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三秦王的军队,虽然在多个关隘要地苦苦抵抗,怎奈先机已失、军心涣散,败局已定。在韩信的指挥之下,汉军完全掌握了主动。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关中大地就被刘邦控制了。后来,在废丘坚守不降长达数月的章邯,眼看大势已去,选择了自杀的归宿。
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韩信受命担任大将后指挥的第一场大战,就充分展示了他杰出的军事天才。汉军迅速取得了还定关中的胜利,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甲)全面分析敌我态势,抓住最有利的出兵时机,这充分展示了主要决策人刘邦与韩信的战略眼光;(乙)成功地隐蔽用兵方向,造成敌军部署兵力的根本失误,以奇袭创造奇迹;(丙)以灵活多变的战术,分兵合击,巧妙配合,始终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
关中之地的失而复得,对于刘邦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他现在有条件可以与项羽公开挑战了。老成持重的刘邦,首先致力于稳定在关中的统治秩序,推行了一系列收拾人心、优待将士、健全行政体制的政策,使得关中与巴蜀汉中封地成为进取天下的可靠根据地。随后,刘邦就筹划亲自领兵,东出函谷关,与项羽一决雌雄了。
五、彭城惨败
由于田荣、刘邦等人先后起兵,使得项羽的战略布局受到破坏,并且他的政治威信受到根本挑战。项羽决定首先镇压田荣。公元前205年的正月,项羽亲率精锐主力,北上伐齐。两军在城阳(今山东菏泽市东北)发生激战,齐军大败,一路溃败,专断残暴的田荣在内乱中被杀。这本来是项羽尽快平定齐地的良机,但是,项羽以征服者自居,到处烧杀掳掠,所过之处化作一片废墟。齐地军民被迫与楚军展开殊死搏斗。一时雄杰田横,乘机复起,重新组建了几万人的军队,占据城阳,抗拒楚军。项羽屯兵坚城之下,在城阳陷入了久攻不克的被动局面。
项羽被牵制于东方,为刘邦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进兵机会。汉王二年(前205)三月,刘邦利用项羽亲率主力出征田齐、后方空虚之机,亲率汉军主力,出兵东伐。刘邦此次出兵的声势颇大,汉军以及裹胁的“五诸侯”联军共有五十六万人。为了表示自己“师出有名”,刘邦发布了公开声讨项羽的檄文。本来,刘邦对义帝之死,并未产生多少同情之心。在重返关中之后,也并未对项羽杀义帝一事表示过谴责。直到刘邦东征到达洛阳时,他接受了三老董公的建议,为了显示“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是“天下之贼”,突然郑重其事地为义帝发丧,他亲临哭祭三日,并派使者四出,布告天下,声讨项羽放杀义帝的“大逆无道”之罪。号称“寡人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把他与项羽的逐鹿之战,美化成替义帝复仇。使他的出兵争天下,找到了最为冠冕堂皇的理由。义帝,作为项刘赌局中的一个筹码,被项羽认定无用而废弃,却被刘邦捡回并多方利用。直到汉四年,项羽与刘邦在广武战场对峙之时,列数项羽的十大罪状,几乎都是围绕着项羽杀义帝一事,反复定罪,把项羽说成“为人臣而弑其主”的罪人,把自己打扮成“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的英雄。这样,刘邦始终掌握着政治主动权。城府深沉的政治家,总是善于把自己的私利装扮成天下大义,借以愚弄民众、欺骗舆论。
四月间,刘邦及其盟友的军队,三路并进,兵锋直指楚都彭城。由于楚军主力随项羽伐齐,汉军基本未经苦战,就顺利地攻占了彭城。当时,项羽的都城虽然暂时失陷,但主力军队未曾受损,刘邦却错以为大局已定,根本没有对项羽的回兵反扑作出防范,只知道“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尽显得意忘形之相。项羽闻报,令诸将继续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回师突袭。怒火中烧的项羽,以闪电般的速度,向着刘邦联军发起了致命的一击。楚汉之间的第一场大战——彭城之战,轰然爆发。
从双方投入的兵力数量而言,项羽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项羽的用兵方略,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围歼战而不是击溃战而展开的。这固然表现出项羽蔑视对手的气魄,更重要的是项羽对双方实际战斗力的对比,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刘邦的军队虽然号称有五十六万之众,但是其盟军多为受裹挟而来,故实际是乌合之众;再加上入据彭城之后,又军纪涣散,缺乏警觉,其作战能力实在无法与项羽的精锐骑兵相抗衡。项羽可以发挥骑兵机动作战能力强的优势,长途奔袭,在敌军的惊慌失措之中,取得以少胜多的战果。
战事完全按照项羽的意图展开。彭城一场恶战,项羽大展神威,自晨至日中,大破汉军。汉军被杀十余万人,溃不成军。楚军又乘胜追击至灵璧东面的睢水岸边,汉军被迫跳下睢水,淹死的尸体遮蔽了水面,睢水为之不流。汉王刘邦也被楚军重重包围,幸得一场大风,刮得窈冥昼晦,楚军大乱,刘邦才得以与数十骑遁去,免遭被俘的厄运。刘邦准备回老家沛县携带家室一起逃命,不料项羽也派出军队追到沛县,搜捕汉王家眷。刘氏全家逃亡,被乱兵冲散。刘邦在逃亡途中,恰巧得遇自己的一子一女(也就是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让他们上车同行。当着有楚军追击之时,刘邦急于自己逃命,竟然亲自动手,把亲生骨肉推堕车下。当时为刘邦驾车的是夏侯婴(尊称为“滕公”),实在不忍心看到两个孩子死于乱兵之中,就停车将他们重新收载。刘邦再一次推下子女,夏侯婴就停车救人,如此反复多次。对于抗命救人的忠仆夏侯婴,刘邦竟然威胁说:“你胆敢再救他们,我就先杀了你!”为了确保两个孩子不被急于逃命的父亲抛弃,夏侯婴只好将他们置于胸前,让他们抱住自己的脖颈,他一面驾车,一面还向刘邦解释:“形势虽危急,我还可以驱车快跑,奈何弃之!”这样才使得孩子与刘邦一起脱险。
从规定场景来看,夏侯婴可以几次停车救人,其实楚军并没有紧追在后,形势远远没有到生死抉择的程度。可是刘邦就能够对子女如此绝情。刘邦之子刘盈为人仁厚,这次逃亡过程中其父的绝情,给了他深刻的刺激,因而终生对父亲只有畏惧而没有敬爱。在即位之后,他念念不忘当年夏侯婴的救命之恩,在群臣之中,特示尊重亲近。刘邦可以夺得天下,却无法得到包括至亲在内的人真心的敬重。此是后话。
刘邦的父亲、妻子,却在逃亡的途中,被项羽部下所俘虏。此后,他们以人质的身份,被项羽所扣押。
彭城之战的惨败,使刘邦苦心经营数月而建立起来的进攻态势,毁于一旦,不得不由战略进攻转变为战略防御。项羽则又一次成了令天下诸侯敬畏的英雄。割地称尊的诸侯和军事将领由彭城之战的结果得出结论:汉王刘邦还不是楚霸王项羽的对手。曾经跟随刘邦的盟友,除了常山王张耳之外,都背离了刘邦,或谋求独立,或投靠项羽。以刘邦为首的反楚联盟至此瓦解。
六、“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在整个楚汉之争的过程中,刘邦总是在运用谋略和智诈来对付天赋神勇的项羽。
彭城战败之后,刘邦千里逃亡,楚军乘胜追杀,汉军能否在函谷关东面的成皋-荥阳一线建成防御阵地,一时成了决定战局的焦点。刘邦在逃亡途中,就精确地分析了英布与项羽潜在的矛盾,选派说客随何,前去劝说英布起兵反楚,迫使项羽分派主力军队去攻打原来的盟友和骁将,从而使刘邦获得了从容布防的机会。
汉王二年(前205)五月,刘邦终于摆脱了楚军的追杀,开始在成皋-荥阳之间,构筑了抗击楚军的防御战线。虽然此后刘邦在这条战线上还多次失利、逃亡,但是,正面对峙的局面还是在反复拉锯式的争夺之中形成了。在这个月份中,出现了有助于刘邦站稳脚跟的几件大事:萧何在关中征发兵源乃至于老弱入伍,连同后勤给养一道输送到正面战场,汉军因此而复振;汉军在荥阳南面的京县、索城一带,击败了楚军的精锐骑兵,使得楚军一时之间无力发动对荥阳的有效进攻;汉军夺取了敖仓,秦朝遗留于其中的大量战略储备粮食,解决了汉军的军粮供应;军事战略家陈平归汉,得到刘邦的赏识,在众人的反对声中官拜护军中尉,自此,刘邦的麾下,除了首席智囊张良之外,又多了一位富于谋略的高参,后来有“六出奇计”的盛誉。因此,这个月份,对刘邦而言,是在经历惨败之后重新站稳脚跟的关键时期。此后,刘邦在成皋-荥阳一线,凭借有力地势,与项羽正面对峙,而派遣韩信、彭越等人,在项羽的侧后,频频进攻和骚扰,有效地牵制了项羽的兵力,使之东征西伐,疲于奔命。
楚汉之争中,在项羽与刘邦相对峙的正面战场上,项羽曾占有明显的军事优势,甚至可以说,每一场由项、刘二人指挥的局部战争,总是项羽获胜。在正面对峙中,项羽曾几次打破刘邦的防线,有两次差一点就俘虏了刘邦,但都被刘邦巧用谋略,逃脱牢笼。汉王三年(前204)四五月间,项羽发起凌厉攻势,刘邦的防线几乎崩溃。项羽纵兵截断汉军粮道,坚守荥阳的刘邦全军断粮,刘邦请求讲和,又被项羽拒绝。于是,刘邦宣称出城投降。夜间,刘邦将城中两千女子,身穿兵甲,放出东城门外,随后由将军纪信,扮作刘邦模样,乘坐刘邦的王车,出城到项羽营中投降。楚军将士自认为已获全胜,高呼万岁,都拥到东城门外,观看汉王出降仪式。刘邦却利用这一机会,率数十骑从西门逃脱。项羽发现受骗,把甘愿代刘邦一死的纪信烧死。荥阳不久即被项羽攻破。此役如果没有汉将纪信的甘愿代死,刘邦要想全身而逃实在很难。刘邦转守成皋,项羽跟踪追击,派兵围城。刘邦估计仅凭城内兵力,根本无法长期坚守,在楚军尚未合围之前,他仅带亲信夏侯婴一人,共乘一车,逃出危城,渡过黄河,自称汉王使者,驰入不久前取得井陉大捷的韩信军营,收走了韩信指挥军队的符节印信,将韩信所指挥的部分精兵,投入正面战场,挽救了连吃败仗的危局。
直到汉王四年(前203),在楚汉之争的正面战场,战事仍然处于胶着状态,但是,刘邦善于用人、善于战略布局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他命令韩信独领一军,在魏、赵、燕、齐等广大区域,开辟了第二战场;命令彭越在楚国后方游击作战,截断粮道,迫使项羽往返奔波。总体形势对项羽发生了逆转。到广武对峙时,项羽已真切地感受到优势和胜利正在离他而去。焦虑之中,项羽做了两件最能表现他特殊性格的举动。而刘邦的应对,更是出乎意外。
第一,以烹杀刘邦之父要挟刘邦投降。在彭城惨败之后,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雉均被楚军收捕,项羽把他们常置军中,充做人质。项羽希望可以借此对刘邦形成某种牵制,对他们倒是以礼相待。然而,到了楚汉相争的形势对项羽已经十分不利的情况之下,项羽使出了他的“杀手锏”:利用手中的人质,迫使刘邦就范。在两军对垒的前沿,项羽架设了一个高高的肉案,将刘邦的父亲置于其上,告知刘邦说:“如果现在还不立即归降,我就烹杀你的父亲。”这对刘邦而言,是极大的挑战,因为按照常规思路,他都要处于下风。他可以有几种选择:其一,顾念父子亲情,弃兵投降;其二,婉言哀求,请项羽宽赦其父;其三,默然不应,准备接受任何后果。不论哪种选择,刘邦都无法摆脱被动。而且,事出仓促,容不得从容谋划。但刘邦出于他的特殊性格,却自有特殊的应对之语:“我与项羽都曾经侍奉楚怀王,并受命相约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项羽的父亲,如果你一定要烹杀你的父亲,千万不要忘记分我一杯肉羹。”这种丝毫没有父子之情、胡搅蛮缠的答对,只有刘邦才说得出,也只有这样的“无赖”语言,才能解决刘邦面临的困境——他既然不在意父亲的生死,人质也就失去了要挟的作用。这是刘邦的绝情,还是刘邦的智慧,后人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但是在当时他确实把父亲的生命做了一次赌注。请看:项羽在盛怒之下,准备烹杀刘父时,项伯又来求情:“天下胜负现在还无法确定,况且,有志于争天下的人,都不会为顾念家人而改变志向,即便是杀了刘太公也无补于事,反而只能增加双方的怨仇。”项羽接受了这种“杀之无益”的思想,也就免去刘太公一死。刘邦的回答,确实令人意外,意外到令项羽不知所措的程度。与其说刘邦过于绝情,不如说刘邦既然不准备投降,这大概是保全刘父生命的最佳方案了。
第二,要求与刘邦进行一场“一对一”的个人决斗。事情发生在广武(今河南荥阳东北)对峙之时,项羽在阵前约刘邦个人决斗以定胜负。楚汉相争,兵连祸结,丁壮被迫从军参战,老弱疲于转运粮草,百姓涂炭,苦不堪言。项羽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在阵前约刘邦进行个人决斗以定胜负:“天下混战连年不止,实际上只因你我二人争天下。现在,我希望你我二人直接决斗,以决雌雄,不要再让天下百姓枉受战争之苦。”项羽快人快语,把持续数年之久的楚汉之争,直接表述为项刘二人争夺统治权。其实,不仅楚汉之争如此,历史上有多少次战争,不是政治家、军事家们争权夺利的产物?和项羽的直率表达所不同的是,其他“风云人物”,总是把自己美化成天意、正义的化身,把对方丑化成罪恶的渊薮,把逐鹿之战,说成为代天行诛、吊民伐罪。项羽的坦率,正是他政治上幼稚的体现,也是他可敬可爱之所在。老谋深算的刘邦,自然深知自己单打独斗决非项羽的对手,更何况,争天下的人,哪有个人决斗解决问题的道理?于是他以不屑一顾的姿态,含笑回答:“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虽有万夫不挡之勇,遇到了这样一位对手,除了大怒之外,实在没有办法可施。项羽要把问题简化为二人之争,刘邦反其道而行,大做政治舆论的文章,为了战胜项羽,他恨不得把天下所有人力物力,都投入其中!于是,刘邦在广武阵前,大声宣扬项羽的所谓“十大罪状”,把项羽说成是“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的罪人。让我们来看看刘邦声讨项羽的这篇“檄文”的内容:
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其中,关于项羽放杀义帝一事,就被分列为三项大罪,真正把政治文章做到了极限。最后,刘邦又故意刺激项羽:“我统领义兵,联合各地诸侯,共同征伐祸害天下的贼首,我只需指令刑余罪人击杀你项羽,何苦与你面对面的决斗!”语言如此刻薄,项羽不由得怒火中烧,命令暗中埋伏的弓箭手放箭,一箭正中刘邦胸口,伤势很重,刘邦机警地卧伏在马鞍上,一手假作抚脚的姿势,一面口中大喊:“那混蛋射中了我的脚!”一面退入军营中疗伤。就这样,刘邦掩盖了自己胸部中箭的实情,稳定了自己的军心,又防止了楚军乘乱进攻。显然,这本身就是斗智不斗力的一个例证。
刘邦能够从劣势逐步转变为优势,关键是能够千方百计延揽英雄,为我所用。而反观项羽,却比刘邦有着太大的差距。独当一面的汉军统帅韩信,六出奇计的战略家陈平,号称一世骁将的英布,都曾隶属于项羽,他们先后脱离项羽而归附于刘邦,对于最终决定刘胜项败,起了很大作用。项羽虽有武勇,却不善于用人。部属之中,论兵机韬略,只有一位范增;论用兵有大将之才,只有一位钟离昧。范增曾被项羽尊为“亚父”,钟离昧对项羽忠心不二,就是这样两位难得的文武人才,由于刘邦全权委托陈平,以四万斤黄金,行离间之计,结果使项羽对范增、钟离昧产生了戒备之心。在两军对峙的关键时刻,范增负气求退,病死于途中;钟离昧始终未得重用,项羽所托付重任的龙且、曹咎等将领,都属有勇无谋,被韩信和刘邦分别击灭,如果智勇兼备的钟离昧,能得到项羽的信任,专方面之任,项羽总不至于顾此失彼。由此看来,刘邦对付项羽,不仅个人之间斗智不斗力,两军相争也是斗谋不斗勇。血气方刚的匹夫之勇,遇到老谋深算的智诈机巧,自然只能步步被动。
正面战场的僵局一时无法打破,而韩信、彭越的军事行动,已使项羽的后方却屡屡告急。刘邦利用这一时机,先后派遣辩士陆贾、侯公游说项羽,楚汉罢兵讲和,并且请项羽释放汉王的父亲和妻室,许诺双方罢兵停战。项羽虽有疑虑,最终同意了刘邦的提议,双方约定:以鸿沟(秦始皇时开凿的引水渠,位于荥阳东南)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属汉,鸿沟以东归楚。在履行了约定仪式之后,项羽即如约释放了人质,并引兵东归。项羽准备接受东西分治的局面了,楚军士兵甚至为庆祝战争的结束而高呼万岁了。那么,汉军如何应对?据说,刘邦也有守约撤兵的打算,但是,张良、陈平却提出了毁约追击的建议,他们的理由是:“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老父与妻子得以归来,刘邦完全没有顾忌了,他接受谋士张良、陈平的建议,决定违背刚刚达成的和约,追击正在撤退的楚军,彻底消灭项羽。这是楚亡汉兴的关键一步。历史,在这里决定了新的发展方向。
后来唐代文豪韩愈在凭吊古战场时,曾赋诗《过鸿沟》(《全唐诗》卷三百四十四),一咏三叹:
龙疲虎困割川原,亿万苍生性命存。
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在违约追击项羽的途中,刘邦仍担忧自己的部队不是项羽的对手,传令给韩信、彭越等军事实力派首领,预约在固陵(今河南淮阳市北)合击项羽。韩、彭两军违约未至,项羽和楚军将士再次被刘邦的背信弃义所激怒,回马一击,刘邦竟遭惨败,只好固守待援。
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派遣使者到韩信、彭越军中,以划地封王的条件,诱使韩、彭二军参加对项羽的围歼。这样,韩信、彭越和重新控制了淮南的英布等人,纷纷率军参战。仅韩信所部兵力,就多达30万人,而此时项羽仅有不足10万兵力。刘邦以绝对优势,将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在韩信的指挥下,汉军轮番进攻,务求将楚军分割、消灭。
发生在汉五年(前202)十二月的垓下之战,最终决定了楚亡汉兴的大局。在四面楚歌之中,一生神勇无敌的项羽,不得不面对穷途末路。随侍军旅的虞美人含泪伴饮,酒酣耳热,项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垓下歌》真是长歌当哭!歌诗之中,他对自己天赋神勇却陷入败亡,自有难言的苦闷和不解,但叹咏的重点,却在于愧对相伴多年的虞美人。江山得失已退居其次,面对着冰清玉洁的美人,项羽的真性真情,在败亡之前,一展无遗。项羽虽疏于文采,但其真情毕露的“虞兮”一唤,足以使《垓下歌》成为永不磨灭的千古绝唱。
霸王祠项羽塑像项羽失败的大局已定。他痛别爱姬,带领八百骑兵潜出重围。此时的项羽,还有东山再起的勇气。汉将灌婴率五千骑兵一路追击,到达东城(今安徽定远县)时,项羽身边仅有二十八骑相随。项羽不由得感慨万千,唯一令他不解的是,凭自己的武勇,为什么会败在刘邦手下?他还要向部众显示自己的勇敢善战:“我起兵至今已有八年了,身经七十余战,兵锋所指,无不破灭降伏,从未打过败仗,所以才能称霸于天下。但是,现在却被围困于此地,这是上天要我败亡,不是我不善于作战。今天我肯定难免一死,但还是愿意让你们看我如何痛快淋漓地大战一场,必定连败敌军,踏破包围圈,斩敌将,断敌旗。请大家为我作证:这是上天亡我,不是我作战无能。”项羽催马冲向汉军,声如霹雳,目似喷火,所到之处,汉军莫不惊避。结果,他仅损失两位骑士,却斩将、夺旗,突围而出。
逃至乌江(今安徽和县北),乌江亭长驾船相迎,劝项羽立即渡江,再图善后。项羽却断然拒绝过江,他惨然一笑:“当年我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征,现在无一人还生,即使是江东父老宽恕我,我有何面目与他们相见!”他徒步杀向尾追的汉军,为自己的荣誉,作最后一搏,身负重伤之后,他自刎而死。
项羽被刘邦、韩信等人击败于垓下,不得不自刎而死,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失败了的英雄。
项羽从二十四岁起兵反秦,轰轰烈烈,叱咤风云,最后却悲壮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三十一岁。他活动在历史舞台上,不过八年,却如一颗横扫天际的彗星,留下了多少辉煌和迷案。楚汉之争,以刘邦的胜利、项羽的灭亡而告结束,但两千年来,文人雅士却大多同情项羽、赞颂项羽,人们已习惯于宽恕项羽政策上的失误,甚至于把他性格中的某些弱点,也当做一种美德来给予歌颂。于是,这位历史上的失败者,在人们的良知世界中,被塑造成了不倒的英雄。
项羽身上最能唤起人们同情心的到底是什么?答案可能各不相同,但有两项会是对多数人颇具影响力的:率直、守信、重情的本性;面对死亡的无畏和悲壮。
鸿门宴和广武相约独斗决雌雄,尽展项羽的直率。
鸿沟守约撤兵,证明了项羽的言而有信。
重感情,爱面子,正是项羽鲜明的个性之所在。这一秉性,使项羽无法成为一个高明的政治家,却同时使他成为最具真实人性的悲剧英雄。他重乡土之情:已入关中,尽管有人劝他自据关中,以图天下,他却选择归楚地,都彭城。尽管当时就有人讥笑他缺乏政治远见,是“沐猴而冠”,但这种向故乡父老显示荣耀的愿望,不是很正常的赤子恋乡之情吗?垓下之围,他面对强敌无所畏惧,听闻包围着他的汉军营垒中“四面楚歌”,他却心慌意乱,其他地方的得失,项羽可以坦然面对,故地失守,足以搅乱项羽的神智。张良巧设此计,正是抓住项羽乡土观念太重的性格,出奇制胜的,这也可说是“君子可欺以方”吧。他重宗亲之情:敬重叔父项梁,项梁被秦军袭杀之后,项羽殊死搏战,必求复仇。叔父项伯有三次暗助刘邦的行为(鸿门宴前夜泄露军机、鸿门宴间以身护敌、广武对峙劝阻烹杀刘父),项羽对他未加半句申斥,还是以礼相待,并采纳他的意见。他重男女之情:与对手刘邦“好色”不同,项羽的后宫生活不见于记载,兵困垓下时的“虞兮虞兮奈若何”一首千古绝唱,与虞姬的甘愿殉死,都说明项羽是用情专一的大丈夫。他重部属和故人之情: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很值得深入考辨。他曾对范增相当尊重,后来由于中了陈平的离间计,才疏远了范增,致使范增负气出走,为此,项羽一直被批评为无容人之量。实际上,设身处地来想,范增这样一位倚老卖老的人,项羽对他已算是很有耐心,留足了面子了。即以鸿门宴的收场戏而言,项羽已接了张良转交的刘邦礼品,两军和解已成定局,愤愤不平的范增,却当场拔剑砍破礼品,并恨恨地骂道:“竖子,不足与谋!”表面上是在骂未能完成刺杀任务的项庄,实际上是讥责项羽。项羽中了离间计之后,对范增也只是“稍夺之权”,并无过分举动,范增即大怒告辞:“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这两番言论的语气,都有骄横犯上之嫌。联想到项羽和范增的年龄相差四十多岁,项羽又尊范增为“亚父”,范增大概在项羽面前总是以尊长者自居,两人之间能有几年密切合作,已属难得了,这必定是以项羽本人的谦恭自抑为前提的。如果以范增处理上下关系的方式,去侍奉刘邦,又会是何等局面?恐怕早就被杀头了!对于故交,项羽尽力给予信任和重用。大司马曹咎,塞王(后为长史)司马欣,因早年间曾救助过项梁,虽说才干平平,项羽也委以重任。甚至对已背叛了自己的故交,项羽也存一份情义。乌江的最后一战中,多处负伤的项羽,认出了已是汉军骑司马的吕马童,大声呼喊:“你不是我的故人吗?我听说刘邦以赏千金、封万户的重赏,悬赏购买我的头颅,来,我成全了你吧。”说完即自刎而死。虽然有死前大言之嫌,但肯以自己的生命,赠昔日故人以荣华富贵,如此酬友,项羽当推千古一人。
爱面子,实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人格尊严的方式。项羽自爱自重,希望别人给他面子,他也乐于给别人保留面子。刘邦的父亲、妻室,在项羽军中拘押约二年,项羽未曾借以给刘邦难堪,虽有烹杀刘父的一次要挟,终究未下杀手。对刘邦的妻子也未加以非礼凌辱。刘邦对于被俘的敌人妻室,却不如此循礼守矩,罚作奴婢,以供躯使,已算是幸运;稍有姿色者,刘邦还从肉体上给予占有。魏豹之妻薄氏,就经历了“被俘-奴役-侍寝”的全过程,这不是单纯的好色、泄欲行为,而是有意显示战胜者的地位,凌辱对手的人格尊严。两相对照,更显示出项羽的宽厚。
在死神面前能无所畏惧者,终是少数,所以人们难免对他们产生敬意。但是,仔细想来,并非所有不畏惧死亡的行为,都值得尊敬,关键取决于为何不惧死亡。有人出于对信仰或理念的虔诚而自甘献身,也有人悲观厌世而自行解脱,甚至流氓无赖可借以欺压良善!那么,项羽在垓下之战、乌江自刎中所表现的神勇、无畏、悲壮,是源出哪种精神境界?答案恐怕只有一个:珍惜荣誉,胜过珍惜生命。请看,在胜负已经判分之后,项羽还在执著地向残存的部属证明他是亡于天数,而不是败于战阵。胜败,甚至生死,项羽实已置之度外,他所关心的是后人如何评价他的败亡,权利、生命可视为过眼烟云,荣誉则高于一切,只有从这种贵族的人生观、生死观入手,才能理解项羽的絮叨多语。项羽神勇善战,确为千古一人,司马迁以雄逸之笔写神勇之战,也属亘古无二;但是,司马迁对项羽的辩白,却也未曾真正理解,于是在《史记·项羽本纪》结尾处,对项羽的执迷于武力,颇有讥刺,诚为一大憾事。
对于荣誉和实惠,项羽和刘邦,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取舍。两相对照,自有一番体悟。荥阳诈降,不惜以部将纪信代死;成皋独逃,劫夺韩信部属以挽回成皋败局,刘邦处之坦然。只要可以绝处逢生,可以转败为胜,采用何种手段,中间丢了多少“面子”,刘邦都不会在意。刘邦可以在遭遇失败之时一逃再逃,屡败屡起,项羽却一败垓下,即自刎于乌江。荣誉一旦丧失,项羽即自认为天地之间无所容身,所以他别无选择。
后世的文人骚客对项羽的慷慨赴死,大多予以同情和惋惜。唐代诗人胡曾的《乌江》(《全唐诗》卷六百四十七)一诗,可为其中的代表之作: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另一位唐代诗人李山甫的《项羽庙》(《全唐诗》卷六百四十三),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虏为王尽偶然,有何羞见汉江船?
停分天下犹嫌少,可要行人赠纸钱?
周昙的《项籍》(《全唐诗》卷七百二十九)一诗,是唐代咏史诗的名作,诗篇出以婉责的口吻,表达的是深沉的惋惜:
九垓垂定弃谋臣,一阵无功便杀身。
壮士诚知轻性命,不思辜负八千人。
更加令人感慨的是,项羽的雄豪悲壮之气,竟使得宋代“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感叹不已,写出过“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一改其“婉约”之风,写出了慷慨激昂的诗篇《乌江》,以歌咏项羽的英勇无畏: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有此一叹,项羽已足以不朽。人中之杰,鬼中之雄,项羽当之无愧。
司马迁本来就是以意气相尚的人,他对于项羽,是出于钦佩、惋惜之情,而给以重点刻画的,所以,项羽的性格及其悲剧,就有动人心魄之处。读史每到楚亡汉兴之时,常使人有愤愤不平之感。特别是秉性豪爽的人,这种感觉往往更强烈。笔者也正是带有这种感情色彩的人,对于在天下之争中,惯用机诈权术,以四万黄金离间对方君臣而巧夺天下的刘邦,往往带有一种鄙夷之感,每读宋代学者文同的《读史》诗,“可怜一掷赢天下,只使黄金四万斤”,常击节感叹,引为同调。当然,历史就是昔日的政治,不可纯以意气相争;楚亡汉兴,有诸多因素共同发挥作用,项羽与刘邦的个人性格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更何况,在项刘二人的性格中,都存在着自相矛盾的现象,如:项羽的仁爱与残暴;刘邦的豁达与猜忌;刘邦的知人善任与傲慢善骂,等等。这使得两人的性格和形象,产生了一种立体感。
项羽的性格中,确实有残暴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战争中的屠城和杀降。楚怀王的老将旧臣们批评他为人剽悍,所过之处无不残灭。尤以坑杀秦降卒二十万、西屠秦都咸阳二事,影响最为恶劣。但是,如果从项羽的身世和志向来分析,此二事并非全由残暴的性格所引发。项羽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一直接受着复兴楚国的教育,自孩童有识之时,即怀有向秦复仇的志向。既以复仇为职志,手段的过激,也就成为难以避免和可以理解的了。自古受降如临敌,更何况项羽在新安坑杀秦的降卒,史籍明载起因于东方将士与降卒之间的冤冤相报,降卒心中不服,激成兵变的可能性确实存在。或许在项羽看来,当年秦兵在长平之战后,曾将赵国降卒数十万人尽行坑杀,新安杀降未尝不是对长平暴行的循环报复。至于秦都咸阳,是在秦始皇征服六国的过程中而急剧扩大其规模的。读史者都不会忘记,秦始皇当年每攻灭一国,都令随行工匠描摹其宫殿样式和尺寸,然后依样画葫芦,在秦都咸阳附近重建。六国旧都群集于关中,并非正常的“文化交流”,秦始皇用以显示战胜者的天威不可测,而对于项羽等有灭国之恨的东方贵族人物而言,却无疑是耻辱的象征。宫殿巍峨,付之一炬,从旁观者和后世论史者的立场来看,确为残暴和愚蠢的行为,但从项羽的复仇心态而言,恐怕不如此不足以雪耻泄愤。
且不要简单地斥责项羽为人残暴,他又有仁爱的一面,甚至因此而被讥笑为“妇人之仁”。鸿门宴上,范增安排项庄借舞剑之名行刺刘邦时,就对项庄说项羽“为人不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仁慈之心。甚至刘邦的文武大臣,在对比刘项二人性格同异时,都异口同声地把“仁爱”归之于项羽。韩信为刘邦指陈规取天下大计时,说项羽“对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可亲,部属有人生病,他前去探望,相对涕泣,与患者共进饮食”。陈平也说:“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人中讲究廉节礼仪的人,大多去投附他。”陈、韩二人,都曾在项羽部下任职,必是依据耳目闻见所及而论人论事,自然真实可信。刘邦部下第一个憨直长者王陵,直到项羽败死、刘邦称帝之后,仍毫不避忌地说:“陛下傲慢凌辱人,项羽仁慈而爱人。”联想到王陵之母曾被项羽拘为人质,要挟王陵降楚,王母为使儿子一心事汉,自杀身亡的一段往事,王陵与项羽有事实上的杀母之仇,而能称项羽“仁爱”,可以推知项羽为人仁慈,必有过人之处,且为当世人所公认。
项羽失败的原因,“妇人之仁”的性格,当为其中之一。问题是如何看待“妇人之仁”,它可以被指斥为不顾大局,而在小节处优柔寡断,坐失良机,这是争天下者的一大忌讳。然而,直观地想来,“妇人之仁”与“英雄之志”相对立,它所表现的,正是不折不扣的人性(人之初,性本善之性),也就是顾念情义、虑及伦理、关注舆论,不敢轻易地背信弃义,在该耍阴谋时不耍阴谋,在该杀人时不杀人。而“英雄之志”,则是对正常人性的践踏和背叛,为了夺得天下,甚至只是为了博取利禄,可以不择手段,于是有了恩将仇报、骨肉相残。刘邦在面对项羽烹杀其父的威胁时,坦然谈笑,求分一杯肉羹,大出常人常情之外,这就是所谓的“英雄之志”的典型,自然毫无“妇人之仁”的踪影。
刘邦的性格,也有自相矛盾之处。《史记·高祖本纪》有数语专论他的心性:“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刘邦的豁达大度,不乏事例为证。在审时度势和争取部下拥戴方面,刘邦确有独到之处。刘邦的“小气”和“猜忌”,也是他性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面。早年间,刘邦服役远行,好友或同僚出钱送行,萧何比别人所出稍多一些,刘邦开国之后,遍赏群臣,而对萧何封赏最厚,他还特意向人表明,此为回报当年萧何多赠钱资之情。不忘小恩与不忘小怨,均是小气而不是大度。至于刘邦的猜忌之心,在他对萧何、韩信、张良、陈平、樊哙等文武功臣的防范和算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必多言了。
楚汉之争,以刘邦的胜利、项羽的灭亡而告结束。但两千多年以来,文人雅士大多同情项羽、歌颂项羽,而对刘邦往往持鄙夷之论。“胜者王侯败者贼”,本是历史常规,但楚亡汉兴的结果,并未造成贬抑项羽、盛颂刘邦的格局;相反,千古而下,评论得失的史家,品藻意境的骚客,却往往对项羽寄托同情,而对刘邦则多持讥贬。究其“反常”的成因,大概首推《史记》所载项刘二人性格、行事的不同,而在后人心中产生了诸多共鸣。项羽虽有残暴、犹豫不定、不善于任人等性格弱点(这也正是项羽丧失人心以致败亡的原因之一),但他的坦诚、直率,在历代争天下者中,实属罕见;刘邦虽有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之长,但他喜弄权术、机诈多变的性格,总难免受人指责,或至少是不便于公开表示赞扬。所以,形诸文字,褒项可示以同情心,贬刘则可高标正义感,刘邦也就成为讥责的对象。
实际上历代搞权术的政治家、政客们,总是或明或暗地以刘邦为师的。
忘我于史册,神交于古人,楚汉之争可以给人的启示,实在太多了。综观刘项的乾坤豪赌,项羽虽不乏勇气,却总有些滞碍拘谨之态,而刘邦则信步而行,挥洒自如。何以会有这种不同?那就是项羽承荷着过多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这是他作为贵族后裔,不可或缺的;而刘邦则不同,他出身小农家庭,风云际会而成为一时之雄,他本来也未曾拥有多少身资,自然不怕在赌局中过多地失去什么,他没有旧日格局等他来恢复,也没有传统的政治伦理需要他遵守。他所代表的是全新的力量,只需随心所欲地去做,就是发凡起例,自我作古。所以,刘邦的大度和项羽的拘谨,与他们各自的阅历和身世背景相关。在政治赌局中,有时,一无所有或许正是一种优势所在。穷则思变,变则通,正是这个道理。
在楚汉之争中,谁能尽可能地拉拢盟友,孤立对方,就有可能终操胜券。而其中最有效的政治手段,就是以分封为诱饵,来换取军事实力人物的支持。对此,项羽与刘邦同样清楚,但在推行分封制度、以扩大自身阵营方面,项羽和刘邦相比,实在是笨拙得多。项羽尽管曾有分封十八诸侯的惊人之举,却无法保证所封诸侯对他忠诚不贰,为了维持由他首创的分封格局,以及他高于诸侯之上的霸主地位,他不得不四处征伐,因此,他不敢再以分封为手段,酬谢和笼络部下将领,所以韩信说,项羽虽有“妇人之仁”,对部下极尽关怀,但是,部属立下功劳,应该封给爵位官职时,项羽却变得很吝啬,往往是拿着已经刻好的官印,在手中反复把玩,终究不舍得分授给人,这就难以换来军事将领的真心拥戴。另外,王陵也把刘邦勇于划地封王、项羽却不愿封王以奖功勋,作为汉兴楚亡的主要原因。确实是看破了此中奥秘。
而刘邦则不同,在封立他人为王时,他没有任何顾忌,一切都以打败项羽为最终目的。天下本非自己所有,即便是用半壁江山封王立国,他刘邦还可以落下半个天下,何乐而不为?
楚汉之争,千古流传,不仅由于这段历史波澜壮阔,也由于刘、项二人性格鲜明,虽胜负殊途却同样充满了传奇和悲烈色彩,因此而引人入胜。
七、“皇帝之贵”
持续了四年的楚汉之争,以项羽的战败与慷慨赴死而告结束。刘邦在艰难困苦之中,终于成为战胜者。在垓下之战获胜之后,刘邦未曾有片刻的懈怠,而是以罕见的政治远略,抓紧各项善后工作。他要把自己苦战的未定政权,建立在稳定牢固的根基之上。他做了几件大事:
第一,大军回师至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在齐王韩信的大营之内,以出其不意的手段,剥夺了韩信的大将兵权,将全军的指挥权收归自己掌握;并且在一个月之后,下令将韩信由原来褒封的齐王改封为楚王。这当然是削弱韩信力量的一个有效措施,只是韩信还沉醉在君臣共庆的胜利气氛之中而未及多想。这是刘邦的“安内”之举。
第二,以不同的方式,对项羽的残余势力和盟友实施镇压或安抚。项羽当年分封的诸侯,在世者纷纷投奔了刘邦,唯有临江国的军民还在坚持与汉为敌。临江国的始封之君是曾经担任怀王柱国的共敖,在项羽封他为临江王、定都江陵之后,他对项羽心存感激。在他死后,其子共尉为临江王,继承其父之志,所以,临江虽然国小力弱,却成为拥楚抗汉的一面旗帜。于是,刘邦毫不容情地加以镇压。他派出了收服楚地立功最大的刘贾(后来晋封荆王)率领九江国的精兵出征,还派出了最得刘邦信任的太尉卢绾,统兵前往夹击作战。还有其他名将参战,如,刘邦的亲信将领靳歙,“别定江陵,降江陵柱国、大司马以下八人,身得江陵王,生致之洛阳”(《史记·靳歙传》)。临江王共尉是被靳歙俘虏押解到临时都城洛阳之后被处死的。由此可见,刘邦是以绝对优势兵力,一定要把临江国迅速攻破。稍后改临江国为南郡。更令刘邦诧异的是,在项羽的封国被平定之后,在北方的鲁地(今山东曲阜)却出现了“为楚坚守不下”的局面。刘邦亲率大军北上,将鲁地层层包围。发现被重兵包围的弹丸之地,竟然充满了祥和之气,“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弦歌之音不绝”(《汉书·儒林传》)。刘邦立即被一片乱世之中的好学风俗感动了,他意识到,鲁地人并非刻意与汉军为敌,只是因为鲁人重礼义,而项羽曾经被楚怀王封为鲁公,鲁人因此而对项羽有“故主”之情。于是,刘邦派人手持项羽的首级,绕城巡视,告知项羽确实已经死亡,鲁人这才投顺。刘邦有感于鲁人对项羽的情分,遂以“鲁公”的旧时名号将项羽安葬于谷城。刘邦还在项羽墓前有哭祭之举。对于已经死去的对手表示敬意,对刘邦的形象塑造只有好处,刘邦何乐而不为?更何况,刘、项二人确实有过为了反秦而协同作战的经历,当着胜败已分、生死殊路之际,刘邦对项羽有追思之情,或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后人不一定非从“作秀”的角度来推测刘邦的心态。
在“安内”、“抚外”的两项工作落实之后,该是刘邦安享胜利成果的时候了。于是,以楚王韩信为首的七位诸侯王,联名上书,拥戴刘邦登基称帝。这封应时而至的“上尊号”奏疏,是出自刘邦的授意,还是群臣心领神会,或许同时带有共同的潜在利益诉求?后人不必深求。见于《汉书·高帝纪》的这篇历史文献,确实有值得一读的价值。
于是诸侯上疏曰:“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
“汉并天下”瓦当
这篇文献有四点应该注意之处:第一,上疏者是时已称王的诸侯,严格意义上的汉王部属未曾联署,这不仅仅因为有等级高低的界限,更反映出刘邦以平民出身依靠暴力手段而夺得天下,得位的神圣性不足以服人,故必须由天下最具势力的人物共同推戴。这一点使得刘邦在以后处理与这些诸侯王的君臣关系时,难免心中有些“底气不足”。因为其中有人的地位与刘邦原本是“平起平坐”的。第二,强调刘邦“先得秦王,定关中”之功,不仅仅在突出刘邦灭秦之战的功劳,还暗寓批判项羽“背约”之罪。第三,强调刘邦“以安万民”、“又加惠于诸侯王”,得出“功盛德厚”的结论。第四,强调刘邦如果只用汉王旧号而不称帝,就会造成与其他诸侯王名号相同、不符合尊卑有别的等级秩序。因此,奏上尊号,是天下大事。
刘邦当然知道,自己做天下之主,已是水到渠成,但还要故作谦逊地“辞让”一二:“今诸侯王皆推高寡人,将何以处之哉?”这种政治把戏,大家心知肚明,还要把“劝进”的理由,讲得更为动人才好。诸侯王皆曰:“大王起于细微,灭乱秦,威动海内。又以辟陋之地,自汉中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海内,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也。大王德施四海,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实宜,愿大王以幸天下。”说得何等的光明正大?再不俯允登基称帝的奏请,好像实在对不住天下各界吏民了!于是,刘邦也就“顺其自然”了。
汉五年(前202)二月甲午日,刘邦的登基大典在水之阳(今山东曹县境内)举行。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是“诸侯王及太尉长安侯臣(卢)绾等三百人”,史书还记载了一位参与登基大典的特殊人物——博士稷嗣君叔孙通,他的作用除了“谨择良日”之外,可能还有设计登基大典的仪式。他的封号“稷嗣君”,可能带有特别的含义,“稷嗣”,固然是邑名,但是,可以解读出“稷下学宫继承者”的嘉义。因为叔孙通是齐地人,又以富于学问而著称。叔孙通在登基仪式上有其特殊的作用,标志着懂得仪式、学问的人在转入政权建设时期,会获得本来就属于他们的活动空间。当然,由于战争刚刚结束,这场“上尊号、即帝位”的仪式,不可能与升平之世的皇帝登基大典在排场上争胜媲美,但是它的意义非同小可——自秦末以来的战乱局面结束,一个大一统的汉王朝由此诞生。刘邦本人也从秦末的一个小小亭长,从连年战尘中冲杀而出,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