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7500000002

第2章 坚实的足迹

安家正

孙为刚生于1952年。上帝犯了个错误,把“8”写成了“5”。就“代际”的意义讲,两代人都具有“节点”的意义。也许,都是“思而不学”(孔子的语言),但经过岁月的磨练,却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风貌。作为一代人足迹的记录,“孙为刚散文集”其历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80”后的一代,无灾无难,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思想解放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根本不懂得,也懒于去想象“物资匮乏”是什么样子;更遑论思想藩篱禁锢,动辄丧失人身自由是什么滋味。他们思想解放,对新鲜事物、前卫观念都十分敏感,个性奔放,拒绝盲从,凡事要问“凭什么呀?”追求个人的人生价值,当然不肯“皓首穷经”,而是“与时俱进”忙于快乐。不是“无书可读”,而是“有书不读”,绝不肯钻故纸堆来判断是非。

然而,他们却是“思索的一代”,结束了中国20世纪以来丧失自我,唯上是从的历史。他们是转折的一代,开始了对自己命运的独立思考。当然,受到种种限制,但却天马行空地自我设计。民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50”后却是多灾多难。长身体的年代遇上了灾荒,面黄肌瘦唱红歌;长知识的年代又遭遇“浩劫”,提着小桶刷浆糊。文凭成了“四旧”,想混文凭也不可得,高中停办,无书可读,屈指算来,孙为刚只有可怜的初中一年级正式学历。然而,他们这一代人却都阅历丰富,有着丰厚的“生活馈赠”。历史宿命地让他们在生活的磨砺中长大,不仅革命意志如钢,而且实际本事高强。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知青群”,他们当仁不让地在中年之后,成为改革开放年代的社会栋梁,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顺利转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孙为刚没有上山下乡,却在正式调入报社之前,有着七年工人加上七年秘书的职业经历。中年之后,突然“半改行”,主修了首部《烟台日报社志》,与此同时,主持编写了两本为纪念《烟台日报》创刊60周年的文集。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都不乏“50”后的佼佼者。

值得重视的是这代人,他们应该是“无书可读”的最后一代人,他们的价值观念对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不错,新世纪里“价值观念多样化”的调门儿响得很时髦。世界确实是丰富多彩的,仅黑色就多达19种,然而,众多色彩不是等量齐观的,红、黄、蓝是三原色。国门洞开,思潮滚滚而来,有人愿意在他人的思想武库中捡破烂,也不必大惊小怪,但是,却应当理直气壮地宣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50”后是唱着红歌长大的,从小就“时刻准备着”,做党的好孩子,他们的偶像是“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的保尔。他们把保尔那段名言:“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不仅牢记在心里,而且溶化在血液里,成为指导自己一生言行的信条。他们的这种“痴迷”大多未能与时俱进。

鲁迅先生说过,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白驹过隙,很快半个世纪过去,孙为刚舞文弄墨了数十年,在即将退休的时候,结集出版他的第三本散文集《烟台的海》,嘱我作序。为刚是个老实人,绝非沽名钓誉之徒。他说,只是想把自己的剪报留给后人,让后人记住这一代人走过的历程,得到一点人生的启迪,从而活得更充实。这令我想起了一位天福山起义的老前辈,也是红色经典作家的自题诗:“幸喜留得脚印在,回首往事不脸红。”为刚留下了坚实的脚印,自然不用“脸红”。是不是能证明“心红”?铁券成册,放在那里。能为这样的文集写序,实在是一种荣幸;何况,为刚是主持笔政的德者,我的稚论有所亵渎也不会见责,就勉力为之了。

如何评价为刚的散文?实在是一个难题。因为他属于那种年轻的老作家,从第一篇散文见报到现在已近40年,但现在才60岁。风格成熟的年代才刚刚开始。

1995年,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学术专著——《胶东当代文学史略》。我想,如有机会修订再版的话,我一定会用较多的篇幅对这位“胶东当代散文创作的佼佼者”作出新的评价。

这绝不是“溢美之词”,首先是因为他在散文领域取得的成就。

散文集之末有一辑别开生面的“附录”,里面收入语文教师的“教案”。胶东当代林林总总的散文中,入选语文课本的寥若晨星,而一人入选两篇,更是难得。

入选正宗教材之外,还有课外阅读与欣赏的数篇,当然也是“范文”。编选者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例如,关于“鸟岛”的那篇游记,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阅读与欣赏》(高中版)就评价:“这是有了独立思考的追求,使散文不再是披着华丽辞藻的“时文”。

胶东当代文学有着现实主义传统,在战争年代乃至计划经济时期,作为主流思潮的忧患意识、悲剧审美、复仇精神、斗争哲学,都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多元崛起、信息爆炸,毋庸讳言,渐渐露出了庸俗社会学的潜在影响。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散文,缺乏甚至丧失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只有“流行的思想”,很少独立的思考。齿轮和螺丝钉退化成留声机和应声筒。作家仿佛在带着手铐跳舞,明明是“无话可说”,却要“有话说”,结果是思想浅薄,行文苍白,“乌纱惯性”,让文章可有可无,“报告”的思维严重束缚了艺术生产力。

为刚是个“报人”,职业习惯令他有很强烈的“喉舌意识”,然而,他却把“党性”化作了个性,写出了“血浓于水”的佳作。

文学是要张扬个性的。散文则要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口中无”的内容来。人云亦云绝不是好文章。现在看《烟台的海》,确实内容丰富多彩,表现为一种繁富之美。作者的足迹从莫斯科到旧金山,吹过欧洲乡村的薰风,访过三元里抗英的遗迹。说民俗,从《最后的海草房》到《鱼锅片片》,光是烟台人最习见的鱼,就洋洋洒洒地写了《鱼卤面》、《加吉鱼》、《晒咸鱼》等七八篇。作为革命老区长大的作家,笔下自然绕不开红色的记忆,我们从散文集中瞻仰到了《雷神》、《山中的无名烈士墓》;看到了布满《138个弹孔》的雨搭,领略到战争的残酷;还有支前路上刻着众多地名的《竹竿》,我们为英雄的前辈自豪。

让人钦敬的是作者的创作思想。作者高高地擎着爱的大蠹,在他的笔下,没有轻佻的嘲弄,只有严肃的思考,浓缩着真切的人文关

篇非同寻常的游记……这篇佳作就在这往返'之间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新颖别致的亮丽、璀璨和深刻。”关爱,在拒绝沉重的时风里卓然特立,反而让人感到异常睿智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为刚散文表现出一种属于“文学回归”的开拓,锋芒。在“全球视野”下,那些闪射着作家独立思考的个性光芒,让怀;没有丝毫的“愤青”痕迹,处处洋溢着对生活的挚爱,对人民的作品坚实而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收入集子中的散文已经显示了风格的成熟,作者有着属于自己的美学追求,那就是“平实”。有一辑是“心路札记”,写了对当代大作家的敬慕与交往,其中有冰心和峻青。冰心推崇“人淡如菊”,峻青怒目金刚,“文似潮涌”,但作者熟悉的是晚年的峻青。峻青晚年十分推崇孙犁,早就远离喧嚣。“心有灵犀一点通”,为刚风格的形成当有继承的基因。

建设文化强市是一个历史过程。为刚的散文绝不是“速朽文字”,当然会越来越凸显它的历史价值。就地域文化而言,有两个问题已经显现了它不同凡响的历史意义。

其一是民俗。在《烟台的海》中,很多地方涉及到“乡情民风”,不仅记录了招远特有的《粉浆饭》,还有福山经典的《海肠子》。有一股浓浓的《大葱蘸酱》的味道。

在民俗研究领域,有一派学者特别推崇一种叫作“田野作业”的研究方法。散文集中提到的山曼先生就是杰出的躬行者,病倒之前还徒步沿着黄河两岸采风。为刚写民俗,绝不浮光掠影,更不是猎奇辄止,而是在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中挖掘,显然传承着山曼先生的精神和做法,只求民俗的“原生态”。

值得重视的是关于“地域性格”的华章。他的老乡,招远作协主席刘玉杰生前与山曼先生经常就这个课题相互调侃,交锋出许多精彩故事来,成为烟台文坛脍炙人口的佳话。现在,为刚写出《杂侃胶东人》,用极其洗练的文字概括黄县人、掖县人、招远人、莱阳人等不同县域人们的性格特征,显示了对民俗的深层次了解。

其二是文史。毋庸讳言,胶东当代的一些作家缺乏历史感,太多的文章是“述职报告”,“乌纱”思维惯性,“新闻情结”,热衷轰动效应。少的是历史知识,人文思索,文化追求。为刚拒绝历史虚无主义的“浅思维”,为地域文化发展预留历史软件。这个问题,随着- 0

“人才断层”的出现,已经变得异常尖锐了。

散文集中有着丰厚的胶东史地沉淀。不仅写芝罘刻石的秦碑,还有云峰山上的魏碑。戚继光、烟台山、所城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亮点,自然无不触及,《跨越百年的巨响》振聋发聩。至于众说纷纭的“雄风海表”还是“表海风雄”,他更兼收并蓄,罗列众说,为后人提供翔实而全面的史料。在这些篇章中,他娓娓道来,很像一个老太太盘腿坐在炕上,对儿子叙说古人,然而却比任何一个说古者多的是现代意识的辐射,是严谨学者在抒发历史的见解。这可以从其中的《吴佩孚和他的军歌》为例证之。吴佩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妖魔化为十恶不赦的军阀,然而,历史真相却是,他是罕见的杰出的爱国将领。峻青晚年到烟台来,索取拙作《吴佩孚》,就是为找到那篇《满江红·登蓬莱阁》,他想为吴佩孚鸣不平。现在,为刚写出来了。顺便提及,为刚本来不是研究历史的学者,但他却连续四届参加了吴佩孚学术研讨会。决不囿于成见,敢于为历史说话,表现了十分可贵的历史胆识。如今,从联合国档案中找到了“九一八事变”时,吴佩孚致日本天皇抗议信的原件,雄辩地证明了为刚等一批识者的真知灼见。为刚的这部分散文是烟台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必然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他们是属于未来的。

2012年春于烟台家中

(作者为著名地域文化专家、作家、烟台教育学院教授,著有《胶东当代文学史略》、《胶东通史演义》等)

同类推荐
  • 红色哈密

    红色哈密

    哈密绿洲是一块资源丰富的宝地,这里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风力、光电资源,还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和光照千秋、光辉闪耀的革命红色资源。《红色哈密》一书就是收集、整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先后在哈密活动的事迹。
  •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为中国文联下属的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年作家自选集”丛书之湖北作家熊尉东的评论随笔集,收录熊尉东近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过的时评、随笔近50篇。作者以独特的眼光和深层次思考,客观理性地剖析了近几年来的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倡导以一己之力,努力做生活的“在场者”和社会的“建设者”,而少一些盲目的抱怨、回避或跟风。该书的另外一部分随笔小品,写出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一些体验、感悟。
  • 天亮散文

    天亮散文

    本书收录了《娘,过年好》、《芹業与小公鸡》、《母亲的石榴花》等散文作品。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笑林广记)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笑林广记)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是作者近二十年来所撰写的有关中国古典文艺学与美学方面的研究文章的汇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生要是关于中国古典文艺思想的研究文章,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中国古典美学的。全书以现代阐释与历史还原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一些重要范畴、命题或理论形态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作了深入剖析,并对20世纪以来有关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一些重要研究作了学术史清理。批判性地把握中国古典文艺美学问题的起源语境和演变历史的谱系学,注重其理论精髓、文化基质和精神原型的敞现及其现代意义的发掘,是作者的重要学术追求,也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所汇集的研究义章的一大特色。
热门推荐
  • 洪荒之魔道至尊

    洪荒之魔道至尊

    罗阳的初恋要嫁给别人,伤心欲绝的罗阳,只想要睡觉来逃避现实,最后,灵魂出窍,魂飞天外,意外重生到开天时期,成为了魔祖罗睺。道魔之间的交锋,善恶之间的对决,罗睺和鸿钧的宿命之战,势均力敌的两派,谁能引领洪荒。好吧,这是一个大反派纵横诸天万界,成就无上强者的故事。
  • 星空下的悲伤

    星空下的悲伤

    星星的闪亮,天使的善良,死神的忧愁,当一个少年碰上这些的时候,等待他的是一场梦幻之旅,S的提升,A的思考,D的超越,当三个都掌握的话,那倒是悲伤的意思,超越悲伤~把一个人的星空填满吧~小宇会努力写的~请大大们收藏一下吧~哈~
  • 掌教行

    掌教行

    在其位,谋其政,诸位长老不思开疆扩土,不思壮大宗门,朕要你们有何用。
  • 总裁赖上重妻子

    总裁赖上重妻子

    上帝给秋水心关了一道门,但还好开了一扇窗,同时还附加配送了一个总裁和一个萌娃。哎上帝你好心过头了吧?
  • 风月不相关

    风月不相关

    梦回楼里都是何种人?天下人道:“以色事人之下贱者也!”关风月道:“以色事下贱之人者也!”没有贱男人,哪来的贱女人?既然都是贱人,大家不能和谐共处吗?不能!殷戈止一脸阴翳:“我平生最厌贱骨头!”然而,命运弄人,关风月这般的贱骨头,本想以一段红绸入吴国太子之怀,谁曾想吃多了胖了两斤,红绸不禁吊,“哐”地一声赤身裸体地掉进了殷戈止的怀里。很多年前,谁也曾长剑铁马,战旗之下英姿烈烈,迷乱了澧都儿郎的眼。很多年后,谁一袭薄纱拢身:“看你长得好,给你打个八折吧。”
  • 病毒禁区

    病毒禁区

    在2030年,地球遭受了外来物种的攻击,这是一种以感染大脑从而取得其控制权的活体病毒oda,这时正在逃课的高中生七郎在家呆着玩电脑,却不知逃课救了他一命没被oda吞噬,在家的他看着各种关于oda的新闻和报告,惊恐之时,oda却阴差阳错穿入右手,七郎惊恐的昏了过去,当他在醒来的时候,发现右手出现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腹黑总裁强宠妻:丫头,别走

    腹黑总裁强宠妻:丫头,别走

    你知道什么叫意外吗?就是她从没想过会遇见他,但她遇见了。她从没想过会爱他,但她爱了。言曦没有想到,原来她对沈墨尘的执念这么深,两年了,言曦以为自己可以放下了,可沈墨尘再次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她依旧爱他,已经那么深。
  • 龙叶穿越我的世界

    龙叶穿越我的世界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生穿越进我的世界会有什么故事发生?
  • 电音时代

    电音时代

    一个普通华国少年穿越到平行世界的韩国后发生的故事。非传统韩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