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演进出来的书院制度,因为他注重自修而不注重讲授,因为他提倡自动的研究而不注重被动的注射,真有他独到的精神。
在洋洋四十二卷的《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中,有一篇四百多字的短稿,标题是《书院的教育》。该稿写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距清朝末年“废书院、兴学堂”的改革才二十年左右。在人们印象中,书院是传播旧思想、旧文化的基地,胡适是鼓吹新思想、新文化的代表。按理说这应该是一篇批评书院的文章,没想到胡适不仅对书院教育作了充分肯定,还指出学校教育的问题所在。这些看法,对于我们认识当代教育制度的弊病很有帮助。
经查,该稿除了被收入《胡适全集》第二十卷外,好像没有正式发表过。因为读过的人可能不多,所以照录于下:
这一千年来的中国教育史,可说是书院制度的沿革史。这是我深信而不疑的。二十年前的盲目的革新家不认得书院就是学堂,所以他们毁了书院来办他们所谓“学堂”!他们不知道书院是中国一千年来逐渐演化出来的一种高等教育制度;他们忘了这一千年来造就人才,研究学问,代表时代思潮,提高文化的唯一机关全在书院里。他们不知道他们所谓“学堂”——那挂着黑板,排着一排的桌凳,先生指手画脚地讲授,学生目瞪口呆地听讲的“学堂”——乃是欧洲晚近才发明的救急方法,不过是一种“灌注”知识的方便法门,而不是研究学问和造就人才的适当办法。他们不知道这一千年演进出来的书院制度,因为他注重自修而不注重讲授,因为他提倡自动的研究而不注重被动的注射,真有他独到的精神。可以培养成一种很有价值的教育制度。
二十年前的革新家因反对八股的科举而一并废除了文官考试制度;因反对书院的课程不合时势而一并废除了一千年艰难演进出来的教育制度!没有历史眼光的革新家的流毒真不浅啊!
在这里,胡适指出书院和学堂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注重自修”,后者“注重讲授”;前者“提倡自动的研究”,后者奉行“被动的注射”。时到今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那种“先生指手画脚地讲授,学生目瞪口呆地听讲”的状况,在各级学校中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是更加普遍,更加严重。这正是我要介绍该文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当年的革新家们会作出“废书院、办学堂”的选择呢?在《中国书院史资料》下册第二四六六页,有康有为的一份奏折,其中谈到西方各国的富强有赖于教育的普及,所以他建议把各省的书院改为学堂,以改变我四万万国民“愚而无学,坐受凌辱”的局面。基于这一想法,当年的改革家才选择了上述“欧洲晚近才发明的救急方法”。
但是许多有识之士很快就发现其中的毛病。比如章太炎认为“废书院、兴学堂”的做法至少有三大危害:第一,它侵占了私学的生存空间,很容易导致民间学术萎缩,进而剥夺人们著书立说、标新立异的权利;第二,这种“专重耳学、遗弃眼学”、不重视身体力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成长有害无益;第三,学生才能不同,性情各异,但是教师却不能因材施教,结果只能是糟蹋人才。又如著名教育家、出版家舒新城在一九二八年召开的全国教育会议上也指出:“中国现行的学校制度,则完全为工商业社会的产物。此种班级制度,在西洋历史亦甚短。……这种整批生产(Mass Production)的班级制,虽然与工业社会的生产概念不相背,但把人当作机械看待。”
这些年来,人们不是经常慨叹“中国缺乏创新人才”、“中国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吗?如果用胡适、章太炎、舒新城的话来审视一下如今的教育,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如果在宏观上不改变“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标准、统一考试”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微观上不改变“先生指手画脚地讲授,学生目瞪口呆地听讲”的教学“注射”方式,那么所谓教育就仍然是一种“加工机械”的做法,而不是“培养人才”的模式。
总而言之,不注意学校教育与工厂生产的本质区别,就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人格独立。长此下去,会对他们的自由思想和创造能力产生致命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