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6700000013

第13章 画眉 五日京兆 胶东相(5)

接下来我以为他要拂袖而去,但他没有,而是说了些学生应说的话,并说他十分爱读书,可是回到村里到哪里找书看?他爱读书这我是知道的,在学生中他算得上是“饱学之士”,当教师的天生就喜欢爱读书的学生,要不是“文革”惑乱了他的心性,他原本是个很叫人喜欢的学生。可是,现在……他爱读书还是应该支持的嘛,最后,我还是把书借给了他。那书16卷,分8册线装,纸已微微发黄,已没有了书函。我用报纸包了包,边递给他边说:“可要爱惜着看啊!”他说:“没问题,看完我就马上还给老师。”

几个月过去了,不见他来还书,我想,大概是读了一遍再读一遍吧,他不是说村里找不到书读吗?好不容易有了这书,还不得多读几遍?

又过了一两个月,像父母想念久别的孩子一样,我实在想我那书了,而且“儿行千里母担忧”,我怕我的宝贝书有个好歹。一天,我骑自行车去了崔顺贤的家。一进门,他就连连向我说:“实在对不起老师了,这么长时间没去还书,是我没法还了!我们村的人借去看,弄丢了4本,怎么找也找不回来了!”

我一听心里“扑通”一声,就像有人把我的爱子断臂致残一样难受。我一句话也没说。还说什么呢?说什么也没有用了,拿上那残存的另外4册,我悻悻地离开了他家。他十分尴尬、满脸歉色地站在大门外,目送我远去。

开始那几年我还十分痛悔当时我不该借给他书,以后就慢慢淡忘了,可一触到“聊斋”二字,就又不能原谅自己,连同那个学生。

“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我调来平度一中。一天,他来城里找我给他指导功课,他要参加高考。一见到他,我就想起那书来,真不想搭理他。可又想,怎么能拒绝一个上门来向你求教的学生呢?书的事没提,我还是耐心地对他进行了辅导,并领他去找了别的科的老师。后来,他考上了华东石油学院,考上后给我来过信,信上只说了些感激的话,没提书的事。再以后,听说他大学毕业分到玉门油田去了,从此也就绝了音信,我也忘了这个学生,连同我那本《聊斋志异》。

又过了20多年,到了2006年2月份,我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操一口四川口音,我一时辨不出是谁。“你是谁?”我问。

“我是你学生啊,是给你弄丢了书的崔顺贤啊!”

“你先别说书,快说说你这些年的情况!”

电话里他像学生回答老师提问一样,说了他这些年的经历:

石油学院毕业后,他分到了玉门油田,旋即参加四川的油气开发调到了四川。他在大学里学的是石油机械,到四川后在采油管具方面作出了贡献,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荣获过“五一劳动奖章”。这些年,他一直担任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管具中心的主任,县团级干部,公司下属十几个厂子,分布在全国几个省。

这很出我预料,没想到当年那样一个学生发展得这么好,做出了那么多成绩。我还像当年老师表扬学生一样在电话里表扬了他。

在汇报完他的成绩后,又说到书的事,说一定还我,我连说“不用了”。

电话是2006年12月5日打给我的。过了一个月,2007年1月7日,我突然收到了一个邮包,打开一看,是两部《聊斋志异》,一部是吉林一家出版社出的精装本,很精美,另一部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仿线装本,全书3册,装帧古朴雅致。里面的大量插图,显然是采用了我原来的书上的插图,但多得多,连四五十字的超短篇,如《头滚》、《蛙曲》等也有插图。我一看书这么好,对它的珍爱可与当年我那线装本等同了。

啊,他真的还我书了!如果这是在当年,也许我会很平静地接受他的还书,有借有还嘛,很平常。可这是过了34年啊,我早已忘了他不能璧还我书的事了,连他这个人也忘了,他却没忘,没忘他的老师,连当年那书的模样都没忘,寄来的是插图相同的仿古版本。

我常听人议论,当今的人不讲信义,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更甚。人家欠他的,一般不会忘;他欠人家的,往往就要“忘却”,忘不了,努努力使使劲,也要忘个一干二净。——我从崔顺贤身上找到了例外。对,是有别于当下世风的一个例外,绝对的例外!

又过了几个月,2007年清明时他回老家上坟,来平度城宴请了我。席间,他问我当年我教他时说的一个字谜,谜面他记得很清:“一月则不足,一日则有余,以日之有余补月之不足,则明矣。”他说猜了30多年没猜出,终于见到出谜人了,问我谜底,我告诉了他。他猜不出不是他不聪明,是这谜太刁钻了。而这么些年他还记得谜面,这说明他记性太好了。我想到,他还记得书的事,却不完全是因他记忆力强,因为有些事儿可以使使劲把它忘掉的嘛。

见面的时候他还十分真诚地邀我和老伴到四川去旅游,住多长时间都行。我把他这诚意与还我《聊斋志异》一事联系起来审度他这个人,得出结论:崔顺贤是个好人!是个当今难找的大大的好人!

( 2009年4月13日于平度文丰居)

辛显令走了,想起和他相处的那些日子

前天,2月22日18时10分,辛显令在与癌魔抗争了9年之后,终于割舍下他心爱的文学和书法事业,悄然走了!噩耗我今天才在报纸上看到,我先是大大地吃了一惊,继而想起了曾经与他相处的那段日子,他的音容笑貌宛然就在眼前。

记得那是1973年,县文化馆举办歌曲创作学习班,一个公社去一个写歌词的一个写曲的。当时我在青杨高中任教,因为我带学校的宣传队常写点押韵的节目给学生演出,人们认为我会写歌词,就叫我到文化馆去了。到那里才认识了蔡德科、袁延书、赵伟、蒲瑞亭等老师,自然也认识了在文化馆主管群众文学创作的辛显令。一个月下来,我自己没写出像样的歌词,倒是为许多人修改过歌词,甚至可以说是指导过不少人的歌词创作。这惊动了辛显令等文化馆的老师们。在和他们熟了以后,他们问我:“王老师,你是不是才调来平度?”我说,我来平度10多年了。“来这么长时间,我们怎么不知道你?”我说,我趴在偏僻的乡下中学教学,无名小卒一个,你们怎么会知道我?

学习班结束,从各公社来的人都收拾行李打道回府。这天,我正在收拾行李,突然辛显令叫我到他办公室去,告诉我,他正在为馆里编一本诗歌创作集,叫我留下帮他做些修改加工工作。我说,行,只要我们校长准了,我就留在这里。他说,校长那边他已说好了,没问题。

打那天以后,我就天天在他办公室里,和他加工那些群众创作诗歌。我俩一首首地讨论、加工、修改、定稿。辛显令这时虽是发表过不少作品的知名人物,但他一点不拿架子,很平易近人,对我的意见很是尊重,我俩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10多天,诗集修改完了,我俩成了好朋友。在我临离开的那天,他在他的住处特意备下几盘菜,一瓶酒,我俩边吃边谈,十分惬意,十分融洽。当时他妻子还在古岘家里,他只把辛龙辛虎一双爱子带在身边,我俩喝酒时龙儿虎子就在旁边,时时得到一块肉一箸鱼的犒劳。两个小家伙虎头虎脑,活泼又知礼数,我至今还记得那可爱的样子。

辛显令,1943年生于平度古岘,十几岁时,就开始读古典小说和诗歌,中学时就在县报上发表过作品。1963年平度一中高中毕业后曾下乡务农,后任小学教员,物资局会计。这期间,他开始文学创作,写一些反映儿童生活的短篇小说。1971年后发表戏曲剧本《五个鸡蛋》、《管得好》,短篇小说《水足苗壮》等。到我和他喝酒的时候,他的小吕剧《管得好》已演遍平度城乡,他已很有些名气了,但使他誉满全国成为著名剧作家的《喜盈门》这时还没有。记得他在和我推杯换盏的时候跟我说:人活一世,不能平平淡淡地过去,我非写出像样的东西来不行!他这志存高远的人生态度,使我十分感佩。我还记得,他想以平度东乡从前的一次龙卷风灾害为素材写一个剧本。几年后,“龙卷风”没刮起来,《喜盈门》却在全国刮起了旋风。

打那以后,我回我的乡村学校教学,他在他的名人之路上奋力迅进,再就没有接触的机会了。只于1978年在文化馆举行《喜盈门》座谈会听导演赵焕章讲电影时我见过他一面。当时,他被众星拱月似的拱着,根本没有时间与我单独说话。再以后他挂着一大串头衔到青岛去了,就更没有机会见到他了。

和辛显令再无来往,倒是与在文化馆结识的赵伟有些过从。以后他到青杨找我帮他改过诗。1978年我调来一中后,他又到我家让我和他修改他的一首长诗,那诗在一家青年报上发表,他还叫我写了一篇诗评发在那报上。1994年赵到北京办一份建设部的大型画报,又拉我去当过编辑。另外,在我和辛显令修改的诗中,有几首的作者叫王友文,见那诗纤巧婉约,名字又秀气,我当时还以为这个王友文是一个妙龄女郎呢。以后友文老师调来平度一中,一看,是个胡子拉碴的粗壮汉子,同事间说起来,一顿笑。

曾经的朋友辛显令走了,心中怅怅然,戚戚然!才60多岁的人,文学和书法创作还正是好时候,却天不假年,溘然长逝,更是让人惜哉痛哉!

朋友辛显令,愿一路走好!

( 2010年2月24日于平度文丰居)

在老学生张瑞娥的记忆里

近午,学校办公室主任李斌打来电话,说1989级一个老学生回母校拜访老师,校长留她吃饭,叫我去作陪。一会儿,车来接我,我赶忙找出一本《知暖集》,准备给我的学生。我这本书自2006年出版后,凡来拜访我的学生,都赠送一本,并要在屝页上写上赠言或题上一首诗。车在楼下等我,来不及题诗写赠言了,只把屝页上盖了一方印,就带着去了。

在车上我一路想,是谁呢?校长宴请,定是个很为学校争光的校友吧。进了校长室一看,是一个面熟的女生。校长先介绍了她是谁,见我带着书,又赶忙找笔,让我在书上题字,于是我写上了“赠老学生张瑞娥”。

问答间,才知道张瑞娥是1989级七班学生。刘晟校长那时还不是校领导,给那个班当班主任,我教语文,从高二教到他们毕业,教了整整两年。张瑞娥高中毕业后考入安徽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后分配到安徽科技学院任教,现在是副教授,正在上海读博士。

20年前张瑞娥留给我的印象在我脑子里完全复活了。眯着有神的眼睛,总是笑嘻嘻的,说话声不大,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浑身有一种农村姑娘的质朴气质。我问她家是哪里,她翻出《知暖集》的目录页,指着“桃花涧”这篇名说,我就是你写的这里人。啊,她不但是农民子女,还是山民的后代,那地方我去过,山民除质朴外,还特别热情,特别豪爽。

接着她说起了当年我教她时候的一些往事,仿佛使我又回到了当年的课堂上。

“老师,您还记得您叫我们写‘课间十分钟’吗?”

我说:“记得。”

那是我刚接手这个班不久,在作文课上我出了个题目“课间10分钟速写”。到讲评作文的时候,我先给他们读了几篇“佳作”。有的写一下了课就跑到阅览室,读了一篇感人的文章,受到了深深的教育;有的写跑到了操场上,同学分成两队,龙腾虎跃地赛起篮球来,到10分钟结束时,比分已是60∶70;有的写在课间学雷锋做了一件助人为乐的好事……我问这些文章写得如何,大家一致说好。好在哪里?好在思想性强,符合时代精神。接着,我又读了一篇,一个学生写一下课,同学跑出教室,挤下楼梯,纷纷向厕所跑去。通向那里的路上一个个急急火火,比肩继踵,成了急速流动的人流,“内急”的更是一路迅跑,生怕占不到坑位。厕所门那儿人挤成疙瘩,好容易解决了问题,又急急地向回奔,等回到教室,上课铃响了。写上厕所的,全班只这一个同学,我读完后问同学们这篇写得怎么样,课堂里一片寂静,一个个神色疑惑。这篇作文的作者(这次张瑞娥说到那学生的名字,可惜我又忘了)低下了头。静了一会儿,有的同学发言,说这篇文章不好。我问为什么,回答是,这篇文章写上厕所,内容没有意义,思想性不强。我问,课间才10分钟,一般老师下课铃响了还要拖上一两分钟才下课,这么短的时间,来得及去打球还打到了那么高的比分吗?来得及读一篇文章学一次雷锋吗?你们不上厕所能行吗……

当时是上个世纪80年代,极“左”的流毒还弥漫在各个角落,语文教学还在向学生灌输着僵化的思想,学生作文除了说套话、假话、大话,差不多是一句真话、实话不会说了。这次作文课,好像在学生板结的思想模块上狠狠地砸了一锤,使他们受到了极大的震荡,所以他们记得才这样深,20年过去了,张瑞娥一见我就急不可待地向我说这件往事。

同类推荐
  • 再见亦是人生

    再见亦是人生

    尽管我们都不愿意说再见,可人生中却充满了再见,这些都令我们感到不安。总在担心眼前的这些明天再也不会出现,难过地流着泪,迟疑地挥挥手,不情愿地在心中默默说声再见。你可曾记得,初降人世的日子里,面对陌生的世界心中充满的好奇;可曾记得,青春年少的日子里,面对成长眼中充满的迷离;可曾记得,走过的这些年里变化无常的每一季云天;可曾记得,每一个美好思念里温馨动人的瞬间……走过的路,我用笔细心记录,其中的所有,都是日后的感动。年华流过,我用文字将它永远留住,在纸上,在心中,在那曾经走过的每一条街道旁。
  •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BOBO风暴

    BOBO风暴

    伴随着世纪之风,BOBO一族飘然而至,他们潇洒地享受着人生的每一刻。当我们还在为今天的生活而惆怅的时候,五彩缤纷的社会已出现了引人注目的BOBO一族。
  • 梦见与叙事

    梦见与叙事

    本书是套书《独立文丛》中的一本。作品分“凭栏处”“来来往往”“一朵一朵盛开”“写作的那些事”四辑,不露声色地对自然进行描摹,内容丰富多彩,文笔老到而沉稳。
  • 中国古典散文集(二)

    中国古典散文集(二)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热门推荐
  • 挡我美男路杀无赦

    挡我美男路杀无赦

    臭名远扬的洛家小姐,懦弱,丑陋,资质低下,备受欺凌,打入冷宫当天却她却意外身亡。再次睁开眼睛,目光冷冽,聂人心魄。逃出皇宫,走到大街上,丑陋的外表格外显眼,肚子饿的在抗议,买完包子却发现自己没带钱,被当众轰走,正要破口大骂,却发现一个香喷喷的包子递到了她面前。。。。。当丑颜褪去,那是绝世容貌,当她展露才华,那是万丈光芒,众美男倾尽所有,只为博得她一笑。眉间的玫瑰更加妖艳。究竟谁会夺得她的芳心呢?
  • 豪门儿媳,婚情告急

    豪门儿媳,婚情告急

    她卫巾巾泱泱大国一枝花,德智体美劳样样兼得,只可惜生不逢时。二月怀胎,成为豪门儿媳。几度不顺,但是,她卫巾巾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硬是挺着大肚子遇神杀神遇鬼吓鬼!且看她如何玩转美男,教训老公,智斗小三!什么?还有一个刁蛮难缠的婆婆,那么很好,一起拿下!
  • 汉末之我的帝国

    汉末之我的帝国

    范坚强作为一名资深的宅男,大学毕业后无所事事,他只崇拜两个人,一个姓苍,另一个姓游。一天他正看片……哦不对,他正在玩游戏,莫名其妙就穿越了,还是东汉末年,这叫没钱没粮没人的范坚强如何生存?好在老天待他不薄,给了他一个人才系统,管他古代还是现代,国内还是国外,有了人才系统,统统可以召唤,什么项羽白起铁木真,罗成李逵猪八戒,都给召唤出来。咦?好像乱入了什么东西?
  • 异界死亡领主

    异界死亡领主

    一个喜爱魔兽争霸的宅男郑海鹏,俗称宅男鹏,他在家里用着魔兽里的死亡骑士阿尔塞斯,正在风骚的带领一堆小弟打天下,但是突然间电脑上洒了水。被电了。穿越到了一个充满血腥的世界虐心大陆。本以为只能碌碌无为一生,结果魔兽亡灵系统也跟着来了,看他是如何用亡灵海称霸异界的。(亡灵在这个世界是最受欢迎的,因为这里全是亡灵以后可能出别的种族)
  • 热血中学生

    热血中学生

    中学校园的点点滴滴,祭奠我们曾今的轻狂不羁,缅怀我们流逝的青葱岁月。谁的青春不犯二、谁的青春不流泪。和大家的中学生活一样,许佳逸的中学生活也哭过、笑过。也有他的校园爱情,也痛过、散过。也有和所谓的兄弟之间尔虞我诈。也有和真正的朋友之间的聚散离合、各奔东西。我们也曾轻狂过..
  • 笑傲天下:冷傲雪

    笑傲天下:冷傲雪

    前世,她是佣兵中的传奇人物——冷傲雪,却因生死之交的姐妹谋害而命丧黄泉!今生,她穿越到这个星月王朝,只做她自己。
  • 红白黑

    红白黑

    大学生蔡虹,为抗日参加了新四军,凭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他作战勇敢,屡建战功。改任后勤部长后,他深入敌后,与国民党军阀、特务、日本侵略者、汪伪汉奸,以及湖匪、地痞流氓等各色人物斗智斗勇。
  • 阿鸠留经

    阿鸠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二战史·噬血恶魔

    二战史·噬血恶魔

    本书撷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凶代表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描绘了他们的作战经历,以及走向失败的过程。
  • tfboy的追妻历程

    tfboy的追妻历程

    沐家三公主被母亲从法国唤回,却在回国的那一天被告知自己平白无故多了个老公,到底我们的tfboys能不能追到三公主呢?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