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信艺亲王可给国王大钦茂出了一难题,卢泰瑜是手无寸功,但这不影响他当驸马?如果他带兵出征,尽管有胡达军师辅佐,可是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刀枪无眼,卢泰瑜万一有什么闪失,首先对不起贞孝公主,其次对不起贞孝养父母……。现在,没有什么办法?再说什么了也没有作用?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卢泰瑜将军、胡达军师听封”。
卢泰瑜、胡达回答到:“臣听旨。”
“本王旨意:命卢泰瑜为讨新罗总兵、胡达为军师、王时伦和坎子为左右偏将”。大钦茂国王道:“卢总兵、校军场点兵五万,征讨新罗来兵”。国王又对悟缘主持说:“你亲自为将士们出征做法事,选择良辰吉日,我亲自为你们践行”。
悟缘主持说道:“贫尼领旨”。
书说两面,各表一方。大信艺亲王带领自己的亲信,赶着马车,拉着比往年都多的贡品。来到大唐大雄宝殿,跪倒在殿上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唐皇帝知道海东盛世之称的渤海国发展迅速,还没到日子、时间,今天,大义信亲王怎么会此时来大唐朝廷前来进献贡品呢?不管怎么样,有人进贡,心情还是比较高兴。说道:“下面可是渤海国大信艺亲王?”
大信艺亲王:“正是微臣”。
“爱卿快快平身”。
大信艺亲王:“万岁!这是我渤海国今年的顺表----贡品清单,有劳万岁过目”。
长孙无忌问道:“这些贡品中,可否有卢城之稻?此乃渤海国之佳品……”。
“不仅有,而且数量可观”。大信艺亲王对长孙无忌回答道:“足够皇宫内外、文武百官享用”。
文武百官议论到:“那好……!太好了……!卢城之稻,其米重如沙,亮如玉,汤如乳,溢馨香,真乃米中及品”、“还有删城之鼓……”、“最美不过渤海国特此:用删城之鼓酿制的‘酱露酒’……”、“还有……”等等……。
“各位大人”,大信艺亲王说道:“酱露酒、卢城之稻、删城之鼓都有,足够各位大人享用”。
长孙无忌问:“大信艺亲王,您不单单是提前送贡品吧?听说:契丹与新罗联手,准备两面夹击渤海国,可否有此事?”
“启禀万岁,回大人”大信艺亲王禀报道:“实不相瞒,新罗与契丹看渤海国的大唐安抚下生机勃勃,气象万新以至发展成海东盛世,心怀叵测。以两面夹击之势对渤海国发起猛烈进攻,使我国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所以,恳请万岁?各位大人?出兵,阻止契丹国大军南下,瓦解契丹与新罗两国军事联盟,使渤海国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北上的新罗之敌……”。
皇上、长孙无忌、文武百官心想:感情这么早给我们进贡这么多贡品,感情让让我们帮忙打仗?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只好帮忙说话,让皇帝出兵,帮忙打仗。长孙无忌说道:“契丹不仅与新罗两国攻打渤海国,而且屡犯我大唐边境。所以,有必要出兵阻止契丹南下侵扰渤海国,这不仅仅帮助了渤海国,也是打击其嚣张气焰,给以警告。”
文武百官说:“攻打渤海国,就是看不起我大唐……”。另一个说:“欺负我大唐无人啊?”、“是得教训教训他们?”
皇帝道:“哪位爱卿愿带我大唐精兵,阻止契丹国大军南下攻打渤海国。”
李成池都督说道:“末将愿与渤海国大信义亲王一道,阻止契丹国南下大军,以解渤海国之围”。
“准!”皇帝说道:“李成池都督,校军场点精兵三万,骑兵五千,全力、快速阻止契丹大兵南下,解渤海国燃眉之急”。
渤海国大信义亲王说道::“谢万岁!”
退朝之后,渤海国大信义亲王、唐朝李成池都督奉皇帝旨意,校军场点兵,与长孙无忌商讨御敌之策,按大唐兵力、财力和数量阻止契丹国不在话下…。。
再说卢泰瑜总兵、胡达军师、王时伦和坎子左右偏将,来到校军场点兵五万。卢泰瑜总兵、胡达军师带兵三万踞中突后,王时伦左偏将和坎子右偏将各带一万,分左、右突前,以包围之势、整齐队形向新罗大军推进……。
渤海国大军出征之前,六顶山主持悟缘亲自在校军场做法事,择良辰吉日出兵。渤海国国王大钦茂亲自来到校军场,为卢泰瑜总兵、胡达军师、王时伦和坎子左右偏将带领的渤海国阻止、抗击新罗大军的渤海国精兵送行……。渤海国贞孝、贞惠、郎雅、胡雅公主亲自为卢泰瑜总兵送行。
贞孝公主和大唐女子一样的送郎出征时心情,有诗为证: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还没等恋人卢泰瑜出征,贞孝就开始后悔了,正是:“悔教夫婿觅封侯”。
卢泰瑜看着贞孝公主惆怅的目光,心中也向她表白自己的心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一战穿金甲,不破新罗终不还。
渤海国国王大钦茂一声旨意下:“出发!”“咚!”、“咚!”、“咚!”三声炮响,三路渤海大军浩浩荡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