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随着封常清、高仙芝二位大将的死去,潼关守将的人选迟迟未定,为此李隆基整日忧心忡忡。这日开了早朝,与众人商议此事。
李隆基率先道:“各位大人,如今敌军虎视眈眈,占据洛阳,窥窃长安,早晚有兵发之势,再加上潼关自封高二人死后,一直无人镇守,你们有何人选?”
一时之间,众臣议论纷纷,举棋不定。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没有主意。李隆基看到许久没人发言,似乎有点坐立不安了:“你们……你们都没有合适的人选吗?我们泱泱大唐难道就没有可用之才了吗?”
姚崇勉强站了出来:“老臣来说几句,咱们大唐人才济济,即使临战之际猛士如云,只不过诸如高仙芝、封常清等名将皆冤死,试问还有何人敢主动请缨?”中堂之上无一人对答,李隆基也是哑口无言,只有杨国忠站了出来批评道:“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当朝暗讽皇上,你是长了几个脑袋?”
没想到老臣姚崇竟然嗤之一笑:“放肆!皇上都不曾指责我,你一个小小的宰相竟然敢在我这个三朝元老跟前大放厥词,我看你的胆子不小呀!”弄的杨国忠无奈,无辜的看着上面的皇上。
李隆基手势一摆:“退下,怎能与姚大人争论呢,姚大人啊,朕记得你一直递呈辞书,说是要告老还乡,那好,今日朕这就答应了!”“皇上……”
李隆基打断道:“不必多说,现在便走!”姚崇内心伤痛,本想逢于战乱,为国出力,不惜年迈。如今却是遭到皇上不解,奸臣诬告,没有办法了,实在是没有法子了,看着众人,环视一周,苦笑:“好,罢了,罢了,老夫为官数十载,辅佐君王三四朝,今天得以放任离去,终不负我大唐。”
人已远走,此言却漂浮于含元殿之上,久久不曾离去。杨国忠笑了,李隆基再次感到无助,发问于杨国忠:“杨爱卿可有合适人选?”杨国忠举例道:“如今我朝虽然名将如云,但是大多数都已被皇上派出围剿叛贼了,关内之地,朝堂之上,恐怕无一人敢担当潼关大任。”
李隆基拍拍龙椅,无可奈何:“也是呀,潼关是长安的屏障,也是最后一道关隘,如若潼关有失,则长安毕竟不保,必须得找一个身经百战的人不可。”
杨国忠欲言又止,李隆基好似看出了端倪,趁机追问:“看样子,杨爱卿似找到了合适的人选?”杨国忠吞吞吐吐:“微臣……微臣刚才想到一人。”
“何人?”杨国忠回道:“此人现居通易坊,在家闲赋,而且是当朝名将,足以震慑安禄山!”
李隆基急迫道:“你倒是快说呀!”杨国忠一一道出:“老将哥舒翰。”此语一出,震惊朝野。连李隆基都惊讶道:“哥舒翰?这不妥吧?”
“有何不妥?”杨国忠反问道,李隆基心算:“算来这哥舒翰已经年过花甲,他已不在朝堂数十年,今日若不是你提起,我想谁也不会想到他,还是换个人吧。”
杨国忠大声喊道:“除了哥舒翰,还有何人可用?皇上,你仔细想想,如今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围剿博陵,颜真卿据守平原,其余诸将都在各司其职,关内只有哥舒翰一人可当此大任,舍翰其谁?”
有一大臣质问:“可是哥舒翰年迈,如何领军打仗?”杨国忠怒道:“匹夫之见,哥舒翰老了又能怎样,往有廉颇古稀出征,今有舒翰花甲迎敌,再者,老将哥舒翰身经百战,统领有方,是我朝难得的将帅之才。”李隆基问道:“如今哥舒翰身体可好?”
杨国忠答道:“微臣也不知,不过,皇上既然打算重新重用哥舒翰,那么微臣愿前往哥府一探。”李隆基摆手道:“那好吧,此事就交由你处理。”
身在远方的王敏芝日日思念着自己的丈夫郭子仪,身边的人都感觉她憔悴了不少。这日正在屋中织缝衣服,李彩霞端着一碗枸杞莲子汤走了进来。看到姐姐手中的活线便道:“姐姐又在缝补衣物了。”
王敏芝放下了手中的衣物,转过身道:“原来是霞妹,快来请坐。”李彩霞不解问道:“老爷身为一方节度使,如今正值乱世,得皇上器重,姐姐何必省吃俭用呢?”
王敏芝淡然一笑:“我知道咱家是不穷,可是如今贼兵未灭,前方军需物资供应匮乏,国库虚空,我们这些老百姓只能省吃俭用了,算是为国出力吧。”
李彩霞听后竟然有些尴尬,迅速转移话题:“姐姐,这几日看你比较操劳,妹妹特地准备了枸杞莲子汤,给你补补。”
王敏芝笑道:“你可真贴心,姐姐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李彩霞再次问道:“哎,姐姐,我刚才看见曜儿与晞儿在院中练剑,他们这是怎么了?”
王敏芝道:“哦,这是我给他们安排的,如今他们已经长大成人,恰逢叛贼作乱,我便打算让他们跟随老爷,出入战场,为国出力。”
李彩霞担忧道:“啊,他们可是您的宝贝儿子呀,您舍得吗?”王敏芝淡然道:“舍不得又当如何?国若不存,家何以保?况且我相信老爷也会同意我这么做的。”
次日,杨国忠提着重礼来到了久久不曾到过的哥府。
跟随着门卫来到了哥舒翰的房间,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万万没想到如今的哥舒翰已经两鬓斑白,苍老无力,潺潺弱弱的躺在床上。此刻的杨国忠竟然有种不敢走近的感觉,但是没法,自己身负皇命,两腿犹如粘在泥潭一般,一代名将竟然此刻成为了朽木,再难雕也。
幸好管家在一旁大声喊道:“老爷,丞相杨国忠来看你了!”这时哥舒翰才慢慢转过头,看着似曾相识的杨国忠:“你……你来找老夫?”杨国忠放下了手中的礼物,坐到床上,拉着哥舒翰的手:“哥将军,我是当朝宰相杨国忠呀!”“哦,卖国贼……”
杨国忠解释道:“是杨国忠,不是卖国贼!”哥舒翰这才听清了道:“是杨国忠呀,找老夫有何事?”杨国忠随即切入正题:“哥老将军,是这样的,我这次来是奉了皇上的命令,前来看望你的。”
哥舒翰一听是皇上的命令,赶快下床欲行礼。
杨国忠拦住道:“老将军不必如此,还是先听我把话说完吧,虽然将军久居府中,但是身为大将,天下大事肯定有所耳闻,如今叛贼猖獗,天下困苦,全国上下,一度混乱……”
哥舒翰打断道:“直奔主题吧。”杨国忠吐了舌头道:“好,不愧为将军,就是豪爽,此次我前来是来请老将军出山的。”
哥舒翰不解:“出山?出何山?”杨国忠忐忑道:“老将军可能有所不知,如今叛军阿史那已经秣兵厉马,正欲攻打潼关,长安朝不保夕呀!”哥舒翰问道:“潼关?潼关不是有封常清、高仙芝二位将军镇守吗?你回去让皇上放心,只要有封高二人在,阿史那绝对不敢进攻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