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81300000012

第12章 逃离学校(1)

当我第一次见到阿道夫·希特勒的时候,他已经放弃了学业。不可否认,他仍然在施泰尔实科中学就读,并且每逢礼拜天就要回家一趟。按照他的说法,仅仅是出于对他母亲的尊重,他才同意做出这种“最后的努力”。之前在林茨实科中学上三年级的时候,他的成绩确实很糟糕,因而校方就建议希特勒夫人让阿道夫转校。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只有当差生离开以后,学校的优生率才会提高。照此一来,省城里的学校就把他们不满意的学生,全都转到镇上去读书。这种狡诈的做法激怒了阿道夫,因为这意味着从他转到施泰尔实科中学的那一刻开始,他就会被别人看作是一个失败者。至此,他已经把学校看透,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鉴于自身的未来规划,学校已无多大用处。缺少的知识可以通过自学来弥补。

艺术,早已俘获了他的心。他怀揣着年轻人的激情投身到艺术当中,他确信这才是自己的使命所在。同艺术相比,学校那种按部就班的生活显得黯淡而乏味。他的最终目标是要获得自由,打造属于自己的未来。他鄙视其他与之想法不同的年轻人。学校的氛围令他深恶痛绝,于是他选择离开作为一种解脱,而与此同时,我们的友谊也获得了价值和重要性。他的老同学无法给予他的东西,他只有在新朋友身上去寻找。

对于阿道夫的教育情况,我曾做了个简单的了解,基本内容如下:

1895年5月2日,6岁,兰巴赫,菲什瀚,学前班。

1895-1896年,哈费尔德,一年级。

1896-1898年,兰巴赫国民小学,二年级、三年级。

1898-1900年,莱翁丁国民小学,四年级、五年级。

1900-1901年,林茨施泰因街,奥匈帝国州立实科中学,一年级。

1901-1902年,降级,林茨实科中学,复读一年级。

1902-1903年,林茨实科中学,二年级。

1903-1904年,林茨实科中学,三年级。

1904-1905年,施泰尔实科中学,四年级;1905年秋天申请退学。

上小学的时候,阿道夫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对知识掌握得很快,甚至无须努力就能取得进步。他的第一个老师卡尔·米特迈尔,给他打过一张“每科满分”的成绩单。米特迈尔一直活到了1938年,当人们问起他对以前的学生还有何记忆的时候,他对当年那个苍白而虚弱的男孩所言甚少。小阿道夫以前很听话,在学校的时候,他总是把自己的事情弄得井然有序。至于其他,也就没什么突出的地方了,不好也不坏。顺便提一句,阿道夫·希特勒在1939年当上帝国元首之后,特意回到了他的母校,并坐在自己以前的课桌上重温了当年的往事,因为就在此处,他学会了读和写。同往常一样,他利用此次造访之便利,尽可能地对学校进行了一番改造。他以个人名义,买下学校的旧址老楼,并下令建造一座全新的教学大楼。老米特迈尔的继任者以及他的学生被一起邀请去参观了上萨尔茨堡。

但当阿道夫·希特勒于1900年9月进入林茨实科中学学习的时候,事情发生了转变。在《我的奋斗》中,他是这样描述那段往事的:

“我在学校的失败,从一开始便已注定。我喜欢哪样就学哪样,尤其是对我今后的绘画事业有所帮助的东西。凡是我觉得不重要的或者是对我没有吸引力的,我就会完全忽视。这段时期,我的成绩显得极不均衡,根据不同的学科以及我对它们的重视程度的差异,大致可分为‘良好’和‘优秀’,但也有‘中等’和‘不及格’。我学得最好的,也是我最喜爱的课程是地理和世界历史,论及这两样,我是班上的佼佼者。”

人们很容易从阿道夫这段回忆校园生活的自我描述中获得一个假象。阿道夫在对我谈起他的校园生活之时,显得相当勉强,并且总是带着一种难以理解的愤慨,不得不承认,他这段经历的确给我们的友谊罩上了一层阴影。所以我当时获取的印象跟他15年后在书中的描述大相径庭。

起初,这个11岁的男孩发现自己很难适应新的环境。每天,他必须经过长途跋涉,才能从莱翁丁赶到镇上念书。不过他经常对我说,这样的日常步行给他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至少,这一个小时的上学路途,确保了他的一点儿自由,对此他不胜感激,因为之前他一直居住在郊外。镇上的一切对他来说,显得怪异而不友好。他的同班同学,大多数都来自林茨的富有家庭,他们瞧不起这个每天从“农村”赶来的古怪青年。老师们则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了学生的家庭背景上。这里的一切同他在小学的经历是如此迥异,小学的老师脾气随和,对自己的每个学生都比较了解,而且还经常在晚上同他们的父亲一起吃酒。这个男生已经习惯了靠吃老本,在小学顺利地度过每一学年。

刚到新学校的时候,他也曾尝试过在他擅长的领域发表一些即兴演讲,但他这种惯用伎俩在此却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因为老师们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由于他在学习中找寻不到丁点儿快乐,所以他开始变得暴躁并且放任自流。他在班上几乎无人关注,他没有一个朋友,也不想去结交任何朋友。偶尔一些娇生惯养的同学会暗示阿道夫,实科学校并不适合他这样的“乡下孩子”——也许是导致他变得更加畏缩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他所有的同学当中,没有一个曾声称和他建立过亲密的朋友关系。

教一年级数学的校长,汉斯·康曼达,给希特勒的成绩打了个“不及格”,还有学生们惧怕的男教师马克斯·颜士拿,给他的自然史也打了个“不及格”。如此一来,实科中学学生阿道夫,在第一学年结束之后,便带着一张印有两门“不及格”的成绩单回去交给了他父亲。这样的成绩表现,决定了这个学生将无法升到下个年级继续学习。阿道夫从未跟我讲过他父亲对此事的反应,但我完全能够想象得到。

如今,他不得不从头再来。这回,他的年级主任是爱德华·休谟教授。休谟教授除了教德语外还上法语课,法语是实科中学低年级开设的唯一外语课程,据我了解,这也是阿道夫·希特勒学过的唯一外语,或者说是被迫学习过的唯一外语。与此同时,他也渐渐地适应了学校的环境。在一年级复读的时候,他的学习进展得相当顺利。然而,到了二年级,他便旧病复发,许多课程只是刚刚及格。他父亲又收到一张,显示着数学“不及格”的成绩通知单。显然,这样的结果并非出于老师的刁难。希特勒痛恨数学,因为它太过枯燥,要求复杂的系统运算。为此我们还经常展开讨论。后来在维也纳,希特勒意识到,若想成为一名建筑师,就必须要懂得运用数学。但这丝毫未能缓解他对数学的强烈反感。

三年级读完,他又有两科“不及格”,照样有数学,另外还多了门德语。尽管他后来声称,休谟教授是他最尊敬的三位老师之一。就在这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休谟教授向阿道夫的母亲阐明道,除非转校,否则阿道夫不可能升至四年级。因此,不能说阿道夫·希特勒是被赶出了林茨实科中学,只能说是被“外寄”。

如果说以前他留在学校是受制于父命,那么现在则是母爱在鼓励他继续学习。无奈之下,他转到了施泰尔。在读完但丁的《神曲》后,他对我说,学校就像是“炼狱”。

在施泰尔读书期间,希特勒寄宿在绿色市场19号,一个名叫艾德勒·冯·希奇里的法官家里,但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返回林茨。不出所料,他在学校的表现是一如既往的糟糕。1905年9月1日至15日期间,他又参加了补考。这次除了数学常规性的“不及格”以外,还多了一门几何学。

众所周知,阿道夫·希特勒于1923年11月发动过一次失败的暴动,在为其叛国罪做鉴定的时候,曾经担任了希特勒三年年级主任的休谟教授,给出了这样的证词:

“希特勒确实在某些学科上颇具天赋。但是,他缺乏自制力,说得透彻一点,他喜好争辩,独断专行,刚愎自用,脾气暴躁。因此显然,他很难将自己融入到学校的框架之中。像他这么有天赋的人,若不是不肯用功,还会获得更大的成就。”

在发表完这些极为负面的评价之后,休谟教授又语重心长地补充道:

“然而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在校表现跟他今后的人生没有多大关联,那些被标榜的学生也可能会淡出我们的视线,渐渐销声匿迹,而一旦那些困难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拓展空间,他们就会壮大起来。我以前的学生希特勒似乎就属于后者,我打心底希望他能够从最近的艰难中恢复过来,并祝愿他早日实现心中的理想,给每一个德国人带来荣耀。”

同类推荐
  • 文天祥(名人传记丛书)

    文天祥(名人传记丛书)

    他本是一介书生,却在生命最后的几年,成了一个手握雄兵的统帅。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击蒙古铁骑。战败被俘后,他义正辞严,痛斥汉奸和逆臣,并誓死不愿变节,最后慷慨殉国。
  •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只将孙思邈两部巨著视作记传第一手资料,透过字里行间,探寻著者行踪。再剔出书里透露的点滴行踪,反复甄别,形成缜密完整的一部传记。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信史所载孙思邈事迹虽少,各种奇传却多。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卓文君(文墨生香泪成诗)》是流芳百世的浪漫传说。一代才女卓文君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用自 己的坚毅、勇敢褪下华服,冲破世俗,奔向自己的爱 人。人们透过纸张感受心灵的温热,惊叹共鸣。若爱 情是场赌局,她险些血本无归。当他洗尽铅华,回头 找寻自己心爱的人时,她已泪流满面。一场圆满的倾 世爱情,迷倒了后世太多的痴情怨女。
  •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作家忽培元,能文能诗能画,与传主有心灵契合,故下笔如有神。本书着重刻画了传主的耿耿风骨和多方面才华,从社会历史和人物关系中,注重细节的递进和语言的文学情味。清代乾隆年间,“独领明月清辉”、人文荟萃的扬州,画坛中八个画家横空出世,一扫画苑中的陈腐气息、匠人气息,作品张扬个性,无论是画山水、人物,还是花卉、虫鱼,均与前人迥异,让世人惊骇,惊叹出了“扬州八怪”;而“八怪之首”,就是郑燮,字板桥者。此人不仅在三百年前,以他特立独行、别具一格的字画、诗词——尤为道情十首,名重当世,即使三百年后的今天,以他的画竹,及含义无穷的“难得糊涂”的四个大字,几乎家喻户晓。
热门推荐
  • 黑暗丛林

    黑暗丛林

    本书为《黑暗三部曲》之科幻第二部《鱼缸丛林》。一个世纪之后的世界,由大数据和概率统治,所有人的生存方式、兴趣喜好、社交爱情,都被大数据所记载。第一区的城市管理者,屏蔽脑波、按照规律与概率配置资源。每一区的居民,住在一个可以调整大小与视野的鱼缸中。对于这些被统治的居民而言,他们是否知道,最终掌控他们的是什么?
  • 彼岸花血泊:复仇千金归来

    彼岸花血泊:复仇千金归来

    【若想知道,请看正文】她们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园被他人毁灭,他们的出现扰乱了她们的复仇计划,她们会怎样选择呢?
  • 放开地球,冲我来

    放开地球,冲我来

    好俗套的剧情,然后世界末日就这样,来了?魔王降临?放开地球,请冲我来!
  • 顾盼相依

    顾盼相依

    她喜欢了他那么多年,求得不得人间最远的距离。他冷哼,其实我早就喜欢上你了,笨蛋。
  • 周易述

    周易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至尊仙医

    都市至尊仙医

    小人物终成大仙医,处处打脸,处处爽。玄而不妖,肥而不腻,是居家旅行,骑马坐车,睡前厕后的必备佳作。不教育人,只是让你无限爽。
  • 冰封三生三世情

    冰封三生三世情

    复活的魔女,封存的记忆,逝去的灵魂,不变的初心;相识、相知、相伴,谁会在冰封之中等待一人之心?
  • 重生之女仆太嚣张

    重生之女仆太嚣张

    男朋友要结婚了,新娘却不是我。白星只是想离开这个伤心地,不料飞机出事,她,重生了。这辈子,她只想着怎么虐他,整他。报仇大计还没成功,他却突然提出结婚的要求......“章盖了,名我也签了,什么时候你想离婚都可以。"白星终于怒了,不把你的生活闹得鸡飞狗跳我白星算是白重生一回了!接下来,豪门私生,职场竞争,契约联姻,企业联合。一桩接一桩......她和他,还有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感谢阅文评书团提供书评支持!
  • 星辰仙侣

    星辰仙侣

    华夏,一个神奇的国度,从来不会稀缺英雄的存在,英雄往往会是一个绝世高手,不同于小说,他们会的不是魔法不是斗气,他们拥有的是武功,他们是武侠高手,而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个神奇的国度说起...
  • 来自天堂的笑声(原创经典作品)

    来自天堂的笑声(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