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7300000015

第15章 现代教育制度的问题和失误

在牛津,上课的时间极少,普通一个学生每周上课不逾十个钟头,做研究生的更少,高兴时去听一两个钟头,不高兴时简直可以不必去。

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独立评论》,有五篇描述校园生活的文章,分别介绍了东京帝国大学、牛津大学、中央政治学校、清华大学以及武汉大学的学生生活,可以说由国外到国内,东(方)、西(方)、南(京)、北(京)、中(武汉)面面俱到。比较一下这几所学校,对于反思我国现代大学之路,颇有帮助。

先说《东京帝大学生的生活》。该文作者向愚,是一位留日学生。他曾在《独立评论》发表《留学日本的面面观》等文章,这一次是想从个别案例“去窥测那个学校办理的好坏”。文章说,东京帝大有几个特点:一是学生勤奋自律,二是老师只教不导,三是不重视体育。比如学校虽不打钟摇铃、查堂点名,却没有一个学生缺课。上课前学生要早到二十分钟以示恭候,上课是先生讲学生记的“满堂灌”,下课后先生扬长而去,若有问题,只能去图书馆自行解决。学校有比较完备的运动场地,却很少有人问津,这与人满为患而又秩序井然的图书馆形成鲜明对照。此外,由于当局的压制和失业的威胁,学生的思想比较肤浅,对社会问题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

该文发表时,胡适在“编辑后记”中说:“‘向愚’先生的描写使我们得一个感想:我们的读者何不照这样子描写各人知道最深切的国内或国外的大学学生的生活?”于是又有郭子雄《牛津大学的学生生活》问世。据说郭氏“在英国留学多年,专治国际政治”(胡适语),所以他的介绍应有独到之处。文章说:“在牛津,上课的时间极少,普通一个学生每周上课不逾十个钟头,做研究生的更少,高兴时去听一两个钟头,不高兴时简直可以不必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英国人看来,上课并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只是给你指引一条路而已,“至于这条路的长短以及路旁的花木景色,还得由你自己去探寻领略”。这与我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古训,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今国人提倡素质教育,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上。殊不知改变那种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多留一点独立的空间,以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是问题的关键。

牛津大学实行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说到导师制,竺可桢曾经竭力提倡这种制度。一九三六年,竺可桢刚刚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时就指出:“三年前,国际联盟派了几位专家到中国来视察……指摘中国教育的缺点颇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的教育制度过于模仿美国,在大学里行学分制,教员与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学生只要能读满一百廿个学分,就算毕业,这种制度过于机械。”他还说,最近几年,美国的著名大学也像英国似的实行导师制了。结果是学生的成绩和品德都大有长进。他认为,为了改变我国大学那种“教而不训的制度”,大学一定要选好教授,因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之所以强调教授的作用,是因为求学和做人是一个道理。用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凡能认真努力做学问的,他们做人亦必不取巧,不偷懒,不作伪,故其学问事业终有成就”。

郭子雄还在文章中说,牛津大学的课外活动非常活跃,其中包括体育比赛、政治辩论、学术研究等多种类型。体育比赛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夺标,更是为了培养费厄泼赖(Fair Play)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即使是将来参加政治斗争,也“不致做出卑污龌龊的事来”。辩论会由学生会组织,每周都举行,其内容与时局和社会政治密切相关,是培养青年政治家的最好形式。

这一点非常重要。近年来我们在电视中多次看到大专学生辩论会,但总觉得辩题离社会现实和百姓疾苦太远,给人以轻嘴薄舌的感觉。此外,牛津大学政党林立,但并不视若水火。这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政见不同却能和衷共济的好习惯。至于学术研究,也完全是建立在个人兴趣之上。总之,这所大学是造就贵族而不是培养暴发户的地方;在这里,体育比赛和政治辩论中的佼佼者是学生们的偶像,那些埋头读书不问政治的人不会受到大家的尊敬。

不久,《独立评论》又相继发表文章,介绍了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央政治学校的情况。文章说,与牛津大学相比,武汉大学的学生对教授抱敬而远之的态度,清华大学的师生关系虽然好一点,也仅仅是面子上过得去而已。有些同学想与教授接近,还怕背上“拍马屁”的恶名。中央政治学校是国民党“党立的最高学府”,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由于“文派学堂”涂了“颇厚的‘武’味”,其师生关系可想而知。

文章的作者认为:总的说来,考试频繁,书本至上是国内大学的共同特点。学生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应付考试上,当然会消解他们独立思考、自由讨论的能力。在武汉大学,校园里“研究的兴趣固不浓厚,思想也非常消沉”,大家对于任何事物都不置可否或全无是非,表面上看似冷静超脱,其实是乡愿心理在作怪。在中央政校,有同学牢骚满腹地说:“如果不是为了点名,查得不到课要受罚。……我宁去图书馆钻一整天,不愿去受冤枉的苦。”至于清华,早已拥有“爱读死书”和“分数第一”的名声。

如前所述,英国人重视体育不仅是健康、娱乐的需要,更是为了普及费厄泼赖精神。相比之下,国人却缺乏这种认识。曾经留学英国的储安平介绍说:我们的教育总是以知识灌输为主,但是英国人却遵循“运动第一,书本第二”的原则。他还说,作为一个体育术语,“费厄泼赖”有两层意思:第一,它认为任何运动都是一场游戏,在游戏规则的约束和裁判、观众的监督下,每个人都享有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机会。也就是说,游戏的结果,完全取决于参与者的水平和能力,与其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经济实力等因素毫无关系。第二,它包含“个人之外还有全队,全队之外还有对手”的深义,它要求每一个运动员必须明白,没有队友的默契,就不能在游戏中取胜;没有对手的合作,游戏就无法进行。为此,大家都要有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意识,并唾弃那种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投机取巧、暗箭伤人的行为。总而言之,“费厄泼赖”不仅为正义战胜邪恶、公道代替霸道提供了可能,也使英国人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海外有谚云:“一个英国人是呆子,两个英国人是一场足球,三个英国人是一个不列颠帝国。”与此相应,我们也有一句俗话:“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参见储安平:《英国采风录》和《英人·法人·中国人》)面对如此强烈的反差,我想起陶希圣为《独立评论》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北京大学学生会的感想》。他说:由于“人民的言论和组织的自由,受着强度的抑制”,所以团体训练的缺乏、个人修养的不足以及人际关系的淡漠,是北京大学的老病。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北大,而且还漫延于全国。

自从现代大学制度确立之后,中国曾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专家学者,他们为学术的独立、学术的尊严和学术的发展做出了令人钦佩的贡献,但是这一制度却没有为我们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与此同时,那些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又往往与现代大学无缘,有些人即便是大学毕业,也缺乏现代理念,不懂得现代社会的游戏规则。究其原因,可能与这样一种错觉有关:国人只晓得大学图书馆、实验室是培养学者、科学家的摇篮,却不知道校园里的辩论会和体育比赛也是造就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的温床。另外,我们虽然废除了科举制度,但仍然对一榜定终生的考试制度情有独钟。由此可见,当年“前进路途中的坎坷、曲折、倒退与失误”(钱理群语),与如今积重难返的教育体制有何关系,实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同类推荐
  • 疼痛与唤醒

    疼痛与唤醒

    敬畏诗人,我将贴近诗歌;敬畏诗歌,我将抵达灵魂。虽然,我不能用自己拙劣的文笔为诗人写点什么,但我却可以默默地祝福所有的诗人——守住诗歌的温暖,守住心灵的这片芳草地,让诗性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 叶紫作品集

    叶紫作品集

    掉队以后,我们,一共是五个人,在这荒山中已经走了四个整天了。我们的心中,谁都怀着一种莫大的恐怖。本来,依我们的计划,每天应该多走三十里路,预料至多在这四天之内,一定要追上我们的部队的。但是,我们毕竟是打了折扣,四天过了还没有追上一半路程。彷徨,焦灼……各种各色的感慨的因子,一齐麇集在我们的心头。
  • 鸟眺望的地方叫作远方

    鸟眺望的地方叫作远方

    本书是一本潘云贵个人作品集,精选了几十篇潘云贵创作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为90后代表性作家,潘云贵的文章着墨于青春,把属于这个年龄的生活的精彩表露无遗,有人说青春是残酷的,但是潘云贵笔下的青春是温暖的,当你感觉青春令人窒息时,不妨读读这些美文,谁让他是最精湛的心灵治愈系高手呢。
  •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韩愈文集4

    韩愈文集4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星辰天耀

    网游之星辰天耀

    星天,一个带着超高技术的玩家。在于仇人同归于尽是重生回到了2054年2月12日,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他决定弥补重生前的过错。并获得了一把神器——“银河”!
  • 傲剑神帝

    傲剑神帝

    千年前修行界第一天才陈傲,被挚爱与手足杀死。千年后,陈傲重生,却发现身在凡人界成了一个弃子入赘的驸马,陈傲为了进入修行界复仇,展现出妖孽的天赋,捕获公主芳心,再次踏上超凡入圣之路。
  • 英雄联盟之王者归来

    英雄联盟之王者归来

    亲情与梦想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为了给自己短暂的离别划上一个句号,他将厂长打下神坛。然而世事无常,众叛亲离之后,当旧梦初醒,新路起航之时,他将悲愤化为动力,登天路,碾众神。他要告诉全天下,华人电竞屹立世界之巅。
  • 齐钥医女之千沉漓

    齐钥医女之千沉漓

    她,21世纪的医女千沉漓,冷心冷情。她,齐钥国空有美貌的将军府傻女。当她成了她,此后一身红衣,手持袖针,救治天下有梦人,杀尽天下负心人。片段一:某女嗤笑道“呵,才貌双绝就可以当上九天玄女,怎么,难道天下人是在选花魁吗?”片段二:“碧落,别和比本小姐长的丑的说话,万一她那施了两斤重的粉呛到了你,小姐我会心疼的”片段三:“小姐你要那么多针做什么啊?府中绣花的针很多的。”“我要针可不是绣花的,我要针是治病救人,自保用的。”片段四:“带着个面具,谁知道你是不是长得见不得人”“之所以带着面具就是本王长的太美了,本王怕你看了会当着本的面流口水”“自恋是种病,得治”“本王有这自恋的本钱”归隐天师断言,九天玄女,风姿艳绝,异世之旅,毗邻天下,得此女者得天下。迷雾森林,毒物重重。食人花,毒花藤,食人蚁,有毒的狼群,靠,这么多危险也只是在森林里。死海怎么渡?看着眼前死气沉沉的海水,活下来的人表示不淡定了。既然渡不过去咱划过去。食石岛中危险的石头,你若速度不快它必让你死翘翘。……………艾玛,经过此万里长征还困难的一番翻腾后,血葭七弦琴现世了……………此文男女一对一[女主清冷妖娆+男主洁癖邪魅+穿越+架空+一生一世好丽友]
  • 异域穿越之武道情缘

    异域穿越之武道情缘

    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武道世界当中,一颗小小的落石究竟能够激起什么样的浪花?一个牵扯众多好友的核心人物,面对众多艰难困苦又会作出什么样的抉择?再说了,他是为什么要穿越的啊?异域穿越之武道情缘,讲述了一个平平常常的现代人,在怀揣执念奔赴武道世界后的种种。是真、是善、是美;是苦难、是磨练、是升华。期待您的见证。
  • 盛宠霸爱:言少的傲娇女王

    盛宠霸爱:言少的傲娇女王

    她狠辣凌厉,他霸道深情。见面第一次,他就吻了她额头,见面第二次,又来了个强吻。他说:“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可是你的未来,我想奉陪到底。”她怒:“乘人之危,绝非君子所为!亏你还冠以君姓,不想却是这般无耻之徒!只懂得以貌取人!”他答:“相由心生,你怎么知道我爱上的不是真实的你?”“我们的名字真是巧合,取你之名,加我一字,就是我们的诺言:情深不弃,君心不悔,今生何求,唯你而已。”一言不合就情话连篇,从此相爱两不厌,从此“君王不早朝”……复仇路线,宠文风格,男强女强,双处1V1。虐渣!打脸!惊艳!
  • 信仰之名——陷落的白宫

    信仰之名——陷落的白宫

    “BF”行动小组成功地找出了CIA中的卧底,消除了内部危机。但他们同时也牵出了一个神秘的组织——黑暗帝国,CIA对这个及其神秘而又庞大的组织竟然一无所知,这让BF无法对这个组织定性。正当他们一筹莫展得时候,部长邀请他们去一所名为“白宫”的私立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就在他们到达白宫的当晚,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袭击了白宫学校,而令BF感到惊讶不已的是,这伙武装人员似乎和黑暗帝国有些某种联系。
  • 网游之高手寂寞

    网游之高手寂寞

    一段网游的传奇,几段爱情的故事!叶丰,一个失恋的孤儿,神奇的遭遇让他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实力。为报师仇,灭杀强敌。难耐单人之力无法与一个国家相抗,正好一款游戏的问世让他看到了希望。白衣飘逸,坐下神骑冰雪神物,于敌国乱军之中横行无忌,创造一个神话!
  • 男神驾到:扑倒帅气爷

    男神驾到:扑倒帅气爷

    苏抹盛觉得,萧依晨是这个世界上最坏的人了!坏到可以让她随便欺负他,可以让她不理他。可是苏抹盛就是好爱好爱他!爱到无法自拔,爱到愿意为他做一切!不过呢,萧依晨有点迟钝,当初是她主动追得他,他还说她是“包子脸”!真实不解风情!(本文是宠文,不会太虐!章节不会太长,谢谢!)
  • 纵横星罗志

    纵横星罗志

    星罗大陆是一个架空世界,一如西方的指环王,东方的九州。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世界,于是作者将要讲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有人在奋斗,有人在彷徨,有人选择坚强,有人已经放弃抵抗。无论你是谁,在这个故事里,你都能够找到自己。曾经的自己,现在的自己,亦或未来你想成为的自己。作者只是想告诉所有人,不论你现在过得怎样,你的对手,从来都不是命运,而是生活本身。本作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