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64400000008

第8章 君子小人(1)

君子与小人是经常挂在古人嘴边的两类人。在孔子那里,君子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社会中上层,包括贵族、士等,另一种是追求道德修养的人。我们这里谈的是后一种,这个意义上的君子是就人格而言的。所谓人格,就是人的品格、素质、能力等综合而成的总体。关于“格”,古人有一个解释:“木长貌”,即树木高耸的样子。用在人身上,表达的就是向上做人的精神面貌,君子人格展示的就是这样的气象。用哲学语言表达,君子就是以人的本质来要求自己的人。小人不同,作为君子的对立面,更多地停留在动物性上,所以才叫作小人,即做人不合格。具体到治政上,就是做官的目的问题,小人做官,为的是私利,君子做官,为的是公义。

如果这样说尚嫌抽象的话,不妨以下面孔子这句话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分野:“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怀,关心;德,道德;刑,规范。意思是,君子在意的是道德和规范;小人在意的是财产和利益。

(一)近君子远小人

要义

人们喜欢说忠臣与奸臣,君子属于忠臣,小人属于奸臣。君子参政,遵循的是为政之道,以官德来要求自己,所以能够达到政治清明有序;小人参政,不讲原则,怎么对自己有利就怎么做,权力不过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必然造成乱局,误国殃民。所以古人一再提醒、告诫为政者,要亲近君子远离小人。

故事

范氏和中行氏灭亡的原因

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尊敬贤人同时鄙视小人。”

子路不以为然,说:“晋国的两家卿大夫范氏和中行氏就是这样做的,可是他们如今都灭亡了。”

孔子解释道:“范氏和中行氏虽然有尊贤的名声,但却没有做到任用贤人;虽然说自己鄙视小人,却不能把小人赶走。结果贤人因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心中不满,小人因为受到轻贱而怀抱仇恨。贤人不满,小人仇恨,两者相加,范氏和中行氏想要不灭亡,办得到吗?”

(《孔子家语·贤君》)

湛卢剑

楚国君主楚昭王一觉醒来,发现床头放着一把宝剑。他非常奇怪,便把剑器专家风湖子找来,问:“这里有一把剑,你看是怎么回事?”

风湖子瞧了一会儿,兴奋地说:“这就是名叫湛卢的那把宝剑啊!”

“它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楚昭王越发惊讶。

“可以。”风湖子点点头,“是这么回事。越国曾经献给吴王3把宝剑,一把叫鱼肠,一把叫磐郢(pán yǐng),一把叫湛卢。鱼肠剑被阖闾交给侠士要离去刺杀吴王僚,磐郢剑被用来殉葬吴王心爱的女儿,只剩下一把湛卢剑,如今自己来投奔大王。”

“湛卢剑为什么离开吴王阖闾而来到我这里呢?”楚王问。

“是这么回事。”风湖子说,“越王元长命令铸剑大师欧冶子打造5口剑,请薛烛鉴赏。薛烛告诉他,鱼肠剑身上的纹理逆反不顺,落在臣子手里,它将成为杀害君主的凶器,落在儿子手里,它将成为杀害父亲的凶器,所以绝不可以佩戴;果然阖闾用它杀害了他的君主。磐郢也叫豪曹,这把剑不合规范,对人没有益处,只配送给死人使用;果然这把剑成了陪葬品。湛卢剑就不同了,它凝聚了金、银、铜、铁、锡五金之精,汇合了太阳之华,蕴涵了元气之灵。把它从鞘中拔出,神光电闪;将它佩戴腰间,威不可当;挥舞它上阵,所向披靡。然而只要君主一旦动了违背天理的心思,它就会立马出走。”

风湖子顿了顿,望着楚王说:“这就是湛卢剑的品性,离开无道昏君,归附有道之人。如今吴王阖闾背离天理,杀害先前的君主,图谋楚国,所以这把宝剑才来到大王身边。”(《吴越春秋·卷第四·阖闾内传》)

凤凰与枭

凤凰常常落在梧桐树上,以它的果实为食。楚国太子便用梧桐树果实喂养一种叫枭的猛禽,希望它能够像凤凰一样鸣叫。春申君黄歇不以为然,说:“枭生性凶残,这种性子不可能改变,不管喂它什么食物,又怎么可能变成凤凰的性格呢?”

谋士朱英听到后,对春申君说:“既然如此,您为什么不想想您网罗的那些门客呢?那些投奔您的人,没有一个不是狗偷鼠窃之辈,亡命无赖之人,而您却锦衣玉食地侍候他们,希望他们以国士的所作所为来回报您。在臣下看来,这不就是用梧桐树果实喂养枭而期待它发出凤凰的鸣叫吗?”

春申君觉得这个比喻很荒唐,根本听不进去。

后来一个叫李园的人把自己的妹妹献给春申君。等她怀了孕,又撺掇春申君把她献给楚王。楚王死后,由李园妹妹生的这个儿子继承王位。为了独揽楚国大权,李园害死了春申君。得到主君被害的消息,门客们作鸟兽散,没有一个出来报仇的。(《郁离子》)

冰炭不同器

东汉灵帝时,黄巾起义,朝廷征调各地精兵征讨,其中一路由右中郎将朱俊率领。

朱俊部下护军司马傅燮上书朝廷,道:“我听说天下所有灾祸都不是来源于外部,而全都起因于内部。(臣闻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正因如此,舜帝先除去四凶,然后才任用16位臣子辅佐自己治理天下,这说明恶人不除,善人就不可能得到提携。如今张角在赵、魏之地起兵,黄巾军席卷6州,这场大乱的根源在宫廷之内,从而将祸患蔓延到四面八方。

“我奉命参与讨伐叛乱,从颍川开始就打得很顺手,始终处于上风。黄巾军势力虽大,但不足以构成朝廷心腹大患。我的畏惧在于,治理洪水不抓住源头,那么下游泛滥必将更加严重(治水不自其源,末流弥增其广耳)。陛下仁爱宽容,对许多事情常存恻隐之心,结果宦官弄权,忠臣不能得到进用。即使做到了张角被砍头处死,黄巾叛乱平息,我的忧虑反而会进一步加深。

“为什么呢?因为邪恶小人与正人君子不能在朝廷共存,如同寒冰与热炭不能放入同一个容器一样。(夫邪正之人不宜共国,亦犹冰炭不可同器。)那些邪恶之辈明白,正直之士的成功,预示着他们行将灭亡,因此肯定会更加花言巧语,共同弄虚作假,难免会发生‘曾参杀人’、‘三人成虎’那样的事情。假如陛下不能详细辨别真伪,忠臣就会再次像秦国名将白起那样含冤而死!陛下应该深思舜帝对四凶的处理,尽快诛杀那些佞臣,那么善人就会更加进取,叛乱自然会得到平息。”(《资治通鉴》卷58)

亲贤臣,远小人

三国时期,公元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北伐曹魏,出征前上书后主刘禅,后人称《前出师表》。其中说:“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都是善良诚实之人,心志忠贞纯正,所以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任用。我认为宫廷中事,无论大小,都要咨询他们,然后再执行,必定能够补救疏漏,扩大效益。

“将军向宠品性善良公正,通晓军事,当初曾被任用过,先帝称赞他是个能人,所以大家酝酿着要推举他做都督。我认为禁卫部队的事务,无论大小,全都由他过问,一定能使军队协调齐心,处置合宜,各得其所。

“亲近贤良的臣子,疏远奸佞小人,西汉因此兴旺发达;亲近小人,疏远贤良的臣子,东汉因此衰败覆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刘备)生前,每逢与臣下议论到这件事,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作为表示痛恨而发出叹息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令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都是坚贞坦诚,能以死报国的臣子,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家天下的兴旺,当指日可待。”(《资治通鉴》卷70)

什么是君子、小人

南北朝刘宋孝武帝时,中书令王僧达5年之间,连贬7次,最后又遭弹劾。王僧达感到非常耻辱,心怀不满和怨恨,所上奏章,言辞多有不平,又特别喜欢指责朝政的弊端,引起孝武帝强烈反感,后来找个茬子命他自杀。

南北朝学者沈约评论道:“君子、小人,是对人物分类的通称,走大道的就是君子,不走大道的就是小人。”(夫君子、小人,类物之通称,蹈道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资治通鉴》卷128)

唐朝武宗时,李德裕被起用,再次出任宰相。李德裕对武宗说:“治国理政的关键,在于辨别群臣中谁是邪恶小人,谁是正人君子。邪恶和正直之间,势不相容。(致理之要,在于辩群臣之邪正。夫邪正二者,势不相容。)为此君子指斥小人邪恶,而小人也指斥君子邪恶,以致君主难以辨别。我认为,正人君子如同松柏,独立自主,不依赖于他物;而邪恶小人如同藤萝,不攀附他物便站不起来。所以正人君子一心一意地侍从君主,而邪恶小人则争先恐后地结为朋党。(正人如松柏,特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附他物不能自起。故正人一心事君,而邪人竞为朋党。)”(《资治通鉴》卷246)

引导作用

南北朝时,北周君主武帝宇文邕曾经问万年县丞乐运:“你说说,太子是何等人?”乐运答:“中等人。”武帝回头对齐公宇文宪说:“百官讨好我,异口同声说太子聪明睿智。只有乐运的话忠诚率直。”然后问乐运什么是中等人。乐运说:“中等人就是像齐桓公那样的人。管仲做相国,他就能够成就霸业;竖貂做辅佐,他就可以把国家搞乱。(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中等人既可以为善,也可以作恶,就看什么人帮助他。”武帝说:“我明白了。”(《资治通鉴》卷171)

群体效应

唐太宗对魏徵说:“任用官员选择人才,不可掉以轻心。任用一位君子,那么众位君子就会到来;任用一个小人,那么小人就会争先恐后地出现。(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魏徵答:“是的。天下尚未平定时,专门选取的是人的才能,不考察他的德行;乱局平定后,不是德才兼备的人是不能使用的。”(《资治通鉴》卷194)

义士不跟奴才共生

五代时,后唐东川节度使董璋造反。董璋在后梁为将时,指挥使姚洪曾是他的部下,现领兵千人戍守阆州。董璋写信劝姚洪投降,姚洪把信扔进了茅坑。董璋攻城,城破姚洪被俘。董璋责备道:“我从行伍间把你提拔起来,你为什么辜负我?”姚洪骂道:“老贼!你从前给李氏当奴才,打扫马厩,人家给你点烤肉片,你就感恩不尽。如今天子任用你为节度使,哪点对不起你,以至于起兵造反?你受了那么大的恩还背叛天子,我受你多少恩典,竟好意思说什么辜负!你是个奴才,本来就不知羞耻,我乃义士,怎么能容忍奴才的所作所为!我宁可为天子死,也不跟奴才共生!(吾宁为天子死,不能与人奴并生!)”董璋大怒,在他面前支起大锅,命令10个壮汉割他的肉煮来吃,姚洪至死骂声不绝。(《资治通鉴》卷277)

小结

小人没有原则,不知廉耻,在揣摩、迎合上下足了功夫,所以迷惑性极强,常常能够获得上级好感,取得信任。唐武宗宠信一个叫赵归真的人,宰相李德裕认为此人是小人,劝武宗保持警惕。武宗说即使有100个赵归真,也迷惑不了他。李德裕大不以为然,说:“小人只要看见权力与利益,便拼命钻营,就像飞蛾扑向烛火一样。”(小人见势利所在,则奔趣之,如夜蛾之投烛。)(《资治通鉴》卷247)唐武宗太自信了,不要说他,就是明君也免不了上当。比如他的先人唐玄宗,其资质是第一流的,治政也很努力,又有无比强盛的大唐王朝做依托,然而竟被安禄山这个来自穷乡僻壤的恶棍玩得团团转,直到安禄山起兵造反,还怀疑是不是搞错了。就是亲近、轻信这么一个小人,几乎片刻之间,大唐便急转直下,盛世一去不返,虽然还延续了不少年,但那日子过得实在不舒服。还有故事中的春申君,此人不是君子,善于用计给自己捞取好处,这么一个行家老手,却被李园结结实实地利用了一把。这告诉人们,不管是明君还是专家,都会中枪,小人就像毒品,没有谁具备免疫力,只要沾上,就摆脱不了厄运。要避免麻烦,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对待毒品的原则——保持距离,即近君子远小人。任何一个上级官员都应该记住这一条。

(二)君子

要义

君子为人处世,以道德和规范为依据,道德说到底其实就是克己复礼,为公为他,规范可以进一步归结为原则。这就是说,只要是坚持原则、为公为他的人,都可以划入君子的行列。原则并不排斥人情,古人认为人情是天理,诸如父子之情的孝,兄弟之情的悌,夫妻之情的贞,就是这样的天理,所以君子又是重人情的人,所谓的有情有义。

故事

老臣狐突

春秋时期,因遭骊姬陷害,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后来,重耳的侄儿子圉(yǔ)即位为君,是为晋怀公。

晋怀公下令,凡是跟从重耳逃亡的人都必须回国,逾期不归者,一律给予严惩,决不赦免。老臣狐突有两个儿子追随重耳,一个叫狐毛,一个叫狐偃。对于国君的命令,狐突没有执行。

晋怀公逮捕了狐突,说:“把你儿子叫回来就放你回家。”

狐突说:“儿子出去做事,当父亲的一定用忠诚的道理教导他,这是自古以来传下的规矩。我就是这么叮嘱儿子的,让他们把名字写在石板上,呈献主人以示忠心不二,如果背叛,天地不容。我的两个儿子的名字在重耳那里已经很多年了,如果叫他们回来,就是唆使他们背叛。父亲教唆儿子背叛,他自己又怎么来侍奉君主呢?所以我不能听从国君您的命令。”

晋怀公杀掉了狐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同类推荐
  •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本书不仅要说明国家虽然受到来自全球公民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但其程度却是相当有限的,这种状态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即使是在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资本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国家在可以预见的历史中不会消亡;不仅要说明在今天仍显赢弱的全球公民社会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它必将成为与国家和资本相平等的全球治理的三大基础设施之一;本书更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未来的全球政治中,全球公民社会、全球资本将成为与国家相平等的治理主体,但这仅仅是否定了目前存在的国家作为“唯一的”(only)治理主体的地位,而不是要否定国家作为“主导性的”(primary)治理主体的地位,国家虽然不再是“家长”,但它应该拥有“兄长”的身份。
  • 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领导者,是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带头人,是支委会“一班人”的“班长”。实践证明,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关键因素之一是要有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支部书记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月底,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政治学系联合召开的“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治理”概念的产生、含义、特征、功能等方面做了理论上的论述,并针对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本书收录了16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会文章,是国内知名政治学专家、学者有关“治理”问题的最新学术成果合集。
  • 官德

    官德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习近平同志指出:“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
  • 求真·立论·献策

    求真·立论·献策

    本书收录了《关于加快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并发挥其在长三角作用的调研报告》、《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加快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关于我省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省流动人口中女职工劳动权益状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村规模调整调研情况的报告》等。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论凡

    论凡

    本是凡胎俗体,偏遇他乡为客,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一曲离恨,战长天!张卿,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却在看似误会的一场选拔之中误打误撞进入了凡玄界,为了生存,为了有朝一日能重返故里,为了天下苍生,开启了一路征途!
  • 喜鹊窝

    喜鹊窝

    “常言道做女人难,其实最难的是做乡下女人。种地,浇园,洗衣,做饭……当今许多小说都在渲染着人性的回归直至性本能的本真,叫人们很容易开卷便捕捉到人物的性感与浪漫,然而《喜鹊窝》中很难挑出几个这样的字眼,这便是那个年代农村的大多数年轻女性的本真面貌。她们在贫穷中坚守着贞操,在挣扎中追寻着希望。《喜鹊窝》从一个小原点出发,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部分画面,反映出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来,供人们回味、思索和探求。“
  • 乱入那个三国

    乱入那个三国

    一直以为郭嘉和典韦死得太早,非常可惜,假如他们能够幸存下来,也许三国的历史会被他们改写,还有颜良、文丑、太史慈、庞统、关羽、张飞等人。如果能把这些人都弄来为自己效力,嘿嘿……于是我穿越了。但是本以为让我这个现代人穿越到了三国是为了给机会称雄历史,没想到其实是老天觉得三国历史里严重稀缺逗比而已……
  • 异世界的中二魔法师

    异世界的中二魔法师

    重生异世界,用中二的想法创造魔法,以中二的行为吊打敌人。管你是公主还是神灵,在中二法师面前,你们都要跪舔!
  • 萌娘神奇宝贝

    萌娘神奇宝贝

    这是一个好感度提高了就可以和神奇宝贝妹子啪啪啪的世界,主角同志不远万里,穿越到这个世界。带着自己的金手指,陆续收服娜姿,君莎,乔伊,希罗娜。。。。。。。。
  •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

    乔布斯,这位亲手打造苹果帝国的男人,创造了IT历史上最辉煌的商业奇迹。今天的苹果公司在全世界已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也许乔布斯是不可复制的,我们也无需去复制别人。因为在《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中,乔布斯已经告诉大家收获成功的秘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将乔布斯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精彩地呈现给读者,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通过阅读《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你会认识到,你和乔布斯之间唯一的差距在于专注和付出。所有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业并努力付出的人都可以收获了不起的成功。
  • 救国之路

    救国之路

    十年前,一个浑身脏兮兮的小男孩问一个仿佛瓷娃娃般的小女孩:“我为什么从没见你笑过啊?”“因为我的国家被坏人入侵了,她正在遭受苦难。”“那我,帮你救救她吧。”男人一诺,一诺一生!从此,小男孩走上了一条不被任何人看好,热血而香艳的救国之路。
  • 重生之嫡女远方来

    重生之嫡女远方来

    厌倦了现代节奏的紧促,竟然因为工作过劳猝死的蒹葭,意外穿越回了古代的,茅草屋原身,还是个只知道吃吃吃的傻子,正在哀叹自己这辈子也是个劳碌的命,老天终于开眼,对她有点优待。智障的回旋,身份的逆转,到底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是黑暗的勾心斗角。所谓的兄长,是前世的债主,这辈子却由他来还债。所谓的竹马,是渣男还是情痴?看她在这昏天黑地的世界,如何守得云开见月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后宫风云

    重生之后宫风云

    前世,柳韵馨因为入宫时间较短就幸得皇上宠爱,惹起皇后妒忌心,因而遭受皇后陷害,全家灭门。却不料,世事弄人,她竟然重生了,再睁开眼睛时,时间回到了大选初期,不想入宫,可却不得不去,她发誓,这一次,她不再做温婉佳人,她定要成为那宫墙之中掌握命运之人。后宫风起云涌,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