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关于欧洲中古封建社会的历史评价
西方学术界一般把西方社会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古代(ancient)文化,以希腊罗马文化为代表;中世纪(medieval)文化,也称为中古时代,时间从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到文艺复兴结束;现代(modern)文化,一般从文艺复兴之后算起一直到当代,由于西方语言中“现代”与“近代”是同一个词,所以这里的现代也包括了近代。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进入中古时代。从6世纪到16世纪,欧洲经历了1000年的封建社会。也有学者把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另外划分开来,不作为中世纪的组成部分。我们认为,文艺复兴是一个从中古时期向近现代时期的转化阶段,的确出现了科学与思想文化上的巨大变化,但是如果依据其社会的生产类型、政治与经济形态来看,把文艺复兴作为中世纪向近代文化的转换阶段来看更为适宜。
关于中世纪,如果从对于西方文明传统的保持与发扬来看,这是一个野蛮、落后的时期。由于基督教教会在中世纪占据统治地位,以神学为衡量文化的最高标准,所以把基督教之前的希腊文明看成是异教文明,贬低希腊文明与基督教立为国教之前的整个西方文明的成就。这样,就中断了西方文明传统,用来自东方的一神教宗教取代了希腊文明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与民主传统。正如恩格斯所说:
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都从头做起。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
文明进程被中断,以宗教专制取代了民主制度,以宗教文化取代了人文主义思想与科学,这些方面都说明中世纪是野蛮的、倒退的。
同时也要看到,马克思与恩格斯曾经多次高度赞扬中世纪特别是中世纪后期的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运动。我们也不可讳言,中世纪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基督教在中世纪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历了理性化的过程与宗教改革,最终使基督教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世界性宗教,它对于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形态变化极大,大面积开垦荒地,农业技术进步迅速,采用了轮耕制度,发明了重犁深耕,这些先进科学技术的普及,使原本农业基础薄弱的欧洲成为农业较发达地区。中世纪欧洲的工业更是发展迅速,意大利、尼德兰、德国、英国等国家都是在中世纪后期就有了纺织工业的基础,其余如采矿、冶金、制造等工业在中世纪也取得相当大的进步。社会政治格局也有所变化,从罗马大帝国的统治,到封建君主割据、城邦王公们的独立,再发展到采邑制度的出现,大庄园与城市化,最终形成了欧洲国家以工商业文明为主要发展方向的突出特征。欧洲是在中世纪,确切地说是在中世纪后期真正成为社会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中世纪西欧国家的社会政治从最初政教合一的统治,逐步演绎出政教分离、封建民族国家的建立,最终较早地结束了专制制度与封建社会,进入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大约从10世纪起,西欧国家农业与工商业普遍进步,经济发展迅速,取代原地中海地区成为新的文化中心。由于西欧国家临近大西洋,所以称为大西洋文化。
也正是在中世纪后期,西欧才成为了与东方的中国、印度一样的,拥有一定社会生产能力与国民经济财富积累的地区。当然,西欧由于具有了这种地位与经济实力,才可能出现骑士与破落贵族进行的十字军东征。也正是在新经济发展的需求下,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伊比利亚半岛国家首先开始海上探险,导致了地理大发现。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也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可能出现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代表工商业阶层与城市市民意志的各种思潮才可能得以兴起。由此可见,中世纪文化是西方文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剖析中世纪文化的结构与历史功能,是全面理解西方文化所必需的。
第二节 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
一、欧洲民族的大迁徙
自公元初年开始,到以后的几个世纪中,世界众多的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在欧亚大陆上的活动变得更加活跃。欧亚大陆土地辽阔,自然环境多样,从古代起就形成多种文化并存的局面。如果从亚洲向西,以大兴安岭—昆仑山—高加索山—喀尔巴阡山划一条线,南北两个方向散居着两种大的文明:农业文明与畜牧文明。南方农业文明的地区有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恒河和印度河流域、地中海、波罗的海、英国与乌克兰等。北方畜牧业文明包括西伯利亚、蒙古、高加索、南俄罗斯与东欧大草原的游牧民族。
这两个大文明在中古时期交往十分频繁,由于生产方式与民族精神的差异,它们之间既有经济上的互补性,也存在相互冲突与争夺。在亚洲主要有中国、印度等农业国家,分布于它们周围的游牧民族则有匈奴、乌桓、康居、大宛、月氏等。欧洲主要的农业国家是东西罗马,在中东欧草原上,生活着斯基泰人、萨尔马特人、日耳曼人和部分斯拉夫人等游牧民族或是半农半牧的民族。1世纪中期,中国北方的匈奴民族被强大的汉王朝军队所击溃,大约于公元91年前后,开始向西迁徙,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行程,进入欧洲。匈奴的西迁引发了亚欧大陆上的一次大动荡,特别是进入欧洲之后,匈奴与欧洲各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展开激烈斗争,从而使欧洲众多民族也随之进行了迁徙。民族迁徙触发各种形式的冲突,民族战争风云席卷欧洲。
360年前后,匈奴沿伏尔加河而下,来到下游,定居于这里。历史学家阿米阿纽斯在《罗马帝国后期史》中说,374年,匈奴人渡过伏尔加河,战胜阿兰人(Alans)并且灭亡了他们。罗马人的战车在对付一般的步兵时屡战屡胜,而对于灵活驰骋于战场上的匈奴骑兵却显得十分笨拙。结果颇具军事象征意义,战车民族无法战胜散骑兵,这可能也是以后哥特人在战场上被匈奴所战胜的主要原因之一。375年,匈奴进攻里海附近的东哥特人,这些东哥特人随即被征服。匈奴继而开始攻击西哥特人,西哥特人不能抵挡,376年,西哥特人被迫渡过多瑙河,逃向色雷斯地区。一时间,匈奴人不可阻挡的攻势令罗马人与欧洲各蛮族感到无比震惊。395年,匈奴人突然转向了近东地区,他们进入亚美尼亚、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挥师急进,沿途攻陷所有城邦,俘虏臣民,直到波斯帝国。最终在波斯首都哥列斯封与波斯军队决战,然而不敌波斯军队,于是退回到伏尔加河流域。
5世纪中叶,匈奴再一次令欧洲震动,著名的匈奴王阿提拉(Attila)的部队攻入东罗马统治下的巴尔干地区,罗马人被迫向匈奴王割让了潘诺尼亚(Pannonia)地区。451年,阿提拉发动对高卢地区的进攻,并与东哥特人联合在一起,与西哥特人大战,双方都损失惨重。次年,阿提拉进攻意大利,后在接受罗马的进贡与联姻的条件下,才收兵回到潘诺尼亚地区。匈奴人的衰亡是以阿提拉的死为标志的。453年,阿提拉在新婚之夜突然去世,这一消息令整个欧洲震动。阿提拉死后,匈奴失去了统帅,遂一蹶不振,迅速衰败。但是,匈奴人却在欧洲定居下来,并且没有完全销声匿迹,直到6世纪,匈奴人还曾与突厥人联合作战,不过已是强弩之末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以后相当多的匈奴人被迫从潘诺尼亚地区离开,但这个地区却永远烙上了匈奴人的印痕,潘诺尼亚地区包括今天的匈牙利、奥地利北部和克罗地亚。这个地区虽然以后又经受过突厥人与蒙古人的侵略,但最早来到这里的游牧民族,并且长期定居于此的,可能仍然是匈奴人。
匈奴西迁引起哥特人的一系列变化,迫使哥特人南侵,引起了罗马帝国的大崩溃。这是欧亚大陆间文明交往的重要事件。匈奴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虽然在伏尔加河流域长期生活,但其文明水平与罗马相比仍然是落后的,匈奴入侵对意大利等地甚至高卢这样一些地方的社会生活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这是无可怀疑的。另一方面,这种入侵对于欧洲封建民族国家的建立起了推动作用,从宏观而言,这也是一种文明间关系的辩证发展。
实际上早在5世纪初,欧洲的蛮族就已经建立起了古代民族国家的模式,我们上文所提到的日耳曼人的勃艮第王国、阿兰王国、苏维汇王国、哥特王国都是这种古代民族国家。这种民族国家一般是在部族的基础上建立的,已经有了国家的基本形态。476年,罗马大将奥多亚克发动兵变,废黜罗马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宣布西罗马帝国灭亡。从此,欧洲开始进入封建时代,民族国家建立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形成民族国家的主要原因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各民族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了认证。489年,狄奥多里克统率的东哥特人进军意大利,与奥多亚克争夺意大利,493年,狄奥多里克战胜奥多亚克,建立了东哥特王国。这一时期,在高卢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意大利北方有伦巴底王国,不列颠也建立起了一批封建王国,形成了欧洲封建民族国家建立初期的一个高潮。
应当看到,这个时期其实是东西方文明分化的又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这已经不仅仅是以希腊罗马与波斯印度所形成的东西方了,这是在欧洲内部的文明分化,是欧洲民族国家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的分化。由蛮族形成的民族国家,大多集中于欧洲西部。自从民族国家建立之后,经历了跨越式发展,西欧一跃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个时期也是世界范围内封建主义的兴旺时代。与西欧相对应的是,东方封建文明大国中国也在7世纪前后进入大唐盛世。从秦朝以后,中国封建民族国家逐渐强大,到汉唐时代进入鼎盛时期。世界文明史的一个共同现象是,当文明民族处于封建国家高峰时代,外来民族的入侵都不会成功。从632年穆罕默德去世到732年普瓦提埃战役,这一个世纪是阿拉伯帝国扩张的时代。扩张的结果是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倭马亚王朝,穆斯林的军事进攻一度令各国难以抵挡。使阿拉伯人势力真正遇阻的是大唐帝国与查理曼帝国,在东西方这两个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与军事强国面前,阿拉伯人止步了。也就是说,在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面前,穆斯林都遇到了最强有力的抵抗。
二、拜占庭帝国的文化成就
与西欧国家有着完全不同道路的东罗马帝国,在这一时期也进入一个新阶段。东罗马主要包括欧洲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亚洲的小亚细亚、亚美尼亚、巴勒斯坦和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北非的埃及和利比亚等地,横跨欧、亚、非三大洲。4世纪初君士坦丁大帝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的原希腊殖民地拜占庭建立了君士坦丁堡。随着东西罗马分裂,东罗马成为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最初的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持经济繁荣。特别是6世纪中叶,查士丁尼统治时期,致力于法制建设,完成了《罗马民法大全》。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是西方大陆法系的代表文献,对世界法律与法学都有重要影响。它的主要思想是巩固王权,建立帝国的统治。它提出了“君权神授”的思想,把皇帝的权力变成了法律。查士丁尼企图恢复昔日的罗马大帝国,从533年开始,进行了长达20年的对外征伐,虽然在北非、意大利与西班牙都占领了大片的土地,但长年征战使国力耗尽,社会动乱。查士丁尼还曾经想恢复奴隶制度,由于不得人心,最后以失败告终。查士丁尼死后,拜占庭进入封建时代。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占领了西西里岛等战略要地,开始了长期的对拜占庭的进犯,直到10世纪,拜占庭才基本消除了阿拉伯人的威胁。11世纪,塞尔柱突厥人崛起,再次对拜占庭帝国构成威胁。拜占庭求助于罗马教皇与西欧各国,其结果是引狼入室。1204年,西欧的十字军竟然进攻君士坦丁堡,并且建立了所谓的“拉丁帝国”。虽然这个不伦不类的帝国只存在了50多年,但拜占庭帝国大势已去,很难再恢复昔日威风了。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改称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拜占庭帝国跨越东西方广阔地域,国内民族众多,有多姿多彩的文化成分,使它具有其他大帝国所没有的特殊地位,特别是东西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古代的史诗传统对于拜占庭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历史学与诗歌相结合,创作出现代史诗与传世之作,是拜占庭历史学家与诗人们的梦想。历史学家普罗可比的《查士丁尼战争史》反映了查士丁尼时代的大征伐,作者亲历对波斯、汪达尔与哥特人的大战,感受深刻,所以记叙生动真实,具有深厚的历史感。诗人康斯坦丁·塞勒斯的《戍边战士迪吉尼斯》描写了反击阿拉伯人战争的历史,这部叙事长诗流传很广,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有的方面曾经受到它的影响。
拜占庭的绘画与雕塑是在综合东西方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希腊罗马艺术中表现强烈生命冲动的人体艺术在这里逐渐淡化了,装饰性的图案与辉煌夺目的神圣光彩,成为绘画的基调。拜占庭社会生产中工艺发达,彩石镶嵌画、紫檀木和象牙雕刻、编金线织银缕的大型挂毯、黄金饰品、玻璃工艺等成就很高,这些工艺技术对绘画和雕塑的装饰性有极大帮助,使它们显得色彩艳丽,庄重大方,但也显得有些刻板。杰出的建筑设计师安提密阿设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采用巨大的圆形顶,与传统教堂风格不同,有明显的东方特色。教堂内的四壁全部用色彩光明的壁画来装饰,气势宏大,显示出天国与人世间权威的庄严,与西欧的教堂风格完全不同。英国历史学家赫·乔·韦尔斯在评论拜占庭艺术时说:“这种艺术曾一度衰颓而又兴起,在11世纪达到了新的高峰。它在东欧仍然是现代的艺术传统。它说明了新的官方基督教的抑制和冲动。东方的特性,尤其是埃及和波斯的倾向被强加于古典传统之上。辉煌灿烂取代了率真和文雅。”这个评价基本揭示了拜占庭艺术的倾向与特色,也说明了它与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化时代艺术的不同之处。拜占庭艺术是结合了东西方艺术传统的创造,与希腊罗马的传统相比,东方帝国的艺术风格特别明显。无论如何,作为一种特殊历史环境下的艺术,它具有自己的历史地位。
三、多姿多彩的斯拉夫民族文化
曾经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的斯拉夫人,这时也以不同的方式,先后进入封建社会。斯拉夫人是欧洲最古老的部族之一,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400年间,他们已经创造了青铜时代的乌日茨文化,斯拉夫人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掌握金属冶炼技术的民族之一,较早地进入文明社会。铁器使用之后,斯拉夫人进入奴隶制社会,这种形态在斯拉夫社会中保持时间非常长。有的学者认为,斯拉夫人没有经过奴隶制,是直接从氏族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这种说法对于个别东部斯拉夫民族可能适用,但对于大多数斯拉夫民族,奴隶制仍然是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而且以后在封建民族国家中仍然有农奴制的存在。在欧洲民族大迁徙之后,斯拉夫人分为三个大的民族,分别在不同时期开始了民族国家化的历程。我们评价斯拉夫文明时,应当说它不同于罗马文明,但是也与日耳曼蛮族有所不同,基本上是居于二者之间的民族,有更为偏向于蛮族的成分,或者说他们是有别于日耳曼蛮族的另一种蛮族。相对来说,他们与罗马人之间的关系还是缓和一些,彼此间存在商贸交易。罗马人为斯拉夫人提供青铜工艺品、纺织品和玻璃等产品,斯拉夫人则主要为罗马人提供如毛皮、牲畜等。
南斯拉夫民族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分布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和保加利亚等民族,这是斯拉夫人中宗教信仰最为复杂、人种与部族构成也极其多样的地区。681年,南斯拉夫人建立了保加利亚第一王国,这是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重要的民族国家,其民族主体是从黑海附近迁移到这里的保加利亚人与斯拉夫人。9世纪,鲍里斯大公宣布立基督教东正教派为国教。这个国家的封建制度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出现了早期城市,农业发展迅速,成为斯拉夫人中最发达的民族国家。但它的兴盛时间很短,11世纪初期就受到拜占庭帝国与来自东方的罗斯人(古代的俄罗斯民族)的夹攻,1018年保加利亚第一王国被拜占庭所征服。但是保加利亚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持续不断,1187年成立了保加利亚第二王国,可惜的是,虽然战胜了拜占庭帝国,却又被另一个新生的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亡。南斯拉夫人的另一部分即塞尔维亚人于1217年建立了塞尔维亚王国,在南欧地区逞强一时,以后也被奥斯曼帝国所灭亡。
塞尔维亚王国为历史留下了一部重要法典《斯提芬·杜尚法典》,这是一部代表欧洲民族国家进程的法典,它反映了封建社会土地与社会制度的变化,这部法典虽然不如罗马法典那么著名,但其意义却并不小,它可以说是民族国家建国经验的总结。
西部斯拉夫人主要是波兰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在斯拉夫人中,西斯拉夫人受到罗马帝国与西欧文明影响最大。他们原本居住于奥得河与维斯瓦河流域,后来在匈奴入侵的压迫下向喀尔巴阡山移动,成为了捷克与斯洛伐克地区的主要民族。一般认为,西斯拉夫人是最早建立民族国家的,这是指632年建立的萨摩公国。这个公国原本是由斯洛伐克、摩拉维亚和波希米亚等不同民族与部族所组成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抵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因为多瑙河中游的阿瓦人与法兰克人都对这一地区有威胁。但是萨摩公国存在时间不长,由于多民族之间没有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随着萨摩大公的去世,其公国也随之消亡。830年,大摩拉维亚国成立,它才真正标志着西斯拉夫人进入了封建社会。但是历史再一次证明了,不同民族组合成民族国家需要一定的条件与机会,因地域接近或是政治军事利益所组成的国家往往最后仍然会分裂。西斯拉夫地区与南斯拉夫地区一样,是多民族多种文明交汇地区,所以组成民族国家的过程也相当艰难。大摩拉维亚国成立后,同样面临内部的民族分裂。另外就是,东欧特有的大公贵族领地相当多,彼此之间本身就不合作,再加之异族的入侵,于906年被匈牙利人所灭。从此,西斯拉夫人放弃了这种建立大的公国的企图,转而寻求较小的、比较单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
9世纪建立的波兰公国其实只是一个民族联盟,还不具备民族国家的功能。10世纪后期,梅什科一世统一波兰全境,这就是现代波兰国家的前身。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基督教信仰的确立,从此改变了波兰国家的文化性质,波兰与其他东欧国家相比,其与西方文化的历史联系更加紧密一些。几乎在波兰建国的同时,捷克人也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国家,996年,捷克公爵建立了普舍美斯王朝,这是第一个统一的捷克国家。历史证明,9世纪到10世纪建立的西斯拉夫民族国家与西方文明之间的联系相当紧密,民族与宗教是这种联系的有力纽带。虽然政治与意识形态因素是一种重要因素,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文明因素会起到重要作用。20世纪所发生的历史巨变就是一个证明,捷克与波兰的民族与宗教因素使得它们一直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当世界形势发生变化时,这些国家可能较容易接受当代外来文化的影响,不过无可否认的是,这种内在因素可能早在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就已经具备,只是在历史的进程中随着形势变化而已。如果不是在遭受外来侵略或是异族殖民统治的严峻形势下,它们的民族文化是不会轻易丧失的。
东部斯拉夫人的先祖在5世纪初来到东欧平原上,这里土地辽阔,北起伊尔门湖,南到基辅,西到德涅斯特河。他们部族众多,但是以罗斯人为主要民族。其生活制度相当原始,一直到7世纪之后,这些畜牧业与农业部族才开始农村公社的生活。以大家族为主体的农业公社是东斯拉夫人很有特色的生活方式。这里其实已经实行了私有制度,有了不同社会阶级与阶层的划分。9世纪,瓦里亚格人留里克建立了第一个民族国家古代罗斯国,其统治者虽然是瓦里亚格人,但主要臣民却是罗斯人。留里克王朝于882年征服基辅,以后迁都于基辅,从此古罗斯变成了基辅罗斯。981年,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正式确立基督教东正教派为国教,这一决定对于整个东斯拉夫人影响深远。10世纪后,罗斯人的王公贵族强取豪夺,利用各种手段建立自己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一批王公城堡与王公庄园,这是相对落后的罗斯民族特有的封建化模式。1054年,罗斯人的领袖雅罗斯拉夫大公逝世,原有的罗斯人联盟开始分裂,形成封建割据的局面,12个大小公侯各自为政。
古代的斯拉夫人宗教形式不一,以多神教与自然崇拜为主。多神教中,战神与雷神是相当重要的大神,几乎所有的斯拉夫人都信奉这两个大神。除此之外,各个民族还有自己独特的信仰,如西斯拉夫人的火神斯瓦罗日茨、战神马尔斯、爱神维纳拉、天神约维什等,他们修建寺庙,雕刻神像进行祭祀。南斯拉夫人长期信仰多神,也雕刻神像,供人参拜与祭祀。东斯拉夫人信仰天神与天火神斯瓦罗格,除此之外,还有美人鱼、家族保护神、行业保护神等等。
10世纪前后,基督教以不同方式进入了斯拉夫各民族之中。由于接受不同的基督教教派,斯拉夫人也因宗教信仰不同有了新划分:信仰天主教的主要包括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他们的文化受到西欧国家影响较大;信仰东正教的包括罗斯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和保加利亚人等,他们与拜占庭文化关系更为密切。
虽然教派不同,但都属于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改变了斯拉夫人,使他们进入较发达的文明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斯拉夫字母的引进。863年,拜占庭皇帝派遣一对兄弟传教士前往摩拉维亚传教,这对兄弟传教士就是基里尔与麦托迪兄弟。他们早在接受任命之前,就已经以研究创立斯拉夫字母闻名于世。他们来到摩拉维亚之后,推广应用自己创立的斯拉夫字母,这就是使用至今的基里尔字母。基里尔字母是在希腊宗教文字字母(即所谓“多角体”字母)的基础上,根据斯拉夫语言发音特点,增加了斯拉夫语特有的音,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字母体系。基里尔兄弟还把《圣经》与其他希腊文的文献译成斯拉夫文,扩大了斯拉夫文的影响。从此之后,斯拉夫文字取代希腊文,成为斯拉夫民族中的正规语言。斯拉夫字母先在保加利亚传播,以后传入俄罗斯,立即得到推广。俄国人用这种语言整理了古代史诗《伊戈尔远征记》、《罗斯法典》等重要文献,书写大量宗教文献。随着斯拉夫文字的传播,书籍、印刷术、造纸术(最初是以羊皮纸制造为主)、书写墨水与印刷颜料等也迅速在斯拉夫各民族之间传播,这极大地推动了斯拉夫文化的发展。
另一个相当重要的文化推动就是教育事业。基督教教会在斯拉夫人中间开始兴办学校,立即受到斯拉夫人的欢迎。从中古时代后期起,原本教育科技落后的斯拉夫各民族奋起直追,迅速成为文化较发达的民族,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其文化成就令世界众多有古老文明传统的民族感到惊讶。
14世纪后,俄罗斯普遍建立了学校,教会与世俗学校分布于各地。16世纪,乌克兰各地都成立了中学。彼得一世于18世纪初期在莫斯科和彼得堡建立了航海学校、炮兵学校、医科学校等多种专业学校。1755年,由米·瓦·罗蒙诺索夫提议,成立了莫斯科大学。18至19世纪,俄罗斯科学水平大大提高,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如物理化学的创始人罗蒙诺索夫、非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创始人数学家尼·伊·洛巴切夫斯基等,使俄罗斯的科学研究达到欧洲先进水平。这一时期,俄罗斯文学艺术界不再受西欧文艺思潮的支配,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杰出诗人与作家普希金奠定了俄罗斯民族语言的基础。优秀作家大量涌现,如莱蒙托夫、冯·维辛、果戈理、屠格涅夫、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等,他们的作品远播欧洲各地,使欧洲文坛为之震动。其余如绘画、音乐方面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流派与创作。
捷克于1348年创办的东欧第一所大学布拉格大学,成为东欧的学术文化中心。16世纪后,捷克的教育、自然科学、医学、宗教研究等方面都取得很大的进展。布拉格建立起各种类型的多所大学,地理学家与医生法布里奇乌斯绘制了第一版摩拉维亚地图。
在文学艺术与建筑方面,斯拉夫各民族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共同点是积极接受外来艺术思潮的影响,各种外来思潮进入后,又会与本民族的艺术传统相结合,产生出新的艺术形式。各国发展基本上可以分成如下阶段:
9至12世纪时,拜占庭艺术在斯拉夫各民族艺术中占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的教堂受到君士坦丁堡艺术的影响较大,一般采用木结构,圆形顶,金碧辉煌,风格庄严肃穆。11世纪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诺夫哥罗德索菲亚教堂与波洛次克的索菲亚大教堂,都与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亚大教堂同名,建筑样式与风格也相近,明显是模仿了拜占庭建筑。当然,这些教堂建筑中也有各自民族特色。10世纪后,部分国家传入了罗马式建筑,采用石砌教堂,但仍是圆形的拱顶。
13世纪到15世纪后期,哥特建筑传入东欧,打破了拜占庭式教堂建筑的一统天下。布拉格的圣维特天主堂是14世纪捷克教堂建筑的代表作,著名艺术大师彼得·帕尔列尔绘制的彩图、雕塑都是捷克建筑艺术的精品,既采撷了西欧艺术的精华,又体现出捷克民族艺术的深厚基础,它标志着捷克民族艺术的成熟。克罗地亚原本是以罗马建筑为主,此时出现大量哥特式教堂,高耸的屋顶,彩色玻璃大窗户,从窗口中进入的阳光成为七色,表达了基督徒升入天堂、来到上帝身旁的愿望。斯洛文尼亚的哥特式教堂最为壮观,科斯塔尼耶维察的切斯特教堂闻名遐迩,采用极精美的石雕,结构却十分简明,以十字甬道引入,令人产生一种亲近感。14世纪中期,莫斯科建成了克里姆林宫。一个世纪之后,1497年,克里姆林宫的乌斯宾教堂建立,虽然采用圆形顶,但五个圆顶高耸入云,可以说结合了外来艺术与本民族艺术的特点。
文艺复兴式建筑在16世纪时传入东欧,各地纷纷建立文艺复兴式的城堡,斯洛伐克这一时期的城堡建筑相当发达。而波兰则接受了文艺复兴艺术的另一种影响,以对称与和谐为审美标准,瓦韦尔宫的建筑艺术就体现了这种风格。
17至18世纪,西欧的巴罗克等艺术风格再次对斯拉夫民族产生影响,捷克的布拉格米库拉什大教堂就是一个典型,其装饰相当豪华,具有异域色彩,而且相当多的雕塑都是由外来的艺术家所创作的。波兰克拉科夫的圣彼得大教堂、圣帕韦尔大教堂也是巴罗克宗教艺术的杰作。其余如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巴罗克教堂与建筑随处可见。最为突出的是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这里的巴罗克式的建筑最多,成片集中,成为了其艺术的基调。除了教堂之外,各国的绘画与雕塑中也有不少具有巴罗克艺术特征的作品。
19世纪后,斯拉夫民族的艺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古典主义风格与现实主义风格成为主流,尤其是艺术风格的民族化,使斯拉夫艺术从西欧的影响下解放出来。
第三节 中世纪西欧文化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建立
5至16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相当艰苦的过程。首先是外来民族的大规模入侵,除了匈奴人之外,阿拉伯人也不断西进。从9世纪起,北非的阿格里布王朝与法蒂玛王朝从海上进攻,这是8世纪阿拉伯人大进攻之后的又一次大征伐。9至10世纪,来自亚洲的马扎尔骑兵席卷西欧,马扎尔人是一个游牧民族,关于他们的起源尚且没有定论。他们进入欧洲之后,最终在匈牙利定居下来,与当地民族结合为一。马扎尔人先后袭击德国、法国与意大利,后来因为自身演变为农业民族,才停止了对西欧的骚扰。北欧国家的诺曼人是西欧国家最严重的威胁,诺曼人原本是古代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分布于丹麦、挪威与瑞典等地。9至10世纪,几乎与游牧民族袭击的同时,诺曼人开始大规模进攻西欧国家。经过多年战争,其结果是诺曼人最终融入了西欧民族之中。丹麦人曾经在英格兰建立过帝国,11世纪时,帝国崩溃,丹麦人加入了英格兰。诺曼海盗罗洛曾经在10世纪时建立过诺曼底公国,以后这个公国归属于法国,成为法国对外战争的主力之一。瑞典人在对东欧的入侵中,逐渐与斯拉夫人合为一体。至此,西欧国家的外来进犯才算暂告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