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我们却被禁锢在一个小县城里,周末有时间,却苦于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世界那么小,如果能全部装在两个人心中就好了。我跟周晓曼没有接过吻,也没有拥抱过,真不像是一对现代化的情侣。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是觉得,没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我想念她可爱的小脸、腰间的秀发,和那像古代女子一般的高雅脱俗,其实我只是想念她的一切而已;但是真正跟她在一起时,我却发现不知道去哪里玩了,这个小城市除了有一家电影院、以及几座风景小山外,就没有什么浪漫的地方了,广场也被跳舞的大妈们霸占了。
和周晓曼若即若离地交往以来,我们的爱情谈不上浪漫和惊喜,甚至感觉都算不上是在恋爱,就像两个关系越来越好的伙伴而已。自从她进入我的世界后,我的自私自我思想逐渐减少了,我总是更多地为她考虑,我的希望和想法越来越简单了,尽管我以前有许多爱好,尤其是体育和音乐方面的爱好很多,我曾经幻想自己能在篮球、网球、乒乓球、台球、轮滑等体育活动中,都达到世界顶级水平,从而创造历史;我曾幻想自己能唱中文歌、英文歌、韩文歌,横扫世界各国音乐风云榜,成为世界历史长河中,一颗能被当世之人看到、也能被后人铭记的闪亮之光。到后来我才发现那些卓越伟大的人物,迈克尔乔丹、纳达尔、迈克尔杰克逊、布鲁诺马尔斯、权志龙等人都是从小练起,历经很长时间的磨炼,为了理想竭尽全力才到达了辉煌之境。现在我的想法变得很简单了,自己那些理想都无所谓了,我只希望能实现她的梦想,希望有朝一日带她去外面的世界走走玩玩。我好像对这个世界没什么感兴趣的了,唯一的希望就是让她开心。
周晓曼把那天在凤凰山拍的花景照片发给了我,鸢尾花、波斯菊、格桑花艳丽十足,而我脑中更多的是周晓曼这朵美妙的花。
“这些花挺好看的,但那天忘了拍晓曼花呢。”
“马后炮。”
我发自内心地说:“和你一起去花海,是我最美好的回忆。在干嘛你?”
“在酝酿睡意。”
“这么惬意。”
“觉得困,但觉得有事情没做完心里不踏实。”
“又有什么事?”
“明天学校开运动会。”
“活动真多。”
“我也觉得这学期尤其多。”
“人都不好了你。”
“晚上在班上发了个脾气,我觉得我好久没发这么大脾气了,可能就是心中烦躁。”
周晓曼突然发了很久没有发的大脾气,我心想,可能还是因为周末她知道了我不是富二代一事吧,虽然她极力克制自己心中的郁闷,但还是爆发了。
“什么事让你这么烦?”
“事情很杂,感觉一直做不完。”
“乖,以后郁闷了就对我发脾气吧,这样无所顾忌,心里痛快些。”
“其实就那一会儿功夫的,我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
“自己人别客气。”
“还是有所顾忌的。”
“姑娘开心就好。”
“刚才安装个新布衣柜,结果我把它的布戳坏了,真心觉得衰到爆了。”
“可能明天过后就没这么衰了,”我调侃她,“说明你还是挺有破坏力的。”
“我这个子也不是白长的呀。”
“真以为你很高索,当心你越长越矮。”我已经习惯适度打压她。
“乱说话哦,老了才开始长矮。”
“我是说你的心越长越矮,代表你越长越年轻。”
“难道我不高吗?”
“只有跟我在一起,才衬托出你有几分高度。”
“切,我抽你。”
“你乖不乖?”
“哼,不想当乖乖。”
“小猫咪。”
“我是老虎。”
“我可不是林冲。”我停顿了一会儿说,“我是武松。”
“糊上你的脑洞。该睡了哈,脑洞君。”
“睡吧,晓曼君,慢着,你知道在万和电影院那层楼的巷子口,有个叫’晓曼居’的麻将馆吗?”
“知道,我还去那里喝过茶呢。”
“其实早在多年前那个麻将馆成立的时候,我的心中就给你留了一个位置。”
“你是给麻将留了位置吧,你怎么不说晓曼斗地主呢?”
“我对麻将可是丝毫没有兴趣的。如果斗地主是晓曼的特长或者是爱好,在下愿舍命陪你都地主。”
“好啦好啦,明白你的意思。逗你玩儿呢,晚安”
“睡吧,不知有没有抱着你睡觉的那一天。”我突然想抱一抱她。
“那你等着哦。”
“我得乘上时光机。”
“小屁孩说话不经大脑。”
我又要教育一下她了:“某些最简单的话语中却蕴含着最深刻的哲理,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不要觉得这听起来简单寻常,有时也会成真,有时也会成为遗憾。”
“快睡。”看来周晓曼不愿面对,或者是还没想完全投入我的怀抱。
放下手机,我像一只蝙蝠平铺在床上,“成长就是学会勇敢地面对一切。”耳边响起了郭敬明的声音,他曾经在某个访谈节目上说过这句话。我回顾自己的个人历史,发现以前自己真是个习惯逃避的人,总是掩饰着、逃避着,不愿直面自己的身世,不愿直面自己是乡下人的身份,不愿直面自己家境的平淡,不是很穷,但也根本谈不上富裕。
我想起以前从乡下独自到城里上初中时的一些事,当我第一天去城里的中学报名时,刚走进寝室门,我看见城里的孩子们都买了床头柜,而我只是从乡下带来一个老旧的小箱子,那时我便坚持让父母去校门口也给我买了个床头柜。
城里的孩子们都比乡下的孩子更活泼,尽管在乡下的时候,我算是班上家庭条件较好的,一切的原因还是父母省吃俭用,愿意把钱给我花,所以在乡下的班上我既乐观活泼,又乐善好施,身旁自然跟着不少朋友。然而到了城里,周围的孩子大都比我有钱,每周一上学,城里的孩子们习惯带很多在我看来价值昂贵的零食,而我只能望在眼里,自卑在心里。当时我总是默默无闻的,兜里的钱没有城里的孩子多,试卷上的分数也没有城里的孩子高,本来就不公平的富二代,还带有学习成绩天然好的外挂,我们乡下学生还怎么活,到哪里去找寻生活的支柱。那时我虽是一个不受关注的平凡人,但我从小都不甘于平凡,所以我就逐渐变得虚荣了。当时我的虚荣有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我要证明自己跟城里的孩子一样有钱,所以当沿海的运动品牌风刚刚刮到内地时,我就学着城里孩子的做法,拉着父亲去买了一套李宁运动套装,尽管这套衣服是水货,但班上的一些城里同学就开始多看我几眼了,感觉还不错。没过多久我就再拉着父亲,去买了一套正宗的李宁套装,花了父亲三分之一的月工资,此时我就虚荣心更加膨胀了。第二阶段是我居然不愿承认自己是乡下孩子了,每周末,城里的孩子们坐公交车、出租车回家时,我看到开往自家小镇的中型客车停到校门口,我却不坐上去了,我不想让城里的孩子知道我是乡下人的身份,也许他们并不在乎我是乡下人,但我很在乎,所以我就在教室或寝室里等大部分城里的同学回家后,我再出去坐车回家。到后来,本来不喜欢玩电脑游戏的我,只是为了掩饰乡下孩子的身份,于是便在每周末放学后,跟着城里的孩子一起坐出租车去网吧玩游戏,玩到接近中午的时候再独自去车站坐车回家。
现在想起来,以前自己爱慕虚荣,实在可笑,那是对现实的逃避。当下,爱情的重大责任让我释然了,我勇敢地展示自己真实的样子,我就是个平凡的人,周晓曼你喜不喜欢我都没关系了,尽管我真心喜欢你,但如果你看重的是我的家境的话,那不好意思,你看错了人,我不会挽留你的。
想来也是,走上这条工作道路,现如今,如果我真按着父亲给我规划的路线走,靠这稳定的工资积累下去,到我六十岁退休的那天,充其量我最多能挣一套六十万的房子,和一辆四十万的车子,前提是我还得每月至少存一半的工资,像我现在这样老是“月光”的话,一辈子下来一套房子和车子都挣不上。若是按照这样的方式优哉游哉地度过人生,那我可真是与咸鱼无异。
已经持续两个多月了,我每天都会睡十分钟的午觉,在这十分钟里我老是做着带有激烈冲突场景的梦,醒来时总是一阵心悸,那是一种对生命的绝望。人生是否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看不见希望才是真正的失望。如何成为人上人,如何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独特的一页,多少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大凡有思想的人,都曾想过要干一番大事,可是现实却让我们逐渐屈服,屈服得五体投地。我研究那些青年便成功的人,他们大多都是从童年开始,就自觉或被迫培养其独特的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比如一万个小时天才定律,十年磨一剑,最终才成功的。那看来我若想在写作事业上成功的话,至少也得花个五到十年的艰苦努力。而且努力之后,还不一定能成功,到时候周晓曼会怎样看我呢。
我扇了自己一耳光,虽然努力之后也不一定成功,但是如果现在就放弃梦想,转而像咸鱼一样在社会上优哉游哉地活着,有何意义。从去年我参加工作以来,到现在,我几乎什么都没有得到,除了受到更多的痛苦和屈辱以外,我的心灵丝毫没有得到升华。我想起了自己的生命历史,小学六年级艰苦毕业后,妈妈说初一可以放松一下了,结果我初一的虚荣心膨胀,进而产生叛逆行为;高一时,我按照妈妈的计划,又放松了一下,结果我逃学了;大一时,我是被班主任训话最多的学生。每当我进入一个放松生活的境况后,必然会迎来新的痛苦。现在工作了,这种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我虽没有刻意放松自己,但又没什么目标,所以工作起来也很痛苦,这行工作没有一丝让我快乐的成分。
我看到梦想与现实之间差距巨大,我始终奋力地挣扎着,常常出现生不如死的感觉。但我又不愿放弃希望,因为我认为如果年轻就放弃了希望,那么岂不是提前自杀。没有理想的生命,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我身边百分之百的人都是这样平凡地活着,他们早已没有成就一番大梦想的行动了,他们吃吃喝喝,今朝有酒今朝醉,麻将唱歌度人生,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他们乐此不疲,我始终不敢相信,很多人的一生都这样度过了。我感到很很怕,看不到梦想的曙光,不知自己何时会向现实屈服,甘做平庸地活过这辈子。我想起了大学时,我本是个专科生,大一时班上50多名同学,就有40多名去报了自考,希望拿到本科毕业证,但是大学毕业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拿到了本科毕业证,并不是他们没有拿到本科毕业证的能力,而只是他们不愿坚持到最后。我坚决不愿混混度日,所以我总是难以和周围人为伍,梦想依然健在,就算是整晚上都痛苦郁闷睡不着觉,第二天哪怕只睡十分钟,我也依然会在电脑面前坚持写作。
就像今天,我写下了一段话:不要害怕失去什么,就像你出生时从未带来什么一样。勇敢地去面对一切,踏实地行动,坚持下去。当你看到一些人20来岁就成功了,你查看他们的资料,发现他们大多都是从几岁时,就开始专一地从事自己的项目,你后悔自己十几岁的时候贪玩好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不会聚焦。所以现在23岁的你,应该把成功点寄望在30岁后,才是符合一万个小时定理的,那么20几岁的时光就该是你坚持奋斗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