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85200000007

第7章 小心谨慎,得意而不忘形(2)

曾国藩是文章高手,他以理学为积淀,宗法桐城派文风,风格雄健刚劲,自成一家。他对于政治的敏感也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慈禧太后勾结恭亲王奕,发动宫廷政变,囚禁了肃顺、端华等顾命八大臣。不久,端华等被处死,曾国藩闻讯大惊,在日记中写道:“骇悉赞襄政务怡亲王等俱已正法,不知是何日事,又不知犯何罪戾,罹此大戮也!”其心中惊惧之情由此可见。

肃顺是满清中较为开明的大臣,就是他鼎力推荐曾国藩,营救左宗棠的,他幕中的王苎运、郭嵩焘都与湘军有极密切的关系,因此肃顺一党被灭,曾国藩一则为慈禧的狠辣震慑住,另外也预感到事情不妙。此际,胡林翼、左宗棠等心腹建议他自立,以免受人所制。

但慈禧也不傻,她知道如果对曾国藩不好,肯定会激起事变,此时清廷内忧外患,无法顶住太平军、湘军的双重打击,亡国是指日可待的事。为笼络曾国藩,她下令嘉奖,实授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并统领四省军政,全权指挥平定太平天国大计,并加授协办大学士。曾国藩成为清代封疆大吏兼大学士衔之第一人。在此厚待之下,曾国藩明白慈禧还是明白人,自己不会有性命之忧,这才心安。但他由此也知此人不易对付。当接到任命封赏谕旨时,他不喜反忧。他在日记中写道:“余近浪得虚名,亦不知其所以然,便获美誉。古之得虚名而值时限者,往往不克保其终。见此,不胜大惧。将具奏折,辞谢大权,不敢节制四省。”

针对如何上奏,他与幕僚们计议多日。后来奏请撤销总领四省军政的权力,朝廷不允,曾国藩也只好从命。曾国藩不久再次上奏朝廷称颂慈禧“英断”,为“自古帝王所仅见”,其实也只是为了保住慈禧对自己的信任。曾国藩在仕途上总是谨小慎微,但仕途风波总是伴随着他。攻破天京后,太平天国灭亡,又到了兔死狗烹的时候,此时有几位御史开始制造舆论,攻击曾国荃纵兵抢掠,谎报战功,甚至牵涉到曾国藩。一时朝野鼎沸。曾国藩知道这是慈禧的手腕,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以退为进,劝曾国荃退隐,裁撤湘军,这才使形势稳定下来。

曾国藩还善于从历史上的经验中学习处世之道,在总结历代权臣结果时他发现,权位往往是致祸之源,尤其是兵权。秦朝的白起,西汉的韩信、彭越,明代的蓝玉,都是因兵权过重、声望过高而被杀的。曾国藩手握十几万重兵,足以推翻满清,更为朝廷所忌。

所以灭太平军后,曾国藩首先想到的是裁湘军,但同时却保留了淮军,仍据有实力。这就是所谓的曾僵李代之计。

不能太有权,但亦不可无权。无权则任意受人宰割,悔则晚矣。有人劝曾国藩激流勇退,曾国藩不听,也是同样的考虑。也正亏了他这种谨慎态度,才得以善终。倘若追寻其居高位奥秘所在,不过一“慎”字而已。但道理人人能知,真正做到的,古今又有几人?

4.藏锋圆通,含而不露

俗语有“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无非是表明人们对名声的重视。大多数人都有功名之心,也正是因为功名之心,人们才会拼搏奋斗,为取得功名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失去了生命。

但是,在求功名的过程中,人们的表现方式各异。有人认为要想取得功名,就得向外人证明自己有才。于是,他们会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标榜自己的实力。没有赏识者的时候,他们仍然会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类人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庸才,便选择了炫耀自己。结果为此遭到的反感、忌恨远远超过了自己需要的赏识。

曾国藩遍读古书,深谙锋芒毕露招祸患的道理。他常以古人为鉴,检点自身,生怕自己因为露出锋芒而遭忌受挫。

所以,有人说,曾国藩能够成功的最大原因,是其深谙藏锋的道理。曾国藩自己也说:“自以秉质愚柔,舍困勉二字,别无他处。”一个人的成就有大小,小者或可从困勉铢积寸累得来,若成就大业,只靠辛苦强学还是不行,尤必有超人的领悟天才,才能相济为用。曾国藩说:“器有洪纤,因材而就,次者学成,大者天授。”

关于才德,曾国藩有自己的看法,他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司马温公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余谓德与才不可偏重。譬之于水,德在润下,才即其载物溉田之用;譬之于木,德在曲直,才即其舟揖栋梁之用。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澜;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叶。德而无才以辅之,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以主之,则近于小人……二者既不可兼,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自修之方,观人之术,皆以此为衡可矣。”

曾国藩的见解颇为独到,洞察了德与才的相互关系。他认为,有才无德,便会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最终会自食恶果。

曾国藩之所以有这样的见解,正是吃了很多苦头后才体味出来的。

曾国藩的前半生,处处锋芒太露,因此处处遭人忌妒,受人暗算,连咸丰皇帝也不信任他。1857年2月,他的父亲曾麟书病逝,清朝廷给了他三个月的假,令他假满后回江西带兵作战。但三个月后曾国藩伸手要权,遭到了皇帝的拒绝。同时各方面的舆论认为此次曾国藩离军奔丧已属不忠,此后又以复出作为要求实权的砝码,这与他平日所标榜的理学家面孔大相径庭,对他发出种种指责与非议。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曾国藩忧心忡忡,遂导致失眠。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自省自悟以后,曾国藩在自我修身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及至复出,为人处世不再锋芒毕露,日益变得圆融、通达。

平定太平军之后,曾国荃在攻陷天京后的所作所为,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此外,清政府对曾国藩也最为担心,惟恐他登高一呼,从者云集,所以既想让他早离军营而又不让其赴浙江巡抚任。无奈,曾国藩称曾国荃病情严重,开浙江巡抚缺,回乡调理。很快清政府便批准了曾国藩所奏,并赏给曾国荃人参六两,以示慰藉。而曾国荃却大惑不解,愤愤不平溢于言表,甚而在众人面前大放厥词以发泄其不平,致使曾国藩十分难堪。曾国藩回忆说:

“三年秋,吾进此城行署之日,会弟甫解浙抚任,不平见于辞色。时会者盈庭,吾直无地置面目。”

所以,曾国藩只好劝慰他,以开其心窍:

“弟何必郁郁!从古有大劳者,不过本身一爵耳,吾弟于国事家事,可谓有志必成,有谋必就,何郁郁之有?”

“隐”是为了在暗处出击,或者保身护体,等待时机。急于求成的人最难以克服的弱点就是不管时间、地点、场合的表现自我、自高自大,不懂得龙蛇曲伸之道。

曾国藩藏锋的典型事例很多。同治三年(1864)天京攻破,红旗报捷,他让官文列于捷疏之首,即有谦让之意,尤其是裁撤湘军,留存准军,意义极为明显。不裁湘军,恐权高震主,危及身家。如裁淮军,手中不操锋刃,则任人宰割,因此他叫李鸿章按淮军不动,从自己处开刀。

曾国藩藏锋的“龙蛇伸屈之道”,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生存之道。实际上藏锋露拙与锋芒毕露,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锋芒引伸为人显露在外表的才干。有才干本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恰当的场合显露出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刺伤自己,露才一定要适时、适地。时时处处才华毕现只会招致嫉恨和打击,导致做人及事业的失败,不是智者的所作所为。有志于做大事业的人,可能自认为才分很高,但切记要含而不露,该装傻的时候一定要装得彻底。有了这把保护伞,何愁事业不成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知我,心里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于是有些人便言语露锋芒,行动也露锋芒,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更有一些深藏不露的人,好像他们都是庸才,都胸无大志,实际上只是他们不肯在言语和行动上露锋芒而已。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露锋芒,便要得罪旁人,得罪旁人,旁人便会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行动露锋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会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表现本领的机会,不怕没有,只怕把握不牢,只怕做的成绩,不能使人特别满意。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不磨平触角,别人必将力折,角被折断,其伤必多。锋芒就是额上的角,既害人,也伤己!

古今多少人,他们目光短浅,急于求成。他们不愿意放过任何可以表现的机会,一旦表现,则力求做到淋漓尽致,恨不得将心掏出来给别人看。殊不知,他们犯了激进的毛病,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自己陷入被动。如果自己有才,不一定能够得到别人赏识,有时候还会让掌权者产生妒忌,如曹操妒杨修之才,炀帝妒薛道衡之才。如果自己无才,却在大庭广众之下极力自我表现,无异于班门弄斧,拙笨之处暴露无遗,给别人留下可乘之机。

处世中,有人锋芒毕露,有人藏锋露拙。曾国藩则属于后者,他虽有才干,却不轻易外露。毕竟,才华横溢会遭人忌恨和打击,最终导致事业上的失败。

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锋芒毕露必将处处碰壁,不露锋芒则能保全自身。君子爱物,取之有道,欲得功名,也该如此。

5.不慌不忙,稳重当头

曾国藩一方面执着追求功名富贵,一方面又力求从“名利两淡”的“淡”字上下工夫,讲求谦让退却之术,为人也极为稳重。在曾国藩的日记、书信中,曾多次谈及“重”,无论是在为官之道,军事战略,还是取才标准上,都极看重一个“重”字。

曾国藩常说:“稳重行事,有胜无败。”稳重行事,就要谨慎,计划详密,戒除鲁莽,这样才能冷眼旁观、抓住关键,一击便中要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心静之后,才能头脑冷静,理清脉络、胸有成竹。表现在外,即是沉稳威严、不急不躁、不愠不火。曾国藩对“静”字认识极深,内心自然克制一些浮躁,因而才有他谨言慎行、不苟言笑的威严容仪。

曾国藩的形象,他的门生故吏都有过描述,共同的一点,是都强调他“行步极厚重,言语迟缓”。“重”字是他最突出的仪表特征。

曾国藩容止持重,一则由于家风,其祖父的“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而曾国藩一直将祖父当作心中楷模,行动言语无不仿效。二则由于理学,理学主张修身,在仪容上有一番特殊的要求。曾国藩师从儒学大师唐鉴后,唐鉴告诫他,读书以《朱子全书》为宗,为学只有三门:义理,考核、文章;修身要内外齐抓,要“整齐严肃”。唐鉴所说的“整齐严肃”即是“重字诀”的根本内容,曾国藩原来说话较快,且喜多说,这正是“重”字大敌,于是他从“谨言”开始,重新打造自我,其容止风范也由此大变。

曾国藩行为举止的过人之处在于其行止重厚,稳如铜鼎,神态威严,震慑人心。这表明他志向高远,毅力坚卓,因此能遇难而进,扫荡天下,统驭万众。

曾国藩将“重”字提高到非常高的境界。咸丰十年(1860)四月,他给李续宜写信说:“大约勤字、诚字、公字、厚字,皆吾辈之根本。刻不可忘。”此处之“厚”,即“重”字之意。把“重”视为人生根本的,恐怕只有曾国藩一人而已。

与“重”字相反,曾国藩认为“轻薄”是最应戒除的。咸丰十年五月,他又写信给李续宜,说:“大抵激之而变薄者,吾辈之通病。此后请默自试验,若激之而不薄,则进境也。”他还说:“由厚趋薄易,由薄反醇难。”读书人毅力不坚,一旦遭受重大挫折,便往往趋于偏激、轻薄,曾国藩所以谆谆告诫,正是要他们坚定不移,不要因为世变而走上邪路。

曾纪泽与其父相反。他说话太急,行动太急,曾国藩认为这是“轻”字之病,定要痛加纠正。在家书中,关于此方面的就有10封左右,不厌其烦,屡屡告诫。

咸丰九年(1859)十月十四日,曾国藩引祖父和自己为例,教诲曾纪泽继承祖父之风,以重纠轻:

“余尝细观星冈公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颇重厚,盖取法于星冈公。尔之容止甚轻,是一大弊病,以后宜时时留心。无论行坐,均须重厚,早起也,有恒也,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务。早起是先人之家法,无恒是吾身之大耻,不重是尔身之短处,故特谆谆戒之。”

此后,几乎每年,曾国藩都会训诫一两次。

曾国藩的“重”字还表现在其军事方略上。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个功罪鲜明,成就极广的人物。曾国藩的发家,主要靠湘军;他的功和罪,也大多和湘军有关。他所组建的湘军“别树一帜,改弦更张”,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既为维护封建统治建立了不朽功勋,又为中国走向近代、走向世界起了巨大的作用,其功之大,是难以有人匹敌的。

曾国藩用兵,极其稳健。他对曾国荃说:“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总宜平心静气,稳稳办去。”这种战略战术在他的日记与往来书信中多次出现,我们也可以从其作战过程中明显的看出这一点。

曾国荃在围攻江西重镇吉安时,曾国藩曾经为他写下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后来这一句对联成为曾国藩和太平军作战的指导原则。不但在战略思考上,如他认为“迪安(李续宾)善战,其得诀在‘不轻进不轻退’六字”,同时在具体战术(扎营修垒)上,无一不体现这一原则。

同类推荐
  • 看清青春什么样

    看清青春什么样

    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世界著名CEO与青少年的对话

    世界著名CEO与青少年的对话

    在人生的征途上,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成功,可多数人却总在成功的大门外徘徊不定,让我们走近世界著名CEO,从他们的身上得到更多有关人生的启迪与成功的感悟,引领我们从平凡迈向卓越。滴滴墨水皆可引发你的思考,一本好书即能改变你的一生。
  • “假装”的智慧:美丽女人也可以“无所不知”

    “假装”的智慧:美丽女人也可以“无所不知”

    《美丽女人也可以“无所不知”——“假装”的智慧》是由哈尔滨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本生活类图书。这本书面向众多的女性读者,从书籍、电影、话剧、摄影、音乐等十七个话题出发,教会女人如何生活得更精彩,如何在生活中展示独特的智慧和魅力。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让自己头脑更加充实,眼界更加开阔,你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美丽女人。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美丽女人也可以“无所不知”——“假装”的智慧》一书,让你从全方位、多角度改善自我,调整自我,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新时代女性!
  • 8种成功个性

    8种成功个性

    你知道哪8种个性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么?你知道你具备了哪几种么?你想获得成功么?这本书将要告诉你。
  • 让学生拓展思维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拓展思维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热门推荐
  • 弃妃的怒放

    弃妃的怒放

    一夜未归的妻子,他作为一个王爷,怒了,只是,那是否代表着他还在意就没有人能知道了。心狠狠地撕裂着,我不知道我的身体有多无力,只是,我的声音,我自己都感觉到了吃力,我就那么直视着他,我不知道我通过他的眼睛可以看到什么,只是,我就是不想离开他的眼睛。而他,似乎也震惊着,望着我这双失败感强烈的眼睛,我不知道他心里是什么滋味,只是,我看着他,心里,充满了悲哀。
  • 为妃不嫁

    为妃不嫁

    爱情的世界观里,没有谁对谁错,抛开距离,抛开性别,抛开年龄,我的贪心只要你爱我一个
  • 人生的资本全集

    人生的资本全集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实用性和可读性。它挖掘了不同背景、不同条件下客观存在于人们身上的每一种资本,以我们身边和大家熟知的成功人士的真实故事来说明这些资本对人生的重要性以及运用这些资本走向成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通过这些实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借鉴一些经验,为每位渴望成功的人士指出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 伏狮义公禅师语录

    伏狮义公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神王少年战巅峰:万剑独尊

    神王少年战巅峰:万剑独尊

    五行神王少年,逆天而上,追寻灭神之谜!踏天道,闯妖界,战魔界,三界大战,成就世界之王!待我破空之时,问鼎神界巅峰!待我战血燃烧之际,大战天下!诸神争霸,万族林立,三界之争!神王少年,成就大道,众神归位!战!战!战!
  • 嗜血王爷:邪妃太逆天

    嗜血王爷:邪妃太逆天

    她乃现代特工,身怀绝技,百毒不侵,只因辰的背叛成为废材小姐。当她变成她,命运的轮廓开始转动,她将一手遮天,用自己的能力取得这世间的一切,她将站上世界的顶峰,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人物。他是当今名扬四海的举世王爷,他天生疾病,身体冷如死人,近他三尺之人,必死无疑,因而获号为“鬼王”。她与他的相见是碧落的安排,他为她屡次打破例子,放下尊严,不惜与天下人为敌,无论她身在何处,他永远都是她身后最坚硬的后盾,成为她最贴心的依靠,护她周全。他不求世间的一切,只为她的真心相伴。神奇的传说在他们面前涌现,神秘的人物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千年的相思,换来他们永世的爱。他们的离别不是不见,而是为了再次的相爱。
  • 妻从天降,前夫太薄情

    妻从天降,前夫太薄情

    接连遭遇重大变故,江芷落从豪门千金变成灰姑娘,从云端跌入地狱,才知竟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两年后看着前夫与新婚娇妻笙歌婉转,她一人泪涟涟,爱他抽筋剥骨到云淡风轻。他是如何将她的心变冷的,另一个男人就是怎么将她的心暖热的,并走进她的内心深处。
  • 逆战之危机来临

    逆战之危机来临

    世界各地爆发未知病毒,受感染者将成为僵尸,袭击人类。对生存危机,亲情、友情、爱情,人性中的优点跟弱点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中国一个偏僻的小镇子里,一个年轻人在末世来临之际,却收获了爱情。但是在所有的人都面临着生存的危机的时候,他们的爱情能坚持下去么?他们能安全的渡过这次劫难么?他们的结局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 纪元清洗

    纪元清洗

    据说我们属于第五太阳纪,玛雅称为感情的文明纪元前面已有四个太阳纪。这些纪元强盛一时,却为何会突然毁灭?灾难突临,霸道总裁的末世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