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7300000005

第5章

美人儿

郑小群是跟着美人儿朱萍儿的哥哥朱建国学会了拉胡琴,那时候朱萍儿还只是个美人胚子,没有长成美人儿,郑小群离第一次性冲动发生,也没有走出多远。郑小群学会拉胡琴,与艺术结缘,是他注定的命数,启蒙的老师倒不一定非是朱建国不可。最合适的老师也许应该是一位盲艺人,沿街操琴,在黑暗中踽踽独行,苦苦抗争,渴望捋扯出一线光明。

郑小群最初的艺术感知还不是丝竹,而是锣鼓。早期的敲锣打鼓,没有明确的政治指向,距“九大”甚远,也不都是为了演戏。夏季的夜里会突然敲打起来,目的只在于指向自然,大家说“锣鼓一响,庄稼爱长”。在热烈敲打的锣鼓声里,真的能听见玉米拔节的“嘎巴嘎巴”声。后来的锣鼓越来越变成政治工具,频繁敲打,自然的神经像人一样疲惫麻木了,还想在锣鼓声里听见庄稼生长的声音,需要自然万物都患上政治疯狂症才行,至少,玉米高梁也要有红卫兵的热情。庄稼听见锣鼓就生长的岁月里,郑小群像一棵嫩玉米一样,敏感多情,街上的锣鼓一响,他在家里就憋不住了,正吃着饭,他会撂下饭碗就跑,踏着锣鼓的节奏,在大街小巷乱窜,兴奋得像一只发情的小狗。他在锣鼓声里长得很快,到了他可以摸到鼓槌的年龄,他两手一抓鼓槌,就敲上了大人的节奏。他过早地成熟,依赖艺术的催发,也顺乎自然。他原本就是多情的种子,播在村野,等待艺术的雨露滋润。等他跟朱萍儿的哥哥朱建国学习拉胡琴,他才明白,他的心弦天生与丝竹相通,他自己不拨响,别人的指头也会弄响它。

朱萍儿的哥哥朱建国,十根指头都精心保养,指甲修剪得贴肉,像十根肉锥。他把手往桌子上一按,十根指头排着响过,嘎巴嘎巴关节响,像夏天的玉米听见锣鼓声拔节。他把十根手指头保养得这么好,显然不是为了在庄稼地里锄地,握紧锄把,而是为了拉胡琴,颤抖不止。郑小群跟朱建国学习拉胡琴,一开始碰上的难题,就是他的手指不能像朱建国那样抖。朱建国是拉琴的天才,没有人知道他的师傅是谁,大家一看见他拉胡琴,他的手指头就会抖了。他颤抖手指,奏出的琴音也抖抖索索,像春夜的料峭寒风吹着篱笆墙上的高粱秸,让人难过。朱建国拉的当然不都是悲伤的曲子,他拉欢快的曲子也是如此。不管拉什么曲子,朱建国一概颤抖自如,郑小群要学会却极不容易。郑小群苦苦练习。不操琴的时候,手指头按在肚皮上,自己也感到抖动得痒痒了,一操琴仍然抖不起来。他刚刚起步,手指头能在弦上按出不稳定的声音了,朱建国又向前迈进一步,浑身都抖起来了。

郑小群只能跟在朱建国身后爬行,进步极慢。朱建国并不耐心教他,他那么能抖,却不把要领教给郑小群,他只作示范,让郑小群看着他抖的样子模仿。他把十根手指头保养得那么好,也不全是为了拉胡琴能抖,他还为了作一种淫秽的手势,指甲剪得贴肉的圆滚滚的手指头立起来,极像勃起。他一根指头勃起,抖动得比拉胡琴的时候慢,显得沉固有力。他冷不防摸郑小群一把,看郑小群有没有他勃起的指头大,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时候,他的妹妹朱萍儿常常会从家里走出来,问他:

“哥哥你笑什么?”

他止住笑,却说不笑什么。

朱萍儿固执,坚持追问:“不笑什么你笑什么?”

他只好如实回答:“小群还没有长大。”

其实朱萍儿也没有长大。她是美人儿胚子,包在花蕾里边,小奶还没有六月的桃子大。她要长成美人儿,自然会早解风情。像郑小群看了杨贵妃抹粉的脖子,产生了第一次性冲动一样,她的来潮也比寻常的庄稼院姑娘更早。人家的姑娘,把洋桃花瓣捣碎了染红指甲,她连嘴唇都染红,比用化学唇膏涂染的红唇更娇润,更自然,惹人爱怜。人家的姑娘,端午节早晨把五色线系到手脖上,她连脚腕上也系一道,像来自天界的人,脚挽霞彩。别人的五色线,伏天的第一场大雨一来,就剪掉了扔进洪水里,她剪掉以后,又系上一根红皮筋,长年都不解下来,成为几十年后新潮女性妆饰的先驱。到了新潮女性在身体各处打孔,给肚脐眼戴上耳环,在舌头上镶钻石,她们回头巡视女性解放的历程,仍然会钦佩朱萍儿手腕上的红皮筋革命性的先驱意义。朱萍儿阴天也戴草帽。她不是为了防雨,是为了躲避阴天的太阳。在庄稼地里干活,谁也说不准,阴天的太阳什么时候会突然钻出来晒人。看了阴天的庄稼地里唯一的一顶草帽,不用费猜想,就知道草帽底下是一张美人儿的脸。比看了杨贵妃抹粉的脖子产生了第一次性冲动再晚一点儿,郑小群一看见朱萍儿阴天里戴着草帽下地,他就知道,朱萍儿是怕阴天的太阳晒黑她的脸。美人儿的脸需要时刻保护,其他部位,也大致应该如此。

正相反,朱萍儿对她身体的其他部位,好像并不严加遮护,倒要故意袒露出来给人看。夏天,她的腿部常常有伤,是蚊虫叮咬之后的红伤,艳若桃花。她下地回来,在村子东头的水渠旁,总要把裤腿挽到高得不能再高,撩了水洗腿。她洗过的两条腿两段白润,几处嫣红,滚珠溅玉。她娉娉婷婷走回家去,有幸看见她的人,都会惊叹她的腿比脸还白,那正是因为腿穿了裤子,脸只有草帽遮蔽。此时她艳名未起,尚在山林。等到她登台一演戏,所有看戏的人都惊呼,她长成了东顶有史以来最有魅力的美人儿,把曾经名重一时的小妹比下去了。

二十年前,天才的戏子小妹因演孟姜女而留下美名,朱萍儿演的是《江姐》。她不是主演,只在女英雄的戏里演一个开店的杨二嫂,腰里系一条像小兜肚一样的白布围裙。她最重要的台词是一句称赞游击队的话,她像中流河的女人一样把两只巴掌一拍,说:

“这才是些好人哩。”

然后,她跟着江雪琴,被稀里糊涂地抓进监狱,至死不明白她犯了国民党的哪一条王法。她是监狱里的保姆,经常抢着抱孩子。绣红旗的时候,她把孩子放下,也拿起针线。听着越来越近的大炮响,孩子没有吓哭。她们纵情歌唱,“与其说是悲啊不如说是喜”。她们无比幸福,不允许反动派太过得意。戏已改过,她们满牢房监狱之花一个不死,全部绽放,被解放大军救出。特务头子刚刚跑到飞机场,就被江姐和双枪老太婆捉住了,杨二嫂趁机踢他一脚,腰间重新系上白布围裙,准备为新中国开店,供好人吃饭。郑小群猛拉胡琴,奏起胜利的旋律。朱萍儿的哥哥朱建国拉一把二胡,嘴角叼上了烟卷,颤抖着冒烟。

琴声如诉

郑小群仍然抖不起来。坠琴的琴杆儿比二胡长,琴筒用黄铜制作,比二胡的木筒沉重,这一切都不是郑小群抖不起来的理由。郑小群拉琴,要想如朱建国一样浑身颤抖,他需要除掉根深蒂固的罪恶感,想起小秋云浑身湿漉漉躺在地上的样子,坦然自慰,不害怕自己的额头上出现像旭生那样的三道皱纹。他额上的皱纹消失了,他才会像朱建国那样竖起一根指头,沉固有力地勃动,公开手淫。一个人能把手指头当成阳具玩耍,拉琴的时候才能浑身抖动起来。拉坠琴需要一只手顺着琴杆不停地捋动,没有公开手淫的勇气,就不敢浑身颤抖。村子里还没有买来坠琴的时候,朱建国曾经自己制作了一把,琴筒用截断的水车管,蒙了蛇皮,琴杆用新鲜的高粱秆。高粱秆的骨节影响了朱建国的手上下捋动,他抖不起来,便废弃了不用。

即便高粱秆的骨节可以刨平,让朱建国的手捋动无碍,郑小群也断定,他制作的坠琴不能为唱戏伴奏,水车铁管做琴筒,奏出的琴音尖细薄脆,人的嗓子无论如何也不能捏到那么细,小旦的假嗓也不行。郑小群认为,自己做坠琴,找不到黄铜做琴筒,可以用竹筒代替,琴杆用梨木,刨光了便于捋动。他迟迟没有动手,不是因为找不到能刨光滑的梨木,是找不到足够粗的竹筒。竹子做琴筒,发出的声音会不会比人的嗓音更细,他倒没有想到。

秋天的下午,一队盲艺人进村,给郑小群带来了启发。他们把胡琴用布袋装着,背在肩上,最长的一杆就是坠琴。琴筒不是用黄铜制作的,也不是竹子,而是木板拼接起来的。这样的坠琴适合为女声伴奏,温润柔和,没有燥气。盲艺人中有一对正是夫妻,男人操琴,女人演唱。女盲人皮肤极白,像一个瓷人儿。可惜男人看不见她。她不戴草帽,太阳底下行走,也如同走在黑暗之中,再强的阳光也晒不黑她,令朱萍儿羡慕,自愧不如。很显然,美人儿朱萍儿要想阴天里不戴草帽,也能像女盲人那么白,她就得把自己的眼睛弄瞎,看不见晒人的阳光。女盲人的男人是坠琴手,倒是真的不愿意过光明的日子,自愿走进了黑暗里。他原本是一所中学的教师,戴两副眼镜教书,两张镜片套起来看几何图形,比不戴眼镜的人看到的更立体,更精细。自从公社里盖起了开会的大屋子,有些村子也相继盖起,开会讲话用人很多,中学教师也常常被征调。念文件不需要像看几何图形那样,看出立体,只要能念出表面文章就行,反面和侧面都不需要看,中学教师就砸碎了两副眼镜,再也不戴。他不戴眼镜,就成了真的瞎子,离开了原来的老婆,进了盲人队,找一个盲艺人结为夫妻,闭着眼操琴,睁开眼,也看不见他的盲妻有多么白。

琴声如诉,郑小群能从琴声里听出坠琴手的叹息和遗憾。盲艺人要是想看见盲妻的肌肤有多么白,他就得戴上两副眼镜,他只要戴上了两副眼镜,就得离开他的盲妻,再到开会的大屋子里讲话念文件。开会的大屋子一经建成,就不会拆除,而且还要继续增加,失明的坠琴手要想不到开会的大屋子里念文件,又能看见盲妻有多么白,他只有在坠琴光滑的琴杆上不息捋动,把手上的眼睛磨亮,让手上的眼睛察看。郑小群为盲夫妻美好的荒废难过,倒把制作坠琴的事情忘了。换了另一个盲人说唱的时候,女盲人双目微闭好像睡过去了,郑小群这才仔细地看着那把琴杆摇动的坠琴,看出了盲人的坠琴坐在膝上的琴筒原来并不是完整的,而是拼接的。

为了演《江姐》,村子里一下子买来了坠琴,完美的琴筒用黄铜做成,使郑小群制作坠琴的构想彻底落空,变得没有必要了。他热切想望做一把坠琴的时候,还得到过父亲的支持。父亲用历史的经验告诉他,理想总是可以实现的。方大哥在寒冷的俄罗斯演戏,就亲手做过一把京胡,琴弓上拴了从老毛子马尾巴上剪下的长毛,发声锐亮。郑小群问,俄罗斯的竹子能不能烤出汗来?郑茂林想也不想就说,俄罗斯的竹子不出汗,因为那鬼地方太冷。他接着又为儿子做坠琴害愁了,他担心三河地区抓不到巨蟒,剥不到足够大的蟒皮蒙琴筒。方大哥在俄罗斯做京胡,马到成功,也不就是因为老毛子马尾巴长,得毛便利,而是因为京胡琴筒只有小孩子的手脖粗,指头粗的蛇剥下皮来,就能蒙好。他问儿子:

“非得那么粗的筒子吗?”

儿子说:“坠琴嘛,就得粗。”

父亲表示信服,说:“嗯,杆子那么高,筒子细了也不行。”

虽然有了这样的讨论和认识,村子里突然买来坠琴,还是让郑小群吃了一惊。郑小群抬高肩膀,刚好能从琴杆的顶部捋下来,并不从容。郑茂林担心儿子的身体受不了,问他的膀子擎得疼不疼,郑小群甩一甩胳膊说,拉胡琴的滋味总比干活的滋味强,令父亲不知究竟。坠琴黄铜的琴筒坐在儿子的膝上,郑茂林不问轻重,奇怪这家伙又粗又高,发出来的声音倒不像琴筒那么粗,跟人的原理不同,人高马大的俄罗斯女人,床上的叫声和喘息都像她们的身体一样粗大。身材高大的坠琴揽在儿子怀里,儿子的身体抖不起来,郑茂林却不怎么关心。事实上,还幸亏郑小群操琴不抖,才配得上江姐坚定的意志。朱建国浑身颤抖的样子,江姐一看就发慌,唱出来的精神动摇不定,不像个真的革命人。倒是叛徒甫志高简单的几句唱,最适合朱建国颤抖不止来伴奏。不光江姐不喜欢朱建国拉琴抖抖索索的样子,连杜文朋也觉得,他那样拉琴,便于公子哥在小姐的后花园里偷看沉鱼落雁,按捺不下色心,胆战心惊地爬墙头,江姐在监狱的大墙里,手指头钉上竹签,他不痛不痒,浑身乱颤,就不合适了。郑小群把坠琴黄铜的琴筒往大腿上一坐,把高高的琴杆往怀里一揽,从容不迫坚定不移的样子,叫革命人一看就喜欢。他一只手滑上滑下,从琴杆的顶端一直捋到底部,头深深地沉下去,那不是他精神委靡意志衰退挺不起来了,正相反,那恰恰是他登到了高处,像骏马临崖举起前蹄,发出了咴咴的嘶鸣,江姐她趁机得意洋洋地唱出:

千里冰霜脚下踩,

脚下踩。

郑小群本人并不高兴,开店的杨二嫂只唱两句,就被抓进了监狱,郑小群怀抱坠琴,要想为她单独伴奏,需要把坠琴的两根丝弦变成梯子,让老板娘趁特务打瞌睡的时候,从大墙里爬出来。美人儿朱萍儿腰间扎了白布小围裙,抱着孩子不唱,露面的机会比江姐少得多,让郑小群坠琴莫及,无可奈何,像杏树叶子太多,闪闪晃晃,看不见止渴的杏子一样难受。

同类推荐
  • 倾城恋歌

    倾城恋歌

    《山楂树之恋》作者艾米爱情长篇!在那个“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石燕和父母随同整个军工厂连人带机器一股脑儿地搬到了小山沟里。曾因为跳级而被众邻里又妒又羡的她却在高考中犯了一个致命的低级错误,沦落于C省师院。倍感失落的她一直与高中时的“钟楼怪人”、现而今的名校“第一丑”黄海保持着通信联系。黄海虽然丑得让人“瞩目”,但身为名校生又善解人意的他一直是石燕倾吐内心苦闷、激起她考研斗志的理想对象。然而,少女的虚荣与小心眼儿使得笃信一见钟情的石燕一直对黄海外貌上的缺陷不能释怀,直到因偶然的机会遇见已故美男市长的公子卓越,事情才有了意想不到的发展。
  • 军队的女儿

    军队的女儿

    四十几年前,被誉为“中国的保尔”十一岁从湘江来到天山博格达奥拉峰下虚报岁数从军,如今在南海之滨粤西农垦干部疗养院蜂疗科主任王孟筠以她当年顽强与疾病作斗争、把青春献给军垦事业的动人事迹,被作家邓普写进小说《军队的女儿》和电影《生命的火花》。这部小说和电影中的主角刘海英,便是她的化身。
  • 狂奔的左左

    狂奔的左左

    爱情就好像黑社会,入会前净看着歃血为盟、同生共死、永久免会费的好处。殊不知,火拼时,缺胳膊断腿、遍体鳞伤,也没有谁能帮你挡一刀一剑。人生就是一张 打折机票,不改签不退订。所以,保险起见,你还需要准备一张火车票,哪怕是绿皮无座,也能在航班取消的时候,让你按时抵达目的地。
  • 市长后院

    市长后院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真实记录了一名主管移民工作的副市长,在主持小浪底移民工作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有领导阶层之间的分歧和斗争;有移民干部和移民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外国专家的婚姻恋爱的故事等。这是焦述长期积淀的最真实、最有力度、最有艺术性的作品。"
  • 解剖室闹鬼:碎脸

    解剖室闹鬼:碎脸

    大一新生叶馨住进了传说闹鬼跳楼的女生宿舍405室,不信邪的她却因频频遭遇诡异恐怖事件而逐渐接近崩溃边缘。江京医学院长年流传着诸多关于学校解剖实验室的神秘玄异故事。故事往往发生在夜半,故事主角,有变态的嗜尸怪人,邪恶的厉鬼,哀怨的孤魂;而故事受害者,无一不是无辜的医学生。每天十一点晚自习结束后,这里就成了学生们心目中的禁区。而叶馨发现,想弄清事实的真相,却正要从这座令人胆寒的实验室楼开始……
热门推荐
  • 夏裔

    夏裔

    历史本就是靠鲜血铸就的。当战斗的号角再一次的吹响,少年们身披黄金甲跨着骏马冲向了峥嵘的战场。在这个悲哀的年代,历史将在一次以鲜血来书写。
  • 东溟记

    东溟记

    大荒千载悠悠岁月,历时战乱。三十七郡和四境之上,道门神宗无数。莫楼大变,百年后。大地终归平静,更是进入再一次的百家争鸣时代。新一代的各道天才们,或是应劫之人,终于粉墨登场。
  • 绝世修魔

    绝世修魔

    生在修仙世界确拥有万年难遇的无上魔体,天才的成长,泄露魔功遭修仙众人围杀,灭门的仇恨,魔尊之女的爱,心爱的人替他抵挡攻击香消玉殒,踏入修魔世界,乱世再起风云,看洛凡尘如何修成绝世魔功,笑看天下间。
  • 穿越随想曲

    穿越随想曲

    第一个皇帝;第一个大富翁;第一个牧师;第一个刺客。皆为穿越者,在这一颗体积比地球小,公转周期短,气候严苛的小行星上,人类依旧无法放弃互相斗争。也许他们都是神的棋子或者高等文明的玩具,亦或者这只是垂死前的黄粱一梦,6年呕心沥血之作,借鉴了少量冰火的模式,但是主要大纲于09年就已完成,希望各位看客能够喜欢。英文版会在我有时间时放送,如果有人对本书有想法,请直接加作者Q(1093326977)
  • 混沌炼金仙

    混沌炼金仙

    少年自凡人界而出,偶然间踏入他梦寐以求的修仙之路。资质平庸的他如何在实力为尊,尔虞我诈的修仙界中混的风生水起?又如何凭借自己的实力与仙派宗师,魔头巨妖斗智斗法从而笑傲群修,傲立于三十九重天之上?
  • 倾城美人竟是王!

    倾城美人竟是王!

    男友要结婚,新娘却不是唐颜,好老套的剧情。可同样老套的是,去泰国旅游,也会因为走错房间而穿越。第一欠见到白慕秋,她还以为是个倾城的大美女,不仅主动跟他同乘一辆马车,还浑然不知的脱到只剩内衣,最让人想撞墙的是,她有一个坏习惯,哪就是睡觉的时候习惯抱着娃娃睡觉。“如果这是你勾引我的招术,哪么你成功了”一个邪肆的声音响起。“你是,,,,男人”?“莫非你还以为本王是女人不成”想逃,却为时已晚!一夜欢愉,他眼都不眨的把她贬最低贱的奴!“这就是你爬床的代价”。本以为奴婢好当,想不到这变态的,时不时的刁难她。“过来,给本王宽衣”。“奴婢这就来”。半个时辰过去了,衣服纹丝不动,她气馁的抬头“这衣服怎么解”。王气绝当中。。。。。“过来,给本王洗脸”。“奴婢来了”。“这是在洗脸还是擦桌子”。王在次气绝。“过来,给本王梳头”。“没问题,这奴婢会”。“做不要剁了你手指”结果,二个时辰飘过。。。。。。。王脸色铁青,站起来真接宣布让她断食。
  • 起尸奇镯

    起尸奇镯

    我受到了洛克菲勒的邀请,在纽约华人街参加一次拍卖会,在拍卖会之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老人连天年,虽然在夏天,他依然把全身都包裹起来,让所有人都充满了疑问。然而更加让人疑惑的是,拍卖会上的一个蓝色手镯,居然让连天元愿意花费自己生平积攒的一半财富,来进行竞价
  • 傲天而行

    傲天而行

    九域九重天,九皇三百年。一个拥有龙凤魔三族血统的少年横空出世,为九域带来了血腥风暴,可没有人知道,他的愿望,仅仅是逍遥一世。不过,这一切之中,包含着一个惊天之密,就在它揭开的时候,他将何去何从?“一世逍遥,就这么难吗?”少年怆然一叹,留下一道落寞的身影,在风中飘荡。
  • 骜妖传

    骜妖传

    界海,这人世间最后一个妖,被龙锁八牢阵困与玉极峰上。数十万年了,他终于逃离出来。可是沧海桑田,记忆早已被尘封,一切早已不复从前。他对这个世界是福是祸。是去是留,是仇恨还是宽恕。是否还会有人记得他的传说,是否还会有人聆听他内心的挣扎,是否还会有人让他奋不顾身。十万年过去了,他留下的还有什么,是放手一战,还是回首救赎。他仰望这茫茫苍穹,天神啊,我对这世间究竟意味着什么,谁又能给我答案?
  • 重生金牌女助理

    重生金牌女助理

    安思浓重生了,回到了八岁备受欺凌的时候。大伯软弱,大伯母贪婪,堂姐们虚荣,堂弟霸道……她决心改变命运,再不做受人欺负的小可怜。可改变命运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总要有个契机才行。而他,就是她的契机。他是盛家不受待见的长子,他是世家名媛谈而色变的混蛋……不管传说如何不堪,她都愿陪着他,走下去,走出一路璀璨星光。盛司煜:浓浓,拿下金牌,你就嫁给我。安思浓:一块金牌怎么能满足我,我的胃口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