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靺鞨国,自号震国王。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州。
渤海人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繁育了发达的民族经济和灿烂的渤海文化,促进了东北边陲的进一步开发,丰富了中国大统一的历史涵量。创造了“海东盛国”的辉煌。
因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渤海政权迅速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各项制度仿效唐朝。渤海政权仿效唐朝典章制度,在渤海建立三省六部,确定五京,推行京、府、州、县的郡县制度,军事上也仿唐十六卫制,有法律监狱等。社会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农业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各项手工业的生产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涌现出一批新兴城市,其中上京城,形制模仿长安,在当时已经超过隆州府成为东北最大城市。交通相当发达,同内地的“就市交易”及互市岁岁不绝与日本的海上贸易也相当活跃。
但是,渤海国建国初期,由于迅速扩张领土需要,与邻国关系一度紧张。渤海初期曾臣服于突厥,还有一段时间臣服于高句丽。之后渤海与唐朝关系转暖既而转臣于唐朝。
渤海高王时期鉴于国力尚弱曾短暂通好于新罗,但两国在领土、经济、政治等利益上始终冲突,今天,终于与新罗联系契丹东西威慑渤海,两国始终为敌对关系。
在这场战争之前,一个女人也被卷入这场战争,她就是渤海国大武艺遗孀崔顺女王后。崔顺女也是有来历之人,其实她并不姓崔,她应该姓李,叫李顺女。她父亲崔英俊,应该姓李,叫李英俊。是新罗国皇室直系亲属,按辈分太子李成熙还应管他叫“表叔”。他是受新罗皇帝之托,混入难民中派遣到渤海国,收集渤海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报。将收集到的情报,通过信鸽传回新罗……。
崔顺女通过卢金花这层关系,进入渤海国王宫之后,崔英俊怕露出马脚,没敢启用她。但这场战争非同一般,决定新罗国命运,也只有她能接触到渤海国王室高级情报,因此必须启用崔顺女……。因此,渤海国大信义亲王去大唐搬兵,阻止契丹国军队南下,与新罗一道夹击渤海国。以卢泰瑜为总兵、胡达为军师、王时伦和坎子左右偏将征讨,发兵新罗这些重要军事情报,已经通过崔顺女传递给崔英俊,再通过信鸽传递给新罗。
由于新罗情报及时、准确,李成熙太子考虑契丹夹击军队已经指望不上了,新罗单枪匹马不一定是渤海国的对手。他想到突厥,新罗公主与突厥国王两国联姻。想到这里,他马上两封,一封给突厥国王,让他出兵,夹击渤海国。另一封给新罗公主,让她帮助劝说突厥国王出兵。
突厥国王接到新罗李成熙太子书信后,开始犯难?不出兵对不起王后。出兵吧,如今渤海国非同一般,它不仅有大唐做靠山。而且,如今渤海国政治上稳定;经济上国富民强,有海东盛世之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军事上可谓是兵强马壮。怎么办……?
正在这时,新罗公主求见突厥国王,说道:“国王陛下,渤海国与新罗国两国交战,你打算如何?”
突厥国王道:“我正为此事犯愁?不出兵,对不起夫人您?出兵打渤海国谈何容易?如今的渤海国可是……”。
“我知道”,新罗公主说道:“你认为:渤海国国富民强,有海东盛世之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军事上可谓是兵强马壮,又有大唐做靠山,是不是?”
“是!你说这该怎么办?”
新罗公主说:“这我不管,只要突厥出兵,可与新罗形成夹击之势。虽然我们指望不上契丹,但他可牵制唐朝兵力,突厥与新罗联手一定可打败渤海国……”。
“夫人很有军事才能?好!好!好!按照夫人的意思办,我一定出兵”,突厥国王嘴上这么说,心想: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既不让夫人不高兴,又不得罪渤海国和大唐,只能这么办……。
渤海国官兵,以卢泰瑜为总兵、胡达为军师带兵三万踞中突后,王时伦左偏将和坎子右偏将各带一万两翼突前,士气高涨,形成包围之势,节节胜利,突厥国王办法是“拖”,看看新罗国是不是渤海国的对手?之后再定夺……?没有撤应的新罗大兵被渤海国卢泰瑜打的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在卢泰瑜总兵带领下,渤海国大兵势如破竹。把新罗官兵打退百里之外……。
可是,卢泰瑜帐前一名侍卫是崔顺女安排的,在卢将军出征前在其茶水中放了缓释毒药,当卢泰瑜与新罗交手是,毒性大发,此武将把他斩于马下,胡达军师见事不好,命令王时伦左偏将和坎子右偏将士兵上前把卢泰瑜救了下来。
在总兵大帐内躺在床上的卢泰瑜叫过军师胡达、王时伦左偏将和坎子右偏将说到:“我是中毒了”。
军师胡达说:“总兵大人,我找来军医给你看了,您是中毒了,正在治疗之中。”
总兵示意军师附耳过来:“说明我们军中有奸细,我已经不行了,但我的生死与否暂时不能向外界透露,否则乱我军心?把这情况速报渤海国,另派总兵主帅。”他摸了摸胸口内放的贞孝的一缕青丝:“贞孝公主……!”
胡达军师:“我明白你先好好养病,我们去安排……”。带领王时伦左偏将和坎子右偏将离开,来到议事厅准备安排总兵后事。军师说道:“看来卢总兵中毒太深,毒性太大,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几天高挂“免战牌”,两位力守城池。突厥士兵正向我方移动,眼前的情况对我们非常不力。两位有什么见解?”
左偏将王时伦:“应立即把卢总兵情况和战事立即上报渤海国朝廷,早做打算。”
右偏将坎子:“还有,我们军中一定有新罗国内奸,我带十几名身强体壮、武艺高强的士兵,杀出重围,上报渤海国……”。
“坎子将军的意见可以,就由您在军中挑选十几名身强体壮、武艺高强的士兵,保护您冲出重围,把卢将军中毒情况、突厥也准备出兵军情等一起禀报国王大钦茂。军不可一日无帅,另选总兵。”胡达军师想了想继续说道:“卢将军看来命悬一线,是否禀报贞孝公主由国王定夺?”转身对左偏将王时伦说:“王时伦将军,由您重整军队,固守城池,等待援军”。
两位偏将回答道:“是!”
突然有士兵来报:“卢将军已经殉国。”
“二位将军,按刚才我们三人计划分头行动,记住:一要行动迅速;二要注意保密,卢将军的事情由我去处理”。胡达军师吩咐完之后对报信士兵说:“走!去看看!”
卢泰瑜将军弥留之际,头脑之中不断涌现贞孝公主在不停地拉着他的手,不让他飘向天空中的妈妈,而天空妈妈也不停地推他,把他推向银花……。嘴里想说:银花,来世再见!可是,不管怎么喊,就是喊不出来。正当银花----贞孝使劲拉他之时,阎王爷命令众小鬼用铁链把他拉走……。同时,耳边想起大唐鼓舞士兵的乐曲: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抢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出飞瀚海,单于烈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卢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