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政府组建了西园新军,这支军队还没来得及征讨叛贼呢,自己就先乱了起来,为什么它会乱呢?因为东汉政府的最高领导人汉灵帝在公元189年的四月份去世了,34岁的他走完了自己人生的道路。他这一死,就拉动了炸药包上的导火索,东汉政府内部自己人干起来了。
事情还要从汉灵帝说起,汉灵帝这辈子生了好几个儿子,可惜大部分都夭折了,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何皇后生的刘辩,王贵人所生的刘协。群臣就请灵帝立太子,刘辩是皇后生的,年纪又比刘协大,本来该立为太子。但是灵帝认为刘辩这个人十分轻佻还没有威仪,不太适合做皇帝,他比较喜欢小儿子刘协,就想立刘协做太子。但是因为自己很宠爱何皇后,何皇后的哥哥何进先生自从公元184年之后就一直当大将军,手里握有重权,所以就一直下不了决心。一直到了公元189年自己病重的时候,才把刘协托付给了自己宠爱的大宦官蹇硕。
蹇硕既然接受了遗诏,加上他又一直都十分忌恨何进,因此汉灵帝去世之后,蹇硕就想杀死何进,再立刘协当皇帝。结果阴谋泄露,计划失败。何进先生抢先一步拥立了自己已经17岁的外甥刘辩当皇帝。何太后临朝称制,何进和太傅袁隗一起参与政事,牢牢控制了朝政。不久刘协被加封为渤海王,很快又改封为陈留王。
何进内心之中非常恨蹇硕图谋杀自己,又明白那些官僚士大夫都对宦官心怀不满,因此自己执掌朝政以后,就想依靠袁隗的侄子袁绍、袁术这些人,一起诛杀宦官。蹇硕开始疑虑恐惧,内心之中非常不安,于是就写信给宦官赵忠、宋典等人,建议马上就动手,把何进这些人一起捕杀。没有想到宦官郭胜是亲近何太后的,他和赵忠一起商议之后,就跑到何进那里告了密。何进决定先发制人,立即发兵把蹇硕捕杀。
于是袁绍就劝何进借着这个机会把宦官全部杀掉,何进就到皇宫里去向太后请示。何太后因为当初王美人生下刘协以后被她毒死了,灵帝知道之后大怒,就想要废掉她,全靠这些宦官求情才勉强过了关,因此在内心之中对宦官抱有感激之情,不愿意答应何进的这个请求。
何进的弟弟何苗因为接受了宦官的很多贿赂,也过来劝阻何进,何进心中也拿不定主意了,这件事就这样耽搁了下来。接着袁绍就又劝何进多招一些四方的猛将,特别是要召并州刺史董卓先生带领军队入京,以此威逼太后批准杀掉全部宦官,何进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建议。
事实证明,袁绍这个自作聪明的人又出了一个馊主意,因为这个主意实在太馊了,所以立马就招致很多人的反对,这其中就有何进的主簿陈琳先生、侍御史郑泰先生、尚书卢植先生等人。
曹操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也跑来找到了何进,发表了自己的反对意见。他认为:应该保留大多数宦官,只杀掉其中一小部分罪大恶极的宦官。缩小打击面,不要打击一大片,要团结多数、孤立少数。如果只去打击少数宦官,现在掌握的力量就能够办到,根本没有必要把外地的将领调进京城,这样就会很不好控制。再说,如果要杀尽宦官,计划必定会泄露的,事情必然会失败,到时诛杀宦官不成,自己反而会有杀身之祸。
无疑,曹操的看法是正确的,是很有道理的。可惜何进大将军却没有听从曹操的正确意见,还是决定征召四方将领带兵进京逼宫,真是良言难劝该死鬼。
董卓凶猛
那些接到诏书的将领,尤其是董卓先生欢天喜地地带兵向洛阳城进发了。董卓可不是什么好人,他是一个野心很大的地方军阀,靠镇压黄巾军和羌族人的起义而发家,曾经数次违抗朝廷的命令,灵帝去世的时候他正驻军河东,等待局势的变化,所以当他接到何进要他带兵进京的命令后,觉得时机到了,一点废话都没说,就马上带兵上路了。
就在董卓还没有到达洛阳的时候,何进想要杀尽宦官的图谋就已经泄露了,宦官因为害怕而先采取了行动。八月,宦官张让、段圭这些人借着何进进宫面见何太后的绝佳机会,一起埋伏在宫门外面,当何进面见太后结束后从内宫出来时,突然发动袭击,把他杀死。何进的属下吴匡、张璋及袁术这些人听到这个消息,就马上领兵攻打宫门,还放火焚烧东西两宫。
张让、段圭这些人就连忙劫持了太后、小皇帝以及陈留王刘协等慌忙逃往北宫。袁绍等人带兵把北宫门关闭,开始大肆搜捕宦官,不管老少,一律通通杀死,总共杀死了宦官2000多人,就连那些没有长胡须的平民百姓也被误杀了。
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张让、段圭这几十个人只得劫持小皇帝以及陈留王等逃出了洛阳市的北门。当逃到黄河边的一个小渡口的时候,被尚书卢植先生带兵追上了,有几个宦官被杀,其余的宦官都被逼跳入了黄河,自溺身亡。
这时候董卓已经带兵到达了洛阳的郊外,远远看见洛阳烧起了大火,就带兵快速前进,正好迎上了卢植先生护送的小皇帝和陈留王,就一起回到了洛阳。于是董卓就凭借自己的兵威,自任司空,开始专断朝政,他还废小皇帝刘辩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汉献帝,并派人把永安宫何太后毒杀。
紧接着,董卓就自任太尉和相国,进一步牢牢地控制了朝政。这样一来东汉政府长期以来外戚和宦官两个政治集团交替执政、互相火并的局面到这里就结束了,东汉王朝也在这种不断的火并中,变得名存实亡。此后,东汉政府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就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军阀之间的冲突,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军阀混战了。
话说董卓先生带来洛阳的兵原本就不多,城里的曹操、袁术、袁绍等人还控制着洛阳的一支西园新军,再加上还有一些外地将领也纷纷带兵进京,他们的兵马也不少。可是为什么甘心让董卓胡作非为呢?原因是他们被董卓先生给忽悠了。
董卓先生把自己带来的骑兵白天拉到洛阳大街上去检阅,折腾一天之后,晚上的时候再把这些军队悄悄拉出城,过两三天之后再大摇大摆地把军队拉进来。用这些军队搞阅兵式,来来回回搞了几次,大家就都以为董卓的军队很多,实力很强。这下子大家都吓懵了,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后来董卓又收买了吕布这个三国第一高手为自己所用,就更没人敢动手了。其实,还是有人看出了董卓是在虚张声势,这个人就是原来的并州将领骑都尉鲍信先生。他把这件事告诉了袁绍,劝他动手,但是袁绍害怕董卓,不敢动手,于是鲍信就辞官回家了。后来董卓又兼并了几股小势力,实力就更强了,更没有人敢和他叫板了。
董卓当政之后,十分残暴,动不动就大开杀戒,弄得朝中人人自危,担心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董卓还经常派兵四处抢劫财物,随意掳掠妇女,甚至在朝中公开奸乱公主和宫女,洛阳一带很快就陷入了一片恐怖之中。
另外,董卓为了能够笼络人心,巩固自己的地位,就特别对官僚士大夫阶层作出了一些姿态。比如说他为党人平反,还重用一些名士,最为突出的就是蔡邕,一天之内升了三次官。但说实话,这些措施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这些官僚士大夫大多对董卓是心怀不满的,只是非常害怕董卓采取的高压政策,所以只是暂时忍着没说话。还有一些人就公开表示不和董卓进行合作,比如说袁绍在为废立皇帝的事情和董卓发生激烈冲突之后,逃奔到了冀州,他的堂弟袁术则是逃到了南阳。
曹操本来也是董卓极力拉拢的对象,董卓上表政府荐举他为骁骑校尉,并很想把他收为自己的心腹,一起商议大事。但董卓的所作所为十分不得人心,曹操知道董卓虽然现在得势,但是必然会很快失败,因此他坚决不肯和董卓同流合污。于是在行刺董卓失败的情况下,他毅然换姓改名,逃出了洛阳城,走上了一条和董卓公开抗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