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与中书省、门下省的官员以及礼官、学士在集仙殿举行宴会。玄宗就宫殿的名称“集仙”说:“神仙是凭空虚构出来的,我并不认同。贤人是济世治国的工具(贤者济理之具)。今天我与诸位共进美宴,应当将集仙殿更名为集贤殿。”(《资治通鉴》卷212)
兵不再多而在将
三国时,魏国大举进攻吴国。魏国大将曹仁率领步兵和骑兵数万人突然攻到,吴国守将朱桓只有5000人,将领们顿时恐慌起来,心生畏惧。朱桓对他们说:“凡是两军对决,胜负在主将,而不在人数的多少。(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以诸君对曹仁使用将士和指挥作战能力的了解,他比我朱桓更厉害吗?”(《资治通鉴》卷70)
人才的昭示效应
东汉末年,刘备败于吕布,前去投奔曹操。曹操厚待刘备,请朝廷任命他为豫州牧。有人对曹操说,刘备乃是英雄,若不除掉,必遭其害。曹操问郭嘉。郭嘉说:“不错。然而明公您兴举义兵,除暴安良,真心实意地招揽英雄豪杰,还怕他们不来。刘备有英雄的名声,穷途末路前来归附,却遭到杀害,将使您背上残害贤者的恶名。这样一来,有识之士将会产生疑虑,改变心意,重新选择人主,那时明公您与谁一起去平定天下!因为除掉一个人的隐患而致使四海失望,事关安危,其中得失不可以不审察。(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也,不可不察。)”曹操笑着说:“您深得其中之妙!”便拨给刘备兵马和粮草,让他去徐州小沛,召集残部以对付吕布。(《资治通鉴》卷62)
东晋安帝时,司马休之、袁虔之等人打算投奔北魏。北魏国主拓跋珪听到这一消息非常高兴。然而终于没有等到他们,便令人寻找。后来捕获了司马休之等人的随从,他们说:“魏朝的声威传播很远,为此司马休之等人都打算前来归附。随即又听说崔逞被杀的事,便又改变了主意,投往南燕和后秦去了。”崔逞曾任北魏御史中丞,拓跋珪认为崔逞辱慢自己,逼死了他。听了随从们的话,拓跋珪深为悔恨,从此以后,士人即使犯有过错,也很是给予优待和宽容。(《资治通鉴》卷112)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向文武百官咨询安民办法。秘书丞李彪上密奏说:“应该在黄河以南七州民众中选拔有才能的人,征召到京城,按照中州官员任用的程序,根据能力分别加以任用。这样做,一可以推广我圣朝无论新人旧人一视同仁的大义,二可以安抚长江、汉水一带民众归附我圣朝的心情。”(《资治通鉴》卷136》)
司马睿是怎样站住脚的
晋室南渡,琅邪王司马睿到达建业(今南京)。司马睿请安东司马王导做主要谋士,对他推心置腹,非常信任,事事都要找王导咨询。
司马睿没有什么名气,江南人都瞧不上他,在建业居住了不少日子,竟然没有一个士族前来拜访,王导深感忧虑。这天,司马睿出门观看禊(xì)祭,王导让司马睿乘抬轿,安排了威严的仪仗,王导等骑马相从。纪瞻、顾荣等人见了,被深深震动,一个跟着一个地在路边跪下行礼。
王导见状,对司马睿说:“顾荣、贺循,是当地最具名望的人,应当结交他们来收服人心,他们两人来了,就没有不来的人。”
司马睿派王导亲自拜访贺循、顾荣,两人接受了邀请。司马睿任用贺循为吴国内史,顾荣担任军司马,加授散骑常侍,军政事务都跟他们商议。又让纪瞻担任军咨祭酒。
王导告诉司马睿,要“以谦虚的态度对待士族,以节俭的办法保证用度,以清静无为的原则处理政务,以抚慰的方式处理新旧关系”( 谦以接士,俭以足用,以清静为政,抚绥新旧),这样就可以得到江东地区民众的承认。
终于司马睿在江南站稳了脚跟,建立东晋政权,即位称帝,为晋元帝。(《资治通鉴》卷86)
人才的示范作用
隋末,河间郡丞王琮守卫郡城。义军首领窦建德攻城,一年多未能得手。后来隋炀帝被害,王琮得知消息,率领官吏百姓发丧,大家悲伤哭泣,窦建德派使节吊唁,王琮顺势提出投降,窦建德同意了,将军队后撤,准备了饭菜招待王琮。王琮说到隋朝亡国,俯身痛哭,窦建德也在一边落泪。将领们憎恨王琮,说他拼死抵抗许久,被他杀死杀伤的人很多,现在打不下去了才出城投降,要求活活煮了他。
窦建德不同意,说:“王琮是忠臣,我正要通过奖赏他来勉励士众忠于君主,怎么能杀他!现在不比我们在高鸡泊做强盗的时候,那时也许可以随便杀人;如今要安抚百姓,平定天下,怎么可以杀害忠良!”于是布告全军:“先前与王琮有仇怨而胆敢轻举妄动的,诛灭三族。”窦建德任用王琮为瀛州刺史。河北的郡县闻讯后,争相归附窦建德。(《资治通鉴》卷185)
人才关系风气
唐朝武则天当政时,补阙薛谦光上书,认为人才选拔意义重大。他说:“选拔举荐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真正的人才,而选取什么人、舍弃什么人,则关系到国家的风气。”(选举之法,宜得实才,取舍之间,风化所系。)(《资治通鉴》卷205)
小结
人才的意义是全面的,有了人才,小的可以变大,在野的可以变为在朝,混乱的可以变为有序,强大的可以变得更强大,所以说在各项要素中,人才第一。人才的这种地位还与治政模式有关,古人为政,以德治为主体,德治是通过官员及其后备力量读书人的示范作用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传统的治国为政理念特别强调人才的价值。老子说:“俭故能广。”(《老子》第67章)俭,节俭、珍惜,不仅指物,也包括人;广是大,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做大做强。表达的是只有贯彻俭,珍惜人才,才能事业有成。老子告诫人们:“舍其俭,且广……则必死矣。”(《老子》第67章)如果舍弃俭而去追求强大,那是自取灭亡。就是说,干什么都一定要依靠人才,离开了这一条,必败无疑,死定了。可见说人才最贵,并不是今人的发明,古人不知早就说过多少遍了。
(三)治者标准
要义
是人就是人才,关键在于用,在于怎么用。治政者是用人的人,人才能否涌现以及由此决定的治政水平如何,取决于治政者,所以是否尊重人才自然也就成了领导人的一个评分标准。
故事
周公的嘱咐
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前往鲁国就任国君,周公告诫他说:“去吧,你可不要因为拥有鲁国就对士人傲慢啊。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今天子的叔父,又掌管天下政务,地位很是不低了。然而我曾经洗一次头,几回握住头发,吃一顿饭,几次吐出口中的饭菜,即使这样接待士人,还生怕失去天下人才(一沐三握发,一食而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我听说:德行博大高尚而又能坚守谨慎的人荣耀,土地广阔富饶而又能坚守节俭的人平安,地位尊隆而又能坚守谦卑的人高贵,人多兵强而又能坚守畏惧的人获胜,聪明睿智而又能坚守愚拙的人受益,博闻多记而又能坚守浅陋的人广博,这六个坚守都属于谦虚之美德。(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此六守者,皆谦德也。)《易经》说:‘谦卦亨通,君子有好结果,吉祥。’《诗经》唱道:‘汤王降生应时运,聪明恭敬求上进。’你要引以为戒啊!千万不要因为拥有鲁国就对士人傲慢啊。”(《说苑·卷十·敬慎》)
土地与草木
晋国君主晋平公问大夫叔向:“齐桓公多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秩序,不知道是凭借臣子的力量呢还是凭借君主的力量?”
叔向打比方说:“管仲善于剪裁,宾胥无善于缝纫,隰(xí)朋善于装饰。衣服做好了,齐桓公拿来穿在身上。臣子出力,君主捡现成的,君主哪里谈得上有贡献呢?”
这时候,坐在一旁的乐师师旷伏在琴上笑个不停。晋平公问:“太师您笑什么啊?”
师旷说:“我笑叔向刚才说的那番话。其实臣子不过是厨师,将五味调和好了端给君主,君主不吃,谁又能强迫他?请允许我打个比方:君主就像是土地,臣子像是草木,只有土地肥沃,草木才能长得茂盛。所以我说一切取决于君主,臣子又有什么力量呢?”(《韩非子·难二》)
国相的两重天
东闾(lǘ)子曾经是一个大富大贵之人,后来变成了乞丐。
有人好奇,问他:“先生您怎么竟沦落至此?”
东闾子说:“其中的原因我心知肚明。我做国相长达六七年之久,却没有举荐过一个人才;我拥有的家财曾经达到3000万,而且不止一次,但我却没有使一个人富裕起来,又不知道财富越多危险越大的道理,所以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孔子听到后说:“要想认清事物的奥秘太难了,无论大的小的,也无论多的少的,事物都有自己走向反面的机制,这是上天规定的法则。人要想明白这一点,必须用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衰。”(《孔子集语·论人》)
谁是最贤德的国君
鲁国君主鲁哀公问孔子:“当今天下,诸国君主中,哪一个最有贤德?”
孔子答:“卫国君主卫灵公。”
鲁哀公大不以为然,摇着头说:“不见得吧?我可听说,在他的后宫里,灵公跟姑姑、姐姐、妹妹乱来。”
孔子说:“我只看朝廷上的政事,不问后宫中的家事。”
鲁哀公退一步,说:“好,那就说说朝廷上的事,他有什么特别的德行?”
孔子说:“卫灵公有个弟弟,人称公子渠牟。他的智慧足以治理拥有上千辆兵车的大国;他的忠信足以保卫自己的国家,卫灵公一点也不嫉妒,十分信任他。还有一个士人叫王林,只要是国内的贤人,他都推荐给国君,从来没有耽误过;如果国君没有能够任用他举荐的人,王林一定把人才领回去,共同分享自己的俸禄,卫灵公非常尊敬他。还有一个士人叫庆足,每当国家有大事,国君就把他招来,一起商量、处理,回回都很得当,卫灵公十分喜欢他。还有,卫国有位大臣叫史(qiū),一次他离开卫国,卫灵公在馆舍住了3个月,不作做何娱乐,直到史 归来才恢复原来的生活。通过上面这些事实,我知道卫灵公是一位有贤德的君主。”(《孔子集语·主德》)
《论语》中孔子也议论过卫灵公。其中一处是,孔子与季康子闲谈,说起卫灵公的种种不是。季康子问:“既然如此,他怎么还在国君的位子上坐得稳稳的?”孔子说:“他任用仲叔圉(yǔ)管外交,任用祝 (tuó)管祭祀,任用王孙贾管军队。像这样做,怎么能塌台?”(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 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论语·宪问》)
谁是最贤能的大臣
子贡问孔子:“当今天下,谁是最贤能的大臣?”
孔子答:“齐国的鲍叔,郑国的子皮。”
鲍叔,即鲍叔牙,齐国大夫;子皮,名罕虎,郑国执政大夫。
子贡愣了愣,说:“不对吧?齐国有个管仲,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不是比鲍叔更贤能吗?郑国有个子产,内治外修,使郑国在大国的包围下平安无事,不是比子皮更贤能吗?”
孔子说:“你这个小娃娃啊,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问你,是举荐贤才的人更贤能呢还是发挥自己才能的人更贤能?”
子贡答:“当然是举荐贤才的人更优秀一些。”
“这就对了。”孔子说,“我再问你,管仲是谁举荐的?子产又是谁举荐的?”
“管仲是鲍叔举荐的,子产是子皮举荐的。”子贡回答。
“好。”孔子点点头,“我再问你,管仲举荐过谁?子产又举荐过谁?”
子贡想了想,还真想不出他们举荐过什么人。
孔子问:“到底谁更贤能呢?”(《孔子集语·臣术》)
比人才
战国时期,魏国君主魏文侯打算从魏成和翟璜两位大臣中选择一位担任国相,拿不定主意,咨询李克的意见。
李克说:“其实这件事并不难。选择国相的方法很容易掌握,您只是没有留意罢了。这就是:平常在家里的时候,看他亲近什么人;富有之后,看他交往什么人;发达之后,看他举荐什么人;处于逆境时,看他能否保持气节;陷于贫困时,看他是否能够不取不义之财。(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只要从这五个方面去观察,就足以判明一个人的高下,谁可以做国相也就一目了然了。”
文侯说:“先生请回去休息吧,我心中已经有数了。”
李克从宫里出来,翟璜早就等在那里。问:“听说国君召见先生咨询国相人选,谁将为相?”
“魏成。”李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