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踪拾遗
天地几闲身,试问名利场中,哪有此清凉世界?
光阴如过客,每到山水佳处,更莫负潇洒胸怀。(峨眉山初殿联)
山水争留文字缘,脚跟犹带九州烟。(蒋士铨《题壁》句)
行止辄自由,甚觉身潇洒。(白居易《兰若寓居》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句)
以上的文字说出了游客的一种态度和精神,给了我启示和借鉴,使我在每次旅游中都挣脱了名缰利锁,忘掉了荣辱得失,学会了努力呵护所到之处的胜景及环境,并尽情地享受那里给我的一切,钩沉那里的历史积淀,吸收它们能够赐予我的一切营养。我不敢蜻蜓点水地对待每一次出游,偶有所得,就随时记下来,力争不沦为只证明“王小二到此一游”式的俗游。这样做有一定难度,也很有乐趣,对我是一种纪念。若对别人有一点启示,我也就不虚此行了。
一
我出生在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大山怀抱着村子,还收藏着我的一串故事。
日本侵略者的隆隆炮声刚把我迎接到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上,父母就抱着我在这座山里没完没了地“躲反”。从此我与大山结下不解之缘,大山就成了我博大温馨的摇篮。摇啊摇,摇去了我离乡背井的惊恐和忧伤,摇来了我多灾多难的童年。我记得,从村东的峪口进山,有一座喝石庵雄踞玉皇顶上。它是一座气势雄伟风景优美的窑洞式殿宇——玄帝行宫,是大山手心里的一颗珍珠,当时在我心目中就是天堂。殿下整年流水潺氵爰,飞瀑直泻,那是大山的血清。山里还有望不尽的树木,数不清的蜂蝶,听不够的鸟鸣,闻不厌的花香,吃不腻的野果……那是大山的无私奉献。记不清多少次进山,每次我都陶醉其中,乐以忘归。这样优美的环境完全能够伴我幸福度过一辈子的,我怎么也想不到眼前竟然是一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把我骗进“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误区。
有一次,我躺在衰草落叶铺就的“席梦思床”上,“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山峰专为我支撑起一片迷人的星空。夜,十分恬静,万分深邃,星有微光,宇无纤尘。林涛休息了,百鸟入睡了,群峰在理性地思索自然和人生,整个世界都沐浴在似水的月光和如丝的微风中。只有喜欢夜间出场的秋虫们,还在悠扬地吟唱它们新版的专辑,民族、通俗和美声都唱得很到位。
突然,刺耳的枪炮声震碎了这如诗如画的氛围。我这才从大人们惊恐的神色和愤怒的骂声中读懂了那枪炮声的含义。那是战争的恶魔张开血盆大口疯狂撕咬这宁静的世界……我们的村庄被日寇包围了,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仅张敬斋一家,就有七口被活活烧死在南圪瘩的土窑洞里。更惨无人道的是将一个七岁男孩的肠子掏出来,挂在树上……我们就是被日寇的枪炮和刺刀逼进这深山密林里“躲反”的!我终于理解了“躲反”就是受侵犯遭蹂躏者被逼逃命的同义语!幼小的我潸然泪下,怒火中烧,身在颤抖,心在滴血,强烈的爱与恨的幼芽在胸中噌噌地生长!
当我听到八路军的领导在这殿宇中指挥打日本鬼子,血肉模糊的伤员被抬到这里治伤养病,特别是日寇一把火烧毁这雄伟美丽的喝石庵以后,军民依然靠山中的野生食物和天然屏障顽强抵抗的情景以后,我才彻底走出那认识误区,对这座山肃然起敬起来。此后山里那些英雄豪杰伟人神仙动人的传奇故事,就一直陪我在硝烟战火和骨林肉莽之中艰难成长。山,就这样成了我的启蒙老师和精神偶像。
二
我理解世界和人生这篇大文章的思路,也是从山脚下的峪口切入,又沿峰峦的走势波浪式向四面八方拓展开的。
步入社会以后,我在吕梁山中工作多年,曾多次到深山寻觅抗敌英雄的踪迹,也跋涉寻访过外地一些名山大川。我看到,每一座山,都如李白、拜伦们的浪漫诗。它们不受约束,拒绝雷同,不拘一格地展现自己或雄伟奔放,或奇险飘逸,或放荡不羁,或苍茫沉稳的形体韵律及心灵质地。云雾缭绕时,它们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浔阳江头琵琶女。须晴日,它们或露出蒙娜丽莎含蓄诱人的微笑,或展现西施貂蝉们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的美貌,或亮出雅典巴狄农神殿前群雕式的奇岩绝壁。在山脊上,它突然抛出一条筋疲力尽的蜿蜒古道,那是前人用千万双草鞋布履踩出来的跋涉备忘录。到了缓坡上,它又会扔出一座老态龙钟的古驿站,那是羁旅者日记中的逗号。在这些文明的碎片中,往往可以而且能够钩沉丰厚的人文资源。有时候,大山还会趁你不注意间甩出一串你意想不到的美景。处处都美得难以捉摸,美得销魂烁骨。真乃山阴道上,应接不暇。难怪民族英雄戚继光曾说:“他年觅取封侯印,愿向君王换此山。”我觉得值,太值了!
我在这种边跋涉边鉴赏中,几乎每一步都可以踩出一首抒情诗,一角古战场,一块民族的伤痕,一曲幽怨的情歌,一则纯真的童话……它令我心旌摇荡,或如痴如醉,或如坐针毡,或如坠云雾,或如饮醍醐,情感的冲击波一次高过一次,喜怒哀乐忧往往极不和谐地掺和在一起,虽历尽艰辛却感悟日深、受益日增。每到一处,我都会默立在壁立千仞的断崖前,精心阅读层层叠叠沉积在岩层下面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在浩瀚的林涛岚烟中,检索历代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座座高山、面面峭壁、块块巨石都是丰富深奥的无字碑。夹在深山间的名园胜迹、祠庙庵观、亭台楼阁、石刻碑碣等等,又都是留在历史巨筛上面文明使者的闪光足迹,几乎件件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山中大量的石刻是古人批阅山水时留下的读后感,叙述着他们深刻的人生体验,使我受益匪浅。例如镌刻在华山苍龙岭上的两行字,就让我终生难忘。据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攀登到此处已经筋疲力尽,进退维谷,以为陷入了绝境,便写了遗书投下山崖。有人得知此事,便在此刻下“韩退之投书处”。后来有位百岁老人攀到此处大笑韩愈悲观退缩,自己则怀着征服群峰的壮志一口气健步攀上顶峰。后人被此事所感,又刻下“百岁老人笑韩处”。事实的真伪不必认真,两行石刻却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极深的思考,改变了我懦弱的性格,使我遇到挫折再不敢畏缩不前。
三
我每游一次山,就经历一次灵魂大淘洗,经历一次血液大透析。久而久之,山自然就占据了我心中至高至重至亲至爱的绝对位置。我越来越感到山是有灵魂、有思想、有情感、通人性、具灵气、顺民心、懂民意、爱民生的伟大生命活体。
山是生命的孕床,即使焦枯贫瘠的荒山野岭,也同样无数次嬗递着顽强的生命。山也是社会大舞台的后台,人猿揖别时期山就让他们走下树枝,走出洞穴苦练基本功,反复彩排。等进入童年才艺成熟后,才撩起侧幕,粉墨登上文明的前台表演。山也是山栖谷饮的隐士、绿林好汉,以及徐霞客、郦道元们的乐园,世代都有人历尽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这座没有导游的天然博物馆里刺探奥秘,探测宝藏。
大山养育了慈祥的子弟兵母亲、可敬的军嫂、冒死支前的大叔、舍命送信的儿童……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无坚不摧的人民军队,造就了一大批能左右时代的风云人物。因此,看到山,我常常会听到它历史的跫音。那是战鼓如雷、铁骑奔突、炮声震耳、人喊马嘶的雄壮交响乐。在这雄壮的旋律中,无论是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的太行山、白雪皑皑松涛起伏的长白山、被誉为革命摇篮的井冈山、横亘中原的大别山、雄踞西南的五岭乌蒙,还是难于上青天的峨眉山,都是抗敌的堡垒,葬敌的墓地。
对正义之师,群山总是时时呵护,处处支持,倾全力帮扶星星之火迅速燎原,燃遍全国,为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对反动势力,它则森严壁垒,众志成城,形成倒海翻江卷巨澜之势,枯木朽株齐努力,把他们全部埋葬。
当年秦始皇锐利的目光看中了大山御敌的强大的功能,不仅依靠山,还在山上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于是这道连绵的地球脊梁便慷慨地圆了中国首位中央集权制皇帝的帝业梦。遗憾的是,这位皇帝没有看到大山的另一面。当他的政权逐渐走向腐败残暴之时,不仅“坑灰未冷山东乱”,而且逼得那位民间弱女子孟姜女跌跌撞撞扑到长城下,发出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惊世痛哭……这时,山便一脚蹬开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封建专制王朝,只保留了万里长城这道亮丽千古的风景线供后人思索。进入清代,在燕山山系和万里长城环抱中的避暑山庄,既扶持了清朝的强盛,也酿造了它的衰败。曾几何时,那个号称日军最精锐的板垣师团气势汹汹长驱直入,妄图三个月消灭中国,然而在平型关竟惨败在周围貌不惊人的山峦面前,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随之被粉碎。而依靠西南崇山峻岭负隅顽抗,妄图挽救山岳崩颓的蒋家王朝,同样没有摆脱山走石泣的悲剧下场……大山的无字碑是永远都读不完,吃不透,而又是常读常新的天然经典。
四
大山神奇的魅力和销魂的美丽吸引着一代代游人,也点燃了画家诗人们的创作激情。“景乃诗媒”,于是陶渊明、谢灵运及其流派们浩如烟海的山水名篇佳作便应运而生,让千秋万代有了尽情享受的精神大餐。到“今朝”,大山的儿子毛泽东在戎马倥偬政务繁忙的间隙,踏遍青山人未老,马蹄声碎,飞溅出铿锵的诗韵,马背上哼出了流韵壮东风的绝唱。这是他几十年的军事智慧、政治睿智、哲学感悟和满腹诗情随意挥洒在行军途中的点点碎金。它们灼目的光芒顿使古今中外的诗坛黯然失色。不信你可以查一下历代诗人的存诗。再以帝王为例,那个很了不起的汉武帝被泰山所感时,只能直着喉咙喊:“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感矣!”而那位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的乾隆,竟没有一首写山的像样的诗。
正因为如此,大山今天又以罕见的亢奋和极高的热情敞开广阔的胸襟,迎来潮水般的游客。人们利用山的生态和人文环境,去调理和修正自己浮躁的心态,清洗被世俗污染过的灵魂,满足不断飙升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如饥似渴地追寻历史遗梦,吮吸人文乳汁,以磨砺意志,提升素养,完善人格。这不仅是一种时尚的符号,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它促使旅游从少数人的专利发展为一种熔政治经济文化于一炉的朝阳产业,成为普通老百姓必不可少的消费内容。它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广泛交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而且吸引了许多志士仁人甘心为此鞠躬尽瘁。他们将利用这旷世奇景和天赐资源,敞开山门,招商引资,进行保护性开发,再造一次生态均衡,天人合一,物尽其用,景竭其力的大飞跃!
祖国的名山大川比比皆是,无一不是独具个性的!峨眉天下秀、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桂林山水甲天下、黄山归来不看岳,特别是巍巍昆仑及其珠穆朗玛峰……处处皆具巨大的开发潜质!即使那些无名小山,也都有仙则灵,各有自己独特的美质和神韵。假如喝石庵没有被日寇焚毁的话,它一定是一个颇具实力的旅游景点。我的父老乡亲们完全可以从中得到不菲的精神享受和物质实惠。然而,如今除了埋在荒草杂树中的一片废墟还勉强能够“自将磨洗认前朝”以外,就剩下绵绵不尽的思念和感叹了。
我爱山,因为山养育并锻炼了我。我爱山,因为山启迪了我的心智。在白天,我常常以期盼苦恋的视线网住那些横空出世,阅尽人间春色的巍巍群山,历数着它们既轰轰烈烈又韬光养晦的厚重历史,不敢松懈,不忍放弃。在梦中,我往往用倾慕敬仰的情丝缠住那些或荡胸生层云,或山色有无中的峰峦,聆听着它们粗犷的呼吸和强劲的心跳。这时,我就像羽化飞天似的,山既溶化了我,我也忘记了我,只有我的血液和呼吸与山魂共存共鸣。
原载《临钢工人》2010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