因为没办法,用诗来取士,科举,技术上考虑,律诗比较难写,可以分出高下。客观上使得诗更难以走出那个规范。这源头里面最苦恼的是,不断从古籍到古籍,里面藏着那么多的学问,读它的时候那么困难,陷阱一样的,不是直接从生活的新鲜的感受出发。我想,陶渊明给大家的意义,更多是一个有修养的文人,跑到自然中去了,他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快乐和诗意,我们读来非常清新的,而不是从古书中得到营养。古代的一个燕子的什么意象,不断地在炒以前的,把句子越做越精细。他把这过程打断了,加进新的营养。我在读《木兰诗》时候,以前看中国文人写打仗,都不是好事,要么哭哭啼啼的,怨妇送征衣寒衣,要么“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想象力丰富,写得活灵活现,其实青海那里极少下雨。没有像木兰那样跃跃欲试,把打仗弄得那么好玩,快乐的有趣的暖色的。也不是文人们性格中性情中没有那东西,而是我们那些规范不许他们有。我们的规范是要用思无邪式的乐而不淫式的观念来过滤。

章培恒:这个事情我觉得比较难说。讲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对后来东西的影响,鲁迅早就说过,《楚辞》的影响比《诗经》的影响大。另外,尽管讲思无邪,它的影响真正要弄得很深很强,其实是要到宋代。宋代以前并不这样。我觉得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恐怕是我们文学很发展的时代,当时思无邪之类的话,很少有人去提它。那一些能够抒发感情的东西,抒发得比较强烈的东西,比较多。陶渊明被提得非常高,已经是到了宋代。

陈村:陶渊明当时的人并不觉得他好。

章培恒:当时人并不是觉得他的诗不符合思无邪,而是觉得他诗的感情不强烈,写得不漂亮。当时的有些诗,感情确实很强烈也写得漂亮。后来有唐诗的发展,也因为有魏晋南朝的诗给它们做了铺垫。魏晋南朝诗的传统,后来受到了批判。实际上,李商隐的诗,杜牧的诗,唐五代的词,还是魏晋南朝诗的传统。他们的诗,一个要讲究有个人的真实的浓烈的感情,一个要写得漂亮。宋代开始,什么思无邪啊,要为政治服务,为伦理服务,成了主导的东西。好在宋词里边保存了好多个人感情的,美的东西。所以我想,中国的那一些诗歌,从宋代一直到明清,理论上就越来越保守,而文学在那种被主流观念认为是价值高的诗啊文啊里面,越来越没有生气。

陈村:它好像没有新的营养了。古人都写过了。山水也写过了,边塞也写过了,怨妇也写过了,宫廷也有了,艳诗都写了。再也想不出什么新的。还有,“四书五经”啊,历史传说啊,资源被耗尽了。因老在提老在提,不好玩了。

章培恒:“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本来就不能作为一种资源。资源是当时人的活生生的感情,特别是真实的从个人出发的感情。无论怎么说吧,刚才讲到海子的诗,我们从朦胧诗开始,到现在的这些诗里,确实有些好的作品。但是我们从五十年代到朦胧诗出来之前,我们诗歌里面几乎没有好的作品。郭小川的《望星空》之类的,里面多少有点使人感动的东西,不多,也已经受了批判。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创作上的苍白无力,既不是传统资源耗尽,也不是因为没有新的营养,而是思想上受的束缚太多。思想束缚,从历史上看,从宋代就开始。宋代还好,还有个词让他们真正写一点自我的感情。

陈村:当时的革命还没革到生活方式,还可到妓院去玩玩。这问题我也很有兴趣,等会再说。

章培恒:做了官以后就束缚稍微小一点,也不能够过分。所以,譬如说词,有些词是欧阳修写的还是不是欧阳修写的都弄不清,就因为他们写了以后不收到自己的集子里去,只给歌伎去唱,唱了到最后有点问题也可以不承认,这不是我写的,是以前的某人写的。(笑)所以现在有好些词,到底是欧阳修写的还是前人写的,弄不清了。

陈村:没人认领。

章培恒:北宋的人编自己的集子或他的家属编集子,词都是不编进去的,只编诗,不至于发生什么麻烦。但是有些词传唱得很广,作者也不否认是自己的,就会遭到麻烦。柳永的官老是做不大,就和这有关系。他官场上老是不得意,去找晏殊。晏殊他自己词也写得好,官也做得大。柳永去找他,他说,你写这种词。柳永说,你也写词。晏殊说,我没写过你写的那一种,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没写过你写的黄色歌曲。柳永的官还是做不上去。(笑)

陈村:柳永太俗。晏殊、晏小山,很美丽,把那些曲衷都写出来了。

章培恒:柳永那些词,也不见得怎么样。晏殊拿出来,作为不好的词的标本,就是写男女之情的。是用女性的口气说的:懒得做针线活,老是跟着男的在一起坐着。我们现在看没什么,晏殊却觉得,你写这个词,官就不能做上去。

陈村:词虽然不能做官,却害你不做官。词那时候是小道,不看重那东西。不像唐人的一首诗不得了。

章培恒:简直是认为不好的事情。所以北宋的人不把词编到自己的集子里。到了南宋,欧阳修的后代请人给欧阳修编全集,才把欧阳修的词编进去。那已经是很晚了。活人自己把自己的词编进去,是从陆游开始的,陆游的《渭南文集》里边把自己的词编进去了。他在题记里自己做了个检讨:年轻的时候写过这些词,后来也就传开去了。这些词是不好的,但是现在也无法掩盖了,收在自己的集子里作为一面镜子之类的意思。

陈村:姑妄收之。

章培恒:不但是姑妄收之,是警惕自己以前写过不大好的东西。

陈村:陆游写得那么好!

章培恒:真正要抒发自己的真实的感情,要想去做官是不行的。

陈村:陆游的“红酥手,黄縢酒”,当时就传唱,赖是赖不掉的,他和唐婉,这怎么赖呢?有些词还能栽赃栽在人家头上,这个栽不了。

章培恒:反正不收进去,时间久了就成了无头公案了。

(录音磁带翻面)

陈村:到小说作者,人都找不到了,他给你胡乱起个“兰陵笑笑生”。也因为这东西是下贱的东西,肯定是负值,不是正值,拿它评职称升教授是不可能的。

章培恒:我想,我们中国的文学,从汉代,至少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一直到唐代,基本上是向前发展的。从中唐时期开始,文学里面保守的东西就比较明显地出现,但是不保守的力量还是很强,所以保守的东西冒了一通头以后,那些不保守的东西还是在发展。从宋代开始,保守的东西成了主流,不保守成为非主流,用现在的话,就成了边缘。但是宋代嘛也还好,一些人,一面讲一些很保守的话,一面还写词。说人格分裂也好,什么也好,总而言之还留一点有生气的东西下来。元代恐怕是相当好的一个时代。

陈村:元代停了科举。可惜元代太短了。

章培恒:一个是约束比较少,一个它也没有了解到这些东西的重要性,所以思想控制不严。明初开始就很厉害了。

陈村:明朝,我见过皇帝的批示,皇帝的话太不雅了,皇帝批什么“拖出去喂狗”什么的。我们士大夫的行文,都是要一本正经,有祖宗规矩在那儿,不可能乱写,皇帝是不一样的人,可以乱写。也证明白话的要求,就是想把话爽气地就这么说出来拉倒。

章培恒:“拖出去喂狗”什么的,并不是皇帝的书面批示,而是他的口头批示,口头批示你总得把它记下来,才有个凭证。所以当时他怎么说就怎么记。

陈村:就变成中国很早的白话文学一样了,一个书证。

章培恒:元代真是白话的,很可能实际上有的是用蒙古话说的,翻译成白话。

陈村:有那么三个字很妙的,清朝皇帝专门用的:“知道了”。他不批“阅”、“可”,爱批“知道了”。

章培恒:我们现代的领导就画个圈,画个圈也就是“知道了”的意思。批个“知道了”将来还可以对笔迹,画个圈到底是谁画的,难说。

陈村:民间的那种白话的要求,俚俗化的要求……

章培恒: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的思想也是在不断地丰富。所以要怎么个来控制,总是难控制。

陈村:这可能一直存在,就在被记录和不被记录。像那种上古的早期的诗歌,《击壤歌》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还有《上邪》的呼叫;“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都是非常好的东西。即便到刘邦唱流氓歌曲,“大风起兮云飞扬”,大流氓的口吻。还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都是很简单很明了地把人的情感和意思说出来了。中国文人把它精致化曲折化,有点像清朝的工艺景泰蓝一样,到律诗,诗变成学问了,难怪被科举看中。

当时可能有这学问的人少,读书人少,后来印刷术发展了,读书人口多了,版本复制方便了廉价了,有的东西可能被产生。否则,老是几个读书人写给读书人看。到清朝过后,要通过大众传媒来说话,就像我们今天写东西,不是发在报纸就发在刊物。不再是编个别集让彼此欣赏欣赏,而是面对大众,那么多的读者。但是我们的课文,有那么多的古诗文,古诗文几乎要给全国所有的小孩读,要去告诉他们古代文人审美方式和生活思想。对象很不一样,接受起来会弄到另一条路上去。小孩他唱流行歌曲觉得很相通,要去跟他讲《师说》啊,讲《捕蛇者说》啊,讲什么“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他读起来太没心得。以前是有学问的人,把他的学问煎熬成浓汁,在那里放着,现在的人消化这些难了。

要把七律那么难写的东西写好写自然太难为人了。“文革”的时候我看过王力的《汉语诗律学》,前些天又拿出来翻翻。规矩太多了,要一点都不犯规就很困难,不必说很自然很从容地写出意思。杜甫他们真是写得好。

章培恒:“黄鹤楼”那首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收在《唐诗三百首》里面的,流行很广。这首诗,从七律的格律来要求,是有许多犯规的地方,犯了规大家还是觉得很好。

陈村:文人们一边在写,是炫技,要写得你很服,对得这么工,某个字练得那么好,一边心里还是有不满。像刚才说的“黄鹤楼”。我小时候读它,觉得很差:“昔人已乘黄鹤去”,一个黄鹤,“此地空余黄鹤楼”,又弄来一个黄鹤,“黄鹤一去不复返”,怎么一连三个黄鹤。怎么李白看到它不敢写诗呢,笑话。我想,他们心里就是想要爽爽快快的,突破规范的,直抒胸臆的。包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也不是规范中的文字。但有时会走歪了,走到赋,虽然也把它做成长短不一,却变成讲排场的东西,形式大大高于内容,不是抒发性情了。

章培恒:这说明诗不光靠韵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里面其实押韵都不押,句式也不整齐,也不讲对仗,但是确实是很好的很美的诗。

陈村:有两种努力。一种是文人学士的努力,把诗雅致化,玄思化,弄到越来越精妙的地步。这里面也能看出汉语的潜力,把它做得这么漂亮,看的时候很折服,是非常好的东西。还有一种努力,跟我们平常人息息相关的,从直觉出发的,从情感出发的,直接打动人的,而不是通过一个典故什么的。前一种东西,如读李商隐诗,那么多人解不通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虽然我也解不通,但读着只觉得一曲一绕心里很舒服。那么美好,那种色彩,流动的感觉,还有岁月和迷茫。

章培恒:形式、文字如果好的话,那也就是因为它能够很好地表现感情。

同类推荐
  •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总共分为六辑:第一辑中为我们讲述了,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入了贝满中斋、我的中学时代、我的大学生生涯、在美留学的三年、在巴黎的一百天。
  •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是刘春的“诗歌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沿袭前两部的整体风格,精辟地论述了近二十个著名诗人的作品和生活经历。其中有孟浪、王寅、陈东东等上个世纪80年代一举成名的诗坛高人,有伊沙、蓝蓝、张执浩、杜涯等90年代引人注目的骁将,还有朵渔、江非、余地等新世纪异军突起的“70后”新秀。全书文风鲜活,见解新颖,具有极强的可读性、现场性和资料性。
  • 古镇遗梦

    古镇遗梦

    本文对古镇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散落的明珠、河上的街市、拱桥的魅力、越人便于舟等内容,一本在碧水边掀开的古朴的书,它的文字并不深奥,阐述的却是耐人寻味的哲理,难怪每一个前往古镇的人们,都会因为拣拾到失落的梦而流连忘返。
  • 秦嘉、徐淑诗文论稿

    秦嘉、徐淑诗文论稿

    一对少小相伴、相知相爱的男女,一对缠绵悱恻、恩爱至极的伴侣,一对灵魂高度契合的文友,一对生离死别的诗人,一对相思而亡的短寿夫妻……他们留下了《赠妇诗三首》《答夫诗》《述婚诗二首》《赠妇诗》《与妻书》《答夫书》《重报妻书》《誓与兄弟书》等一系列诗文。
  • 视角与方法: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视角与方法: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本书以“视角与方法”为侧重点,正面迎向当下的思想和文化问题,从深厚纷杂的“中国经验”出发,借助于“文化研究”开辟的视野与方法,努力去打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新领域。
热门推荐
  • 舞蹈女孩的变身

    舞蹈女孩的变身

    这是学研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还请见谅。这小说主要是讲一个热爱舞蹈的小女孩脱颖惹出的小故事,有兴趣的可以和我一起交流交流哟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千年之梦之魔王战记

    千年之梦之魔王战记

    在经过了几千年前光明神加路菲尔与黑暗神阿玛迪斯的传说后,波卡大陆进入了人类的时代.而在现在帝国逐渐向整个大陆发动统一战争趋势与教会的势力渗透入整个世界时,以光明与黑暗之名两人的出现究竟代表着传说还是真实?
  • EXO之那时我们都还年少

    EXO之那时我们都还年少

    啊啦~这篇小说是由很多个茶蛋们的文构成的,结局各式各样,虽然文笔不太好但也是花费了我一定心血的,希望亲故们喜欢。
  • 仙域圣尊

    仙域圣尊

    无尽星空,群雄并起,大道一线,有你无我,圣尊之位,谁能称雄?一颗神秘古珠将武域少年带到了仙域,小小少年在不经意间搅动了仙域的风云。这里有绝世妖孽的碰撞,热血激烈的对决,爱恨情仇,包罗万象。仙域世界,武道落没,仙道秘境:一秘淬体、二秘真丹、三秘法元、四秘神魂、五秘大涅,六秘万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今生,夙愿未央

    今生,夙愿未央

    我叫夙愿,早就忘记了这是谁给我的名字。我不是人类,是由人类创造的一个人偶,一个唯一拥有心的人偶,想想就觉得让人好笑。心,这东西居然会在自己这样的人偶身上出现,是神的恩惠?在我看来,我看是宿命的玩弄。可是,就在我认为是宿命的玩弄,但是有个人出现了...
  • 那些年我们收获了什么逝去了什么

    那些年我们收获了什么逝去了什么

    青春是青色的也是甜蜜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着不同的过往然而你收获了多少。曾经的岁月你还记得多少、是遗忘还是长久的记忆。故事从三姐妹的成长,事业,爱情的坎坎坷坷经历风雨为素材。喜欢这类型的读友请进,面对事业爱情她们会怎么选择,来吧和我一起看下去。
  • 历劫红尘

    历劫红尘

    为求生计,远赴云南的莫月寻,因意外来到了似古战国的异世大陆,混迹江湖游戏人间,从最底层的米店小二做起,一步步攀登上人生的高峰,在这个没有最强只有更强的时代,要活出自我,活出属于自己的天与地就必须变强,在这条成为最强者的道路上,小莫有机遇,有险阻,有困惑,也有顿悟,美人如玉,权倾天下,历劫红尘看小莫如何颠倒众生!
  • 灵信经旨

    灵信经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