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27年4月,前丞相谢深甫孙女谢道清与抗金名将山东忠义军统领贾涉之女贾氏入宫为妃。年末立谢道清为皇后,贾氏为贵妃。谢道清原本样貌丑陋,皮肤黝黑,眼旁生有大痣。入宫时,黑皮褪尽,新皮洁白如玉,明眸皓齿,变得国色天姿的佳丽。杨太后曾言谢家女儿端重有福。
翌日,临安皇宫崇政殿,朝堂议事。宋理宗端坐龙椅怀抱一婴儿,正是皇子赵维,身边的内侍老者乃宋理宗贴身内侍——董宋臣,董大伴。
百官齐声,躬身行礼
“吾皇圣安”
董宋臣按例上前一步
“有本齐奏,无本退朝”
百官之中见右边一列为首之人出列朝班
“臣,崔与之有本”
正是右丞相崔与之
“崔相所奏合事啊。”宋理宗经历了昨日的一夜,声音有些沙哑,面容也非常憔悴,时不时用手拍打怀中的襁褓。说来奇怪,上朝时的齐声,却也并没有吵醒熟睡在理宗怀中的赵维。
“贼寇窝阔台复派察罕率东路军攻庐州,欲造舟巢湖,以窥长江。西路军由达海绀卜率领复入四川,攻克隆庆。长江乃我朝天险,隆庆乃四川门户,此二处万不能有失。故臣请朝庭速派两元大将前往镇守。”崔丞相言辞有些激烈。
“恩”宋理宗闭目沉思,盘算此事,蒙宋交战,时战时和,这种事经常发生,但也不是小事,要好生思虑一番。这是百官之中又有一人走出来,乃左丞相乔行简。
“禀陛下,崔相此言太过危言耸听。那庐州有安丰军在其镇守,统领乃老将杜杲,用兵谨慎,熟知水战,又通谋略,即使不能击败蒙贼,也能凭借长江天险,将蒙贼阻挡;再说那隆庆,位于四川北部,守剑门天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加上四川有苗兵精锐,足以御守,无需担忧,陛下只需拨下粮响军械激励将士即可。”乔丞相言毕,回到队列中静静站好,有一股高手风范。
崔相听到左相反驳他,火气立刻上来“左相你怎能确保当地守军一定能抵挡,怎么确保其当中不会有内应?万一有失,你左相乔行简就是千古罪人。”
“好了”宋理宗见右相和左相又要吵闹起来,出声打断“朕相信地方守军的战力,且杜杲老将朕见过,此人出生官宦之家,本身就有很高的修养,也很有自己的见解。朕信他。”
“说到激励将士,朕还有一个想法,连年争战,许多人家家破人亡,弃婴无数,其中也不乏阵亡将士之后。遂朕欲创立慈幼局,养育弃婴,让将士不会绝后,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朕想为皇子积点功德。”
“陛下仁慈”崔相出班说道,“这是好事,但这慈幼局要抚养天下弃婴,婴儿要成长十五年方能自立,这其中衣食住行,花费不小,眼下蒙贼又来犯关,军费开支颇大。国库有限,有心无力啊。”
“崔相不用担心,朕意先以临安为先,设慈幼局,钱财先由朕的內帑出,且婴儿成年后,也会反哺慈幼局,待运作成熟再遍布大宋。”宋理宗知晓崔相害怕缩减军费,方出言解释。
百官听到这,心觉得没有语言反驳,毕竟皇帝都自己出钱了。于是齐声道“陛下圣明”
“另外皇子丧母,朕追封谢氏为贵妃,以贵妃之仪下葬。朕累了,退朝。”说完宋理宗无力的闭上了双眼。
百官这才发觉皇帝今天有些不对头,通常理宗皇帝都是要等到无人上奏才退朝,今天居然才上了一个折子就不等了,退朝了。一开始皇帝怀抱婴儿前来上朝,百官还觉得是理宗过于疼爱,毕竟理宗前两个儿子全早夭后,理宗一直没有子嗣连女儿都没有。好不容易有了,非常疼爱,加上昨个皇子失去生母,皇帝更加疼爱一点带来上朝,百官也是可以理解的。可现在看皇上如今的姿态,似乎有些消沉,不再像以前那样关心国事了。
董宋臣面无表情用他那副苍老的公鸭嗓宣布朝议结束。
“退朝”
而在后宫之中,昨日那三人之中剩余的二人正坐在一起说着话,旁边站立着几位宫女和两位内侍。其中一位正是昨日传话的中年太监,也是宋理宗贴身内侍义子——卢常侍,卢允升。
“哎,萍儿妹妹就这么去了。想她自臣妾与圣人一起进宫的时候就侍奉在圣人左右。臣妾着实喜欢她单纯无邪,还多次捉弄与她。昔日玩闹恍如昨日。”说这话的正是三人中的贵妃,贾涉之女——贾贵妃,周国公主之母。
那被贾贵妃喊为“圣人”的三人之中最后一人就是当今理宗皇帝的皇后——前丞相之后,谢道清。
“萍儿,最是忠心。就算被陛下封为才人,依旧服侍本宫。”谢皇后听了贾贵妃的话,不由陷入回忆。
“说起来,圣人自从萍儿妹妹怀孕后,就再也没有贴身侍女了。”
“本宫用不惯新人。”谢皇后起身走向窗户,平静地看着窗外。在窗外的初生的朝阳照耀下,谢皇后全身如散发金色的光辉。
谢皇后也是宋史上最后一位太后,她本身也具有传奇色彩。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她蜕变成美人的传说。可能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是什么病导致,但要怎么评价她呢?谢皇后有着如水一般的心性,她虽然是在杨太后的坚持下立为皇后的,理宗最喜欢的是贾贵妃,但她一点也不在意,不去争宠。相反她那与世无争的性格和宽宏大量的肚量,为她在宫里宫外赢来很高的人气,认为她有国母之姿,连宋理宗也每月抽出点时间在她宫中过夜。
贾贵妃虽然得宠,后宫之事也实际上由她掌握,算的上是实际上的皇后。但她面对着谢皇后也不敢违背,谢皇后身上所散发的气质让人不由的去尊敬。更何况谢皇后对于贾贵妃干预后宫之事也不插手,还多次帮助、指点贾贵妃。
就这样放到其他朝代都本该是死对头的两个女人,在宋理宗时期和谐相处了来。
贾贵妃看了眼一旁的刻漏,对等候在一边的卢常侍说:“你去前面看下,陛下退朝了吗?”
一边的卢常侍答应着,慢慢退了出去。贾贵妃又对着屋里的宫女
“你们也退下吧。”
此刻屋里就只剩贾贵妃和谢皇后两人,贾贵妃款款起身,信步来到谢皇后身边。
“圣人说起来维儿那孩子可是有福啊,竟能还阳回来。”贾贵妃双眼中闪烁着精芒,不知再打着什么样的心思。
“恩,维儿死而复生,必有后福。”谢皇后想起昨夜皇子的离奇复生和那异象,谢皇后自己也经历过离奇的蜕变不由的觉得自己和赵维冥冥之中有些许联系。
“哎,话虽是如此,但维儿毕竟是失去了生母的,今天陛下竟然不放心任何人照顾他,抱着他上朝了。”贾贵妃低头哀叹一声,但不断拨动的手指,显示出她心中别样的算计。
贾贵妃看似无心的一言,谢皇后却不由一动,暗自寻思,维儿的生母谢萍与我同姓同宗,莫非。。这是上天的安排。再回想谢萍的样貌与自己暗暗比对一番倒也有几处相似的地方。
宋理宗这时候正抱着赵维不放,谢皇后不会傻到这个时候去提出要过继赵维,但此事也在她心里埋下了种子。
贾贵妃见谢皇后陷入沉思,知晓她动了心思。暗自点头,圣人,虽然我与你都无所出,我也比你得宠,我要开口抚养维儿,陛下必然答应,但维儿长大后,按长幼他必然是太子,到时候必然要废掉你,另立我为后,可废的掉吗?你一直就是百官和百姓心中的国母,你爷爷又是丞相,门生众多,我出身将门,大宋历来重文轻武,我弟弟虽然读书,只是今年刚从籍田令升到朝堂的正丞,毫无势力依靠。
到最后只能是牺牲我,将皇子再过继给你。如此我不过是替你养儿子罢了,倒不如让给你,让你承我一份情。
两个同站在大宋妇女顶峰的女人,打着各自的心思,一起沉默着。回荡在房间里的只有计时的刻漏滴下的水滴声。
就在两人沉思之际,先前出去的卢常侍回来了,打破了这片宁静。
“圣人,娘娘,皇上来了。”还没等卢常侍说完,宋理宗就进来了。
谢皇后和贾贵妃见皇上来了,连忙屈身行礼,张口刚要问安。宋理宗小声说道
“好了,不用问安了,再把朕的皇儿吵醒了。”
一边的董大伴说道:“陛下,吵不醒的,皇子睡得可熟了,刚才在朝堂之上,众多官员那么大的声,都没吵醒他哩。”
宋理宗听到哈哈哈哈大笑,“是极,是极”宋理宗丝毫没有觉得不妥,他现在还沉浸在儿子起死回生的喜悦之中。
倒是心思玲珑的贾贵妃听出了不对劲,按说朝堂上的官员足足有近百之数,他们加在一起的声音就算离龙椅有百步之远,那动静也不小,可却吵不醒一个婴儿。实在怪异。
贾贵妃来到理宗跟前“陛下,维儿从昨日开始大病到今日已经一天一夜未曾进食了,就算睡着了,也该把他叫起来吃点奶了,维儿刚刚还阳回来,身子必是虚弱。”
“对对对,朕倒是疏忽了,还是爱妃心细。”宋理宗听后,心头一明,自己倒是关心则乱。轻声呼唤,要将皇儿唤醒。
“维儿,维儿”
可怀中的赵维并没有醒来,理宗不由焦急,声音越来越大。
“这是怎么回事,维儿这是怎么啦!太医!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