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39200000008

第8章 贾平凹说《高兴》的事儿

张立 李向红 王培 卢峰

乡土情结成就了贾平凹这个文坛“鬼才”,他说:“我热爱写作,我还要继续写作,因为写作是我的宿命呀。手里有一张网,我就要捕鱼,尽管捞上来的可能只是些虾米;绷了一个弓,我就要弹棉花呀,尽管那铮儿嗡儿的声音,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但劳作中有我的幸福。”《秦腔》完成了贾平凹对自我和世界的双重塑造,被业界和读者视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时间过去了两年多,他的又一部长篇小说《高兴》即将与读者见面,这是一本怎样的书?贾平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说:“《高兴》现读过的人不多,而《当代》杂志编辑和出版社责编读过后,评价特高,认为是为当代文学画廊新增加了一个人物形象,是2007年读到过的最好的一部,最可期待的作品。”那么,让我们一起听——

旁白:去年3月份“两会”期间,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贾平凹在京表示:他的下一部长篇小说将关注进城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矛盾困惑;今年5月,这部描写社会最底层“拾荒族”的长篇新作《高兴》终于完成,成为贾平凹文学创作35周年的“献礼”之作,这也是贾平凹的第13部长篇小说。如果说《秦腔》是他两年前描写大量农民一步步离开土地、从土地上消失的故事,那么两年后的这部《高兴》则讲述了出走农民在城市里的漂泊生活。

记者:这次即将推出的《高兴》这部小说,您是从什么时候有构思的,创作这部小说的原动力是什么?从什么时候动笔又什么时候结束?您的《秦腔》曾四易其稿,这次呢?为什么会叫《高兴》?

贾平凹:《高兴》这部小说是写《秦腔》时就有想法了,《秦腔》交稿后就开始做调查了解收集材料的工作,今年6月底完成,将于9月初在《当代》第5期上发表,同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先后写了五稿。“高兴”是书中主人公的名字,以人名作书名,当然还有另外的含义,小说出版了,读了,你就会知道的。

记者:记得您推出《秦腔》的时候,曾说用来“为故乡竖起一块碑”,是对将要成为绝唱的农村生活的一首“挽歌”,是对传统乡土的一种“回归与告别的双重姿态”。那么,新作《高兴》与《秦腔》在文脉上有无承继关系?

贾平凹:《秦腔》写了土地上的农民,《高兴》写了离开土地的农民。《秦腔》是一种写法,《高兴》是另一种写法。

旁白:贾平凹说这部长篇熬煎了他三年,其间五易其稿,书名三易其名:从《城市生活》,到《刘高兴》,到最后的《高兴》。这本书的主人公是真有其人,刘高兴是贾平凹在老家从小学到中学的同学。刘高兴当年当兵复员后又回到了老家当农民,而贾平凹西北大学毕业后则留在西安做了出版社的文学编辑。“啥都莫干成,就生了一堆娃”的刘高兴迫于生计,年过半百领着儿子进城打工,一时找不到工作就在西安靠拾破烂、送煤为生。刘高兴找到贾平凹聊起在城里的生活。一副的自我满足状,还给儿子新起名叫“刘热闹”。“刘高兴”日子虽过得清苦但精神却很饱满,贾平凹从他身上看到中国农民的苦中作乐、安贫乐道等传统美德,对当下经济富裕却精神贫穷的准城里人颇有意味。这一典型形象让贾平凹陷入沉思,并由此开始了这部新作的构思和准备。

记者:《秦腔》您推出时曾说“若干年内不再创作长篇小说”,现在又有了《高兴》,《高兴》是计划外的产物吗?计划内还有什么作品吗?

贾平凹:我的写作从没计划。当时《秦腔》写完的确很累,也确实休息了一段时间,但深入生活、采风、做社会调查后,又有了写作的冲动,于是又写起来。

记者:您之前的小说读起来很顺畅,《秦腔》却显得有些晦涩。您的主要读者群是面向大众还是文学圈内?不知《高兴》面世后会怎样。

贾平凹:《秦腔》是有些晦涩,而《高兴》则是十分好读的。我写作从来没考虑过别的因素,我只是以我的一个时期的想法去写。如果要说给谁写,我想既要文学圈内肯定也要大众读者欢迎。《秦腔》出版后,文学评论文章近60万字,出版了《“秦腔”大评》评论集,但也发行了25万册,目前仍还在加印。

旁白:《高兴》与2005年出版的《秦腔》大不相同,《秦腔》采用“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描述20年来中国农村生活的变化,讲述了一个人在当代社会转型期的生活与遭遇。但许多读者反映《秦腔》不好读。贾平凹说这次《高兴》的写法与《秦腔》不同,故事性强,所以很好读。多年关注研究贾平凹的作家、评论家孙见喜说:“《高兴》是贾平凹创作中的根本性转型,它彻底抛弃了传统的审美方式,采用纯北方语言的‘口述体’,不仅让汉语重新焕发出活力,也使作家自己重获新生!”

记者:在陕西乃至全国,您都可以称之为高产作家,几乎每两年就有一部长篇问世。像《浮躁》、《腊月·正月》、《白夜》、《秦腔》等,在您的这些长篇小说里,您最推崇的是哪部作品?理由是什么?

贾平凹:其实并不是那样,写完《秦腔》到现在也快三年了。写作是有冲动了,有感觉了,有东西要宣泄了就写,没了就不写,不在乎快慢多少。至于最推崇的是哪部,应该说,每一部作品都是我生命过程中的一次庆祝。

旁白:30多年来,贾平凹一直站在中国文坛的“风头浪尖”特立独行,褒贬纷争。

贾平凹曾在创作《高老庄》时表示,“我的出身和我的生存环境决定了我的平民地位和写作的民间视角,关注和忧患时下的中国是我的天职”。贾平凹多少年来也一直强调自己是个农民,但同时他又强调自己与时代共进。他说,自己出身农民,对农村农民有感情,关注农村的一切变化和存在的问题,从中传达时代的东西,正因为这样,才写了大量的农村题材的作品,如《商州初录》、《浮躁》、《高老庄》、《秦腔》,也写了包括现在的《高兴》。他认为写现实主义作品,一定要传达出现实主义的精神。正因为他本人对农村有这样的感情,所以一直以来都在关注这个群体,在他的生命感知中,也许确实是他说的“农民”,但在精神上却有自己的追求,也有自己的境界。

记者:您的《鸡窝洼人家》等几部中短篇被改编成电影,《秦腔》目前有无进展?为什么不尝试别的艺术形式?

贾平凹:上世纪90年代后的我的长篇和中篇小说几乎全被一些影视公司买走了,但拍摄的不多,主要是人家要我改编,我一一拒绝了,一是我不愿意改编,二是我也改编不了。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写小说,搞影视那不是一个人的事。《秦腔》有数家来买版权,却因难改编又搁下,现又在和一家谈。

记者:陕西文坛曾出现像柳青、王汶石、杜鹏程、路遥、陈忠实以及您等众多文学大家,却很少有更年青的作家崭露头角,有人说:陕西文坛可能“断代”,您对此怎么看?

贾平凹:断不了的,一辈有一辈的人才。现在文学边缘化,不像上世纪80年代容易出名。其实陕西有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作家,现在需要宣传他们,推广他们。

记者:许多读者想了解您创作之余的生活。写字、画画、授课、办刊物占据了您多少时间?

贾平凹:我是搞些书画,又办刊物又在大学里授课,但主要兴趣和精力依然是文学写作。别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到写作,这是原则。书画纯是余事,办刊物是单位里的工作,去大学也不是专门授课。

旁白:贾平凹从农村出来,站在城市人的角度重新审视农村的生活,身份是双重的,“无论怎么写,笔尖都是有温暖的”,“不管写城市生活还是农村生活,都是有感而发,都是事关痛痒,都是一吐为快”。乡土情结成就了这个文坛“鬼才”。对于西安,贾平凹说他这辈子不会离开。正是这座城市,成就了他的文学生命。“我长期生活在西安,它虽然与外省相比要落后一些,但它的文化氛围比较浓,它适宜我,我的写作,包括我的书法绘画,在很大程度上我喜欢受这种氛围的影响。我虽然在西安有许多不自在不顺意,但真正让我离开,恐怕难以决断。”长期以来,我不想动我的根,但我又怕自己落伍,思维单一,总是过一段时间去北京、上海、广州走走,感受一下。有一句话说:游名山,读奇书,见伟人,以养浩然之气。我需要在这里养气。

记者:您的作品获得过多项文学大奖,对于“得奖”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茅盾文学奖是否会是您的下一个奋斗目标?

贾平凹:得奖当然是开心的了,它首先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肯定,但得奖并不是写作的目的。我是得过许多奖,国内的文学大奖除了茅盾文学奖外几乎都拿过。我在文坛几十年了,人也50多岁了,我现在更看重文学对我的意义是什么,我该写什么和怎么写,别的都将是一切顺其自然吧。

旁白:贾平凹认为,自己已五十多岁,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为谁而写和写什么就变得十分重要。他忠于生活和良心,怀着平民的忧患意识写出有特点的作品,不奢望存之名山、流芳百年,只求作品能变成一份份社会记录,让后世从中能看到一点历史足矣!

同类推荐
  • 民俗天津

    民俗天津

    本书分衣、食、住、行、婚、丧、商等8个专题,介绍了天津民俗的由来及现状。文字轻松,图文互动,彩色印刷。是一本比较好看的书。
  •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内容简介:世界遗产包含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它们或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或是人类自身的杰出创造。了解这些世界遗产对于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民族风情、社会历史、建筑艺术、价值观念、文化内涵等具有窥斑知豹的作用。
  • 中国婚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婚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通过传说、历史典故、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各地遗留婚俗等方面对婚俗文化加以解读,给读者呈现了一幅鲜活生动却又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中华婚俗文化风情画卷。
  •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内容不仅涉及到回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说唱艺术等,而且还对回族民间文学形成与发展史以及理论架构作了比较细致入微的分析与探讨,许多材料与观点较之以往的研究都有较大的充实与突破。
  •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本书分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工作娱乐、社会生活、五十述怀共五个部分,是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秀,作者用十分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记录了旅居美国20多年的点点滴滴,在嬉笑怒骂中饱含人生哲理。本书反映的一些问题,比如华人子女在美国的教育和身份认同问题,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具有深刻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血色婚礼

    血色婚礼

    改革开放,改变一个贫穷农村面貌,与一个人的命运!
  • 梦色之苦涩的泪

    梦色之苦涩的泪

    {涟幽系列}她穿越前是糕点界的鬼才,设计界的女王等等。因为一次意外穿越到了她唯一看过的动画片‘梦色蛋糕师’里面,成为了安利·留卡斯的妹妹,在新环境中我们的女主会怎么样呢?唔,不知道。想知道吗?点击进来看看吧。小宸新手一枚,请大家多多请教哦!
  • 十强武者

    十强武者

    这里的修炼体系百家争鸣;这里看重的只是你的实力,为了实力,他们不择手段;这里信奉的是物竞天择,适者才能生存。这里是强者的世界。弱肉强食是大陆唯一的真理。神若阻我,我变弑神;佛若挡我,我便灭佛;天若拦我,我便逆天。一个因没有丹田而被埋没的绝世妖孽,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他会如何选择自己的路?如何在群雄争霸中杀出一条自己的路?一切精彩皆在十强武者!
  • 剑心印

    剑心印

    简介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面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名锷,以贤良士为脊,以豪桀士为夹。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
  • tfboys之那几年的青春

    tfboys之那几年的青春

    如果你冷,我将你拥入怀中;如果你忧,我替你擦去泪痕;如果你爱我,我要向全世界广播…我只想给你我真实的爱。——王俊凯我习气你的庇护,习气你的调皮,习性你的温顺,习性你的笑颜,习性你的声响,你就是我饿饥外的里包,乌明外的灯泡,你就是我独一的独一。——王源。月光下你温柔的笑容,将我融化在你心中,带着无边的爱恋愉悦走来,将你轻拥在怀,生生世世,此情惟你独钟。——易烊千玺
  • 锦凰降世:嗜血凰妃腹黑帝

    锦凰降世:嗜血凰妃腹黑帝

    【芊儿处女作,男女主双处,身心纯洁~欢迎入坑】她,是21世纪的王牌特工。在一场大爆炸中丧生,而且狗血穿越了。穿到了一个连爹娘都不造的可怜女娃身上。然鹅,辣个女孩竟然是锦凰转世,得锦凰者得天下是什么鬼?!能不能告诉我,为毛王者之路如此简单?分分钟大陆王者,别人只可远观不可亵渎的神兽,她当宠物玩。过往欺辱她的所有妖艳贱货,呵,都下地狱吧!锦凰一路复仇,踏过之路开满了邪魅的曼珠沙华。当她站在世界顶端,以为自己已经无心无情,已经可以没有七情六欲。但是,锦凰回过头来,发现了默默护她成功的男人,内心深处是无尽的苦涩和默喜。她一袭红裙,倾国倾城,不施妆容的云容月貌;他一身墨衣,清冷肃杀,冷血禁欲的孤傲面容。
  • 恶魔冷少别弃我

    恶魔冷少别弃我

    这是一场命定的缘分,真正的一眼万年,百世纠缠。每一次携手并肩,无论是黑道混战,情场错位,还是皇城斗乱,或是魔界生死,都会坚定彼此爱的信念。“你我相约共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河桥上等三年”这是那一日,吕墨为了心爱之人,在全世界面前许下的诺言,自此,北瑶辰生死相随。
  •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如今有些禅和子看公案、论公案,都在弄玄虚,琢磨着什么话用什么话来对,有的当成打哑谜,有的当成文人对诗句,有的当成时下流行的脑筋急转弯,还有的干脆当成威虎山的黑话了,以为是些全无道理的乱侃一通,岂不知人家看似没有理路的话背后都有清晰的理路,只是迷人看不清罢了。   一切经典,一切公案,都是为了表法,学人一定要透过这些语言场景去体悟祖师想要表达的那个法,而不是在语言相、文字相和各种名相上去费脑筋、抠字眼,去考证什么真伪、早晚。
  • 修复中的翅膀2

    修复中的翅膀2

    求学爱情和事业的追求中,主人翁在逐渐成熟和理智
  • 终极废少

    终极废少

    原本是一个可以坐吃家产靠脸吃饭的帅气富二代,遭人陷害变成穷屌丝。更丫的让人火大的是,那群混蛋还不肯放过他。可惜,我重生了。那么,倒霉的就该是你们了。花你们钱财,还让你们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我刘宇,让你们明白什么叫做恐惧!!既然黑暗出自光明,那就让恐惧从王座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