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29000000003

第3章

鸠摩罗炎云童。即童寿也。合取父母两秤为儿一名者风俗异也。正言父母两秤并是美名。欲令儿好故合字之。此方达士张融为儿立名亦云融。人问之其故。答云。父融子融。融融融不绝。亦是美其子也。钻仰累年转不可测者。孔子门人叹孔子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今什公门人用之以美什也。问什是何名。答什者父什。此间之美名。故以叹其人也。问肇值什得几年而秤累年。答什以弘始三年十二月至长安。弘始七年十二月亡。首尾五年。而肇公涅槃论云。在什公门下十有余年。亦云十有二年者。正言十二年是一纪之员数。故用之耳。庄子外篇云。庖丁十二年不见全牛。亦用十二季事。不见全牛者。不见四支百体外别有总牛。此胜天竺四外道。并计有总牛。但总与别一异。故成四家耳。常味咏斯论以为心要者。什本小乘学。而丘兹王子名沙车。是大乘学。二人深相钦味。但恨学业不同不得从就。王子欲化什公。故一时来其并房高声诵阿耨达经明色空乃至一切法空。什遥闻之明旦问曰。此是何经而破坏一切法。答曰。是大乘经。又问此经以何为义。答曰。毕竟空为义。什曰。眼现是有。云何言空。王子问云。眼是有者以何为性。答以见为性。难曰。若眼以见为性。应自见眼。又难曰。眼一微成耶多微成耶。若一微成则一微能见。不假多也。若一微不见多亦不见。如一盲不见多盲亦尔。又问。若有极微色则有十方分。有十方分不名极微。若无十方分则不名色。于是什无以对之。王子因授中百二论与什。大重之。故云常味咏斯论为心要也。先虽亲译而方言未融者此第九叙翻论旦越。翻论檀越有二人二处二时。初是天子姚兴为旦越。次是姚嵩。初在逍遥园西明阁上。次是草堂寺。初是弘始四季四月。后是六年也。就文三。初叙什方言未融。次述旦越重请。后明什重翻。什从丘兹来西凉州首尾十八年。弘始三年来长安。四年正月即就翻译。但识一往之言未通达言尽。故云未融也。思寻者以下出其两失。一文谬。二理失。文谬故令思惟寻究之人多有进退。进退者如似解复似不解。踌躇即进退也。标位者下明理谬也。标位谓总标纲领作起尽也。乖谓与理乖也。迕失也。归致即旨归理致也。大秦下第二叙旦越也。大秦处也。司隶者官也。安成侯位也。姚姓也嵩名也。下叹德可知。每抚兹文者。抚执捉之辞也。所慨良多者。慨叹也。以文谬理乖所以伤叹。问姚嵩云何能知其失。答其人俗中精解义。曾著启问天子姚兴涅槃无名义。兴答启云。夫众生所以流转生死者。皆由著欲故也。若欲止于心则无复生死。与空合其德。乃曰涅槃。岂容名数于其间哉。肇公述兴涅槃无名义。故作涅槃论有九折十演也。以弘始六年岁次寿星者。尔雅云。东方七星。谓角亢两星星中之长。故云寿星。今岁次之。故以为名也。集理味沙门者第三正重翻。理味沙门即解义之流。凡五百余人。于草堂寺重翻也。质而不野者。庄周云。言隐荣华故除其文饰。所以云质。复剪于拙朴故云不野也。简而必诣者。删其烦文为简。狭文必秤理为诣也。论凡二十品下第十定品偈少多。文疏已释。依提婆梵本品皆五偈无多少也。而有多少者三义。一注人释有广略。二翻论人复重增减。三方言不同。故多少者不定也。有人不解斯意。遂不用肇公品各五偈之言。盖是未见论意耳。破尘品要观。吉藏息慈之岁已重此文。西垂之年玩味弥笃。然十章虽并精巧。但破尘一品除患偏要。又长安盛弘唯识。亦宜辨其同异。故因讲次疏而出之。先论于尘然后辨破。释尘三师。一外道。二毗昙。三成实。外道计三尘。一总尘。如外瓶为眼所见。内身亦尔。故云眼见于瓶亦见人也。既为眼所见亦为耳所闻。如是一切。二别尘。五尘成瓶今见瓶色即名见瓶。见人色亦名见人。眼见既尔。耳闻例然。三邻虚尘。圆而是常亦为眼所见。此三摄尘尽矣。毗昙尘凡有二种。一者五尘。二者法尘。五识所取名为五尘。意识所缘目为法尘。然过去未来五尘虽为意识所取亦五尘也。问现在五尘上有生住异灭苦无常等。为是何尘。答属法尘也。次成实明尘者。论师云。法尘有二。一别体法尘。但为意识所得。二同体法尘。即过去未来五尘。以为意识所得复为五识所缘故名同体。次论同异。成实明。总瓶是假属法尘。为想心所得之。识但得瓶上青黄实色耳。故与外道异。智度论云。九十六术不说意。以难解故。若尔亦应不说法尘。是故见破情品及以此章但说五尘耳。毗昙明。无有假瓶体用但有其名。名属行阴为法尘摄之。次论色尘同异。毗昙明。可见色有二十一。谓青黄长短等。成实明。青黄是实为眼所见。长短为假属法尘。想心得之。次邻虚尘同异者。外道计。邻虚无十方分圆而是常。非眼所见。故下文云。汝经言微尘非现见。云何成现见。前云邻虚圆而是常一切现见。此是外道自秤。后云非现见者。论主征彼经明非现见也。毗昙明。亦有邻虚尘无十方分。具二缘生故是无常。一因缘二增上缘。因缘中过去业报得是报因。前后相生是自分因。四相扶起是共有因。成实师有二释。一开善师云。邻虚尘就有中折之不尽。故细更复细。二庄严师。折之则尽而无复十方分。与外道异者。彼云。义论十方。在东望则尘居西。在西望则尘为东。亦为四相所切。与毗昙大同。次明破者。但破尘想实不破尘。故下文云。愚人见炎为水。但破水想实无水可破。此想之亦名妄想。以实无外境妄作境想故云妄想。亦名无明。以不得正观明故见有外尘。亦名分别。实无尘境横生分别言有尘境。问既是破想。应名破想品。云何名破尘品耶。答破彼想谓有尘故言破尘耳。实是破想。是故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以无法可除故也。问见有外尘有何过患。答想谓有尘即是无明。以见有尘便见尘有净不净。故于尘起净不净倒。即是从无明生于颠倒。以生净倒是故起贪。生不净倒即便起嗔。贪嗔因缘是故起业。起业故感二生死苦。名苦集谛。是故由尘有一切过患也。悟尘本空则无明灭。故不起净不净倒则颠倒灭。净不净灭故不起贪嗔。贪嗔无故不起业苦。便得解脱。名灭道谛。故具得四谛观。次明二谛观者。知尘本无。而凡夫谓有名为世谛耳。

谓有非有名第一义。即二谛观也。次一谛观者。了尘想本不生故不苦不集。今无所灭故不灭不道。即一实谛也。次无谛观者。本对于四是故有一。竟不曾四何有一耶。此是从四谛至二谛。二谛归一谛归无谛。次从无谛故有一谛。一谛故有二谛。二谛故有四谛。故舒之弥沦法界。卷之泯无踪迹。此并是空中种树虚里织罗。虽舒而不开。虽合而不卷。肇公云。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言动而静。似去而留。可以神会。不可以事求。次论同异。问无尘无识浅深云何。答摄论云。无尘浅位无识位深。今明若别约借识破尘。一往阶位可得然矣。依百论及众经论大意。无尘无识位无浅深。故百论云。但破水想实不破水。即是但破尘想实不破尘。以此详之。尘想若无尘即无。尘若无尘想即无。更无异时。又例如我见及以法见。倒心计有我。我若无倒情即无。倒情无故我亦无。倒心见有诸法。诸法若无倒心即无。倒心无故诸法即无。又例如眼病见空华。空华无故眼病即无。眼病无故空华即无。故知更无异时也。二者摄论云。尘毕竟无非是世谛。而存有于识。以识为世谛。今明此亦一往之言。借识破尘故云尘无识有耳。然尘与识凡有二种。一者性尘性识世谛并无。二因缘尘识世谛俱有。就本末言之。实由心计尘而心外无尘。以心为本以尘为末。则明尘无则识有。此是一往之言。然就理言之。尘识俱无。约请辨之。尘识俱有也。

问摄论云四识义。一似根识。二似尘识。三似识识。四似我识。一切皆是识实无尘。今云何言约理俱无就情俱有耶。答此是借识破尘之言耳。但是四识实无别尘。此云识者詺倒想为识。想谓有根。想外实无有根。乃至想谓有识。想外实无有识。然所想既无能想宁有。如上释之。是故于情皆有。望理并无也。问三论不明唯识义。今云何用之。答三论正明此义。中论成坏品云。若谓以现见而有生灭者。则为是痴妄而见有生灭。故知无生灭之境。皆是痴妄谓见之耳。观颠倒品云。色未与心和合时空无所有。当知是心想谓有色耳。心外实无有色。百论破尘如上引之。想谓有水实无水可破。又三论大宗明二于谛。中论释世谛云。一切法性空。而世人颠倒分别为有。于世人是实名为谛。百论破空品亦尔。俗于世人为实故秤谛。俗于圣人不实故非谛。当知实无诸法。于情谓有。于情即是横谓。横谓即是识也。问尘识既无浅深。菩萨从何位作无尘观。何位习无识观。答从初发心至于佛地皆作无尘识观。所以然者。横论万法竖辨四句皆是想心所见起四句绝百非是名诸法实相。菩萨从初发心即学实相观。是故大品云。菩萨从初发心即学无所得。无所得不得于尘识故名无所得。从初发心信一切法皆是想心所谓。所想既本来毕竟不生。能想即本来不生。作如此信名为十信。得此悟解观心位立名为十住。是故经云。入理三昧名为十住。依此起行秤为十行。知尘想不生念念常起无无生不向尘想。亦回尘想之心向无尘想名为十回向。无尘无想观行现前名为十地。尘想结习都净秤为佛地。问何处云从初心至佛地皆无尘想耶。答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华严经云。初发心时即是佛故。约观行明昧不同故有诸位差别耳。问尘识位既无浅深。我空法空亦无浅深。何故摄论等云十解菩萨得人空。未得法空。答须深识此义。我之与法皆是想谓。并秤为尘。于尘内破之自有难易。人尘五情取之不得故易除十住得人无我。法尘五情取之并得故难破故未得法无我。则与前义不类。论本始义云。大品云。一切法不生故波若生。所言一切法本不生者。通而言之。所谓之境能谓之心皆本不生。别而言之。实无尘生想谓言生。今所谓境既本不生。能谓之心即无生。如所想炎水既本不生。能想之心即亦无生。然能谓所谓颠倒既本不生。对此而明波若即是本生。故颠倒本不生波若本生。此二本相对也。于颠倒本见是诸法生。于颠倒即波若本不生。此亦二本相对也。约缘今颠倒生。亦约缘今波若不生。亦就佛今颠倒不生。今波若生。此二今相对也。颠倒本不生于缘今生。波若本生于缘今不生。约佛颠倒本不生今不生。波若本生今生。此文略论本末。此可释本有今无偈。及通一切迷悟宜熟思之。三种毕竟空义。问成实等亦明假实空。即辨尘空与今何异。答一切佛法明三种无生毕竟空。一者诸法实相本清净无尘及想。二者众生横谓言有。此谓亦无。如无炎水横谓言有亦无水生。是以六道本来不起。三者十方诸佛随倒情说有尘亦无尘想法起。如随渴人说有炎水实无水起可用。以为深观行意也。外道之人都不知此三。毗昙但知瓶人等尘无亦不了此三无。成实虽知无人法尘不知三本性无。故与大乘为异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的男友太招鬼

    我的男友太招鬼

    只因我生做女儿身,竟然被奶奶偷偷卖给道士借去了我半条命数。家中不喜我这个女儿,将我丢给乡下的神婆姥姥。以至于我对鬼神之事一知半解。谁曾想再次见到那个拿走了我半条命的男人的时候,竟是在表姐的订婚宴上。家人瞒着我,让表姐顶替了我当年半条命的恩情。故事至此,才真正展开。
  • 魂俯九天

    魂俯九天

    两个世界的恩怨,将爆发怎样的惊天大战?上古的仇恨延续到现世,又将以怎样的方式降临?天才并起的时代,又寓意着怎样的动荡?坐在神殿王座之上的魂皇,是否将带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再次君临?“末语,我欲西方世界遭劫之心,从未改变。”
  • 死人祭

    死人祭

    去给死去的姐姐哭丧,没成想把姐姐尸体里的死婴哭活了………………
  • 阿桂餐馆

    阿桂餐馆

    这故事讲述了十年后的阿桂开了家新餐馆,在招聘时遇见了善良,却懦弱的范二虎,暴走小萝莉周晓晓,落魄富家女欧阳雨,还有花花公子吕子洲。这是一场发生在一家餐馆里的爆笑故事。
  • 逆天教主

    逆天教主

    掌道藏,握真谛,破乾坤,一剑天摇地动!悟佛法,修法力,舞苍穹,独指毁尽山河!无尽妖域,北荒狼骑,永夜魔界,禁宫漩涡!十六岁贫苦少年陈通,因一场偶然而至的变数,一步踏进京都,进入让天下人都梦寐以求的书院修行!仗剑天涯,行大侠之事,问天下从此有谁可当,唯此逆天教主无可匹敌!
  • 青春无度

    青春无度

    青春是用来挥霍的,即使你很珍惜很小心的保留,它依然很快的从你的身旁溜过,所以,青春就是一个操蛋的王八犊子,不用去挽留,使劲的挥霍,它也绝不会给你穿小鞋,让你没有青春。
  • 狐囚杏

    狐囚杏

    当时年幼大破族里大忌,混入战场与他相识。原以为他就是命中注定之人,但怎么却是如此…
  • 一路君心

    一路君心

    她重情,亲情给了她伤害,友情给了她依靠,而爱情,却是她迟迟不敢触碰的,爱情的花,极美,却也带着致命的毒。她是个谜样的女子,聪慧却也愚笨,直率却也狡猾,善良却也冷漠,敏感却也迟钝,开朗却也忧伤。她是许多人的福,亦是许多人的祸。冷酷如他,为她愿舍天下;风流如他,为她守身如玉;温润如他,为她终身不娶……她有着别人奢望的宠爱与地位,却假死离开。不是自己想要的,再多也徒然。她是众人眼中优秀的女子,却仍旧弥补不了心中的缺。她在等,等那个一心为她的人,即使,不一定等得来!世间的付出与收获,本就如因果般循环。她一直相信,受过的伤,尝过的苦,遭过的难,上帝会转换成另一种形势赐予你,那是“幸福”。人物语录:路心说:“今心为念,心田是思。懂得思念的,便是会幸福的人。我是幸福的。”凤君说:“何必隐藏忧伤来强颜欢笑,你,终究也只是个人而已。”祁说:“我祁公子可不是浪得虚名,岂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冰月说:“原来是主子啊!当初怎未叫我去帮忙,毕竟杀人太累了。”妈妈说:“是亲戚家的孩子。”……
  • 强势萌妻:诱拐花心总裁

    强势萌妻:诱拐花心总裁

    她职场强势,私下单纯,一见钟情花心总裁,各种诱拐
  • 杀仙纪

    杀仙纪

    不顺天地,不入乾坤,半仙半魔,诛魔杀仙。许我一方天地,世人与我共繁华;必诛我于天涯,世人皆死我独活。一人不朽,一剑封天,天地一念在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