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应用学科,因而它具有多门学科的理论特征。但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除应遵循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外,无疑还有反映其本身或者研究对象特征的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学是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区位理论和区域分工理论。
区位理论又称空间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包括产业、城市和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及优化的理论。经济活动的存在和运动,都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从而在空间上形成一定的地理分布和移动。只有这种分布和移动比较合理,才能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区位理论的产生与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是指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近代区位理论主要指中心地理论、市场区位论等,现代区位理论则包括了从运输区位论到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的大量内容。
一、古典区位理论
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的著作《孤立国与农业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的问世,标志着区位理论的产生。
(一)农业区位论
杜能“孤立国”理论作了如下假设:①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即城市是“孤立国”中商品性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②“孤立国”内没有可通航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③“孤立国”是一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等都完全相同。④农产品的运费与重量及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杜能根据其理论前提,认为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而运输费用又决定着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某个经营者是否能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将由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费用三个因素所决定。在孤立国中,生产成本、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是统一的,因此,杜能农业区位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合理布局使农业生产达到节约运费,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的目的。
第二,农业圈。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其《孤立国》一书中提出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而每个区域都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这就是著名的“杜能圈”。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自由式农业圈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带,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奶等。圈的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的消费量大小所决定。
第二圈——林业圈。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角度讲必须在城市近处产出,形成林业圈。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轮作式农业圈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杜能提出了每一块地的六区轮作,即马铃薯、大麦、苜蓿、黑麦、豌豆、黑麦,其中耕地的50%种植谷物。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牧草休耕轮作地带。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七区轮作。同第三圈不同的是谷草式农业圈总有一区为休闲地,即第一至三区为谷物,第四至六区为牧草,而第七区为荒芜休闲地。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它是距城市最远的谷作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地分为三区,即黑麦、大麦、休闲,三区轮作,称为三圃式轮作制度。
第六圈——畜牧业圈。本区生产的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的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圈外,则为无人利用的荒地。
杜能根据假设前提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为了使其区位图式更加符合实际条件,他在《孤立国》一书中将他的假设前提加以修正,指出现实存在的国家与“孤立国”有所区别。比如,假设当有一条通航河流可达中心城市时,农作物轮作制将沿着河流两岸延伸。
杜能的理论对后来的区位论研究具有下列意义:一是理论思维方法,即抽象演绎的孤立化法;二是杜能首次将区位和运输距离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加以理论化和体系化,这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被推广到了其他研究领域,即他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农业的土地利用上,也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工业区位论
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Weber)的名著《工业区位论》出版,标志着工业区位论的创立。工业区位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建立在现代交通运输的基础之上。为了理论探讨的方便,韦伯提出一些假设的前提条件:①在一个均质的国家或地区内只探讨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而其他如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政策和技术水平等都相同;②工业原料、燃料等分布在已知地点,且不发生改变;③工业产品消费地点既定,消费量不变;④劳动力供给地已知且供给充足,工资率不变,不同区位的工资水平有差异;⑤生产与交易只讨论同一种产品;⑥运费与距离及载重量成正比,以火车为运输工具。
韦伯首先按不同标准对区位因子进行了分类:①按作用程度分为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一般区位因子是指对各种工业生产区位都有影响的因素,如运输成本、工资、地租等,而特殊区位因子是指只对特定工业生产有影响的因素,如气候、水质等。②按作用方式分为区域性因素、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区域性因素指影响工业生产分布于特定区位的因素,集聚因素指促使工业生产向特定地点集中的因素,分散因素则相反。③按照属性分为自然技术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自然技术因素指取决于自然方面素质的因素,如气候、地质条件、劳动力技术水平等,后者如居民的消费习惯、利息的地区差别等。这些因素中只有通过一般区位因素才能确立工业区位的普遍规律。韦伯归纳出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集聚效应为一般区位因子,其中运输费用对区位选择起基本定向的作用,而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分散)效应对区位起修正作用。
1.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韦伯认为工业区位的选择取决于生产成本的大小,任何一个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该选择生产成本最小的地点。为了使工业生产成本最小,就必须尽量减少运费,这就涉及运输距离以及原材料的情况,除了运输里程外,原材料的性质往往对工业区位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韦伯将原材料分为遍布性原料和地方性原料。遍布性原料是指到处都有的原料,如水、空气等,它们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不大。地方性原料是指只分布在特定地点的原料。这种原料又可以根据其在加工过程中转移到成品中的重量与废弃物重量之比,分为失重原料和非失重原料(纯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只有部分重量转移到产品中,其他部分作为废料或下脚料而损失掉的原料,称为失重原料,如铁矿石等;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把全部或大部分重量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原料为非失重原料,如珠宝首饰等。地方性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有重大影响。某个工业使用遍布性原料愈多,在区位选择上愈要求接近市场,因为可以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大大节约运费;对于失重原料,要求工业区位选择在接近原料的地方,而对于非失重原料,工业区位选择比较灵活,既可以在接近原料地,也可以在接近市场区。
为了判断工业区位到底是指向原材料地还是市场,以及指向的强烈程度,韦伯提出了原料指数(material index,MI)的概念。
原料指数(MI)生产中耗用的地方性原料的重量÷制成品的重量
当MI>1时,工业区位是原料地指向;当MI<1时,是市场指向的;当MI1时,是自由指向的。用原料指数确定区位选择,对于只有一个原材料地和一个市场的情况是简单且切实可行的,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工业生产的原料、燃料与市场分散在许多不同的地点,这时显然不能单纯根据原料指数来选择区位。对此,韦伯又提出了用区位多边形求引力最大的方向来决定。为了方便,他通常用区位三角形来说明求解方法。
2.劳动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韦伯从运输成本的关系角度论述了工业区位模式之后,对影响工业区位的第二项因素——劳动力成本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劳动力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所谓劳动力成本,就是指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额,或称劳动力费用。
韦伯认为,当劳动力成本(工资)在特定区位对工厂配置有利时,可能使一个工厂离开或者放弃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而移向廉价劳动力(工资较低)的地区选址建厂。其前提是在工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之下,工厂从旧址迁往新址,所需原料和制成品的追加运费小于节省的劳动力费用。在具体选择工厂区位时,韦伯使用了单位原料或单位产品等运费点的连线即等费用线的方法加以分析。同时,他还考虑了劳动力成本指数(即每单位产品的平均工资成本)与所需运输的原料和成品总重量的比值即劳工系数的影响。
3.集聚与分散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集聚因素是指促使工业向一定地区集中的因素,又可分为一般集聚因素和特殊集聚因素。它们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对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第一,生产或技术集聚,又称纯集聚。它对工业效益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由工厂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的;二是同一工业部门中,企业间的协作,使各企业的生产在地域上集中,且分工序列化。
第二,社会集聚,又称“偶然集聚”。它是由企业外部因素引起的,也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大城市的吸引、交通便利以及矿产资源丰富等原因使工业集中;二是一个企业选择了与其他企业相邻的位置,获得额外利益。
韦伯认为,生产集聚是一般集中因素,社会集聚则是特殊集中因素。前者是集聚的固定内在因素,而后者则是偶然的外在因素。我们在讨论工业区位时,应主要注意一般集中因素,而不必太注意特殊集中因素。
集聚因素如同劳动力成本可以克服运输成本最小区位的引力一样,由其形成的集聚经济效益也可使运费和工资定向的工业区位产生偏离,而形成工业区位的二次变形。
分散因素与集中因素相反,指不利于工业集中到一定区位的因素。因此,一些工厂宁愿离开工业集聚区,搬到或新建在工厂较少的地点去,但前提条件是要看集中与分散的比较利益的大小。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意义在于:①韦伯的区位理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不仅是理论研究的经典范例,而且对现实工业布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②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的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他之后的区位研究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③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他之后许多学者的理论仍然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的左右,仅仅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的修补而已。④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意,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对工业布局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但是随着技术进步、运输条件的变化,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工业区位现象,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近代区位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提出的。在他的重要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关于具有城市职能聚落的分布与发展规律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系统地建立起了这一对经济地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假设条件是:①研究的区域是一块均质的平原,其上人口均匀分布,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方式完全一致。②有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对同一等级规模的城市的便捷性相同,交通费用和距离成正比。③厂商和消费者都是经济人。④平原上货物可以完全自由地向各方向流动,不受任何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限制。
在这些前提条件下,克里斯塔勒讨论了市场的服务半径和市场区形状等问题。他认为,经济活动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这些核心由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组成。城镇在空间上具有某种经济力量,为周围区域的居民和单位提供货物以及商业、娱乐、教育、文化等多种服务功能,每个城镇大都位于它所服务区域的中央部位,它也是与外部联系的商业集散中心,因此称为“中心地”,由中心地所覆盖的区域称为“补充区”。距离是补充区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它用时间和成本来度量,是一种经济距离。每个中心地都有自己的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所谓需求门槛是指某中心地能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在实际研究中,需求门槛通常用能维持一家商业服务企业的最低收入所需要的最少人口数来表示。这一最少人口数被称为门槛人口。服务范围是指某中心地供给的商品和劳务能够到达的范围,克里斯塔勒将它定义为人们为获取中心地的商品和劳务而愿意跨越的最大距离。克里斯塔勒认为,对于某个独立的中心地而言,其总体费用最小而服务范围最大的最佳服务区域(即市场区)为圆形。但是在一定区域内有多个中心地存在时,如果都采取圆形市场区布局,要么会出现各中心地服务半径都不能覆盖的空当,要么会造成市场区重叠,这时圆形市场区就不能满足最佳服务的要求。根据周边最短而面积最大的原则和不留空当的弥合性原则,他提出最佳市场区图形应该是正六边形。
根据前面的论述,中心地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门槛、利润和服务范围,是与中心地规模、人口分布密度、居民收入水平及商品与服务的种类密切相关的。例如,在一个规模较小、人口密度和居民收入都很低的中心地,其每个单位面积内的商品销售量和服务需求水平亦低。不同规模的中心地,其需求门槛和销售范围也是不同的。它们在空间地域上的这些差异,经过互相作用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干扰,就将形成规律有序的中心地——市场等级体系。
就区域内各城镇而言,大城市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商品种类向高级发展,多而全;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中高级或仅能维持中级水平,服务项目少而不齐全;小城市具有中低或只有低级水平,种类少而不全;一般城镇(县城、建制镇)只有基本生活性商服,水平很低,种类更少。就城市内部而言,市级中心、区级中心和小区级商服中心也有类似的分异规律。
就不同商业、服务行业而言,有些行业经营品类多,有些则少;有的以高级为主,有的以低级为主。商品的种类、级别不同,其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不一样,由此形成的等级序列可归并为:低级商品和服务,售价低,顾客购买频率高,需要量大,需求门槛低,销售距离短或服务半径小;高级商品和服务,因质量好、耐用、更新慢,故售价高,需要量相对少,购买频率低,运费占售价的比重小,致使其门槛高,销售距离长或服务半径大。我们对此按地域归类并可以找出规律,即高级商服中心提供高级到低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中级商服中心提供从中级到低级的全部商服活动,而低级商服中心只提供低级的商品和服务。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依次由高到低、由大变小。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使地理学由传统的地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他首次把演绎的方法引入地理学,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是地理研究思维方法的一大革命,因此,他被后人尊称为“理论地理学之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对研究中心地与市场区域(也可看做腹地)间的关系,研究区域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市场区位论
市场区位理论是由1939年德国经济学家廖什(Losch)于1939年提出的,他在《经济区位论》一书中提出了与中心地理论相似的市场区位理论。廖什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论,进而探讨了市场区位体系和工业企业最大利润的区位,这一理论的产生标志着区位理论由古典区位论发展为近代区位论。
市场区位论的基本假设是:①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所需的必要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②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的,且消费者行为相同。③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④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他因素都可以不考虑。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廖什认为,每一单个企业产品销售范围最初都是以生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而产品价格又是需求量的递减函数,所以单个企业的产品总销售额是需求曲线在销售圆区旋转形成的圆锥体。随着更多工厂的介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由此形成了圆外空当,即圆外有很多潜在的消费者不能得到市场的供给,但是这种圆形市场仅仅是短期的,因为通过自由竞争,每个企业都想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因此圆与圆之间的空当被新的竞争者所占领,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六边形的市场网络。这种理论和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很相似。
廖什假定在整个地区内人口分布均匀,因此每种工业产品的六边形市场区域大小相同,不同的工业产品就有不同的六边形市场网络,这些市场网络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以六边形市场区位为单位的蜂巢网络体系。
在这个复杂的市场网络中,每一种产品都得到生产,工业企业都聚集在一起,容易产生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最终也会促使大城市的形成。所有市场网交织在大城市周围,而其他两个或更多一点的生产点集聚在一起,也会形成小城镇。城市形成以后,交通线在工业区位中发挥重要作用,距离交通线近的一面发展条件较有利,距离交通线远的扇形面发展不利。工业和商业数量少,就形成了郊区的富裕区和贫穷区。当某个地方距离城市较远时,城市的吸引和扩散作用影响力很小,另一个城市可能就会兴起,或者这个地方会更贫穷。廖什认为,市场的分异和排列不是随意的,而是取决于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原则。
与他人不同之处是,廖什第一个把需求作为空间变量。他反对韦伯及其后继者不考虑需求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而只考虑需求既定的情况下,寻求成本最小或收益最大处作为最佳区位的方法。他认为,最佳区位应该是利润最大的地方,即总收益超出总成本最多之处。此外,廖什发现最佳区位的问题不能只靠考虑个别厂商而解决,还要考虑经济体内各厂商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样,经济体内存在两个力的作用,一是个别厂商对空间的获取,二是其他经济单位对空间的再夺取,但各方面的动机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区位就由这两个力的均衡地点决定。此前,包括杜能、韦伯的区位论都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研究个别厂商区位的局部均衡区位论。廖什则首先以简单的方程组来描述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带来的均衡,并进行了精确的论证,同时,他将自己的研究视野转移到新的研究领域,从不完全竞争的角度研究一般均衡区位理论,表达出所有区位相互关系的抽象化系统,这也是廖什将空间经济思想引入区位理论并在方法上创新的主要贡献之处。
三、现代区位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1950年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冲击了几乎所有的国家,极大地改变了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环境,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区域经济问题,特别是宏观方面的问题。因此,这一时期的区位研究对象扩大为区域内的国民经济体系,区位布局的目的是寻求区域经济活动的部门结构和空间布局最优化,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生态相协调等,从而逐步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区位理论的空间区位理论和方法,使区位理论研究进入到现代区位理论研究阶段。
(一)成本-市场学派
成本-市场学派主张通过综合分析区位因素确定合理的布局,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Isard)、俄林(Ohlin)、弗农(Vet.noon)等。
艾萨德从韦伯的成本理论出发,详细论述了运输量、运费率、劳动力对企业布局的影响,提出了替代原则;并且,他又通过市场区的分析提出了竞争布局模式。
俄林的理论对原料分布、市场区、运输能力与条件、价格、劳动力和资本的分布、规模经济、利息差别、商品和要素流动等许多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包括要素禀赋学说、相互依存理论、区域专业化理论。
弗农在俄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处在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布局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产品存在生命周期,从创新期到成长期、成熟期,最终发展到衰退期,处在不同时期的产业布局各有特色。
总之,成本-市场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不仅研究了企业布局问题,而且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和总体产业布局。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区域经济学的许多理论都来源于这一学派学者的理论。
(二)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态度和由其决定的人的行为当做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这一学派重视心理文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对产业空间活动的影响,主张寻求最满意的区位而非最佳的区位。这是一种考虑与分析人的主观因素(对环境的知觉和相应的行为)进行产业布局的理论,它采用了对个体主观因素的群体客观分析法,考虑了人的心理过程。英国经济学者邓尼逊(s.Dennison)是行为学派理论的最早提出者之一,他在20世纪30年代初对古典区位论提出批评,认为韦伯等人的区位论是一种技术联系的空间或地域分析,而忽视了心理社会联系的空间或地域分析。该学派的基本特征是把人作为区位选择的核心因素,认为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人的地位和作用成了区位分析的主要因素,运输成本将降为次要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只存在客观的因素,不存在主观人为的影响,最优的区位选择则很难进行。
(三)计量学派
计量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区位选择研究,以保证工业区位选择的可能性和精确性。计量学派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其研究方法上。基本思想是:因为关于现代区位的研究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数据繁琐,人工已经不能很好地处理了,因此就必须采用定量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遥感分析等手段来处理数据和进行统计分析。
(四)社会学派
社会学派的理论核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其特征是把政府及其政策作为区位选择的核心因素。其基本内容是:政府政策、国防和军事原则、人口迁移、市场变化、居民储蓄能力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区位的配置;并且,社会经济的变化,已经成了区位选择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克拉克、劳斯贝、摩尔等,他们指出政府可以利用行政的力量和信息,为了达到区域规划目标而合理布局区域工业等。
(五)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其特征是把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相结合,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分析区位的选择。其基本思想是:前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不同阶段的空间经济分布和结构变化尽管有所不同,但是有共同特征,研究以前阶段的共同性和特殊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历史学派的空间结构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代表人物主要有达恩、奥托伦巴等。他们分析了社会经济各个阶段空间的一般特征,并从动态和微观上研究了各种工业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把区位理论与经济发展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区位分析的新视角。
(六)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传统的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理论通过规模报酬不变、外生的比较利益等前提假设得出了相应的区位理论、区域增长及发展理论。但随着外部性、聚集经济、规模经济等概念的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逐渐形成。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主张的新贸易理论及相应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与传统的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所决定的企业区位选择、区域生产力布局及区域发展模式观点不同,该理论从运输成本的降低及由此所引起的聚集经济、递增收益、规模经济性、外部性或者说溢出效应(如技术的溢出效应)等角度探讨企业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等。克鲁格曼在《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一文中,通过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区域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得制造业企业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场需求则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情况。传统的区位理论侧重于工业区位,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则将工业区位理论延伸到办公区位、零售区位等。传统的工业区位决定因素对于决定诸如会计、广告及市场营销等服务部门的办公区位并没有多大作用,这些部门本身会产生自身的外部经济,而正是这种外部经济性的存在,使得金融与市场营销等部门会聚集或定位于城市中的相同地区,即这种外部经济性产生了自身的动向或推动力,从而成为决定办公区位的一个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