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37600000008

第8章

第四杂问难问。八不明中假二谛。自心所作有出处耶。答有文有理。文则八不。处处经论散出。但菩萨璎珞本业经下卷云。二谛义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也。又大经二十五师子吼品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不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与中论次第小异。而意同也。理则二谛是教。故假生假灭等是世谛。假不生假不灭是真谛。故具明中假义也。问八不是不生不灭等。教不生不灭。为理不生不灭之不生不灭等耶。答具含两不生不灭等。但理为正教则傍也。问何以知之。答彼经中烈八不竟云。而相即圣智无二。故是诸佛菩萨智母也。大经云。涅槃之体非有无。非亦有亦无也。大品经相行品。身子白佛。诸法实相云何有。佛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有无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也。中论序大意云。闻不生不灭毕竟空便失二谛也。又四谛品云。诸法虽无生而有二谛也。故知。具含中假。而中为正宗。二谛为傍。具如二谛中说也。问八不是佛说者。龙树造中论时。即引经中八不安论初为非。答不可定判。或宾伽引经中安处。或可。龙树引经中八不序无畏论初。故注论者。安中论序意初也。而应非是释论中八不牵安处。大论中。至难处即指中论。为正观论。如正观论中说。故知。释论中论后造也。又亦可。青目于千年中出世注中论。或可。引释论中八不。安处中论序意也。问释论中指正观论者。何必是中论耶。答中论观法品云。正观论之称。故知。中论是正观论也。故相传云。中论是释论之骨髓也。问八不八非八无是一是异。答亦可一亦可异。是一眼目异名也。异者八不中为正。故八不无对。非等有对故异也。问八不中不生不灭得云两不为不得耶答既云不生不灭。那非两不也。问不生复不灭两过道所不。所以言两不者。不生复不灭两过道不。故得论两不。不灭不生故应是两中也。答双除生灭始是正中也。问若双除生灭方是正中者。亦应生灭双除。唯是一不不。答不生复不灭。双不于生灭。所以一中也。问若双除故一正中者。亦应双除二谛故一正中则无三种中也。答实是一道正中。为除病故辨三种中。亦除执故。两不二中并得义也。问假生不生假灭不灭。不生不灭名为世谛中。假不生非不生假不灭非不灭。非不生非不灭名为真谛中道者。世谛不生不灭中。与真谛假不生假不灭。若为异耶。答安假简异中不生等故则殊也。问假不假宁异耶。答对假生假灭。明假不生假不灭。此假不生等。皆是不二中道之用。除假生假灭与假不生假不灭等。不生非不生不灭非不灭。方是正中也。故假不生假不灭。如假生假灭。悉是假。亦是用。亦是末也。不生不灭中。如非不生非不灭中。皆是中。亦是体。亦是本也。虽体用与中假等开。而无踪迹。非体非用非中非假。强名体用中假等也。问中论四谛品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无。亦是假名亦是中道。则是三义云何耶。答明此偈多种势。今一种意释之。此一偈有三句。即胜八不。八不正是一中道句。言因缘所生者。是因缘所生之生灭法。此所生之生灭。既从因缘而生。故无可为生。无可为灭。只是空生空灭。所生既空。能生此生灭之因缘亦空。能生所生既并无故。言我说即是无也。故中论观法品云。生时空生灭时空灭也。涅槃论云。王宫生生而不起。双林灭灭而不无也。亦是假名者。即是第三句。以假故有能生之因缘。以假故有所生之生灭。假生不名生。假灭不名灭也。以假生灭不名生灭。故即是第三句不生不灭中道。故云亦是中道义也。大乘论明义有二种法门。一云义次二谓根缘次也。义次者。必须前后相生始终次第也。根缘者。有疾即除。有缘即说。不必须前后相生也。明因缘义则总。若识因缘者名为佛法。不识因缘则非佛法。故中论四谛品云。若见因缘则见佛与法也。今破外因缘则总破众病。申佛因缘则总申佛教也。故因缘在论初也。问二谛亦总收众教。此中论既言二谛为宗者。若学教之流正迷二谛。何不题破二谛品耶。答亦得不得。得者。外人闻不生不灭毕竟空。便失二谛。欲申二谛故造论。又迷佛二谛故生诤论。为此造论。亦得二谛在论初也。不得者。二谛语局。因缘则通。以二谛但是二非不二。但是教而非理。若是教之与理二与不二。并是因缘。义则总也。问因缘既总。何故不以因缘为宗。答二谛为宗。岂离因缘。但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今正与外人共诤佛二谛。故以二谛为宗也。又青目序品意云。因缘即是八不。八不即是因缘。八不既贯论初。因缘亦标论首也。问何以知八不即是因缘耶。答偈及长行并有文证。偈言能说是因缘。即能说八不因缘。长行云说因缘相。所谓不生不灭等也。问八不是因缘。若破因缘即破八不。若申八不即应申因缘耶。答若体因缘即是八不。无假须破。但外人不识因缘即是八不。八不自是真谛。因缘自是世谛。彼解因缘僻故。所以破因缘品也。问龙树为称佛教申为不称教申。若称教申者。佛前说小后说大。今何故前明大后说小。若不称教申。即是颠倒也。答有四义。一龙树称佛本意申佛教也。所以者何。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故。谓一乘道。但为浅钝之缘。曲为小教。今申佛本意故。前申大也。二欲明中百两论互相开避。百论前浅后深。中论前深后浅也。三佛自前说小后明大。中论自说大乘实不欲说小。但为外人不堪学大乘观行故。论主更为说小乘也。四欲示小乘从大乘出。是故前大后小也。问因缘语通。故生与不生皆是因缘。八不但是不生。云何言因缘即是八不也。答八不不生。此是因缘不生。故不生即得生也。故中论云。如经中说。若见因缘即名见法。见法即见佛也。若不见因缘。即不见法。不见法即不见佛也。此是借因缘破不因缘也。故大经云。是诸外道。无有一法不从因缘生。佛性不尔。不从因生故。是借不因缘破因缘也。问佛性既非因缘。是无因以不。答亦得。故云涅槃无因而体是果。然佛性非因亦非果也。故中论具有二义。如破无因等外道计故。说十二因缘。此是借因破无因。又文中破四缘生。故是借非因缘破因缘。至论正法。未曾是因缘及不因缘也。问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与因缘所生法二处因缘。是因缘是同是异。答既云两处。宁得是同。复是假名因缘。那得异。而意同也。今大乘明因缘义。因者如依因习因生因等。并是说缘为因。若如四缘等。皆是说因为缘。若缘缘于因。因即是缘。缘义为因。若因因于缘。缘义亦因。故因缘义通。而言八不不生不灭等为因缘。但因缘义。无差别差别开为三义。一者当体得因缘名。只八不是因缘故何者因不生故不灭。不灭故不生。则八不是因缘。只八不不生等。是言说故无非因缘故。云当相是因缘。名八不为因缘佛八不不一切故也。二者八不是因缘本故名因缘。则因缘空坏因缘故。八不非因缘。既八不不一切不生不灭等亦不因缘与不不因缘。岂得当体是因缘。是故因缘本也。三者破因缘已得名。如毗昙辨六因等明诸法等也。今明。八不不一切。辨无因缘法。破外道因缘义。故名因缘。然备有此三义。遂得悟不同。抑没不无浅深之异。而具有三义。名观因缘品也。问能说因缘者。唯障邪说是戏论。邪观亦是戏论。答有通有不通。何者二而不二通。不二而二别。问若通者邪观亦是邪说不。答既未邪言。云何是邪说。问若未邪言未是邪说者。亦未戏言未是戏论也。答戏论是借譬之名。故名邪观。于道无所克获。如小儿戏论为耳。问未邪说已是戏论者。未正说已是正说经也。答亦如前。无差别差别即不得。差别无差别亦有明之。故大经云。迦叶佛时非无此经。但不说耳。问以不戏论止戏论。亦以戏论止戏论不。答亦通得也。问若以戏论止戏论令不戏论。亦应以不戏论止不戏论令成戏论反决也。答两途既皆言止故。相与令息。故戏论止戏论尚令不戏论。岂况不戏论止不戏论。而令成戏论耶。问既以戏论止戏论。即以言止言。答得。自有以不声遮声。自有以声遮声也。问若以言止言。亦应[打-丁+屑]出[打-丁+屑]。以病治病。即应以长待长也。答相待论相成。就相显发为论。止治令有所去离故。此义即通。所以不例也。问上云。常无常等四句并戏论者。四句悉戏论不。答有所得四句并是戏论。无所得方便说四句。悉非戏论。亦是正说。问无所得四句非戏论者。亦应无所得颠倒非戏论也。答无所得假名说四句则便。假安颠倒则不便。何故尔。以众生多颠倒少不颠倒故。若任而论之。正善具成就。演说四颠倒即倒也。问若有所得四句皆是戏论。无所得四句并非戏论耶。答一往相对论。常是戏论。无常非戏论。又无常是戏论。常非戏论。复常无常俱是戏论。非常非无常非戏论。总括始终明之。凡论相心四句。成有所得并是戏论。就后方便皆非戏论也。故反折论云谤也

同类推荐
  • 御制广寒殿记

    御制广寒殿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RAMONA

    RAMO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

    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混元圣记

    混元圣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送十五舅

    送十五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宫密钥

    天宫密钥

    济公八百年睡醒神游九州,感言人富德缺唯有法治。玉帝派来俊臣到楚国办点。行险招的来队点了高招李斯,稳招徐有功,狠招樊哙,绝招郑国,损招周兴,阴招的张汤一班清官能臣。因众仙对来一干人不放心,玉帝又命济公作为督查组长带队下凡。济公带了不信邪的西门豹,不怕事的申不害,打不死的程咬金,不怕抓的高力士,吓不倒的东方朔,打鬼的钟馗一班奇能异士。玉帝秘授来俊臣跷跷板一个,授济公哑铃一对,都是完成任务重返天宫的钥匙。结果来队从跷跷板中悟出了升官术,济公的哑铃成了他行使监督的公正锤。玉帝把花事大权授予了高力士,密嘱重返天宫须得两套钥匙同时开启。工作队在明处,督查组在暗中,双方斗法较招,最后能完成任务重返天宫吗?
  • 仲悠传

    仲悠传

    老刘常说:“我乃汉室宗亲...”旁边两个大胡子打断他的话“大哥,咱能不说这个吗?”孙策常说:“看你功夫不错!要和你单挑!”旁边一个伪娘叹气道:“小心你父亲又踹你!”老曹常说:“朋友经天纬地之才,可否愿意同我一起拯救这大汉啊?”旁边的仲悠说:“人家还小,你就放过人家吧!”老谋深算?这里面....好像没有!沉稳淡定?这里面...好像也没有没有!为何都没有!因为他们很年轻!他们很热血!他们都是一脸老子天下无敌的骚年,他们讲究的是热血和痛快......
  • 我的青春不驻足

    我的青春不驻足

    人生就是这么操蛋,不经意间,我们被这操蛋的人生上了一遍又一遍。岁月静好,那些年我们错过的青春,现在已经什么都不剩了。清风拂过你的裙摆,柳絮撩过你的发梢,在风中白衣飘飘,绝世倾城的你,再见,却也是波澜不惊......
  • 神话时代之诸神再起

    神话时代之诸神再起

    众神出,天帝陨,神话破,未终结,一朝起,神魔灭!
  • 网游之佣兵手记

    网游之佣兵手记

    18岁,他说这是一个有着无数可能的年龄,不需要拿命换钱。我不懂他说的无数可能指的是什么,但是我却知道佣兵生活,绝对不是我想要的,至少现在不是。——殷小川
  • 天魔老祖

    天魔老祖

    天魔老祖不是童话,而是黑暗童话。若说《光神雨晴之学生篇》中的夏雨晴是一个大好人,那《天魔老祖》中的月夜就是一个大坏人,一个可爱有趣不让人讨厌的大坏人。《天魔老祖》是黑暗童话,不是给小孩子看的故事,小孩子勿看。
  • 凭空想象

    凭空想象

    玄幻小说;《凭空想象》。作者;吴泽文。这是一个听着玄,读着更玄,无中生有的故事,说它玄,玄的让人摸不到边际,玄的让人难以想象,玄的有点’不着调‘,用神乎其神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秦始皇梦中得贤士,此人姓甚名谁?灭六国,是谁施法搬天兵?褚广凭何许人也?焚书坑儒惹众怒,佛祖一气灭大秦?空空僧为何撒豆成兵修长城?大江游巨龙,谁人舞空中?李想儿替父斩水怪是否得手?象叔决断定乾坤。欲知以上详情,请读头版经典玄幻小说《凭空想象》;作者;吴泽文。
  • 红颜笑:倾世绝恋,魔君滚远点

    红颜笑:倾世绝恋,魔君滚远点

    (本文以后包月)楔:六界之中,人是最自私的,妖是最狡猾的,鬼是最贪婪的,神是最虚伪的,魔是最冷血的,而我却是最迷茫的···她21世纪最会伪装,最诡异的杀手--穹皇,一次意外失她来的神域成为神女,却遭人陷害被迫转世,又遇魔尊君亦宸。神秘的前世今生,特殊的体质,奇特的遭遇,这到底预示着什么?当前世的恩怨一一被揭开,他们是继续,还是分离·····某男: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小女孩,嘟嘴:妈妈说不可以和不认识的人说话,不过我看你长得帅,就告诉你的!咳咳,本姑娘小名叫苏苏,大名君倾。某男邪邪一笑:我是你爹爹,你可知?小女孩:我妈妈说了我没有爹爹,你才不是爹爹!
  • 重生之千金毒妃

    重生之千金毒妃

    她是尊贵的相府嫡女,容貌出众,善良温婉,只是……她善待姨娘,姨娘却害死她的母亲;她疼惜庶妹,庶妹却夺她夫君;她扶持丈夫,丈夫却让她胎死腹中.母族被灭,她死不瞑目,泣血发誓,若有来生,她再不做那等良善之人,人若犯我,灭其满门!重生十四岁,她逆天改命,姨娘狠毒,她比姨娘更狠毒,想要丞相夫人的位置,哼,贬你做通房,庶女嚣张,喜欢渣男,行,打包送你床上,渣男想占便宜,可以,让你断子绝孙,当阉狗!重活一世,她言笑晏晏,伸手将迫害她的姨娘庶妹推进火坑,将渣男踩进泥土,将无情狠毒的父亲拉下马背,只是那个谁,我杀人,你递什么刀?
  • 湖畔随笔:寂静中聆听

    湖畔随笔:寂静中聆听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