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56700000004

第4章 创业艰难百战多——汉高祖刘 (3)

刘邦不愧是一流的政治家。他登基之初发布的诏书、实施的政令,使得天下人领略了他的明君风范。

第一,登基称帝的当天,刘邦以天子之尊下达的第一个褒封策书,册封为王的不是跟随自己转战的功臣部将,而是两位参与反秦之战却被项羽忽略了的“蛮夷”之地的君长——吴芮与亡诸(“亡诸”又作“无诸”)。这里显示的是主宰天下者的“公正”,与当年项羽分封十八诸侯时的“不公”形成了对比,当然刘邦也没有忘记恰如其分地谴责一下项羽,提醒天下人在对比中确认新君的功德。让我们阅读《汉书·高帝纪》中记载的褒封文书:

故衡山王吴芮与子二人、兄子一人,从百粤之兵,以佐诸侯,诛暴秦,有大功,诸侯立以为王。项羽侵夺之地,谓之番君。其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芮为长沙王。

故粤王亡诸世奉粤祀,秦侵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诸侯伐秦,亡诸身帅闽中兵以佐灭秦,项羽废而弗立。今以为闽粤王,王闽中地,勿使失职。

刘邦册封吴芮为长沙王、亡诸为闽越王的高明之处,除了显示他的“公正”之外,还在力量不足以镇抚边远之地的时候,以封王的形式,表达了朝廷对远人的恩德,笼络远方“蛮夷”的战略意图已经形成。

第二,刘邦迅速地为自己的政权选定了首都。由于称帝带有仓促行事的色彩,尽快选定都城已经是迫在眉睫,刘邦只能就近选择洛阳为都城。以洛阳为都城虽然只有短暂的两三个月的时间,在汉初开国的过程之中、在经营东方为主的特定时刻,自然有其意义。

第三,刘邦颁布了“兵皆罢归家”的诏书。其中对不同身份的人都给予了优惠照顾或安抚。这是结束战时状态、转入和平建设的标志性文件。

第三,刘邦置酒洛阳南宫,在与众臣从容“论功”的气氛之中,回顾开国征战的历史,在褒奖“三杰”的同时,也安慰了其他的大小功臣。正式的论功行赏虽然未及进行,但是,群臣明白了天子的意思——没有忘记跟随打天下的人们。

第四,招抚田横,导致田横被迫自杀。招诱豪杰归顺,否则即予以诛杀,这是天下新主的治世常规,倒也不必苛责刘邦。原来,田横被韩信施诈战败之后,只好归附彭越。等到项羽已灭,彭越对于刘邦的臣属关系已经确立,田横再也无法在彭越属下生存,于是与宾客逃亡到海岛上暂且容身。刘邦素知田横有英雄才具,恐其久居海岛终为乱源,就派遣使者前来宣布赦免田横的诏书,其中有一句威逼利诱的话:“(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侯;不来,且发兵加诛。”田横知道天下一定,仅凭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与汉家朝廷为敌,又惧怕因为自己的抗命而导致属下遭遇屠戮,就被迫接受汉廷的传召,乘车前往洛阳。在距离洛阳还有三十里处,自杀身亡。在自杀之前,田横对两位随行的宾客感叹:“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北面事之,其愧固已甚矣。”(《汉书·田儋传》)刘邦感念田横的刚烈志节,为之流涕,调发士卒二千人,按照王者之礼厚葬了田横。两位宾客,在完成了田横最后的嘱托,安葬了田横之后,自杀于田横的墓旁。等到田汉长安城遗址平面图横的死讯传到海岛之上,留守的五百壮士全部自杀以殉。田横及其属下的视死如归,赢得了天下人的尊重。刘邦在厚葬田横之后,不由得暗自庆幸:如果田横这样的英雄豪杰,独居一地,不知何时就会酿成大祸。“田横五百士”,更成为不屈雄杰的代名词。

第五,刘邦采纳娄敬与张良的建议,决策迁都长安。当时的娄敬是地位卑贱的戍卒,他求见皇帝,对刘邦分析了以关中为都城的优势。刘邦已经被打动,他询问张良,张良借机劝刘邦西进关中。当天,刘邦就决策迁都长安。为了表彰身居下位的人建言献策,刘邦特意晋封娄敬为“奉春君”,并且赐姓刘氏。后来,这位有战略眼光的刘敬,还曾经献策“和亲”,以处理与北部匈奴的关系。

第六,赦季布而斩丁公,借以彰显“臣事君以忠”的政治伦理。在“楚汉之争”的战场上,“为气任侠”的楚将季布,奋勇作战,多次使刘邦遭遇险境,狼狈不堪。及楚亡汉兴之时,刘邦以千金重赏通缉季布,并规定敢有藏匿季布者,罪及三族。然而,鲁地大侠朱家出面讲了一番各为其主的道理,刘邦就赦免了季布,使之尽展才干,终于成为汉初名臣。而季布的同母异父兄弟丁公,遭遇却完全不同。丁公也是楚霸王项羽的部下将领。当年,刘邦在彭城之战中败逃,丁公领兵追逐,短兵相接,刘邦命在旦夕。在危急之际,刘邦当面向丁公求饶,丁公于心不忍引兵而还,刘邦才得以脱身。等到项羽灭亡,丁公自恃有活命之恩,前来谒见刘邦。刘邦却下令将丁公在军中示众,所定的罪名是:“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并且宣称:“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史记·季布传》)刘邦此举传递的信息十分明确:对背叛君主的人,即便我是受益者,同样加以诛杀,决不宽贷!

刘邦在称帝之初,面临着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局面,仅仅两三个月的时间,他就做了以上所述的若干事关大局的事情,可谓高屋建瓴、大刀阔斧。王者气度,借此而彰显出来。

然而,刘邦登基之后,实在没有享受“天下太平”的安乐之福,一系列麻烦事,接踵而至,使得这位开国皇帝大有疲于应付的感觉。

第一,忙于镇压异姓诸侯王和项羽旧将的反抗。在刘邦称帝的当年七月,燕王臧荼就率先起兵反汉了。臧荼在北部广大区域是有影响的豪杰,刘邦不敢大意,亲自领兵平叛。用兵两月有余,才将臧荼俘获。刘邦封自己的好友卢绾为新任燕王,希望他能够镇抚地方,为自己分忧。不料,后来卢绾的燕国也成为刘邦的一块心病。九月间,项羽的旧将利几起兵反抗。这次起兵的内幕,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只知道,又是刘邦亲自领兵平叛。由此可见,这次叛乱声势和危害性必定不小。汉高帝六年(前201)十月,离刘邦称帝不过八个月,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以“伪游云梦”的方式,诱捕了韩信;随后在“罪名”无法落实的情况之下,贬韩信为“淮阴侯”,限制居住在都城,迹近幽禁(详见“韩信”部分)。

第二,大封功臣,安顿内部。刘邦分做两批分封“大功臣”为彻侯(以后为了避讳汉武帝的名字,“彻侯”改称“通侯”)。第一批受封者十人,其中有:平阳侯曹参、户侯陈平、汝阴侯夏侯婴等人;第二批受封者十七人,其中有:留侯张良、侯萧何、舞阳侯樊哙、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等人。曹参、陈平受封彻侯的时间早于张良、萧何,其中是否有特别的原因,我们已经无从考查了。“大功臣”二十七人受封已毕,其余功臣竟然出现了“争功不决”的局面,如果不把他们尽快安抚下来,也可能激起变乱。张良为刘邦设计了先封雍齿为侯的策略,因为雍齿早年间有背叛刘邦的一段经历,两人“交恶”是大家共同知晓的事情,雍齿受封,意味着其他人都会得到封侯之赏。于是,中小功臣们吃了“定心丸”一般,稳定了下来。这是张良协助刘邦安定大局的妙计之一(详见“张良”部分)。在封侯先后问题上,表现出刘邦的“心理”问题,最为明显的是“王陵后封”。王陵在汉初的开国功臣集团中,是很有个性色彩的人物。论及他的忠心耿耿,有一事为证。在楚汉之争中,王陵的母亲不幸被项羽俘做人质,项羽要挟王陵归降。王陵是著名的孝子,这必将对他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通晓大义的母亲,在汉家使者面前,毅然选择了伏剑自杀,并且嘱咐使者传语王陵“善事汉王”。王陵为了汉家开基,付出母亲的生命。仅此而言,王陵的地位在刘邦的功臣集团中应该有其独特性。但是,王陵受封却是相当晚的。直到八月间,刘邦才封王陵为安国侯。已经比封曹参等十人晚了八个月、比封萧何等十七人晚了七个月,甚至比封雍齿为侯还要晚。“王陵后封”的原因,《汉书·王陵传》记载得很清楚:“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其间涉及人事关系,需要稍做梳理和说明。王陵本是沛县的豪强人物,刘邦在起事之前,以待兄长之礼与王陵相交。王陵性格直率,敢于直言,刘邦本人也对他有所忌惮。刘邦起兵于沛县之后,许多丰沛故交前往依投,唯有王陵,自重兄长身份,不愿依托于当年的小兄弟麾下,他聚众数千人,独立成军。直到刘邦从关中东征项羽时,王陵才加入了汉军阵营。再加之,王陵与雍齿交情甚笃,而雍齿曾经利用镇守沛县之机,背叛过刘邦,给刘邦造成过被动。事后,刘邦为了顾全大局,没有处死雍齿,但雍齿是刘邦的仇人,却是汉初统治集团中尽人皆知的事。偏偏王陵是任气的长者,他不愿为讨好皇帝而中断与好友雍齿的关系,他在皇帝面前又总想保持当年兄长的地位,刘邦对他真有几分无可奈何,只能在分封功臣之时,迟迟不给王陵封侯定赏,聊泄一点怒气。当然,作为一个政治家,刘邦深知像王陵这样质朴诚实的大臣,正是国家不可或缺的柱石,所以才会在晚年指定他为曹参之后的丞相候选人。

第三,晋封刘氏宗室为王。刘邦对异姓功臣王心存疑忌,又以秦王朝没有宗室封王导致“孤立而亡”的历史教训为鉴戒,借着镇抚万民之心的名号,推行“大封同姓”的政策,在废黜韩信的王号之后,先后立从兄刘贾为荆王,少弟刘交为楚王,次兄刘仲为代王,长子刘肥为齐王。刘氏四王受封,是刘邦扶持宗室力量的重要举措。

以上三件事情,刘邦作为开国皇帝虽然做得辛苦,倒也有点“其乐无穷”的刺激与兴奋;但是,另外一件事情,实在让刘邦哭笑不得、伤透脑筋。那就是——他的开国功臣,大多出身草莽,在封侯就职之后,尽管他们已经是新朝勋贵,却依然是不通礼仪,不守规矩。乃至于在朝廷之上、百官云集之时,也闹出了不大不小的“笑话”。《史记·叔孙通传》记载了这样的一个场景:“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其中的“妄呼”,很有可能既指互相呼喊姓名,也可能暗指酒醉之后呼喊出刘邦的名讳来。在“豪爽”、“不拘小节”的背后,反映的是等级秩序亟待建立的现实。这时,精通礼仪之学的儒者叔孙通,最为了解刘邦的心态和需要。他向刘邦建议尽快建立朝仪制度,并且自告奋勇地请命:“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对刘邦而言,这是正中下怀的。刘邦的可爱之处,在于务实而不为高言,仪式搞得太过于烦琐、典雅也是他本人所无力承担的,他实实在在地告知叔孙通:“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于是,叔孙通邀约了鲁地有学问的先生三十余人,与朝廷原有的学者以及叔孙通的弟子百余人,共同制定汉家朝廷的朝仪。

到了汉高帝七年(前200)的十月,正值岁首,借着长乐宫建成的大吉之期,诸侯群臣都来参加大朝典礼。在叔孙通主持之下制定的朝仪有了首次施用的机会。文武百官冒着黎明之前的寒风列队集合,在谒者的依礼导引之下,严格地按照官位的尊卑顺序进入殿门,廷中早已布置好各类宫廷卫士、旗帜标志。随着进退的命令,文武百官分列东西,井然有序。标志皇帝尊严的各种仪仗陈设就列。皇帝的车辇才缓缓出来,在端庄肃穆的气氛中,“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朝谒礼毕,又置酒殿中。各位侍坐于殿上的官员都按照制度的要求伏首抬头,依据尊卑次序向皇帝敬酒上寿。酒觞九行,主持仪式的谒者高唱一声“罢酒”。殿中还有御史执法,凡是举动不符合礼仪要求的都被随时责令退出。直到全部朝见礼仪、酒宴结束,在场的数百官员无人敢大声喧哗,更无失礼者。这一隆重庄严的朝仪,是刘邦和他的臣属们都未曾经历的,刘邦眼见那些平常不知尊卑有序的臣子们都如仪行礼、中规中矩,不由得龙心大悦。刘邦感叹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做皇帝的乐趣这才真正体会到了!于是,刘邦当即拜叔孙通为太常,并且赐金五百斤。

在尽享皇帝的尊严、威风之后,汉家开国皇帝刘邦还得为巩固政权而奔波不已,甚至还要亲冒矢石、出兵征讨。让我们历数刘邦此后几年间身历的大事:

汉高帝七年(前200),刘邦亲率大军征讨韩王信和匈奴,匈奴首领冒顿巧设诱敌之计,以四十万精骑将刘邦所率的先头部队围困于白登山(今大同东),长达七日,刘邦面临着被俘的危险。史称“白登之围”。幸得陈平巧设妙计,才侥幸逃脱。此后一直被视为汉家之羞。刘邦经历此次被围,目睹了匈奴的强大军力,此后不再奢望依靠军事手段解决与匈奴的冲突,而是理性地看待汉匈之间的力量对比,改为推行刘敬提议的“和亲”之策,以忍让之术暂且求得北部边境的粗安。

汉高帝八年(前199),刘邦再度亲率大军在东垣(后改名为真定,今河北正定)讨伐韩王信余部。此战刘邦尽管以优势兵力而获得胜利,但是似乎汉军伤亡很重,有两事可以为证。一是刘邦下令对从军战死者给予厚礼安葬;二是刘邦归途中路过赵国,因为乱发脾气,差一点导致“遇刺”事变。引发这次有惊无险的“历险”,是由于刘邦的失态,这只能以近历苦战、心情郁闷来勉强解释。当时,始封赵王张耳已经去世,在位国君是张耳之子张敖。张敖已经娶鲁元公主为妻,是刘邦的女婿。赵王张敖对皇帝刘邦曲尽臣子之礼,偏偏刘邦傲坐谩骂,大耍威风。张敖可以忍让,而赵相贯高等人却是早年间跟随张耳转战天下的人物,他们秉承战国以来“自为君臣”的意识,只知奉张耳、张敖父子为君主,对刘邦并无君臣隶属意识。看到张敖执礼甚卑,而汉家皇帝一味地作威作福,不由得大怒!贯高等人密谋,借着刘邦夜宿赵国“柏人”县的机会,安排刺客袭杀刘邦,为自己的君主一雪受辱之耻。好像是天佑刘邦,在准备安排住地之时,刘邦心有所动,突然问及当地县名,得知是“柏人”之后,刘邦感觉不安,说道:“柏人者,迫于人也。”当即离开而没有按照预定计划入住,贯高周密安排的刺杀皇帝的计划落空了。事后,刘邦得知此事,严厉惩治。贯高为此承担了全部责任,保住了张敖的生命,自己却以自杀保全了名节。此为后话。

汉高帝十年(前197)九月,很得刘邦宠信的爱将陈,在遭受猜忌的背景之下,利用其出任代国相国、并且“监赵、代边兵”的军政实权,起兵造反,自立为代王。由于陈平时仰慕战国时期信陵君魏无忌的“养士”风范,宾客相随者多达千余乘,门下不乏能干的人才;又有擅兵北边多年的优势,因此,他一旦造反就声势很大。北部边境烽火顿起,形势相当危急。刘邦不得不再度亲征平叛。此次平叛之战,大规模的战争就持续长达四个月;从陈起兵到被太尉周勃击杀,时间更是长达一年多。无论从规模之大,还是战况之烈而言,在汉家开国之后的平叛之战中可能均是首屈一指的。汉朝廷几乎是以全力来镇压陈叛乱的。不仅刘邦“御驾亲征”,而且太尉周勃也统兵参战。其中的聊城一战,就“斩首万余”,杀戮之众,令人胆寒。刘邦亲自指挥的东垣之战,叛军据城死守,《史记·韩信卢绾传·附陈传》有如此记载:“上自击东垣,东垣不下,卒骂上;东垣降,卒骂者斩之,不骂者黥之。”从刘邦的战后报复之严酷,可以想见战争之惨烈。战后,刘邦下令“更命东垣为真定”的举动,也可以看出此役对刘邦的心理影响之重大。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正月,皇帝亲征平叛尚未归来,京城传出了令天下人更为吃惊的消息:贬居长安的淮阴侯韩信,暗中与陈勾结,准备在关中发起叛乱,幸亏被他的属官秘密举报,吕后与丞相萧何巧设妙计,诱韩信入宫,在长乐宫的钟室加以诛杀。据说韩信在临刑之前,恨声不已:“我后悔不用蒯通之计,竟然被小儿、女子所欺诈,岂非天哉!”这位开国元戎的第二次“谋反”,罪名是否属实还在未可知之列,就此惨遭灭族之祸(详见“韩信”部分)!刘邦回兵途中,得知韩信以“谋反”之罪被灭门,有“且喜且怜之”的表现。

同年三月,刘邦与吕皇后密切配合,对另一位功臣诸侯王彭越实施了突袭掩捕、定罪废王、流放入蜀、中途携归、指令属官再度告发谋反、枭首洛阳、诛夷三族、醢其肉遍赐诸侯的残酷手段,灭其族,废其国。酿成了韩信受诛之后的又一场惨祸!在楚汉之争中,彭越同样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以游击作战的方式,破坏楚军粮道安全与后方稳定,几次迫使项羽不得不亲自领兵解除其威胁,使正面战场上的刘邦获得了喘息之机。如,刘邦溃败成皋之后,形势极为被动,幸得彭越渡河攻击楚的东阿,杀楚将军薛公。项羽亲自东击彭越,汉王刘邦才得以引兵渡河,复取成皋,驻屯广武,占据敖仓获得粮食供应。汉五年秋,在楚汉之争的关键时刻,彭越攻克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彭越还亲自领兵,参加了消灭项羽的垓下之战。对于刘邦的开国之业,确实作出了重要贡献。就在韩信被杀的当年,刘邦以有人举报梁王彭越“谋反”而将他掩捕。可能是证据无法落实,刘邦将彭越贬为庶人,押送蜀地安置。偏偏在途中与吕后相遇,彭越错把吕后当作心地善良之辈,向她泣涕,自言无罪,表示愿意回归故乡为民。吕后假意许诺,一道回归洛阳之后,吕后却对刘邦说:“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于是,夫妻合谋令人告彭越再次“谋反”,结果彭越也惨遭灭族之祸。刘邦甚至把彭越剁为肉泥,遍赐诸侯,以制造恐怖气氛。

同年五月,针对着乘秦末战乱之机、占据岭南三郡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佗的割据行为,刘邦深知以汉家朝廷的国力不能开展大规模的南征,又不能承认其割据事实为合法,于是派出能言善辩的陆贾,出使南越,盛称汉家德高力强,凭借着一番令人信服的利害分析,折服了恃强不羁的赵佗。赵佗接受了汉朝廷颁授的“南越王”封号,承诺了“和集百越”的使命。陆贾单车出使,使得跋扈一时的赵佗“称臣奉汉约”,固然是表现出了他杰出的政治眼光和外交才干,但是,以“封王”的政治手段,解决南部的军事威胁,决策者当然是汉高祖刘邦。此后,南越王国与汉家朝廷之间,尽管还有摩擦,甚至有过冲突,但是刘邦在汉初国力贫弱的情况之下,务实地处理南越王国的问题,无疑是理性的、正确的决策。

同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刘邦只好强撑病体亲征平叛。英布的造反,完全是在刘邦政治高压的刺激之下而发生的。英布骁勇善战,曾经是项羽部下得力战将,被项羽封为九江王,是其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后来,在刘邦彭城惨败之时,英布接受了刘邦使者随何的游说,起兵反楚,导致项羽后方告急,只得放缓了对刘邦的追击,使得刘邦有机会设置防线。仅此一功,刘邦就应该铭刻五内。在叛楚之后,后来英布率领所部将士亡归刘邦,参加了成皋之战。汉王四年(前203)七月,英布被刘邦封立为淮南王,成为抗击项羽的重要盟友。在垓下之战前夜,英布利用他在九江王国故地的影响,与刘贾共入九江,诱降项羽的重臣大司马周殷。随后,英布统领九江兵将与汉军会师击楚,垓下之战击败项羽,英布也是重要的参战将领。应该说,在襄助刘邦消灭项羽的诸侯王之中,立功最大的就是韩信、彭越、英布三位。在刘邦开国之后,英布曾经小心翼翼地侍奉皇帝,包括多次亲身朝觐皇帝。但是,韩信、彭越的依次被杀,使得英布无法自安。特别是朝廷把彭越剁成肉酱分赐诸侯王,给英布的心理刺激太大。后来又发生了部下向朝廷“告变”,英布自知大祸临头,要想明哲保身已经很难,干脆起兵造反。消息传来,刘邦当然“震怒”。至于英布为何造反?稍有政治分析力的人不难得出正确的判断。刘邦的亲信大臣汝阴侯夏侯婴,与有交谊的人谈及此事,在其门下的原楚国令尹就回答:英布造反是事出必然。夏侯婴反问:英布裂地而封王,南面而立为万乘之主,其反何也?这位前令尹说道:“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史记·黥布传》)乱事已经爆发,刘邦不得不以老病之身亲征。此役大约历时三个月,刘邦本人还曾中箭受伤,总算把叛乱镇压下去。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发生的燕王卢绾叛乱,更是让刘邦怒不可遏。因为,刘邦与卢绾曾经是关系最为亲密的朋友。卢绾是丰人,与刘邦同乡同里。卢绾的父亲与刘邦的父亲就是好朋友,最为令人称绝的是,刘邦、卢绾同日出生,为此,邻居们牵羊送酒致贺两家。刘邦、卢绾两人自小到大,始终是好朋友。刘邦为布衣百姓之时,卢绾就追随左右。及刘邦起兵沛县之时,卢绾就参与其中。跟随刘邦入汉中时,卢绾为将军。在刘邦出关中东击项羽时,卢绾已经官至太尉。史称:“(卢绾)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常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汉高帝五年(前202),在讨平燕王臧荼叛乱之后,刘邦有意封卢绾为燕王,群臣早就洞悉皇帝的心意,共同推举:“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这样,卢绾受封为燕王。“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到了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在平定陈叛乱的过程中,燕王卢绾先是参与了平叛,但是他的立场却发生了改变。起因是,卢绾的亲信张胜出使匈奴之时,故燕王臧荼之子臧衍前来游说张胜,说道:“公所以重于燕者,以习胡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他分析一旦陈被平定,燕国就会成为汉家朝廷整肃的下一个目标,因此,建议燕王卢绾放缓对陈的战事并且与匈奴结好。张胜归来告知燕王卢绾,卢绾认可了“纵敌自重”的战略设想,暗中派出使者与陈往来,实际是希望陈叛军长期存在,所以在战场上久拖不决。等到汉高帝十二年,汉将樊哙击斩陈。陈的裨将降汉,交待了燕王卢绾与陈通谋之事。刘邦开始无论如何不相信卢绾会有异心,就派使者宣召卢绾,卢绾称病不至。刘邦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燕王,并且审问其左右近臣。卢绾更加恐慌,对其亲信说:“现在非刘氏而称王的,唯独我与长沙王而已。往年春季,汉朝廷将淮阴侯韩信灭族,夏季,诛杀彭越,都是出于吕后的算计。现在皇帝患病,把大权交给吕后。吕后以其妇人之心,专门制造事端图谋诛杀异姓王以及大功臣。”于是,决策称病不行。刘邦发怒了:“卢绾果反矣!”(《史记·卢绾传》)立即派出樊哙统兵击燕。燕王卢绾的举动本来就是意在自保,他不与汉军交战,只是率领其宫人、家属合计数千骑的核心部属,游走在长城内外,希望皇帝病愈,自己有机会入朝当面谢罪。在刘邦收拾异姓诸侯王的规划之中,本来没有把卢绾列为打击的对象,但是,朝廷对异姓诸侯王的基本态度,使得卢绾无法自安。卢绾的“叛乱”虽然有诸多内情,甚至留有许多回旋的余地,但是背叛朝廷的事态毕竟出现了。最亲近的朋友居然背叛自己,使得刘邦大感意外,倍感怒火攻心!刘邦的老病之躯,实在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了。

刘邦自称帝以来,不得不应付一系列事变,连年征战不息;再加之还有围绕太子地位而展开的宫廷斗争(见后所述),刘邦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的晚年,如果说是志得意满的事情,大概有三件:

其一,荣归故里,高歌一曲《大风歌》。

刘邦在镇压了英布叛乱之后,班师途中,路过故里沛地,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畅饮。刘邦自己击筑而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在一群童子的伴唱下,且歌且舞,慷慨伤怀,泪流不止,确实也是真情的流露。刘邦对着故乡的父老兄弟说道:“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吾魂魄犹思沛。”刘邦借着荣归故里的喜气,宣布将沛地作为天子的“汤沐邑”,永远免除当地百姓的徭役。真正是“皇恩浩荡”了!这一天,应该是刘邦最欢乐、最轻松的时光。史称:“沛父老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史记·高祖本纪》)

在“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喜悦之后,继之以涕泣不止,其中原因,除了“游子悲故乡”的乡情、乡愁之外,大概也在感叹长于用兵的功臣宿将韩、彭、英被灭之后,英雄孤寂,守边乏人,故在诗歌中发出了“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求贤感叹。对此,唐代诗人胡曾《沛宫》(《全唐诗》卷六百四十七)一诗,从正面给予歌咏:

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

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

刘邦以皇帝之尊,出现在故乡父老面前,作歌言志,自然不需做作,歌诗中的求贤之意,与开国后的“求贤诏”正可相互印证,但后世文人对这首气宇不凡的歌诗,却常有诛心之论。宋代学者张方平《歌风台》即是此类讥刺之作的代表:

落魄刘郎作帝归,樽前感慨大风诗。

淮阴反接英彭族,更欲多求猛士为?

看来,刘邦在开国之后,杀戮功臣之举,在历史上留下的讥责,实在是所在多有了。

其二,依样画葫芦,在京城附近复制了一个故乡——“新丰”,让他的老父亲生活于其中,以尽人子之心。

新丰县,据《汉书·地理志上》的记载,是在高帝七年始置。《汉书·高帝纪下》记载,高帝十一年夏四月,“令丰人徙关中者皆复终身。”东汉学者应劭注释:“太上皇思欲归丰,高祖乃更筑城寺市里如丰县,号曰新丰,徙丰民以充实之。”据此可知,刘邦为了照顾其父亲的思乡之情,在京城附近修筑了“新丰”,又将丰地的旧街坊搬迁过来,并且给予终身免役的优惠待遇。关于此事的更具体记载,见于《西京杂记》卷二“作新丰移旧社”条:“太上皇徙长安,居深宫,凄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以不乐。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故新丰多无赖,无衣冠子弟故也。高祖少时,常祭榆之社。及移新丰,亦还立焉。高帝既作新丰,并移旧社,衢巷栋宇,物色惟旧。士女老幼,相携路首,各知其室。放犬羊鸡鸭于通涂,亦竞识其家。”异地而建的“新丰”,与刘邦故里的丰地,竟然完全一样,不仅人识其居室,而且连犬羊鸡鸭也各识其家,无疑是一场成功的“克隆”工程。当然,如此“尽孝”,只有“贵为天子”才有可能做到。

其三,把皇帝之尊的威严,适时地引入到处理与家人的关系之中。早年间,刘邦的长兄早逝,嫂子携子寡居。刘邦不务正业,时常与一批酒肉朋友到长嫂家中混吃混喝。寡嫂维持生活已感不易,又从心中瞧不起这位游手好闲的小叔子,自然就要设法打发他。一日,刘邦带几位朋友到来,嫂子声称锅中饭羹已经吃完,并用勺子敲打饭锅,刘邦的朋友们只好怏怏离去。稍后,刘邦回来查看,锅中尚有饭羹,喜欢交游的刘邦,因在老朋友面前丢了面子,因而对长嫂怀恨在心。等刘邦称帝之后,遍封宗亲,唯独长兄之子不得封赏。刘邦的父亲出面代为求情,刘邦仍愤愤不平地说:“不是我忘记了封他,只因他的母亲太不厚道。”实在拗不过太上皇的面子,勉强封这位侄子为侯。但却在封号上继续做文章,定为“羹颉侯”,以示凌辱,实际上是一种泄愤心态。刘邦早年间游手好闲,老父曾责骂他不成器,不如其兄善于持家殖财。在称帝之后,借着未央宫修成,刘邦大宴群臣,席间他向太上皇敬酒,竟以开玩笑的口吻,说道:“当初,大人时常骂我为无赖,不如二哥能发家致富,现在我所成就的基业,与二哥相比谁多谁少?”笃厚的太上皇哑口无言。殿上群臣以大呼万岁来满足刘邦的炫耀之心,以满堂欢笑来冲淡尴尬气氛。而此时的刘邦,心中的得意之感,几乎可以与第一次享受叔孙通所定朝仪时的尊贵快感相媲美。

既然做了开国皇帝,在享受“至尊”权力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当然也要承担数不清的烦恼。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新统一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唐朝在经济上逐步得到了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唐朝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收繁苛,迫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874年王仙芝在河南发动起义,同年七月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在公元880年底打进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农民军在唐军与沙陀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退出长安。黄巢战败自杀,而唐朝的统治也因之而瓦解。
  • 宁夏历史名人(上)

    宁夏历史名人(上)

    本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内容,既有宁夏古代历史的总体介绍,又有各个时期不同领域的著名人物,既列举具体事实讲成就,又深刻总结经验谈启示。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成吉思汗传

    成吉思汗传

    或许在我们眼中,成吉思汗只是众多成功帝王中的一个,但谁又能想到在外国,他却是众所周知的“一把手”皇帝。本书作者殚精竭虑,用细腻的笔触深刻地表达了成吉思汗从崛起到成功的每一个过程,行文幽默,风趣自然。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护花狂龙

    重生之护花狂龙

    “敢抢老子的女人,死!”废材陈飞,身负被灭门的血海深仇重生地球,不想成为一个私生子,母亲遇害,为了复仇,陈飞疯狂修炼,一边被追杀,一边开始了牛逼闪闪的彪悍人身,在美女如云的都市,他霸道、强势,可以一怒为红颜,也可以舍身为爱,不论是世俗的娇艳美女,还是隐世门派的清新女修,都被陈飞的霸道征服,伴着他一路走上了王者之巅。
  • 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5)

    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5)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 魔意凛然

    魔意凛然

    兽者以灵核为基,纳世间之灵气,修者以力源为媒,夺天地之造化。一个无法修行的废物小子,却能获得人造力源,是上天眷顾,亦或是命运使然……
  • 闭门

    闭门

    闭门造车,观察世界,探索宇宙,开阔未来。闭关升级流
  • 天才萌宝糊涂妈咪

    天才萌宝糊涂妈咪

    他,腹黑冷漠的霸道总裁,在商场上运筹帷幄,叱咤风雨,却被人设计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人一夜翻云覆雨,而那女人居然还把他当成牛郎,华丽的留下几张百元大钞。修长的手指捏着几张百元大钞,嘴角勾起好看的弧度:“女人,是你先招惹我的!”再次见面却是六年后,他从她的钱包里拿出几张百元大钞,靠近她魅惑的开口:“要不要我给你个机会再嫖我一次,这次价钱比上次更加优惠。”某女额头无数的黑线划过。“不准欺负我妈咪!”稚嫩的童声,与他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孩童气呼呼的看着他,眼里带着怒气。“她是我女人!”“她是我妈咪!”孩童不甘示弱,某霸道男败下阵来。
  • 墨士传奇

    墨士传奇

    一个从小失去父母并受人歧视的孤儿,经历磨砺,一路向着自己的梦想奔跑,不论别人怎样看他,不论前方有多艰险,坚持自己的意志,发誓总有一天要成为自己梦寐以求的墨子!他的名字——公孟先韩。
  • 成道记

    成道记

    这是一个自杀青年,如何成道的故事注:请不要少看你短短的回复,就是那少少的十数字,便是我走下去的动力,希望你能花几十秒的时间,发表下看後的感言,你们的意见真的很重要。谢谢!
  • 窥灵眼

    窥灵眼

    主人公生活在平淡无奇的世界中,但是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接一个奇怪的梦,这些梦境中的人一个一个就这样死掉。他开始探索自己这种能力的所在。
  • 我的霸道总裁老公叫朴灿烈

    我的霸道总裁老公叫朴灿烈

    第一次的遇见全是因为不小心开错门的结果,也正因为这样,月考的红线才能绑住他们,或许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深陷称为爱情的泥潭,但后来两颗心慢慢向彼此靠拢,或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吧。即使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错误,那我不介意一错再错。无论将来有多么的坎坷,请相信我会一直陪你到天荒地老第一次尝试写总裁文可能文笔略带稚嫩,不过作者一定会改正的
  • 愚木

    愚木

    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这一为天;二为地;三为神;四为人;五为鬼。人分四派,乃:皇、侠、道、佛。朝廷当权,侠肝义胆,修道成仙,佛登极乐。山高险峻,多有妖魔。这皇、侠、道、佛、妖,同在世间,恩怨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