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71600000004

第4章 爸爸要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们总喜欢用“天真无邪”来形容孩子,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玩好就可以了,不会有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其他需要。尤其是“粗线条”的爸爸,可能更容易忽略孩子的这些问题。其实,孩子的心理也是相当丰富的。要想做一个成功爸爸,首先就要读懂孩子,了解孩子的所想、所要,这样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爱孩子,就给他一个幸福的家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成长环境,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乐观、自信、善良、豁达;相反,一个充满战争和硝烟的家庭,孩子也很难养成健全的个性。美国《科学》杂志上曾发表过一篇调查文章,一位心理学家对4000名独生子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家庭气氛和睦、常有笑声相伴的家庭,孩子的智商要比家庭不和睦的孩子智商高。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愉快的情绪时孩子生长发育及健全心理的重要因素。家庭幸福,父母的关怀爱护,是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及良好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因此,爸爸如果真的爱自己的孩子,与其每天想着给孩子买什么补品,上什么补习班,倒不如为孩子创造一个幸福、欢愉的家庭环境。毕竟,家庭幸福才是孩子最好的“补品”。对于孩子来说,失去家庭的温暖,即使吃再多的补品,上再贵的补习班,恐怕也难以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心理。

李园从第一天上幼儿园开始,就不哭不闹,也不与小朋友交往。开始老师以为她只是还不熟悉。可是渐渐的老师发现,小李园每天一进教室就呆呆地自己坐在一边,谁跟她说话都不搭理,连老师问话都不回答,有时还会自己一个人在一边抹眼泪。

后来,老师从李园妈妈口中得知,李园的爸爸喜欢赌博,平时一输钱就回来闹,有时甚至还会动手打妈妈。每次爸爸妈妈吵架,小李园都吓得自己躲着墙角哭。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最好开端,就是创造愉快的家庭气氛和和谐的环境。”作为一个父亲来说,既然我们让孩子来到了这个世界,那么就有义务给孩子一个幸福和睦的家,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营造美满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气氛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形成。一个每天争吵不断、充满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是不会培养出心态健康的孩子的。相反,夫妻、家人之间和睦相处,家里处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自然也容易形成乐观、自信的个性,从而拥有更加完善的人格。而且,这样家庭中的孩子也愿意敞开心扉,与父母倾心交流,父母也能及时地洞悉到孩子的各种心理动向。

启示二:树立良好的“家风”

良好的家庭风气也能促进孩子健康身心的养成。作为父亲,更要时时处处给孩子树立榜样作用,乐观积极、勤劳上进、尊敬老人。父亲在家庭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父亲树立的“家风”好,孩子也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快乐的情绪,自然也容易拥有健康的心态。

启示三:给孩子创设个性化成长空间

尽管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但也都应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拥有自己的隐私权。爸爸也应该为孩子创设一个属于孩子自己的空间,而不是每天对孩子耳提面命,像个监工管犯人一样管教孩子。家庭既是大人放松的场所,也应该是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爸爸应该让孩子体会到家人的信任和理解,体会到在家庭中拥有的自由,而不是要求孩子一味地顺从自己。

如果条件允许,爸爸可以专门为孩子创设一间卧室和书房,给孩子提供一个有益于他成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对促进孩子智力发育、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等都大有帮助。

爸爸手记

对于爸爸来说,与其花大价钱为孩子买补品、报补习班,不如为孩子营造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性格的养成有着耳濡目染的影响,只有温馨、幸福的家庭,才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最佳环境。而作为一家之主的爸爸,对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孩子希望爸爸是他们的“铁哥们儿”

在生活当中,很多爸爸都喜欢以一种“严父”的形象出现,经常板着面孔不苟言笑地对孩子进行说教、批评,甚至希望孩子能怕自己,认为这样自己才有权威,才像个父亲。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有调查表明,孩子们心目中好爸爸的标准是爸爸能经常陪自己聊天,能与自己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能指导自己解决麻烦,甚至最好能成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铁哥们儿”。

老杨是一位12岁男孩的父亲,也是某公司的总经理。以前,他也像大多数父亲一样,对孩子很严厉,经常会对儿子板着脸,可结果是:孩子离他越来越远,有时候回到家儿子甚至都躲他远远的。他觉得这样不行,于是渐渐的,他改变了教育的方式。

从此以后,他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经常抽空与儿子聊聊天,有时周末还主动带儿子出去运动、旅游。开始时儿子也比较抗拒他,但久而久之,孩子发现老爸其实蛮不错的,于是也渐渐喜欢与老杨腻在一起了。

这一对父子现在就像一对哥儿们一样。比如外出旅游拍照时,老杨会随意地把手搭在儿子的肩上,有时儿子也会很“放肆”地从背后搂住爸爸;在游泳池里,老杨会与儿子一起嘻嘻哈哈打水仗。

每天吃过晚饭后,父子俩还会一起做做手工、拼拼车模,或者聊聊一天中发生的趣事。10点后,他把儿子哄睡之后再悄悄出门,留下儿子在香甜的梦乡,而自己则继续工作。

与大多数爸爸想象得不太一样,有些爸爸在与孩子相处时仿佛回归了童年。在他们身上,我们看不到像股票上市、财务报表等着类工作上的名词,而更多的则是孩子们喜欢的时髦言语和夸张表情。有位爸爸曾说:爸爸并不是老师,爸爸其实是与孩子同龄的,因为孩子降生时他才当上爸爸的。与孩子一起成长,互相传递喜悦,共同感知幸福,两个人在一起才可以开发意想不到的新自我。

事实上,想与孩子成为“铁哥们”,首先要获得孩子的认同感,要让孩子愿意并主动与你想出。这时,年龄不是问题,态度才是最关键的。如果爸爸能保持一颗童真的心,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就会受到孩子的欢迎。当然,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适当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建议而不是教训,让孩子既能看到爸爸可爱的一面,也能看到爸爸慈爱的一面。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多了解孩子,多理解孩子

每个爸爸都经历过童年,但时代不同了,孩子们现在的所思所想都与以前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此,爸爸们要多向孩子学习,多与孩子交流,深入地了解孩子,跟上孩子的脚步。美国心理学家威德·霍恩说:“做孩子朋友的真正含义是要以平等的、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贯彻自己的教育思想,说服孩子不做违规的事情。”做到这些,爸爸们才能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的成长做出科学的指导。

同时,爸爸们还要多理解孩子的行为,比如爱玩、好奇、甚至叛逆等,因为这些本来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出现的,没什么不对。当爸爸们理解孩子的这些行为和做法时,就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再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教育孩子。相反,爸爸此时就会用心体会孩子眼中的一切,从而正确地引导孩子。

启示二:放下架子,和孩子平等相处

爸爸们要想跨越与孩子之间的“鸿沟”,就必须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并主动与孩子交朋友,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这样亲子关系才会更加融洽。

爸爸们要知道,你应该将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而不是你的附属物。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允许孩子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也是能与孩子成为朋友的基础。爸爸们要放下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权威意识,放弃专制的管教方法,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采用恰当的方式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启示三:向孩子倾诉烦恼,与孩子分享快乐

“哥们”之间,通常都是无话不谈的,烦恼共担,幸福共享。因此,爸爸想要与孩子成为“哥们”,也要尝试与孩子建立这种无话不谈的关系。高兴的事情,可以讲出来与孩子一起分享快乐;烦恼的事情,也可以说给孩子听听,让他学着体会你的感受。

如果爸爸能与孩子做到顺畅地交流,那么孩子也会主动地把他遇到的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告诉你,这样也就方便了你了解孩子的心理,便于及时针对孩子的问题给予引导和教育。

爸爸手记

要想跨越与孩子之间的“鸿沟”,爸爸就必须放下“老子”的架子,放下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权威意识,放弃专制的管教方法,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主动与孩子交朋友,做“哥们儿”,将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来平等对待,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唯有如此,才能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才能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孩子的内心。

读懂孩子语言中的“潜台词”

爸爸们可能觉得孩子小,说话做事都很直截了当,不会有什么拐弯抹角的行为或语言。其实不然,有时孩子在说话或要东西时,语言的背后都会有“潜台词”的。而孩子的潜台词,通常是需要得到家长的情感关注;或模仿大人生活方式或模式;或可能与人攀比,别的孩子有,他也想要;或者是内心真的非常喜欢渴望拥有。

因此,当孩子说话委婉含蓄时,爸爸们要学会听懂孩子的“潜台词”。这样,你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才能使你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一天,8岁的张岩放学回来,对爸爸说:“爸爸,我今天语文考试考了86分。”爸爸一向对张岩的分数不是特别在意,觉得分数只是代表孩子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而已,并不绝对代表孩子的能力。于是就说:“嗯,还不错,儿子自己觉得满意吗?”

张岩嘟着嘴不高兴地说:“我不是很满意,因为我们班的同学都有家长辅导,孙佳考了98分,王洋考了96分。”

爸爸听懂了孩子的话,原来儿子也想让家人帮他辅导。于是爸爸就说:“他们考98分,加上父母的辅导一共三个人才考了98分,那平均每人才30多分;而你一个人就考了80多分,你还是比他们厉害呀,对不对?所以儿子不需要不高兴。”张岩听了,咧着嘴笑了。

可见,爸爸们不能小看了年幼的孩子,他们的话中也会有许多弦外之音。听孩子的话时,也不能直白地理解,否则很容易误解孩子的意思,使你与孩子的沟通出现矛盾。

爸爸平时也要多关注一下孩子内心情感需求,平时多与孩子聊天,细细观察孩子的饮食、起居等,并感受孩子的心理、情绪。只要用心了解孩子,每一个爱孩子的爸爸都能成为教育家。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解析孩子的“弦外之音”

爸爸要学会理解孩子话中的“弦外之音”。当孩子讲起一件事时,不妨不要只就事件本身与他探讨,而要分析孩子的话外音。比如,当孩子对你说:“爸爸,李然今天穿了一双新皮鞋。”孩子的话表明他也想有一双新皮鞋,且在试探你对此的态度。如果你此时说:“李然家有钱,穿新皮鞋很正常。”孩子就会认为,有钱就可以想要什么有什么,这就给孩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

相反,此时应与孩子解释一下,如果孩子真正需要换一双新鞋子时,爸爸也会给他买。但现在有鞋穿,就没必要和别人比。与孩子讲明道理后,孩子也会理解。

启示二:理解孩子说话时的心情

如果孩子回家说:“爸爸,我今天和同学闹矛盾了。”此时很多爸爸都会说:“你怎么又和同学闹矛盾,太不听话了!”此时孩子就会很失望,因为自己不被理解,甚至可能会被冤枉。

相反,此时如果爸爸说:“哦,是吗?能跟爸爸说说因为什么和同学闹矛盾吗?”这样,孩子就愿意把事情的原委说出来。如果不是孩子的错,孩子希望得到的是爸爸的安慰;如果是孩子的错,爸爸也不要过分责备孩子,而是给孩子讲清道理,这样孩子也会有一种被理解和被认同的感觉。其实,孩子与同学究竟为什么闹了矛盾,他说给爸爸并非是要爸爸帮他解决问题,而是想让爸爸理解他的心情和感受而已。

启示三:鼓励孩子的“潜台词”行为

有些爸爸很厌烦孩子说话拐弯抹角,自然也不愿去理解孩子话语中的言外之意。其实这是不对的。

孩子会说“潜台词”,那是孩子聪明的表现。孩子能通过另外一种语言方式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证明孩子说话前是经过思考的,是他希望把话说得更合适一些;同时,也表明孩子能够体会到其他人说话中的“潜台词”。所以,当孩子说话话中有话时,爸爸不该批评责备,反而应鼓励,这对发展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能力都大有帮助。

爸爸手记

孩子的思维并不像爸爸们想象得那么简单,他们也懂得如何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爸爸们要想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要学会听懂孩子语言中的“弦外之音”,真正理解孩子要表达的意思,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这样才能与孩子的步调一致,从而达到更顺畅的沟通和交流。

面对孩子的叛逆,爸爸要恰当引导

作为爸爸,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慨:每当孩子“不懂事”时,我们总是叹着气想:孩子小时候多乖,长大了怎么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脾气越来越大,和父母说话也越来越少,许多的东西都锁起来……总之,孩子变得叛逆了、任性了。

孩子的任性和叛逆是让爸爸感到十分头疼的事情。其实,当孩子从懵懂无知的孩提时代进入青春期后,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独立意识的增强。孩子的叛逆心理,也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故意与父母对着干,也不是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孩子的叛逆行为其实正是一种渴望独立的信号。

这时候,如果爸爸不懂得及时与孩子沟通,仍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把孩子当作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也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逆反心理。从而使矛盾不断升级,变成真的和父母对着干了。

徐越快要中考了,爸爸为了让孩子能进重点高中,以后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为徐越找来三位辅导老师,分别对徐越的“语数外”进行课外辅导。谁知,徐越根本不领情。每当辅导老师来授课时,他总是对辅导老师爱理不理的,老师讲课他也是有一搭无一搭地听,有时干脆偷偷跑到外面去上网。

爸爸非常生气,就问徐越为什么这样。徐越很不满地回答:“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我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干嘛还要把我当作小孩子一样呢!”

孩子听话,百依百顺,对于做父母的来说自然是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可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他们常常会表现出一副与父母格格不入的姿态。如果双方不能很好地沟通,“对抗”就发生了!

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爸爸应该冷静对待,正确对待孩子出现的变化。当出现意见和孩子的相左时,要主动和孩子沟通交流,千万不要试图用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孩子。即使孩子的许多超前行为让你看不惯、想不通、接受不了,但那毕竟是一种带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潮流,堵不住、压不服,唯有疏导才是上上之策。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多与孩子沟通

大多时候,爸爸应超脱自己的角色,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观察孩子叛逆的根源。如果孩子的叛逆源于父母,父母应适当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如果源于孩子的坏朋友,应对孩子讲明道理,让孩子主动与坏朋友断绝来往。

爸爸们经常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应该听自己的。但是,孩子也会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孩子也要自己成长。因此,爸爸要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主动沟通,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从感情上、从事件因果上与孩子的行为达成一致,适当的时候甚至可以做出让步。

启示二: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孩子都具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对各种新鲜事物都想尝试一下。如果爸爸过度干涉,就容易使孩子失去探索的机会,甚至使孩子与家长对立起来。因此,爸爸应该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孩子想修理东西、想买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如果合理的要求,爸爸尽量满足。如果对孩子不放心,可以给予适当指导,或做孩子的“助手”,但不要凡事拒绝、否定孩子,否则会导致孩子更多的抵触情绪。

启示三: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通常情况下,容易与父母对立的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爸爸要抓住孩子的这个特长进行恰当引导,对孩子的优点或擅长的技能加以夸赞。而爸爸的赞美,也会激发孩子上进的动力,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消除。

爸爸手记

孩子之所以叛逆,并非要和父母对着干,而是为了自己尝试,自己为自己的事做主。如果爸爸不能意识到这点,仍频频向孩子发号施令,期望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正确路线”发展,那么孩子的叛逆行为就会愈加严重。因此,爸爸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与孩子沟通,从而正确引导,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

孩子希望能与爸爸平等地沟通

爸爸常常可以感到,自己对孩子总是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教导他们,但孩子却不接受,有时还会对爸爸表示反感。其实,孩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爸爸只按照自己的思想来塑造孩子,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样的行为,不仅不能教育好孩子,反而会令孩子从心里对爸爸产生抵触情绪,自然教育方法也难以有效。

其实,现在的孩子受社会、家庭、影视传媒等众多方面的影响,其性格塑造也出现了很多变数。但不论如何,孩子还是希望爸爸能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的,希望能与爸爸站在平等的角度沟通交流,希望能与爸爸成为朋友。这就给爸爸提出了新的要求:爸爸要从思想上改变自古以来君臣父子的观念,将孩子置于与自己平等的位置。

李莉的成绩最近有所下滑,爸爸看了很焦急,就几次三番地数落李莉,不应该花太多时间上网,应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不应该老和同学出去玩,那几个同学的成绩都很差;不应该看电视……每次李莉听到爸爸的“教训”都很烦,有时甚至不等爸爸说完,就摔门出去。

最近爸爸看了一本书,里面介绍了爸爸应该如何了解孩子,爸爸也反思了。于是,爸爸有意识增加与女儿的接触时间,周末还主动带她出去玩。李莉渐渐觉得,爸爸也不是那么不讲理,所以也愿意把自己的一些“小秘密”说给爸爸听了,而且爸爸的建议李莉也能听下去了。

爸爸与孩子之间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如果爸爸意识不到这点,只停留在“生养关系”的层面上,就会忽略孩子精神层面上的要求和变化,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对等的人,只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物,所以也不能与孩子平等地沟通。而孩子需要的,恰恰是父母的平等对待。

因此,爸爸要跨越与孩子之间的“鸿沟”,就必须将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平等看待,放弃爸爸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权威意识,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真正需要,用心体会孩子眼中的一切。唯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和引导效果。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爸爸别只顾自己“畅所欲言”

爸爸在与孩子沟通时,往往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说教。孩子也有渴望与家长交流的愿望,也希望自己的话能被好好倾听。

所以,每当孩子跟爸爸说话时,爸爸应尽可能放下手头上的事,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这能让孩子觉得爸爸很在意自己,孩子也感到被尊重和被鼓励,也很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启示二:主动与孩子做朋友

要想让孩子把爸爸当朋友,爸爸自己必就须先来做孩子的朋友。当孩子向你倾诉时,即使孩子的一些想法很幼稚,也不要自作聪明地胡乱评论,或以长辈的口吻予以教训或嘲笑,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爸爸要学会放平姿态,尝试认同孩子的观点,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和体谅,甚至和孩子一起快乐、一起忧愁,帮助孩子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孩子生活、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很多难题。这样,孩子就会对爸爸无话不谈,把爸爸当作最知心的朋友。然后爸爸再以朋友的身份为孩子提建议,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启示三: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把握好孩子的言行

有些孩子犯了错误时,可能会很侥幸地想:老爸和我关系那么“铁”,肯定会原谅我的,我跟他做点“工作”、“撒撒娇”,爸爸就不会跟我计较了。

此时爸爸要记得,在与孩子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对孩子的言行也要把握好尺度。如果孩子的某些行为不恰当,可以用眼神、脸部的细微表情或轻微的举手投足提示孩子,表达出“这种做法我肯定不赞成”的意思。该严肃指出的错误,也要毫不留情地说清楚理由,一定让孩子被罚得心服口服。这样,孩子既感到和爸爸的地位是平等的,爸爸也不会失去家长往日的威严。

爸爸手记

爸爸要想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首先应找准自己的位置。要蹲下身与孩子平等交流,这不仅是位置和角度与孩子一致,更是一种思想、观念上的“放低”。与孩子站在同一视平线上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与他们更好地沟通,孩子也才更愿意听从大人的教育。

对孩子表扬和批评都要讲策略

有些爸爸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抓住不放,对孩子的进步却又视而不见。这样的教育方法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渴望得到的,是爸爸的尊重、理解和鼓励。孩子的优点,爸爸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表扬;孩子犯了错,爸爸也应理性对待,批评也要讲求策略,毕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还是缺乏一定判断力的,所以也肯定有些做法是不可取的。但爸爸不能因为孩子的一两个错误就全盘否定孩子的价值,这只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懦弱。只有懂得恰当地表扬和批评孩子的爸爸,才能激发孩子的信心,矫正孩子的不足,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10岁的高雯雯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爸爸很着急,多次批评教育雯雯,说雯雯太贪玩,不够努力,但也不见成效。

一天,爸爸下班回家后,发现雯雯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看电视或上网玩游戏,而是在桌旁静静地写作业。爸爸很意外,就笑着对雯雯说:“雯雯今天表现真不错,没让爸爸督促就主动去写作业了。爸爸希望雯雯每天都这样。”雯雯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很骄傲地说:“那当然,我也不是总让爸爸操心的。”

从那天起,雯雯每天都会自己主动去写作业,没让爸爸再督促,但爸爸也会经常夸赞雯雯懂事了、爱学习了、有进步了。果然,雯雯的成绩也慢慢上去了。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过程永远比学习的结果重要,过程包含方法、态度、毅力……而结果仅仅是水到渠成的一种表象而已。但是爸爸们常常以自己的智力、能力来衡量孩子,对孩子本身的进步、取得的成绩熟视无睹,相反,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不当之处或错误却会揪住不放。所以,爸爸通常对孩子的表扬较少、批评较多。

其实,对孩子的表扬和批评是帮助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表扬和批评也不可过多或过激,也要讲求策略方法。如果一味地赞扬,孩子犯了错误也包容,达到“溺爱”的程度,表扬就失去了意义。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批评和惩罚也是必要的,但也不要给予过多不当的批评和惩罚,结果不仅不能矫正孩子的行为,反而令孩子变得胆小怕事,畏缩不前。

总而言之,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都要讲求方法和策略,从而强化孩子的优点,矫正孩子的错误。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表扬孩子,目的要明确具体

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表扬,目的越具体明确越好,孩子也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

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爸爸只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自己的“不错”到底指什么。如果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孩子就知道自己是因为把书放整齐而得到了表扬,那么下次这种好的行为也会得到强化。

启示二:变批评指责为期望

当孩子犯错时,对孩子的批评肯定是必须的,但也不要过度指责孩子的行为,而将孩子的错误行为引导为对孩子正确行为的期望。

比如孩子不讲卫生,爸爸与其批评指责孩子脏,不如说:“大家都喜欢讲卫生爱干净的孩子。”这就让孩子明白,爸爸是希望自己讲卫生。而且,这也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会自觉地朝着讲卫生的方向努力。如果指责孩子脏,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这样他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甚至可能采取对抗大人的态度应对你的指责。

启示三:外人面前多夸孩子,少批评孩子

孩子有缺点,爸爸不指出是不负责任的,但也要注意场合。如果有外人在场,即使孩子的缺点再明显,也不要大张旗鼓地指出来,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此时,可以给孩子一个善意的提示,然后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再指出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相反,在有外人的情况下应多夸孩子的优点,比如夸孩子懂事、勤快等,这等于是在强化孩子的这些优点。孩子听到这些话后也会感到很快乐,表现得也会比以往更好。

爸爸手记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爸爸的赞赏和批评。当孩子表现好时,爸爸要用积极的语言,发自内心、客观具体地赞赏孩子,鼓励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当孩子犯错时,爸爸要及时指出孩子的错误,但尽量少给孩子负面的指责和批评,变指责为期望,从而帮助孩子吸取教训,矫正错误。

放下“严父”架子,成为孩子耐心的听众

为了树立自己的“严父”形象,很多爸爸们在教育孩子时,常常要求孩子处处都听从自己;孩子犯错,就要对孩子大呼小叫地批评指责。爸爸人认为,这样教育孩子才自己符合“严父”的身份。

其实,真正的严父并不如此,而是知道孩子与成人的不同,懂得尊重孩子的行为,善于倾听孩子的话语,并能够理解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而要真正了解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善于倾听孩子。

爸爸能放下所谓的“严父”的架子,耐心倾听孩子的话语,做孩子忠实的听众,是平等地对待孩子的一种表现。孩子也会因此而更乐于与爸爸交流,爸爸也能因此而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

而且,爸爸的倾听还给孩子带来心灵成长的自由。孩子只有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各方面能力才能迅速成长起来。

一天,于洋从幼儿园回来后就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上幼儿园了。”

爸爸见儿子不高兴,就轻声问:“为什么呢?能跟爸爸说说吗?”

“小朋友不喜欢跟我玩,老师也批评我。”

听了儿子的话,爸爸没有发表意见,而是接着问:“那小朋友为什么不和你玩?老师又为什么批评你呢?”

“因为……因为做游戏时老师让大家交换玩具,我没跟同学交换玩具,所以老师说我这样做不对。”

爸爸听了,明白儿子为什么不想去上学了,就对儿子耐心地说:“哦,原来这样呀。爸爸觉得,你自己总玩一个玩具也没意思,如果大家交换着玩,那么你就可以玩很多玩具。而且互相交换玩具,小朋友也会更喜欢你,你说对不对?”于洋听了爸爸的话,高兴地点了点头。

孩子虽然还小,但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果爸爸认为孩子的话不重要,不愿意倾听孩子,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尊重,渐渐也不愿意再在爸爸面前表达,这样爸爸怎么了解孩子呢?关闭了倾听孩子想法的耳朵,也就等于封闭了通往孩子心灵的大门。

德国教育学家卡尔·威特说:“我认为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感到,他能自由地对任何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和奚落,他就变得毫不迟疑、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先是在家里,然后是学校,将来就可以在工作上,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问题。”

可见,懂得倾听孩子,做孩子的听众,其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帮助爸爸更好地与孩子沟通,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更能鼓励孩子勇敢表达、善于表达,从而变得更加自信、理性。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为孩子的诉说创造机会

要做到耐心地倾听孩子,爸爸不妨安排专门的时间。比如在周末孩子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坐下来和孩子聊聊一周的学习,聊聊学校的生活,聊聊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事,等等。

同时,爸爸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倾听孩子。比如:爸爸和孩子玩一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扮演老师、家长或同学等角色,爸爸扮演孩子,通过游戏互换角色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启示二:倾听中适当向孩子提问

爸爸在倾听孩子说话时,不要只管坐在一旁无动于衷地听着,这会让孩子感到不受重视。如果爸爸能在孩子诉说过程中适当提问几个问题,会引导孩子更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不过也要注意,爸爸向孩子提问是为了引导孩子继续向下说,或引导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去向孩子说教,或者武断地给孩子下结论。同时,还注意不要轻易打断孩子,要等待孩子陈述完意愿和想法后,再提出自己的疑问。爸爸直接插话,会让孩子感到反感。

启示三:将专注倾听的态度传达给孩子

孩子说话时,爸爸要让孩子知道他所说的美句话自己都在听。如果爸爸总是沉着脸,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孩子就会十分失望。慢慢地,他也会关闭心门,不再主动与爸爸交流了。

在孩子说话时,爸爸可以使用表情变化来传达,比如保持微笑,并跟随孩子的话做出不同的表情,如吃惊、大笑等。孩子是最希望看到爸爸吃惊的表情,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是将爸爸“吓住”了,说明自己很有本领。

也可以用语言表达,比如:“太好了!”“真的吗?”“我跟你想的一样。”“我简直不敢相信!”等等,来表示自己对孩子说话的兴趣。

爸爸手记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爸爸需要放下“严父”的架子,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做个耐心的听众。如此一来,便能逐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看到孩子的优缺点,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只有经常听到孩子心灵的声音,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同类推荐
  • 孩子素质教育:成长的智慧

    孩子素质教育:成长的智慧

    父母都希望孩子独立,并且一致认为这种品质应该从小开始培养。而对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应该从自我照顾能力开始。然而,父母头脑中一定要有一根弦,那就是“独立”的更深层含义,更重要的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培养。一个真正具备独立人格的人,不仅会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还会更自信,对环境、对未来都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独立性不是父母的主观要求,而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内在需求。这种需求在孩子1~2岁、有了自我意识时便开始涌现。当孩子迈出独立自主的第一步之后,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配合孩子的成长呢?
  • 孩子的青春你懂吗?

    孩子的青春你懂吗?

    本书共分为五章,分别从青春期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发展、如何构建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如何打造美丽的校园生活、如何构建健康的性心理发展及如何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几个角度着笔,详细分析了青春期青少年特有的一些心理困惑和问题,以及每个问题的心理根源。针对这些问题与困惑,作者主要从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及心理问题解决两个方面来阐述,并着重讲解了成人应该如何面对青少年的各种问题及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等。
  • 同步胎教一点通

    同步胎教一点通

    本书对女性整个怀孕周期需要了解的胎教知识、胎教方案进行了系统介绍与讲解,并具有同步性,力求简单完整,一学就会,一点就通,让腹中宝宝健康成长、聪明可爱。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向专家学习孕产经验的绝佳选择。
  • 英才是这样造就的

    英才是这样造就的

    本书主要介绍了在培养孩子成为英才的过程中,哪些方面的教育才能造就真正的英才,如: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沟通技巧、培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有些事情自己作主、让孩子多吃点苦、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孩子的交际沟通能力等等。
  • 好方法成就好妈妈

    好方法成就好妈妈

    本书通过“案例+方法”的形式,结合日常家教普遍的具体问题来阐述、分析,将家教的精髓理念、核心重点和有效方法以通俗的方式展现给父母。
热门推荐
  •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巫启录——启蒙

    巫启录——启蒙

    巫术——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方术,“降神仪式”和“咒语”构成巫术的主要内容。我们小时候总是能从老人那听到一些神奇的巫术但却从未一见,是我们摒弃了这种古老的法术还是巫术已经不复存在......
  • 三界剑玄录

    三界剑玄录

    独家招式?不传之秘?对不起,看过你出招便能收录你的剑诀。意境高深?晦涩难懂?很抱歉,被收录的剑招即使资质要求再高,只要我将熟练度提升,一样修炼到最高境界。本是一款游戏的修改器,却随主角穿越到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
  • 逆天灵帝

    逆天灵帝

    强者为尊,弱肉强食,这片大陆,拥有力量才能驰骋。没有力量,只能被人踩踏!正是如此,我要变强,我要掌控这片大地!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眼!看平凡少年如何一步步踏上王者之路。
  • 高士传

    高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启禀王爷,王妃又逃了

    启禀王爷,王妃又逃了

    带球跑?被肚子里娃他爹追?不是吧,她还没搞清楚情况呐,咋回事?哇靠,她?王妃?开玩笑?姐睡觉睡得好好的,一睁眼就是这陌生的环境,古代?她是不是正做白日梦?她掐,妈呀,痛!她不是在做梦?诶,破王爷,死王爷,王八蛋王爷,她破口大骂咋了,她没节操咋了,她偷男人又咋了,你能耐她何?!结果——某女却也有怂包的时候:“四爷,您喝茶!”“四爷,小的给您捶捶背!”“四爷,小的这厢有礼了!”哼,姐这般倒霉,没办法,既来之则安之。〖女主身心十分不健康-_-〗
  • 英雄联盟之神级英雄

    英雄联盟之神级英雄

    在某一天,人气火爆的《英雄联盟》终于制出游戏头盔,告别了数据延迟、系统崩溃等问题。同时,游戏中也没有了代练上去的“高端玩家”,游戏环境得到质的提升。一个身世凄惨的高中生,在万念俱灰之时,解锁了神秘的“隐藏英雄”,这个惊喜无疑给了他无限的希望。但他却不是怀着电竞梦想的游戏迷,而是一个只想安安心心的挣个钱,然后找个喜欢的女孩结婚,过幸福生活的普通人。但,命运总会跟你开许多玩笑,一些对别人来说,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在自己面前却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 萌女修仙记

    萌女修仙记

    我叫花小蝶,我出生于花谷,我的出生给人们招引了上千只蝴蝶。那里的人们认为我是福星,都喜欢我。我从生下来,就得到谷里人的喜爱。他们说我将会是下一代的谷主,可能因为我的额头上的蝴蝶胎记吧。这样幸福的生活结束在我十六岁的那一年,我的爹爹被小鬼吃掉了,为了报仇,我到蜀山去学艺。奇怪的是,他们为什么叫我掌门?为什么白尊上看到我那么吃惊?难道我们以前见过吗?
  • 网王的倾颜

    网王的倾颜

    年幼时,幸村精市对青木颜许下了最纯真的诺言,十年后,两人因误会而彼此越走越远!重大打击下,青木颜觉醒了前世的记忆!在二次元世界里,她认识了各个王子,在经历许许多多的磨难后,他们彼此喜欢!青木颜最后能和众多王子在一起吗?再解开误会后,幸村精市又该何去何从?青木颜是选择幸村精市还是众王子?又或者……与此同时,神秘人的突然出现,将青木颜弄得措手不及,而一场交易将青木颜及个别王子带回了现实世界里。在那里,青木颜解开了深埋于心底的心结,青木颜是选择留在现实世界,还是回去?
  • 神耳无敌

    神耳无敌

    奇奇巴拉出生在一个僻静的小山村,由于他出生时是一个小火球,又长了一只左大耳。因此被村里人传为妖怪,引来了不少人的议论。但村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奇奇巴拉的这只左大耳既是“智慧门”,又是“武器库”。在二郎山,奇奇巴拉和他的小伙伴们为避山雾而误入狼窝,差点进入狼嘴,他能让千年巨莽死于足下。又能把一个在水下生活了百年的老龙王从水下请到了人间。奇奇巴拉是人的驱体又是神的化身…….他在学习中勇于探索,在困难中永挑重担,他帮助了无数的落后学生,他的感人事迹很多,成为当地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