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交战三日后,金军败退西南的黄牛堡,又遇大风雨雹,被迫退走。
东路金军攻打箭笞关(今陕西千阳南),吴玠在击败西路金军以后,又派兵驰援箭笞关击败东路金军,致使金军未达到合攻和尚原的目的。
吴玠以功升陕西诸路都统制。
吴玠打了胜仗,按说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是偏偏又发生了一个血腥的内耗事件。
曲端因为和张浚意见不合,且挑衅张浚的权威,因而被罢黜。
富平之战后,张浚心生悔意,觉得王庶和曲端的谏言合理,想要再次启用这两位大爷。
绍兴元年正月,曲端被任命为荣州刺史,提举江州太平观,迁徙到阆州。
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错,曲端是不错,但是张浚搞不定。
在将宣抚司从兴州移到阆州后,张浚就准备恢复曲端的职位。
就地理位置来说,王庶较近,首先赶到了阆州。
王庶陈述了安抚陕西保障四川的策略,大意是:收集熙河、秦凤的兵马,扼守关中、陇右,以作下一步攻金的打算。
张浚这货,吹牛逼还可以,论计策谋略,纯粹是扯淡,好坏话根本分不清。而且这老东西因为能喷,所以更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哪怕是错误的观点。
口才真的是有用的,真的能把错的说成对的,真能把姚明说成是两个武大郎叠加的,而且别人还没有办法,因为你说不过他。
王庶见张浚这厮油盐不进,是不可能靠谱了,打仗这种事都能被他当节过,这事没法弄了,回家为母亲守三年丧,张浚不允,授于参议官令他在帐下听用。
王庶虽和张浚意见不同,但性质和曲端完全不同,他并没有讥讽张浚,更重要的是,王庶没有太多的敌人。
曲端的事情就麻烦了,他的敌人太多了,防不胜防,谁都有可能在曲端的头上拉上一泡。
第一个跳出来要弄死曲端的,就是吴玠。
吴玠算是南宋首屈一指的战将了,但在这件事上,他横插了一杠子,对张浚说:您和曲端赌的是脑袋,这事大家可都看见的。如果曲端真来问您要脑袋,您是不是真就把脑袋给他?
张浚并非忘记两人的赌约,他觉得这事过去就过去了,所谓: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曲端要是明白人,也不会提这事。
吴玠的话,不得不让张浚思之再三,曲端的脾气他是早有耳闻,而且还亲自见识了。
如果我对他好,他一定会忍不住想欺负我的。
想当年,曲端还想把上司王庶给干掉,就算曲端平时不提,不代表以后两人意见相左之时,曲端不会把这件事拿出来说。
思前想后,张浚放弃了曲端。
曲端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你不使用也不行,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员猛将,你闲置他肯定会引来不满。
这简直是一件有毒的暗器,伤人是没话说,但是你自己带在身上,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一不注意,就插自己屁股上了……
就在张浚尴尬的时候,王庶的一句话,让张浚彻底的要弄死曲端了,而且是理由非常的充分。
王庶对张浚说:曲端有反叛之心,曾经写过‘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江上泛渔舟。’的诗句指责皇帝。
有人说文字狱始于明朝,登峰造极于清朝,其实在宋朝就有了。不过话回来,曲端的个性注定是要挨整的,要求的太多,贡献的太少……
七月十六,曲端被下入恭州监狱。
张浚和吴阶派康随审问曲端。
康随是谁?是吴阶的部将。
让部将来审理主将,难道张浚和吴阶要放曲端一马?
当然不是了,他们是为了搞死曲端。
康随和吴玠一样,虽是曲端的部下,但和曲端不和。
曲端一见康随,就知道自己完蛋了,只有死路可走了。
曲端一声无牵无挂,死在多的人,也不放在心上,但对自己的战马很有感情,战马名叫“铁象”,是一匹“日驰四百里”的宝马。
曲端曾仰天长叹说,“我死不足惜,铁象可惜!”
这话多半还是为自己可惜吧。
在下以为曲端死不足惜,以他的所作所为,被判为死罪,并不在清理以外,但曲端的死法,却让人不寒而栗。
康随是个阴毒之人,他把曲端关在铁笼之中,强行烧酒,用蜡封住口鼻,锁上手脚,然后用烈火烤炙。
酒的燃点很低,皮肉未焦,而五脏俱焚。
杀人不过头点地,何必呢?
去世的这一年,曲端仅四十一岁。
曲端的名气在外,关陇乡人得知曲端被害,“莫不惜之”。
在他下狱的时候,“蜀人多上书为端讼冤”。
遇难之后,“远近士民,闻端之死,无不怅恨,有数日食不能下者”。
“陕西军士,皆流涕怅恨,有叛去者”。
“陕西士大夫莫不惜之”。
后来,张浚失势,曲端得平反昭雪,被追认为宣州观察使,谥“壮愍”。
《曲端传》里说:曲端有谋略,若能让其尽展才能,前程不可限度。但刚愎自用,恃才傲物,是其遭受灾祸的原因。
在下则认为,曲端当不起这么好的名声,他佣兵自重,以保全实力为上策,很少派兵出战,并四处招揽盗贼,先是坐视王庶全军覆没,后再眼睁睁看着李彦仙兵:败身死,最后连部将吴阶的求援,都能坐视不理……
曲端有领兵的才能,但是他的手下刘琦,吴玠等人却很看不起他。
曲端被贬官时,部将有人为他鸣不平吗?
话说回来了,保存势力也好,扩充实力也好,曲端都走的太远了,早已忘记了来时的目的,他忽略了抗金的大义。
《四朝国史》有一段很精彩论述:“曲端之死,时论或以为冤,然观其狠愎自用,轻视其上,纵使得志,终亦难御,况动违节制,夫何功之可言乎?”
曲端死了,川陕抗金大业没就此倒下,因为吴玠更胜一筹。
十月,撒离喝攻下庆阳,慕洧献出环州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