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40000000049

第49章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作三军。作,为也。古者天子六师,诸侯一军。作三军,非正也。《周礼》、《司马法》曰:“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其将皆命卿。二千五百人为师。”然则此言天子六师,凡万有五千人;大国三军,则三万七千五百人。诸侯制逾天子,非义也。裛云诸侯一军,又非制也。昭五年经曰“舍中军”,传曰“贵复正也”,然则鲁有二军,今云三军,增置中军尔。鲁为次国,於此为明。

将,子匠反。舍中音舍。

[疏]注“鲁为次国”。释曰:鲁本周公之后,地方七百里,而云次国者,据春秋时言之也。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不郊。夏四月,不时也。四卜,非礼也。

[疏]“四卜”非“礼也”。

释曰:上三卜为礼,而非时。此卜违礼,而礼亦非时,故重发传。不言免牲者,不行免牲之礼,故但言不郊耳。

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

秋,七月,已未,同盟于京城北。盟谋更共伐郑。京城北,郑地。

京城,《左氏》京作“亳”。

公至自伐郑。不以后致,盟后复伐郑也。传例曰:“已伐而盟。复伐者,则以伐致。盟不复伐者,则以会致。”此言不以后致,谓会在伐后。

复,扶又反。

[疏]“不以”至“郑也”。

释曰:成十七年“夏,公会尹子”云云“伐郑”,乙酉,同盟于柯陵”,与此正同。彼云“公至自会”,此云“公至自伐郑”,致文不同者,案彼伐郑同盟於柯陵,为公不同于伐郑,以会事为大,故以会致;此时郑从楚,楚彊,诸侯畏之,故以伐为大事。又盟后重更伐郑,故以伐致也。

注“传例”至“伐后”。

释曰:下十九年传文。

楚子、郑伯伐宋。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会于萧鱼。萧鱼,郑地。

公至自会。伐而后会,不以伐郑致,得郑伯之辞也。郑与会而服中国,喜之,故以会致。

郑与音豫。

[疏]“伐而”至“辞也”。

释曰:僖四年传云“二事偶,则以后事致”,此云““公至自会”,正是其当。而云“不以伐郑致”者,以郑从楚,伐之尤难,故当以伐为大事,但以喜郑与会,故以会致之。

楚人执郑行人良宵。行人者,挈国之辞也。行人,是传国之辞命者。

传,直专反。

[疏]“挈国之辞也”。

释曰:旧解挈犹传也。行人传国使会命,故云“挈国之辞也。”或以挈为举谓传,举国命之辞,理亦通耳,但与注乖。行人之文有六,传之所以发者三也。昭公八年“楚人执陈行人于徵师”,传曰:“称人以执大夫,执有罪也。称行人,怨接於上也。”襄十有八年“晋执卫行人石买”,传曰:“称行人,怨接於上也。”此云“楚人执郑行人良宵”,传曰:“挈国之辞也。”徵师云称人执有罪,则此挈国之辞,而被囚执,亦是有罪也。石买云称行人怨接於上,则良宵亦然也,是其文亦相通也。传举三者,则定六年“晋人执宋行人乐祁”,七年“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昭二十三年“晋人执我行人叔孙婼”亦然也。是称人以执有罪,石买称行人怨接於上,明君之与臣,两举失之也。执大夫称人,又有二义。庄十七年“齐人执郑詹”,传曰“人者,众辞也。以人执,与之辞也”。僖四年齐人执陈袁涛涂传曰:“齐人者,齐侯也”,“不正其逾国而执也”。桓十一年“宋又执郑祭仲”,传曰“宋人者,宋公也。其曰人何也?贬之也”。是有二也。案经例执大夫皆称人而执,未有称公侯者。而云贬宋公齐侯何也?斯有旨矣。然执大夫得其罪,例当称人。经因事以明义,若彼执者有罪,则称人以见罪;若执人者有罪,亦称人以见恶。齐侯为逾国而执,宋公命人逐君,故贬之也,称人以明不正也。纵使例执得其罪,未有称公侯之文,其齐宋二君,亦当贬从称人之限,故经虽同常文,传则分而别之,所谓善恶不嫌同辞,不可以一概求之矣。祭仲不称行人,旧解私罪不称行人,或当非行人故也。

冬,秦人伐晋。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莒人伐我东鄙,围邰。盖攻守之害深,故以危录其月。

邰,本又作台,他来反,又音台。伐国不言围邑,举重也。伐国重,围邑轻,举重可以包轻。取邑不书围,安足书也。不足书而今书,盖为下事起。

为,于伪反。

[疏]注“盖为下事起”。

释曰:范知之者,以伐国不言围邑,言围邑有所见,明此为下事耳。

季孙宿帅师救邰,遂入郓。郓,莒邑。

郓音运。遂,继事也。受命而救邰,不受命而入郓,恶季孙宿也。恶,乌路反。

夏,晋侯使士鲂来聘。

秋,九月,吴子乘卒。

冬,楚公子贞帅师侵宋。

公如晋。

十有三年,春,公至自晋。

夏,取邿。邿音诗。

[疏]“夏取邿”。

释曰:《公羊》以邿为邾娄之邑,此传虽无说,盖从《左氏》为国也。

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共王。

共音恭。

冬,城防。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季孙宿,叔老会晋士匄、齐人、宋人、卫人、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会吴于向。向,郑地。

虿音丑迈反。向,舒亮反。

[疏]“正月”至“于向”。

释曰:何休云“月者,剌诸侯委任大夫,”“二年之后,君若赘旒然”,故月之。范虽不注,或以二卿远会蛮夷,危之,故月。从何说,理亦通耳。

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夏,四月,叔孙豹会晋荀偃、齐人、宋人、卫北宫括、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伐秦。

已未,卫侯出奔齐。诸侯出奔例月,衎结怨于民,自弃於位,君弑而归,与知逆谋,故出入皆日,以著其恶。

与音豫。

[疏]注“诸侯”至“其恶”。

释曰:桓十五年“五月,郑伯突出奔蔡”,十六年“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又十一年“郑忽出奔卫”,亦文承九月之下,是例月也。若然,昭三年“冬,北燕伯款出奔齐”,二十一年“冬,蔡侯东出奔楚”而书时者,彼蔡侯东时,为公如晋,不当月,故时也;其北燕伯时,自为大雨雹,故亦略其月,文或当时,与月同,唯书日有异也。然此书日以著卫侯之恶,则昭二十五年“九月,乙亥,公孙于齐”,亦是明公之恶也。或可详内,不可以外例准之。然“卫侯朔出奔齐”,传曰“朔之名,恶也。天子召而不往”,彼亦恶而书名,则北燕伯、蔡侯之徒,亦是书名以见恶也。今卫侯以恶甚而书日,所以不名者,“郑忽出奔卫”,传曰“其名,失国也”,卫侯虽则恶甚,以其不失国,故不名以见得国,入书名以明恶也。曹伯负刍无罪,故出入不名,则卫侯郑入书名者,亦恶可知也。然卫侯朔亦得国,而出书名者,以天子绝之故也。则蔡侯东、北燕伯款,亦为失国而名也。郑忽,桓十五年称“世子忽复归于郑”,亦是得国而书名者,以其微弱罪贱之,故传曰其名失国,以后虽入国,不能自安,故亦与失国同也。又忽是世子,与君少异,故彼注云其名,谓去世子而但称忽是也。公孙于齐不名者,为内讳也。一解以卫侯不名者,出奔书曰,以见罪恶甚,故不复名也,理亦通耳。

莒人侵我东鄙。

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吴。

冬,季孙宿会晋士匄、宋华阅、卫孙林父、郑公孙虿、莒人、邾人于戚。阅音悦。

十有五年,春,宋公使向戌来聘。向,舒亮反。戌音恤。

二月,巳亥,及向戌盟于刘。

刘夏逆王后于齐。刘,采地。夏,名。书名,则非卿也。天子无外,所命则成,故不言逆女。

刘夏,户雅反,注同。

[疏]“刘夏”至“于齐”。

释曰:《公羊》以刘夏为天子下大夫,今范云非卿,则亦以为下大夫也。此时王者,案《世本》、《本纪》当倾王也。

过我,故志之也。过音戈。

夏,齐侯伐我北鄙,围成。

公救成,至遇。至遇而齐师已退也。遇,鲁地。

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郛,郭。

郛音孚。

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邾人伐我南鄙。

冬,十有一月,癸亥,晋侯周卒。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错乱情缘之重生

    错乱情缘之重生

    她,一校学霸。一天,竟遭人暗杀。重生之后,变身千金小姐,与富家公子展开错乱情缘。他,商业奇才。他倾心于她后,她竟发现:那年暗杀,竟于他有关(良心之作,有虐有宠)
  • 超级时光穿梭机

    超级时光穿梭机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如果真有一次时光倒流的机会,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积攒财富环游世界?和初恋情人重温旧梦?现在,这个机会降临到了栾明的身上……
  • 鬼宙

    鬼宙

    卧槽!日记上有个冤魂?小爷可没招你啊!怎么只帮忙不找茬啊?那就让小爷一本万利财源广进吧!虾米?表?你一个冤魂还是个男的,小爷都忍了,居然敢拒绝小爷,还卖萌!?看小爷怎么收拾你!
  • 明明说好不哭

    明明说好不哭

    萤火虫飞来时是爱情的开始,一场误会,一片灰烬把我们分道扬镳,踏上国外的航班离开有你的城市,最后再在玻璃上写一遍你的名字,“陆逸澈,陈蕾该把你忘了”,五年后的夏天,再次在萤火虫飞来的地方遇见,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只是眉眼如初,爱你如故
  • 今夜秋未眠

    今夜秋未眠

    相守不是最后的结局分开并不意味着最终的结束不是不爱,只是深爱,向来情深缘浅!只恨缘分不够深,爱情不够坚定!(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噬影者

    噬影者

    在这个世上看似离你最亲近的人,却离你远不可及,是另有隐情,还是精心蓄意的阴谋。除了自己,你又能相信谁。但是也可能会有能让你彻底敞开心扉的人……
  • 厂墓处

    厂墓处

    大学毕业被离奇的分配到一家火葬场上班,没想到这里以前居然是。。。
  • 异案侦缉录

    异案侦缉录

    天河市813案件后,知道了一些18年前,发生在张队身上的故事,知道世界上一些不为人知的灰暗地带,之后成立的异案组,专门侦破那些奇侦异案,以后异案组的路真的会一帆风顺吗?…………
  • 漠视末世

    漠视末世

    当末世来临丧尸变异怪肆意横行人们每天都生活在恐怖的笼罩下,对弱者来说,这只是个残酷的世界,对强者来说,这却是可以成为神的世界你是弱者?还是强者?
  • 行动代号:重启

    行动代号:重启

    这是一群永远都长不大的年轻人,却有着比任何人都要坚强的信念。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并且时刻准备着。当祖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许多人还在彷徨失措之时,他们已经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他们只为曾经的一句誓言,便将此生献于这个伟大而神圣的事业。他们注定为守护光明而生,并每时每刻都在呵护着这片祥和的大地。他们的存在并不是神话,也许就生活在你的身边。假如有一天,有人问你还有没有信仰。你可以自豪地告诉那个人,我们就是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