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54700000008

第8章 御寒

吕长庚来到李老太爷身旁,一只手抓住他的脖子把他按在了墙上。李老太爷也是江湖中人,但是面对吕长庚的一只大手,竟然生出无从躲避的感觉。

李老太爷喉咙被掐住,无法呼吸,双脚在墙上踢来踢去。

“爷爷!”秦子游顺声望去,看到李老太爷的孙子怯生生的站在门口,一只手扶着门框,探出了半颗脑袋,眼中满是惊恐。

吕长庚回头看了孩子一眼,松开了手,他不想当着孩子的面杀人。

李老太爷双手拍着胸口,大口的呼吸,若吕长庚方才稍微用力,他肯定喉骨碎裂而死。李老太爷看着吕长庚,甚至连求饶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今日我不杀你,明日午时我再来找你。”说罢带着秦子游离开。

回城隍庙路上,秦子游思考着今夜发生的事情,若真如两人所说,当年大东山一案肯定另有隐情,只是越是接近事情的真相,秦子游越是觉得有些担忧。仿佛冥冥之中一只无形的手,把他带向这个事情,这种自己无力控制的局面,让秦子游觉得不踏实。

转过天来,第二日上午,吕长庚又带着秦子游前往李老太爷家,接近李府,发现门口一群官兵守卫,整个李宅附近气氛有些怪异。吕长庚不方便出面,于是秦子游走过去打听消息。刚一接近,便被官兵拦住,“站住,此地乃重案现场,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秦子游看去,只见李宅墙上用鲜血写着几个大字:“杀人者,吕长庚是也。”

秦子游去李宅对面的一个茶肆打探情况,正碰到茶肆老板正安排人收拾家具准备搬家,于是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什么事情?”茶肆老板说道,“李宅一家三十一口,一夜之间被吕长庚灭口,连小孩子都没有放过,这种手段真是残暴之极。我们店就在对面,这生意没法做了,赶紧把这个地方盘出去了。”

秦子游听闻心中大惊,昨夜回城隍庙后,秦子游与吕长庚一直没有分开,昨夜刚去了李宅,今日李宅就被人全家灭门,而且留字示威,事情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吕长庚听了秦子游的转述之后,倒没有什么别的表情。秦子游问道:“这明显就是栽赃嫁祸,你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吕长庚回答倒是让秦子游觉得意外,“都杀了两个人了,才有点反应,他们也有点慢啊。”

秦子游道:“人不是你杀的,却让你来背黑锅,你竟然一点反应没有?”

吕长庚倒是满不在乎的样子,“反正我的目的是杀人,人已经死了,我的目的也达到了。”

“可是你是灭了对方全家!灭族啊!”

吕长庚不可置否,灭族的罪行与杀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他没有纠缠于这些道德上的问题。因为二十年前,他和他的好多战友都已经被人灭族过了。

李宅的惨案,在京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与登闻院、三元帮的前两个杀人案不同,这个是给人灭了全家,消息很快就在京城内传播起来。登闻院、刑部进一步提升了警戒等级。流言蜚语四起,有人说吕长庚是从地狱逃出来的恶魔,来人间作恶。也有人说这是二十年前大东山造反的逆贼来京城复仇。一时间人心惶惶,就连上京城的生意也难做了。

柳少霆合上刚批完的卷宗,烈火堂和点苍派在城郊的一些皮革生意达成了协议,两边都派人来登闻院报备。最近吕长庚的案子在京师轰动,他却感觉到了一点不对劲。

以他对吕长庚的了解,对方是个很自负的人,也是有原则的人,吕长庚不会做出屠杀满门的事情来。

夏凌下午已经来对案情禀报过,根据他的经验,李宅三十多口人,应该是有四五个人同时出手,而且其中还有左手剑客,那么就是故意有人把案子嫁祸给他,目的何在?

正如那日秦子游所言,皇上的龙诞之日不到一个月,马上就是皇上六十大寿,到时候各国使节来京朝贺。在这个时候制造乱子,恐怕是意有所指。

皇上大寿由礼部操办,东宫则统管此事,若是此事出了事情,估计太子殿下的政敌会借机生事。尤其是雍王,在皇上的刻意扶持之下,势力越来越强大,几乎可以与太子抗衡,只是现在的太子敦温仁厚,又不犯什么错误,所以就算皇上有心易储,文官集团也不会答应。但是如果犯了错误的话呢?柳少霆揉揉额头,喝了口凉茶。他问夏松:“李院长有说何时回京嘛?”

夏松道:“属下接到传信,李院长预计十月初九回京。”

柳少霆心中苦笑,这个李院长也真会挑回来的日子,十月初十是皇帝大寿,他就提前一日回来,恐怕这段时间他要架在火架上烤了。

慕容旭调查贡马案也差不多了,前两日刚收到他的回信。这个案子也有些复杂,西戎与大唐向来有马匹交易,西戎每年提供战马三万匹,我大唐则按每匹三十两银子收购。当然按照惯例,往年北燕的战马数量和质量都有些问题,但是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毕竟是双方互市贸易,大唐乃天朝上邦,九十万两白银也不是多大数额,吃些小亏也无妨。当然,其中经手的书记、管事以及礼部的一些官员,西戎那边还是会打点一二的。按理说,今年也没什么大问题,礼部仍然按照老规矩办事,但是朝廷上办事经不住较真,恐怕此事早已经被盯上了,大家都心知肚明。趁着这个节骨眼,被人抛了出来,那肯定是有人诚心为之。

御史台的奏折送到了到了高远公公那边,高公公本就对礼部不满,直接将此事报告给了皇帝。按理说,礼部尚书赵应台应该直接请辞避嫌,但是此时皇帝大寿在即,命登闻院暗中查案。李院长将此事派给了大廷尉慕容旭,如今事情也办的差不多,差不多十月初赶回来。

陆清风向来喜欢热闹,遇到这种事肯定赶回来,而且这次去琅琊也本来没什么大事。至于四大廷尉中的蔡永忠,他向来行事神秘,据说他控制着登闻院中的一股隐秘力量,他的差事从来都是直接向李院长报告。

柳少霆命夏松继续关注朝廷各部司动向,同时让夏凌对吕长庚一事稍微松一松。夏凌不解,“我们整理了下当年旧案涉案名单,依照我们的线索,按照几次事发地点推算,吕长庚差不多就在城北附近,如果加紧排查不出两日便能找到吕贼藏身之处。”

柳少霆道:“你办案能力不错,但是论对京中局势分析,比夏松要逊色多了。这件事肯定后面有人指使,李宅的命案更是推波助澜,我们此刻放一放,不把吕长庚逼的太急,就是要看对方下一步的反应。而且,秦子游也跟那吕长庚混在一起了。”

夏凌道:“这秦子游是何人,柳廷尉如此看中此人?”

柳少霆感慨道:“这是我们登闻院未来的院长啊!”

夏凌点了点头,也不知道听没听懂,夏松但是暗自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秦子游打了个喷嚏,也不知道是有人惦记还是天气寒冷的原因。吕长庚看他瑟瑟发抖的样子,道:“我这里有套功法,可以驱寒,不知你愿不愿意学?”

秦子游道:“你这些歪门邪道的武功,我不学也罢。”

吕长庚也不生气,“学与不学,你自己看着办。”说罢,便诵起口诀来:“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无障无碍,方能入初定……”一段口诀两千余字,不片刻便读完。

秦子游本就过目不忘,吕长庚说完,秦子游便记下来了。他曾在相国寺抄经,当然能听出这心法乃佛门内功,于是问道:“你怎会佛门武功?”

吕长庚黯然道:“我本就是少林俗家弟子,当年犯了点错,被逐出师门了。另外小子,这套内功心法,你自己修炼则罢了,切记莫要外传,否则恐有杀身之祸。”

吕长庚说的没错,当年他是上任少林掌门智尚僧的徒弟,本来天资聪颖,又爱武成痴,深得智尚喜欢,后来因为偷学藏经阁禁忌武功,被废除武功后逐出师门。后来又有奇遇,才成就青云榜之成就,当年这些都是三十年前的旧事了。

秦子游觉得无聊,便思索这套功法,他读书甚多,所学驳杂,武功一道,涉猎也不少。只是兴致不高,所以也没有练习过。这套功法混元周正,气势磅礴,隐约有降龙伏象之势,秦子游心中按照口诀所言,十息不到竟然入定。

吕长庚在一旁看了也很是吃惊,当年他学这套功法,还是师傅讲解,用了三日才以入定,秦子游竟然只用了片刻。

他仔细探察过秦子游,秦子游武学天赋一般,身子骨还算强健,但如此情形便入定更是闻所未闻,他思索良久,决定不告诉秦子游这套武功来源,因为就算是少林寺,也未见得还有此心法了。三十年前,少林寺藏经阁失窃,盗王于谦将此武功窃走,后来盗王与人打赌将此武功输掉,后来江湖上便没有用此功之人。就是吕长庚,他被逐出少林时,这套内功也被废掉了。只是他也是博闻强记之人,虽然内功被废,口诀却一直没有忘记。

秦子游运行了两个周天,只觉得神清气爽,体内一股暖流在经脉间流淌,说不出的舒服,原先身上的那股寒意也都不见,心中大喜,暗道如此下去,冬日哪怕不买衣服,也能抵御寒冷。遂暗下决心要继续修炼,若是达摩祖师得知他创立的内功被秦子游用来驱寒,估计会起的再圆寂一次。

礼部尚书赵应台近两日有些烦躁,皇帝六十大寿在即,本来此乃一满朝喜事,但是上个月御史台的一封弹劾的奏折,把他弄得灰头土脸。他上书请辞,被皇帝陛下召见勉励一番。

西戎贡马一事,本来可大可小。一直以来,朝廷各部司、各府道州郡都有一些陋规,如冰敬、炭敬、别敬,还有朝廷一些职司流程上的一些漏洞,都可以拿到一些孝敬银两。之所以称之为陋规,陋,是指不合大唐律法,规,则是约定俗称之事。本来大唐官吏薪水不多,若不靠这些陋规还有一些养廉银的补贴,这些当官的根本无法生存。

贡马案一事,现在被自己的政敌在这种时候拿出来做文章,更是别有用心。本来此次皇帝寿宴若举办得当,朝廷定会褒奖,崔老相国致仕在即,下一个入阁的很有可能就从礼部或工部尚书孙照海两人中选出。但是这事一出,恐怕又要生出变数了。

礼部是东宫太子藩篱,若是有纰漏,还有可能牵连到东宫的地位。今日入东宫禀报相关事情,太子已经给了一些暗示,若皇帝寿宴满意则罢,若陛下不悦,自己就得准备乞骸骨的奏折了。

这次皇帝寿宴在御苑临清池举办,各项规制依礼制倒不用太多担心,但各藩国使臣团的安置成了一个问题,尤其是北燕竟然第一次派出了使团,唐、燕分周以来,双方均以正统自居,本次北燕使团乃留王梁颐带领,唐、燕征战多年,双方互有胜负,谁也无力吞并对方,但却无法以番邦国的身份去迎接,请示陛下,陛下的意思却模棱两可,这点让礼部十分难办,而北燕使团,明日便入京了。

同类推荐
  • 君山满桃花

    君山满桃花

    大人物小人物皆为笔锋,大事情小事情具为墨水,写出好一个江湖,绘出好一副美画!
  • 莫言有情

    莫言有情

    传说天地诞生之时天降无字石碑人类通过观看无字石碑逐渐开启灵智习得各类武学天下纷争当年第一人欧阳钰雄霸天下统一大陆建立了欧阳王朝数千年过去了欧阳王朝逐渐衰败众诸侯蠢蠢欲动天下纷争再起看莫少言如何报父仇,一步步登上权利巅峰。。。
  • 剑神碎空

    剑神碎空

    吾自十二岁始,手持竹木,日夜勤练,不知剑为何?年岁至十八,手执利剑,锋芒外露,乃知剑为凶器。昔年二十二,手握藏锋剑,不依锋芒伤敌,初感剑道深奥!……四十岁,明剑理,掌其意,似已达剑之巅峰。望青天,天无形,剑意亦无形,吾全力出手,可否一剑破之?
  • 桃与剑

    桃与剑

    长安夜色,红楼灯火,他拿着一把灼华,站在高高的阁楼之上,俯视着这座雄伟的孤城。
  • 嘘,不要回头

    嘘,不要回头

    吊儿郎当,一把剑背上,浪荡天涯。据说…………人在江湖飘,哪能没把刀。夕阳西下,英雄男儿血染江湖。背后的心酸谁又知晓?那年,江湖上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谁曾知晓,很多年后。江湖腥风血雨,唯他一人在权利力量的漩涡中,坦然自若。
热门推荐
  • 演三字经

    演三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美,不过初相见

    最美,不过初相见

    曾经的我们年少无知,做过许多懵懵懂懂的事情,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书写下去。关于我们的故事
  • 宙神领域

    宙神领域

    一个由宙神主宰的世界,下层拥有宙王,七十二天将,一个谜一样的世界将为你打开.
  • 娘子来袭:夫君如此多娇

    娘子来袭:夫君如此多娇

    江南睦州府,有一世家小姐,懒名远播。据说,能躺着她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懒功天下无敌。江南睦州府,有一世家公子,文采非凡,俊逸无双。但听说,这公子有隐疾。“夫君如此多娇。”嫁过去第一天,某女看着男人如是说道。杨昭君只想做个闺中懒货,奈何天意不让她如此。前有恶婆婆,后有美姬妾,从此走上了大宅门里混日子的生活。
  • 天仙秘录

    天仙秘录

    上古时期神灵一族凭借超凡的力量主宰世界,接受其庇护的弱小人族避免了上古凶兽的肆虐,但也丧失了珍贵的自由。不接受命运的人族在同样受到压迫的妖族帮助下,诞生了无数同样掌握超凡的传说。在传说的带领下人族和妖族终于把神灵族驱逐夺回了自由,世纪流转一直到和平的现代。但貌似和平的现代真的如表面的那么和平吗?国外,依然由神灵掌握的国家,同样掌握超凡力量的各个强国分占着这个小小星球,争斗从未休止。一个少年登上古老天朝的超凡传承之地-天庭,他要用自己的人生在这里走出自己的道。
  • 鸾凤于归:最强美人鱼

    鸾凤于归:最强美人鱼

    凤于归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醒来的时候会变成一条浮在水面上的美人鱼!而且她的家,竟然是深海里的城堡?城堡里转来转去的美男鱼都是城堡里的守卫?不行,她的世界观已经被刷新了。她受不了了,她要回到她的人类世界,就算掉进宫斗圈也不要呆在这里...
  • 烈阳之心

    烈阳之心

    ——彼岸灯火,心之所向,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他是万人之上的皇子,虽然不被寄予厚望,却也拥有着幸福的童年。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走了他的一切,亲人遇害,国家倾覆,尊严,领土甚至连名字都失去了,侥幸余生的他也沦为受人欺凌的孤儿,七百年烈阳古国毁于一旦,大陆再次陷入战火中。少年林烁背负着家仇国恨踏上了那条没有归途的修罗之路,未来等待着他的是难以想象的苦难与折磨。没有异凛天赋,没有灵药仙丹,更没有什么逆天神器,他有的只是那颗传承的烈阳之心。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
  • 潇傲大陆

    潇傲大陆

    有准备的穿越,却跨入未知的大陆。面对截然不同的世界,精心的准备化为无有,悲催的主角是否能在这片人人都比他强的世界里生存?在这片人人都有灵兽的世界里,我们的主角凭借主角光环能获得怎么样的灵兽呢?
  • 我真是神极炉鼎

    我真是神极炉鼎

    神极炉鼎,出现!上界天仙:“做我道侣,联袂丹墀,保你今夜成仙!”蛮荒妖王:“新挖山洞,草窝厚软,冬暖夏凉,吾大力无穷!”魔族邪皇:“百鬼抬棺、速速迎亲,不从硬抢!”林鼎:“你们这群混蛋,我是公的!”“太好了!”女道、女妖、女魔喜极而泣:“和我双修,其乐无边赛神仙!”“修泥煤,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漫天星辰皆我炼,十大神器出我手,丹药、灵器应有尽有,我乃鸿蒙造化神器,就是一尊鼎……我去,怎么男女全追过来了?”群号:243408126(“极”字不是错别字噢)
  •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一部视角独特的阳明心学入门读物,继《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后又一明史随笔佳作。本书选取王阳明一生中最重要的六个时刻:身陷诏狱、龙场悟道、赣南剿匪、智擒宁王、狙击皇帝、天泉证道,通过对当时复杂局势的深入解读,以及王阳明心路历程的细腻剖析,阐述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和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