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村公社,我们走访了20个大队。情况完全说明,专业承包、联产到劳责任制,不仅有利于粮油生产的发展,面且有利于多种经营的发展。
这里兴起了科学热
——初村公社见闻之二
实行专业承包、联产到劳责任制以后,文登县初村公社出现了“三抢”:抢请农业技术员,抢买农业技术书,抢听有线广播。社员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高涨了。过去,科学种田在这里的群众中还没有多少市场。有一次,在辇子大队蹲点的公社,农技站站长郭振国发现,一位60多岁的老社员种花生的办法不科学,想接过家什教给他干,不料吃了“闭门羹”:“我手上磨去的皮比你的巴掌还厚,亲手种的庄稼比你看见的都多,用不着你管!”当时,干部和农业技术员讲的农业知识,提出的一些合理化建议,社员不愿听、不愿做。时隔一年,情况大变。这次到初村采访,我们特意到辇子大队去看了看。农技站站长郭振国高兴地说:“现在不同了,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劲头可足啦!”。
他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今年2月25日晚饭前,郭站长打开大队的广播喇叭,要给社员说说小麦早春施肥的几个问题。喇叭一响,全村的社员就被吸引住了,有的社员宁肯晚一点吃饭也不让家里人拉风匣做饭,怕影响听广播;有的社员家的喇叭听不清,就跑到邻居家去听。曾给郭站长“闭门羹”吃的那位老社员,听完以后还特地向郭站长打听没听懂的地方。
在初村,过去社员都怕干部和技术员到地里挑毛病。现在,大伙都眼巴巴地盼着技术员去指点。前些日子,农技站印发了一份农业技术材料,发下去后社员争相传阅,有的社员还要求把农技材料用牛皮纸印刷,说是装在衣兜里搓不碎,便于常学常用。
现在,初村公社已经兴起了科学热。先进的科学技术正在被群众所接受。例如,前几年公社党委年年强调花生、地瓜、玉米要适当加大密度,可就是行不通。联产到劳以后,问题很快解决了。据统计,去年全社花生每亩比过去增加了2000~3000墩,地瓜增加了1000棵,玉米增加了800株。大旱之年夺得粮油双增产那是必然的。
干群关系有了新变化
——初村公社见闻之三
这次我们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坐在公社里告干部状的“老上访”不见了,批评干部的人民来信也没有几封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干群并肩抗旱保苗、联合开沟施肥的喜人景象。文登县初村公社推行专业承包、联产到劳责任制,不仅改变了生产面貌,而且改善。1980年秋天,我们曾经到初村采访过。那时,这里的干部和社员之间,有些话老说:“公社党委书记张书畔告诉我们,去年,全公社关于干部问题的来信来访比前年减少了70%。”过去,干部说哪个社员的活干得不好,社员马上就顶上去:“尽挑毛病!如今,社员们主动把干部请到自己的承包田里“挑毛病”;过去社员碰见干部绕道走,现在干部有了困难,社员都主动去帮。前些日子,院下大队党支部书记李本荣因到外地介绍经验,承包的五亩半小麦没工夫追喂。社员们一齐动手,很快帮他追喂了一遍。
干群关系改善了的一条重要原因,是干部参加劳动多了。我们到北宅库大队采访,半路上遇见大队长王如政。他正汗流满面地往承包地里压酥。我们问他以往干部参加劳动的事,他笑着说:“说实在的,前几年尽管高喊‘一、二、三’,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去年我承包了8亩责任田,除了开会和指挥全村的生产,一年干活170多天。”
现在,初村公社干部参加劳动已蔚然成风。去年,全社大队、生产队干部共承包责任田2000多亩,占粮油总面积的8%;干部参加劳动的天数比前年增加了56天。
社员对干部另一个满意的地方,是干部不搞“瞎指挥”了。前些年,不少干部工作“水土漂”,指挥不到点子上,群众出了不少冤枉力。落实责任制以后,干部有了责任田,“水上漂”沉下去了,指挥生产能从自己的承包田里拿出好点子,“瞎指挥”变成了好指挥。社员们说:“如今干部干在泥水里,指挥在点子上,俺的汗珠也不白流了,谁还会对他们有意见。”
过去这个公社群众反应最强烈的一个问题,是干部家属和子女的特殊化。那时吃“大锅饭”,多劳不多得。干部子女差不多都进了副业大院,群众有意见。现在,各行各业都联产计酬到劳,干部子女和社员一样,干多少活挣多少分;干部家属也和社员们一样承包,这就自然密切了干部群众之间的关系。
责任制带来好风气
——初村公社见闻之四
初村公社刚推行专业承包、联产到劳责任制时,有人担心社会秩序不好维持。事实使人们消除了这种疑虑。去年,这个公社破坏山规的发案率比前年下降了38%。社员们说,从来也没有看到山规秩序像现在这样好。去年秋天收花生时,东马山大队没发现一个社员往家拿花生,更没发现偷别人的。有个小孩在半路上摘了别人几个花生,家长训斥孩子说:“你就没想想,人家春天肩膀压肿了挑水种,夏天皮肤晒爆了修锄管理,这花生你吃得下去吗?”硬是逼着孩子给人家送了回去。
实行专业承包、联产到劳责任制以后,初村公社不少“吵架村”变成了“和睦村”。北宅库大队前几年吃“大锅饭”时,整天价各种纠纷不断,县、社都曾派工作组进村,也不见好转。去年实行专业承包、联产到劳责任制以后,情况变了。大队党支部书记赵国华介绍说:过去吵架,表面上看是“穷了吵、饿了争”,实质上是对那个好歹不分的“大锅饭”政策发泄不满。现在好了,联产计酬,超产归己,真正多劳多得了,哪还会吵架?不仅不吵架了,社员们在生产上还比着干,争着上,谁也不甘心落后,相互间越来越亲密了。哪家生产、生活上有了困难,四邻八舍都出来热情帮助。群众说:“大锅饭闹得社员疙疙瘩瘩,责任制又使全村社员变成一家。”
实行专业承包联产到劳以后如何当好生产队长
编者按实行专业承包、联产到劳责任制以后,生产队长怎么个当法?这是眼下许多生产队长十分关心的问题。这里发表文登县初村公社院下大队三位生产队长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要带头种好责任田
三队队长 孙永秀
我的体会是,实行专业承包、联产到劳责任制以后,当队长的必须下功夫把自己的承包田种好。只有种好自己的承包田,才能稳定社员的心。
去年五月,俺队开始实行专业承包、联产到劳责任制。刚开始时,由于缺少经验,我对联产到劳以后出现的新问题不知怎么解决是好,所以整天忙东忙西,把自己承包的地也撂了。住了一段时间,我发现社员们的积极性不如开始时那么高了。经仔细了解,原来是社员们见我没有好好种承包田,都担心出力流汗干一年,秋后抹桌子。打这以后,我把队里的一切工作都推到晚上做,下功夫种好地。
我包的三亩玉米田,全是山耩薄地,去年播种时,旱情特别严重,我起早带晚,从山下一里多远的山沟里挑水点种,每亩用50多担水。玉米出苗后,天又连续干旱,有的玉米苗干死了,我就挑水补栽。后来,又三次挑水保苗。社员们见我下狠心管好承包田,劲头又鼓起来了。他们和我一样起早带晚,肩挑车推,抗旱保苗,全队130多亩玉米全部浇了三遍以上。从春到秋,我始终坚持把自已的承包田管理好,社员们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我承包的一块地堰以前被水冲垮了,去年秋种时,我搬了些石头把冲坏的地方重新修好。有的社员问我:“你还真准备长期种这块地吗?”我说:“队里不是规定一定三年不变吗?事后我晓过来了:社员们所以不下本钱搞土地基本建设,是怕队里说话不算数。于是,我就带头在土地基本建设上下功夫,地堰倒塌了我及时修好,有些地块高低不平我就深翻整平,排灌沟淤塞了我就抓紧疏通。我这么一干,社员们也都积极向土地投资,大搞基本建设,提高地力,争取连年丰收。
不能撒手不管
一队队长 孙文亮
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体会最深的一条是,实行专业承包、联产到劳责任制以后,生产队长一定要加强领导,千万不能撒手不管。
我们推行专业承包、联产到劳责任制,目的是为了使集体多收,社员个人多得。如都及时组织检查验收,作好田间作业记录。果撒手不管,年终社员减产挨罚,看起来是他们个人的事,实际上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都吃亏,吃亏最大的还是国家和集体。再说,实行专业承包、联产到劳责任制,在我们这里还是头一回,缺少这方面的经验,推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如果不加强领导,及时解决这些新问题,便达不到增产的目的。
俺队实行专业承包、联产到劳以后,我主要抓了三条:一是,加强督促检查。每项生产措施安排下去以后,我都逐块地进行检查,看社员们是不是都按照队里的统一规定做了,还有些什么问题。每项生产任务完成以后,二是,做好周密的小段生产计划。根据检查的情况,在每项生产任务完成之前的两三天,对下一段农活做出细致、周密的安排,以便生产步步主动。三是,及时解决实行责任制中的新问题。对预料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我总是和社员们一起研究出解决办法;对没有预料到而工作中出觋了的新问题,不推不拖,什么时间发现了就什么时间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