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52600000008

第8章 宿紫阁山北村

【题解]

这首诗约作于元和四年(809)。此前一年,白居易被任命为左拾遗。左拾遗为谏官,即所谓“身为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与元九书》)的角色。在元和十年冬诗人遭贬后所写的回忆文章《与元九书》中写到:“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大率如此,不可遍举。不相与者,号为沽名,号为诋讦,号为讪谤。”《宿紫阁村》即本诗,记述一次游览的见闻,锋芒所向直指“握军要者”。

唐代中晚期,皇帝宠信宦官,派遣他们为监军或将领。尤其是唐德宗之际,始设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均由宦官担任。他们是皇帝的禁卫军,又是亲信军权在握,故气焰嚣张、为所欲为、横暴跋扈,不仅欺压百姓,甚至废帝弑君。

紫阁山,在长安西南,因“旭日射之,烂然而紫,其峰上耸,若楼阁然”而得名,系终南群峰之一,以风景著称。诗中所写正是诗人游览时夜宿山北村农家亲眼所见,俨然一幅怵目惊心的“抢劫”图。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紫衣挟刀斧,草草十馀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前四句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由于“晨游”后“暮宿”,诗人投宿会见村老。村老敞开柴扉,喜迎客人,满心欢悦,开酒接风,一派畅快欢娱场面,为下文伏笔,起到有力的反衬作用。“尊”,同樽,酒具。

接着十二句是全诗的主体,写暴卒抢食、砍树。正当诗人与村老“举杯未及饮”时,“暴卒来入门”。这群“紫衣挟刀斧,草草十馀人”,一见丰盛的酒席,一拥而上,“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狼吞虎咽,如同风扫残云,霎时间杯盘狼藉,活画出一幕喧宾夺主、反客为主的场面,以致诗人、“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了。“紫衣”,唐代官制,三品以上文臣武将服紫衣,是最高级官服。这里具体指禁卫军——神策军官服。据《旧唐书·职官志》:“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4)中,时置神策军护军中尉,以中官(即太监)为之,时号两军中尉。贞元以后,中尉之权倾于天下,人主废立,皆出其可否。”神策军系皇帝卫兵。“草草”,蛮横无理之状。“夺”、“掣”,强要硬抢貌。“飧,本为熟食,诗中指下酒菜肴。敛手”,即叉手、拱手,双手交叉拱于胸前,示恭敬的姿态。“夺我”四句展现了抢酒而食的场面。“中庭”四句则描写砍伐奇树的场面。一棵生长三十年的“中庭”“奇树”,远不能同“盘中飧”相比,足见“主人惜不得”的“惜”护之深,但又不得不“持斧断其根”,为什么?最末四句作了交代。

最后四句给诗一个奇妙的结尾,交代清了事件发生的背景。“采造家”,唐代为采伐木材营造宫殿的人。当时,临时调遣神策军去完成采造任务。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当时掌宫殿、官舍、军营等营造修建的是“将作监”,下设四署及百工、军器诸监。“神策军”,本天宝年间西部地方军队之称,后因“扈驾有功”故,而成为皇帝的禁卫军。《唐会要》载,唐德宗时分左右神策军,到元和年间,常常调神策军建造宫殿、城池。所以这里的“采造家”实属“神策军”的军籍。“口称”二字足见“暴卒”、“紫衣”的横暴跋扈、有恃无恐。末二句终于使诗人明白真相,恍然大悟,于是劝慰主人不要再多说了,他们的主子中尉是奉皇帝旨意行事的,其讽刺矛头所向十分明朗!正是那“切齿”者。

全诗采取了直白奔泻的多层次对比反衬手法。譬如,开篇亲切融洽的氛围与被抢食、刨树屡遭侮辱的悲惨氛围的对比反衬;在人物形象上村老的淳朴好客与暴卒蛮横骄纵的对比反衬;在人物心理上村老面对抢食、刨树由退缩到抗争的对比反衬;诗中“余”由初相见暴卒时的抗争到最后“慎勿语”劝解的对比反衬;村老与“余心理前后相反互逆变化的对比反衬……”

白居易十分重视其讽谕诗。当时,其《秦中吟》、《新乐府》等“指言天下事”有如《风》、《骚》而“长于激”、“直歌其事”,具有强烈的战斗性。他以为“其不我非者,举世不过三两人”,须待身后才可能得到理解和赏识,自信自厉,确实是具有卓识远见的!

霍松林先生认为全诗采取画龙点睛法,最后把讽刺的矛头指向皇帝是“点晴”,使全“龙”飞腾,将全诗的意义提到了惊人的高度。是颇有见地的。

诗中所写“唐世固有是事”(《容斋续笔》)。论者多认为诗中“中尉”指宦官吐突承璀。此人在元和初年系左神策军中尉。白居易文有《论承璀职名状》,反对朝廷让其兼充“诸军行营招讨处置使”。说明白诗“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信然!

同类推荐
  •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一书涉猎美食、散文、游记、小品文等。无论写景、状物、抒情或随笔皆是真实情感的表达。人生的起承转合都在文字中透着禅意。文字的脉络充实着真、善、美的人性的光泽,浸透着女性的柔美与理性。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1984年1月24日晚,一个并没有飘雪的冬天的晚上,我以一声长啼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六年半后,坐着爸爸的永久牌自行车开始了伟大祖国赋予我的神圣使命——上学。小学六年不学有术成绩卓著,奖状整了半墙壁。一不留神成了父母的骄傲和邻家孩子的楷模。上了中学自封天才目空万物,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一踏糊涂一去不返。在父母的长吁短叹中沦为邻家孩子的反面教材。走在路上总觉背脊发凉,人家指着我摇曳的背影:“当年名动村野的县级三好学生,某某镇中心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县级三好学生,据说他的名字已被载入该校校史。现在,唉……!”
  •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本书左栏《三国演义》底本为中华书局版《三国演义》。该书点评者李国文先生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人生感悟对《三国演义》进行评点,每章章前有引语、章后有总结,对全章进行提纲挈领地评述。随文点评,既有对字句文的解析,也有作者精彩的议论,更有对思想、社会、人生、现实诸多方面的品评。
  • 中国古代文学二十讲

    中国古代文学二十讲

    本书共20讲,内容包括:《诗经》的传统研究与现代视角、《庄子》研究浅说、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关汉卿剧作人物论等。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花千骨之一错再错

    花千骨之一错再错

    花千骨身份竟是神尊!仙界公主瞳夕爱上白子画并和他发生关系,他再一次将她伤透,误会重重的两人还能在一起吗?“白子画,若能重来一次,我再也不要遇上你。“
  • 九界尊王

    九界尊王

    苍天无妄,大地无情!踏破九届!我为神尊!
  • 月夜未央

    月夜未央

    他本是银城之王,却因为信念踏上征战之途。她是银城王妃,却因为羁绊,自毁双目,久居幽冥。战火连天,月未销寒。以战止战,月夜未央。
  • 清虚传

    清虚传

    修真年代,门派群立,兵伐向戈,却不伤及百姓。素有天下第一大派之称的清虚门,统一众多分派。成为正道之首。率领门派抵御魔道。今天我们暂且讲述一下清虚门的历史!
  • 我想回家之白之章

    我想回家之白之章

    这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他不想攀爬巅峰,不想邂逅美女,不想建功立业,不想有奇幻的冒险,他一生所求,只有……回家,为此,愿付出一切!!!
  • 荒武帝君

    荒武帝君

    君者,有开天辟地之勇,呼风唤雨之霸;帝者,破天下之势,唯我独尊。三皇一帝经,成就无上荒武帝君!
  • 武道之光

    武道之光

    一个是意志坚韧,却资质平庸,家境一般的二流大学的学生;一个是萎靡消沉,但天赋异禀,背景强大的异世武修的后人;看似两者没有丝毫的关联,但却是我们故事的开始……
  • 幻想仙魔群雄传

    幻想仙魔群雄传

    一位天赋异禀的少年和他的小伙伴们为了匡扶蜀山派,历经千难万险,遍走天下十门,励精图治,却无意中挑起了仙魔两界大战,致使仙界领域战火频发,天下大乱。在这岌岌可危的时刻,他力挽狂澜,用他的行动凝聚了仙界人心,带领各派仙众,齐心协力,最终将战火推向魔界领域。然而在魔界即将覆灭之时,异界神冥与他的隔空对话,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另一个偶然……仙、魔两界分上五行、下五行十门属性:金、木、水、火、土、冰、气、光、鸣(声)、毒。芸芸众生天性均有其各自的属性,仙界以修元气为本,再修属性;魔界以修尸气为本,再修属性。各门属性功法神秘莫测而又精彩纷呈,既牵扯勾心斗角,又涉及情感纷争,我们的故事就从冰系属性的蜀山派开始。
  • 湖前明月花欲落

    湖前明月花欲落

    这一世我为你种下因,下世你为我结果。你有千万美女在身旁,茫茫人海,你终究不离不弃。
  • 天道启示录之黑羽工藤

    天道启示录之黑羽工藤

    现在我在回头看的时候,发现过去的自己多么的中二,羞得想死,但是,但是,但是,但是中二有什么不好?嘛,现在也不敢大言不惭的做什么保证了,这本书我本来是想放弃的,不过现在我想给这本书一个交代,给这本书里的世界一个交代,反正不管怎样都会有一个结局,一个还算可以的结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