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美的一个皇冠。明代高曾把唐诗划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初唐的四杰,盛唐的李杜,中唐的元白,晚唐的李商隐、杜牧,都是这个皇冠上闪闪发光的明珠。
李商隐生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卒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他生活的年代,唐王朝进一步走向衰落,朝廷内部,宦官弄权,党争激烈;朝廷外部,藩镇割据,虎视眈眈。失望与沮丧,时刻笼罩在士大夫的心头。生性敏感的李商隐当然也不例外。作为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中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四首》)“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马嵬二首》)“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当我们吟诵这些篇章之时,口颊生香之馀,一种哀伤的、落寞的、无可奈何的感觉也不禁袭上心扉。
晚唐造就了李商隐,李商隐代表了晚唐的心境。
义山诗在宋代有广泛的影响,“晚唐体”诗人对义山诗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继李商隐自编文集后,宋代开整理李商隐诗文集的先河,今天,宋代的版本已无法看到,但还存有清影宋抄本《李商隐诗集三卷》。进入明代,李商隐诗文整理及刊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一时期,较为重要的抄本或刊本有,明悟言堂抄本《李商隐诗集三卷》、明刻本《唐李商隐诗集六卷》、明嘉靖中刊本《唐李义山诗集六卷》(《广十二家唐诗》,陆汴辑)、明万历金陵书坊王世茂刻本《唐李义山诗集》(《中唐十二家诗》,朱之藩编)、明天启四年(1624)云阳姜氏自刻本《李义山诗集一卷》(《唐中晚名家诗集》,姜道生编)、明崇祯十二年(1693)海虞毛氏汲古阁刊本《李义山集三卷》(《唐人八家诗》,毛晋辑)、明云阳姜道生刊本《李义山诗集七集》(《唐三家集》,明佚名辑)、明钞本《李商隐诗集七卷》(《唐四十四家诗》)、明末刻本《李义山文抄一卷》(《八代文抄》,李宾辑)等等。清代,在整理李商隐诗文方面出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但总体成就不如明代。相比较而言,毛氏汲古阁刻《李商隐诗集三卷》无疑是明清刻本中较好的本子,乃至于《四部丛刊》据此影印。鉴于此,在撰写《李商隐集》解评的过程中,我们特意选择了毛氏汲古阁刻本作为校勘的底本,同时,考虑到刘学锴、余恕诚两位先生的《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既总结了前人研究李商隐诗歌的成果,同时又代表了近年来研究的最新水平,故刘学锴、余恕诚先生的《李商隐诗歌集解》也是我们重要的参考对象。总之,《李商隐集》在成书的过程中,吸收了先贤和时贤的大量成果,在此表示感谢!没有他们的成果,这本小书不会顺利地完成。
李商隐是唐代重要作家,按理说,解析其诗的时候,应再选一些文章作必要的解析,以便于全面地了解李商隐文学创作的全貌。遗憾的是,限于丛书篇幅上的限制,原先选注的文章部分被迫删除了。看来这一工作只能留到以后再作弥补了。为方便读者使用,书末附“李商隐年谱简编”、“李商隐著作主要版本”、“李商隐研究主要著述”及“《李商隐集》名言警句”(正文中用着重号标出)。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了全书四分之三以上的撰写任务,其馀由刘海宁写出初稿,再由我统稿和修改。还要感谢袁茜,她为这本小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承担了校对等事务性的工作。
张强
2008年4月于淮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