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联会
5月,初夏,刚到山西省联社任职不久,省社编辑部的胡爱林同志把一叠厚厚的文稿送到我的办公室,请我为他即将出版的小说集作序。
我当时听了,心中为之一振。因为当我踏上山西信合这片金土地,面对她如歌如画的发展历史,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山西信合人与农共舞六十多年,与广大农民群众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谱写了无数为民致富的豪情壮曲。肩负服务“三农”使命,与广大农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信合人,在文学的百花园里却不能花香四溢,这无疑是信合人心灵上的一种遗憾。然而值得庆幸的是,黄河沛然东逝,信合人的足迹虽被岁月的风雨淹没,但他们的丰功伟绩却深深镌刻在广大农民的心中。更令人感动的是,一个热爱信合事业的文学爱好者饱含激情地走进信合,笔耕十几载,为信合而歌,最终为我们捧出一部厚重的信合文学作品集《山区小社》。
据悉,胡爱林同志从事文学创作近三十年笔耕不辍,以讴歌山西信合为主基调,先后在各类报刊发表反映农信社题材的作品一百多万字,其代表作《山区小社》不仅荣获了首届“中国金融文化网杯”全国金融文学大奖赛二等奖,而且被山西电影制片厂改编成同名电影,成为国内首部以农信社为题材的电影作品。
该集共由《情为谁苦》、《山区小社》、《小社主任》和《信合之花》等五篇小说构成,以基层信用社为背景,通过对花果湾信用社老主任姜效忠、员工黄丹青和叶子等普通信合人的描写,反映了他们在当前形势下,肩负着光荣使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以及他们充满酸甜苦辣的家庭与爱情生活,主题鲜明地讴歌了信合人为服务“三农”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作品以朴实无华的文笔,简洁流畅的白描手法,成功地镌刻出一幅可亲可爱更加可敬的信合群体雕像,小说通篇飘荡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使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真实可信,形象丰满,容易产生共鸣。同时,较好地把握了时代的主旋律,弘扬了当代信合人服务“三农”的可贵精神。
掩卷沉思,由胡爱林同志的小说联想到农信社的文化转型问题。当前,山西信合已经完全融入转型跨越发展的大潮中,我们不仅要在经营管理、金融服务上不断转型,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也要转型。文化转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复杂过程,我们要更深层次地挖掘信合文化内涵,让山西信合文化在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领域不断扩展,要让老百姓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和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受到感染,更进一步了解和贴近山西信合,更好地支持和关心山西信合。胡爱林同志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值得我们肯定。在此希望各级农信社在发现和培养文化创新人才上多下点工夫,为山西信合转型跨越发展传递正能量,着力推动农信社文化转型发展,把山西信合文化品牌推向全国。
春风过处满眼绿。我期待胡爱林同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更期待山西信合涌现出更多像胡爱林同志这样为时而作的文学创作人才,用激越的文字将山西信合人的感人故事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付诸笔端,用笔墨的芬芳传递山西信合灿烂文化,凝聚合力奏强音,唱响转型跨越发展主旋律,托起美丽山西信合梦!
以上为序,与广大读者共勉。
2013年5月29日
(作者系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