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75600000001

第1章 序

手眼心与身语意

不只是老天知道,即便是我们每一个人也都知道,所有人提笔写作时,都想写出好文章。

可是老天也知道,而且我们每一个人也都知道,那么多人写了很多字,这些字集合起来,列队走上报纸、杂志、网络,终于集合成册,变成一本书,摆上案头,但天可怜见,一多半都不是好文章。

写不成好文章的原因,从古到今,人们谈了很多。当然古今之人谈的着重点非常不同。过去人谈的多是禀赋、才情、学识、胸怀、人生际遇。今人提笔为文,嘴上也有很宏大的说法,但胸中盘算却大不相同。或者幻想如何成为明星,或者想到最终如何日进斗金,或者幻想当什么会员、得什么奖项。再不济的,也把千古文章事,变成即时的敲门砖。写了些文字,便希望栖于高位者看见,做个捉刀写讲话稿的,人前人后,也有别样荣耀与风光。因此之故,这些年来,我有些怕看同时代人写的文字。怕的就是,像鲁迅笔下的狂人,看来看去,自己感官混乱,从字缝里偏偏瞧到不合于“千古事”的种种意思出来,得失之间的“寸心”所感总有一些悲凉的失望。不敢怀疑这个高歌猛进的时代有什么精神症候,只能怀疑自己迂执于古老的文章之道而想去做心理咨询了。

当然更害怕对别人的文章去评头品足。

有人误解是小有成功而酿出了大的骄傲。其实,在我自己,断断没有什么特别的骄傲。有时显得不近人情,那也是为了一点尊严——不是我的尊严,而是文章的尊严,文学的尊严。这尊严就是拒绝亵玩。人生多艰,不能一味见花月而无病呻吟。尘事纷繁曲折,更不能空泛地营造空洞的歌唱。大我不真,小我也失去了依凭。自己不是斗士,只是在斗室中追寻辞章之美,用文字探究人性幽微与世事起伏;在公众场合,常常只讲自己崇信什么,而不随性褒贬,也是没有勇气反对该反对的,至少不信口表扬不该表扬的。这哪里是什么骄傲?只是一个对人生、对世界、对文字怀有虔敬之心的写作者起码的信条,或者说是一条最后的底线。一个已经退守到某一条最后底线的人,哪里还有骄傲可言?

但是读到格绒追美电邮来的这些文字,我却有种久违的冲动,愿意谈一点自己的意见。

因为从这些文字中,我读到了人的心灵。是的,心灵。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文学,心灵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在今天的生活或者文学中,心灵却常常缺席。没有心灵,个人的感受没有立足之点;没有心灵,我们也无从深入世道人心,洞幽烛微,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特别是写作者的身份是藏族人,所写对象当然也是母族的生活。在汉文写作中,这样的写作常常自我悬置为一种文化考察对象,一种奇异的地理与风习,一种想象的了无真实生活感受的浪漫空间。这样的写作,是我常常回避不及的。而唯一缺失的,就是经过心灵映射的真实生活。不但异族人的写作大多如此,本族人的写作也因为此种风习的引导而显得虚浮缥缈。

所以,我说自己喜欢格绒追美的这些文字,首先就是因为这不是一种风情表演。而是一个人在观察、在感受,是沉思。首先是人,是生活,然后才是哪一个民族的人,哪一个民族的生活。而在很多写作中,这个顺序却会发生颠倒。

所以,我说自己喜欢这些文字,是因为真诚。真诚地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日常的痛苦与欢欣。当然,作者也并不完全就是一个普通人。经验是普遍的,日常的,但人作为一种能够思想的动物,通过写作却要寻求对于日常经验的超越。这本书名落脚于“行走”,毋宁说,是在行走中感受。同时,作者也显露出一种野心,这个野心就是把生命当作一个奇迹,来思考或者说来捕捉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味——哲学一词,是借用了作者文中自己的说法。而在我看来,生活的意味或者文学的呈现总能比哲学更丰富,更能摆脱概念的规定性而更加意味深长。

我之所以喜欢这些文字,并不是艺术水准与思想的方式与深度已经达到了一个多么了不起的高度。总体来说,行文上结构上还较为拘谨,沉郁有余而灵动不足。表面上看,这是个形式问题,其实还是心灵自由的问题,是思想的方式与深度问题。我们一个一个字细细写来,是为了表达我们的眼与心,那一个字一个字从某个神秘的地方逶迤而来,也是为了成就我们的眼与心,而不是为了被装订成册,成为一本书。如果多想想这个道理,那么,我们就不会过于拘束于一本书的形式,而获得更多的抒发与摹写的自由了。如果不拘泥宗教义理,借用一下其身语意的说法,颇相类于写作者常讲的手、眼、心。三者的存在与关连,应该正是文学的着力之点。特别是本书这样的文字,注定会要求作者倾注更大的心力。

但无论如何,都是应该为这样的文字而感到鼓舞。因为,这样的文字除了阅读带来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对作者的将来有了更大的期待。

同类推荐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

    这是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截取一位平凡而卑微的农妇后半生“养育人”的生活片断,以外孙女“我”的独特视觉和切身感受,叙述姥姥呵护我们成长中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感人故事。姥姥以过人的勇气、辛劳和智慧,及底层女性独有的韧劲和耐力,还有不屈和尊严,把我们养育成人,又一次攀上了生命的山巅。姥姥大海一样爱的品格以及用爱养育后人的精神,就是她留下的无价“遗产”。
  • 雨声不断

    雨声不断

    《雨声不断》散发出一股清肃的正气,饱含着世道人心里的坚硬与柔软、沉重与轻盈、虚伪与真实,语言老道而实在,不矫饰、不夸耀。于寻常处见光亮,从日常里书抒性灵,笔触细腻。内心丰富。《雨声不断》分为真实生活、往事如烟两辑,主要收录了悬崖上的舞蹈、凝望、那人、光头、倚窗而立、面对石头、我身体的伤疤、夜的体验等作品。
  •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热门推荐
  • 长恨繁歌

    长恨繁歌

    李湘峣出身相门,为当朝右相幼女,年幼时识的得道高人张果的仙气,被李隆基另眼相看。长大后,师承玉真公主以及当朝左相,又曾遇得道仙人,终成为皇家第一女道士,频频出入宫中,与杨玉环相知成友,被人艳羡。然而,父亲用她以做政治周旋,爱人用她换的功名利禄,身边至亲至爱无一出卖背叛,谁能剩下一份真心相待。战乱四起,父亲早已离世多年,她是该偏安小小仙山,还是重新走一遍人间?
  • 穿越之神女崛起

    穿越之神女崛起

    在地球上无依无靠的孤儿紫笙在某天睡觉的晚上居然穿越到了一个以强者为尊而又拥有奇幻魔法的世界。。并且一直在陪她身边的猫咪可可是上古神兽!双系魔法师?多系魔法师?炼丹师?炼器师?nonono...是已经失传的召唤师!魔兽不用费心费力的打,召唤一只便是!什么?你有储存戒指?姐可是系统自带游戏背包!不服来战!
  • 弑雨经年

    弑雨经年

    雨,渐渐停了。他抬头望了望天,已然放晴。此刻的男子孑然一身傲立于江湖之上。一袭白衣胜雪,冰色的眸子清澈却又彷徨。淡淡地遮住了他心中所想。从来没有人懂他。他是一个谜一般的男子。天边的残阳似血而轻狂,染红了天涯。一滴雨水像珍珠般滴落下来,晶莹剔透中映射而来的,正是这娇美凄艳的血阳。那堪疏雨滴黄昏。
  • 学会感恩,懂得包容

    学会感恩,懂得包容

    以一颗感恩与包容的心,释怀那些成长印记里的日子,将心事交给清风浮云,不再辛苦经营那份烦恼和秘密,你就会感觉生活原来那么轻松自如,幸福就在你的前方向你招手。经典的故事,柔美的文字,配以淡定的哲理,细细调和出一杯杯清新淡雅的心灵绿茶。
  • 带着空姐去穿越

    带着空姐去穿越

    〈环球黑卡〉持有者:叶晗活了二百多岁的少年,旗下资产,遍布全球;却鲜有人知。#这本书号称“调戏空姐必备守则。”不看这本书,出门调戏空姐,挨揍,概不负责!请认准〈寡人在写书〉,寡人出品。必属精品!
  • 灰时间

    灰时间

    主人公是因伤退伍的特种兵,相爱多年的女友被残忍的帮会当作人质并残杀,主人公开展一系列复仇行动……
  • 桐庭

    桐庭

    上古之时已有桐庭,传闻中极度辉煌之后便迅速败落。如今,叶木生收了一个桐族亡国公主为弟子,欲要助她光复桐国,无意之间重立桐庭,自此之后,他将面对万千世界。
  • 另类枭雄

    另类枭雄

    他本是高高在上的少爷,一次偶然的邂逅,让他跌落人生的谷底,最后却又凭着自己的努力,再次攀上世界最顶端!
  • 寂灭王者

    寂灭王者

    一把黑刀,不被人重视的废柴,一种无名难以修炼的刀法,且看主角杀破苍穹,万古寂灭、
  • 恶魔校草壁咚100次

    恶魔校草壁咚100次

    一个玩世不恭的豪门少爷看上了一个普通的小丫头,在校园门口把她给壁咚了,走前说了一句话:“你被本少爷看上了,小心一点哦。”可是他们的生活却并没有那么顺利中间还跑出了好几个爱慕者,他们最后能走在一起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