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生于1936年九月初八,在一个算不的是地主的家庭里,因为到太爷爷手里由于他的不乐于经营,最后虽留有几十亩地但都是自己耕种。没有请长工便算不的是地主,也因此新中国成立后没有被阶级划分,只把地都给国家了。爷爷说太爷爷活了九十多岁,没吃过一粒药片,最后沉睡于某个清晨,当然也可能是夜晚。
关于已故人的故事,大部分都是盗听与我的爷爷,也有一些盗听与我的姑姑们。总之零零散散的我都试图且尽力的拼凑出他们的故事,让他们的一生留下些许痕迹。虽然他们不是伟人,不是名人,但在我心里,没有比他们更伟大的人了。也许人老了都是一个样子,常常会回忆很多往事,那些往事一遍一遍的说给旁人听,也许到了那个时候有些事情才记得更清楚,也许是些许的寂寞。近来有个老爷爷时常来我们工作基地,不忙的时候我总是对他笑一笑,但是也很少交谈,可能是因为语言上有些出入,但更多的是我们很多时候忙于工作忙于琐事,可能疲于关心这种孤寡老人。每次看他溜达一圈自己默默离开时心里总会有那么一小会的不是滋味,可能是自己良心的谴责吧,我接受着良心的谴责却又对此不做任何改变,心想着如果我也能活那么大年纪,一定是个不惹人喜欢的孤独老太婆,但是想到爷爷,他是否也是一样的呢,寂寞孤独的时候有人陪他说话吗?好像生命中有很多事情我们都在偷懒,不是不想做,而是疲乏,我们忙于太多的事情而把关爱这种感觉随时都可以做的事情抛在最后。也许无数个下一次换来的是一个来不及。
盗听于别人口中的太爷爷,是一个顽固大男子主义又很有骨气的一个人。爷爷常说太爷爷经常半夜抽大烟饿了就让太奶奶下地做饭,他睡觉轻,总也可以赶巧蹭吃的,说这话时是有心疼妈妈的意思的。太奶奶一共有五个孩子,爷爷是老末,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因为是老末,所以大家都比较宠着,没受过什么罪,也许老天觉得他前半生过的太过平淡安逸给了他后半生一个个惊心的变故。不过还好,我们这位坚强伟大的老人依旧硬朗乐观。先说咱的太爷爷,虽然我没有见过他但是听了关于他的很多传闻,爷爷的家里至今还摆着他跟太奶奶的遗照,长胡子戴帽子一脸严肃像足电视剧里民国时期的老人。但是我们这些孩子却从来都不怕他的相片,不知道是否因为从小就见到他的相被摆在家里也就不怕了的缘故。爷爷的哥哥被勾子军(应该是国名党)拉着打仗去,很多年,杳无音讯。自此太爷爷有些颓废开始抽大烟,那个时代的战乱,都传说回不来的大爷爷居然过了三年后回来了。而后成家立业,生了五个儿子一个姑娘,直至大奶奶中风瘫痪在照顾了大奶奶五年后自己先撒手而去。这个高大魁梧看着粗粗的汉子,经历过战乱,经历过生死,临了照顾自己一辈子自尊自强的妻子直至把自己先累倒病故。那是八九年前的事情了,大爷爷应该是爷爷兄弟姐妹中第一个过世的。人活到那个年纪就不得不面对这些事情,我不知道那会是什么样的心态,因为我还没活到那个年纪,但爷爷哭的老泪纵横,我想应该是无奈的伤心吧。回忆到了这里,我脑子里一下蹦出了好多发丧的场景,它们就这样蜂拥而至,充斥了我的大脑。每一场都是相似的但又是不同的,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情感。那些年不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场丧礼要参加,时至今日,好像最近的离我不过四五年光阴,我却有时感觉像是过了一个世纪,我很少会想起它们,特别是近几年。但就在回忆的今晚它们却无比清晰无比靠近。说实话我是有些排斥它们的,所以也尽量试图埋葬,也许等我经历足够的世事,开始懂得生活的时候会有所释然。
感觉故事是有点冗长的,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是一本书,那就随心而写,尽可能还原他们故事。就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爷爷的两个兄弟姐妹相继过世,他的三姐夫跟二姐,相差不过十几二十天。我不在他身边,不知道他是怎么样的情绪,我伤心之余是有些担心的,这像给我提的警钟,孝心是等不得的,而爷爷是真老了。也许我们总是想的很多等我们如何如何成功后带给他们如何如何的幸福,这些都是美好的愿望,但是对于老人来说真正的幸福也许只是简单的陪伴。爷爷的兄弟姐妹中如今只剩下了他跟他的三姐,三姐如今还腿脚不便,由于白内障现在也只有一只眼睛可以看得见。他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为了家庭奉献一切,渐渐衰老便伺候儿子孙子,现在没有一点劳动能力的时候我们又给予过他们什么。行孝要趁早,老人跟孩子一样也是需要我们去用心关爱的。
记忆里,小时候的村庄没有现在这么大也没有现在这么整齐,小朋友们总是成群结队的穿梭在大街小巷。吃饭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蹲在自家门前,边吃饭边闲话家常,一条街巷就这样的热闹起来。我家屋前屋后屋对门都是我的同班同学,而且都是男同学,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家附近没有女同学呢,也许有女同学的话我就不那么寂寞了。那个时候附近还有没盖好的房子,堆的高高的砖块一排又一排,我们一群小孩最喜欢玩的就是躲猫猫,夏天傍晚空气中飘着家家户户饭香的味道,我们在朦胧的夜色中躲来藏去的,时光就这样藏走了。小时候对电视机的记忆不是很多,只隐隐的有些记忆,爷爷喜欢在夏天的晚上把电视机放在院子里,那时候电视机都有天线,是不是黑白电视机倒是没有什么印象了,一家人晚上便坐在院子里边看电视边吃饭,邻居家的哥哥姐姐们有时也会来看电视,院子里热闹的围着一圈人。如今热闹的景象是再没有的。年轻人都外出谋生,只剩老弱病幼留守家中。关于电视机的记忆再有就是每个暑假下午的大风车,在姑姑家的电视机旁跟表哥表姐一起坐着等着然后大家打赌还有几个广告动画片就开始了。那时候少儿节目好像只有大风车,金龟子还很年轻。儿时的生活简单又快乐,没有写不完的作业也没有上不完的补习班,我们一天天的玩耍着,一天天就没有烦恼的长大了。一直在记忆中抹之不去的片段,不是我如何鼓起勇气去邻居家借钱也不是所借的到底是几元还是十几元,而是那个忘了哪个季节的午后,准备上学的我因借钱出现在邻居家,她家电视上正播着的那个片段,一个男人在一个女子的背上浇水,我不知道那个水是否滚烫也不知女子为什么要忍耐。很多很多年过去了,我已忘记了很多事情,开心的难过的无奈的,但这个片段却清晰的留在我的记忆中,正如有时候的我们已经长大,有时候的我们却永远停留在那里。我们常常处在这样的困惑中,就如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大人能够决定我们的一切,也常常困惑大人们的喜怒哀乐,还好小时候的我们不是很在意这些。等我们长成了大人,常常会不理解小孩莫名其妙的小脾气以及那些他们永远听不懂的道理。有时候你不知该如何与宝宝交流,正如你小时候不知该如何与自己的父母交流一样,其实我们都只是遗忘了,长大后便把小时候遗忘了,我们无法把自己在归置在年幼的景象里也无法保有那些情志。小时候以为岁月很长,长大后才知道也不过寥寥数十载。小时候以为飞行员科学家之类的是每个人长大后的职业,长大后才知知道那只是小时候的梦想。小时候以为朋友会一辈子在一起玩耍,长大后才知道几年不见已是常事。
关于童年的思绪应该是全家一生中都最无忧与欢乐的时刻。那时候还没有谁离开,爷爷是个只用算盘的老会计,在我小的时候工作在一家造纸厂,因此最开始接触的小人书便是爷爷从那一堆废纸中找来给我的,从那里我知道了阿拉丁神灯,一千零一夜,小红帽等等。也是从那个时候喜欢上了看书。爷爷写的一手好毛笔字,常常做些小卡片写上毛笔字教我识字,冬天的时候坐在热炕头一个卡片一个卡片的教我识字,可惜那些笔画如此之多的字对于五六岁的我是念过就忘。小时候的自己是很笨拙的又不爱学习,那时候四岁开始上幼儿园,而我总是逃课,因家里无人看管我便休学一年直到五岁才开始重新上幼儿园,因此后来我便总是比同班同学大一岁。
小时候对爸爸的记忆不是很多,后来又因为他去世的早,记忆更是很模糊了。只是记忆中爸爸不是很高大,头发稍稍有些长不爱整理的样子。不记得他陪我干过什么事,因为有记忆时他已经生病了,常常住医院看不到人。生命截止在三十多岁的年纪,虽然我也年龄渐长,但是没有家庭的我依旧不能体会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爸爸是个木匠,爷爷说家里的窗框家具都是爸爸亲手做的,以前的木匠完全是个手艺活,没有现在先进的机器工具,全靠一双手。爷爷说爸爸生性笨拙,别人一学就会的他往往要学好久,等到学成这门手艺用了三年,那时候当学徒是没有工钱的,而且得起早贪黑的跟着师傅做完一个又一个的工程,爷爷说十几岁的爸爸从来没有抱怨过,往往天不亮就走了一直到天黑黑才回家,在爷爷的心里爸爸是他既老实又听话的孩子。我总觉得那时候的人都生性单纯,他们安安分分,安排什么便一辈子安心的做好这个,不像现在的我们总是意马心猿。很多事情就算我们长大了也未必能够理解未必能够明白,我们就这样被生活安排逼迫的前进,岁月无言而我们更无言。如果时间能够重来一次,我们会不会表现的令自己满意一点呢?不管是当父母的还是当儿女的。爸爸一共姐妹五人,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丁,在那个年代,因为家中姐妹多,所以不像其他兄弟多的家里饭常常分到吃不饱。据姑姑说,太爷爷活了九十多岁,身体一直很好,柱着的拐杖只要在院子里登登登敲几下就连跑进院子的鸡都闻声而逃,太爷爷一年只在过年那天才让人倒水洗一次脚,姑姑说太爷爷一直跟着爷爷一起生活,直到奶奶早逝,孙子孙女们便照顾他生活在一起,那会他们都特别跟太爷爷亲。老姑出嫁后去了市里,回来时总是给他带好多在村里买不到的吃的,太爷爷总是藏在柜子里,唯一能吃到他东西的人就只有爸爸。也许这就是老一辈骨子里的重男轻女,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有一个我觉得全世界最好的爸爸,有四个相亲相爱的姐妹,我一直感觉爸爸是很幸运的,虽然奶奶早逝,但是全能的爷爷一直给予他最好的,直到他病逝后年迈的老人又肩负起了他的家。我相信爸爸对爷爷的爱跟我们对爷爷的爱一样的无法言语,我们心存感激,对这位坚强伟大的老人怀着爱意敬意与深深的歉意。关于爸爸的故事也是我后来才慢慢了解的,我想每个人的一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经历过,也许伤过,高兴过,总会有一天成长了,然后把这些都变成我们的故事,等到我们离去后便成了秘密。如果我可以留下这些故事,就像让爸爸不太漫长的生命留下一点痕迹,让我们相处的时光留下一点证据。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在很久很久以前,外面的世界还只是一个充满向往与想像的地方,如今常常奔波在路上,路过一个又一个地方,行走的心渐渐的在路上找到安慰,有时候看着窗外一晃而过的风景,渐渐的,远方也只是我心中一个恍惚的地方,不停歇的一种安全感,希望远方永远没有尽头。如此广袤的天地,大自然的神奇总让人叹为观止,这样看来我们个人得确是小之又小,但是如此渺小的我们对于我们来说又是如此的重要与独一无二,我们怎么又能小化自己呢,即便平庸一层不变的生活对于我们而言都是我们独特的一生。不管是同样高耸入云的山峰还是同样低洼凹陷的盆地,彼此都是不尽相同的。如此这般我们在天地间谦卑顽强的生活着。有生活的地方便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