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李武玄船长那天把“美人鱼”卖给了渤海国大钦茂国王,感到这个“鱼”抓的比较值得,一下就买了二百万,他这一辈没见过子也见过这么多钱。他看来,渤海国的钱最好赚,首先,说明这有钱,国库富裕;此次,这的国王大方,不把钱放在眼里。当让取钱时,他亲自与卢泰瑜统领去取钱,在取钱的路上,统领问他:“这么多钱,你干什么用?”
船长回答道:“这笔钱,用在新罗国与渤海国的两国通商贸易,加强两国文化交流,如果能实现渤海国贞孝公主与新罗国太子李成熙联姻,有利于两国交流。”
卢统领说:“贞孝公主是刚从民间找回来的,她什么也不认只,只认钱?什么两国联姻、什么通商贸易、文化交流,她一概不知道。所以,这事不好办?”
李武玄船长笑着说:“只要她认钱就这事情就好办,咱们这不是有的是钱吗?”
“这点钱只怕她看不上”,卢泰瑜说道:“贞孝公主的胃口可大着呢。”
“她的胃口越大越好”,李船长说道:“她的胃口越大,说明两国联姻的事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怕就怕她什么都无所求?”只要你在渤海国内部掌握好贞孝公主的东西,她的需求,处成两国联姻,我包你有的是钱,怎么样?
卢泰瑜说:“这钱是好东西,我家里很穷,如果有了钱,我父母就好好度过后半生,我也可以回家取个媳妇好好过日子?可惜呀,就是缺钱哪?”
李船长微笑着说:“钱有你的,我先给你五十万两,你先用着,这只是一半,联姻的事成之后,再给你五十万两。”他看了看统领的表情,这个价位看来他是可以接受的。船长继续说:“这一百万两,是我代表新罗国太子李成熙给贞孝公主的定亲的胭脂钱,另有四百万两的彩礼钱。你看如何?”
卢统领说道:“没想到,能给贞孝公主这么多钱?我想这回她应该满意了?”
“这五十万两吗?”船长想了想说:“一部分给哪些人的劳务费和我的回国费用,只要我回国见到李成熙太子,就有的是钱了”。心想:如果见了李成熙太子,处成这桩婚事,何止是几百万,而是上千万,甚至几千万……。
卢泰瑜统领说道:“这笔买卖值得,我干了。但是,我们俩说的话不能透露出去,否则我死无葬身之地”。
“只要你死心塌地地给我干,包你升官发财”。船长说:“我明天起航回国,把联姻之禀报太子李成熙……。”
“好!我等你的好消息。”
李武玄船长走了以后,卢泰瑜来到益寿宫,把情况禀报与大钦茂国王,国王说:“好!这件事办的漂亮,这五十万赏。那一百万给贞孝的俸禄,这么多年,她没拿渤海国一闻钱……。”国王由说:“你想办法把这些情况转告贞孝,好让她有所准备?”
李武玄船长回到新罗国,把渤海国贞孝公主的长相原原本本地说了一边,但“美人鱼”的是没说,他也觉得用女人假扮“美人鱼”到处表演骗钱,最后还给买了,实在不光彩。他说:“这个渤海国贞孝公主,身材苗条,容貌出众,可以说是绝代佳人……。听说:她的双胞胎姊妹跟她长得一模一样,在与日本国阳成皇太子联姻时遇到龙卷风,不幸身亡。”
新罗国李成熙太子问:“这个渤海国贞孝公主真的这么漂亮?”这个太子是个色情狂,国内美女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如此美貌的女子他怎么能放过呢?
李船长说道:“渤海国贞孝公主可以说是天下无双、真乃是绝代佳人。不然,她的双胞胎姊妹怎么能迷倒日本国阳成皇太子?”
太子问道:“这件事情有多少胜算?”
“那就看您肯不肯出钱?”他看了看太子,看他的表情船长认为“有门”,于是继续说:“这个公主特别贪财,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她特别喜欢‘钱’”。
“你的意思:只要多给钱,就能……。”李成熙太子猜想着说:“只要她喜欢钱,就好办……。给她多少钱可以?”太子想了想又说:“一千两?够不够?两千两把……。”
船长见差不多了,说道:“两千两足够了,好!您就在家等着吧。只要有了这比钱,我一定会把她给您接回来。”李船长心想: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钱还有办不成的事情。他又问太子:“此事要不要和国王陛下打声招呼?”
李成熙太子说道:“不用,国王已经病入膏肓,神志不清了,他已经上不了朝了,所以不用跟他说了,我自己的事情我说了算。不过,动用这么多钱,还是在朝廷上打声招呼……。明天早朝,你把此事提一提,我估计也没人敢反对?你说成是:应渤海国国王之邀才联姻的。你再说说联姻之后的好处,通过新罗国与渤海国联姻,加强两国来王,学习海东盛世----渤海国国家治理体系,学习渤海国农业发展方法、经验,开展通关贸易。总之,都说联姻后的好处……。”
在新罗国宫廷上,李武玄船长说道:“启禀太子陛下,我受渤海国大钦茂有意贞孝公主与太子陛下联姻,不知太子意下如何?”
外务大臣金壁辉问道:“这个贞孝公主人品、长相如何,你见没见过,能不能配得上‘太子妃’或将来的‘国母’?”
“贞孝公主的人品没有问题,她代表这渤海国的国家意识,是国家意识形态在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她的长相,不仅是渤海国的美女,可以称得上‘绝代佳人’”。
太子李成熙假惺惺地说:“李武玄爱卿,长相不重要。不知道联姻后会给新罗国带来什么发展机会、机遇?”
“有海东盛世之称的渤海国采用唐朝执政理念,农业、手工业十分发达。”李武玄看了看文武百官按太子教的说:“如果,两国联姻之后的好处,通过新罗国与渤海国联姻,加强两国来王,学习海东盛世----渤海国国家治理体系,学习渤海国农业发展方法、经验,开展通关贸易……。总之,我个人认为两国联姻会给新罗的发展带来无限商机。”
金壁辉又问道:“李武玄大人说的天花乱坠,不知道是否能实现?或者说,实现联姻我们的财力能否支付的起,大家都知道:我们新罗是个小国,与渤海国无法相比。如果,实现你所说的目标,不知道需要多少财力?”
“金壁辉大人,您提的问题,不应该是个问题?”李武玄采用反问行式:“您认为选一个十全十美的太子妃或者说‘国母’,你认为花销多少钱比较……?”
李成熙太子听不下去了:“不必再说了,只要两国联姻能给我国带来商机就可以,就按李爱卿计划的去办吧?”见太子如此说话,想发表看法的大臣也就不知声了。
“既然如此”,李武玄说道:“请太子陛下,给我写一道给渤海国大钦茂的国书……”。
太子李成熙:“好!李武玄大人,两国联姻由你全权处理。金壁辉大人?你与李大人一同前往渤海国,两国文化交流和两国贸易通商之事由你全权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