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王万岁!淳王万岁!淳王万岁!······”一串响亮的口号穿过。
青州城街边种满了高大挺直的柏树,枝繁叶茂地遮蔽着头顶的大太阳,然而阳光还是稀稀落落地洒在地上。
两旁几十个黑靴黑衣的官服汉子压着十来个平民走过。当然,他们现在是刁民了,手上戴着镣铐,脚上也套着链子。
看起来周围的人都挺开心的,看着一众被打得满身伤痕的刁民大喊着口号,光着脚板走过,大家都很兴奋,热闹非凡地吆喝起来。
中午的太阳很是毒辣,初破地平线把晨光洒向大地的时候,那是很美的。但是渐渐地,它似乎就没那么美了,一有不顺眼,敢顶着烈日狂傲不屈之物。不用花费多久,就会在阳光下枯萎,晒干直至蒸发。
这似乎叫做莫须有地消失。
村中有个小孩子,叫唐三。穿着不算破烂,但却是孤儿。他时常躲在一个桥底,看到街边人多,就偷偷地去摸些馒头、煎饼。虽然偶尔被抓,但大家知道他的身世,倒也不甚为难,呵斥一番也就罢了。
这日,他刚吃过午饭,不过就是胡乱找来的果子、残饭。突然听到街边一阵躁动,小孩心性,他就跟着大家走过去。只见几十个黑衣门公差正压着十几个人走来,边走,还让那十几个人大叫“淳王万岁!”。
那十几个人中他却是有几个认识的。一个长胡子白脸的小个子就是东园里的教书先生,平时倒也听说过他的坏事。比如某次学生调皮不认真写字,就会被罚站一天;如有敢顶撞辱骂者,更是抽手五十下。只是除此以外,倒也没听说过其他的劣迹。
还有一个似乎就是米街最大一家米店的老板,肥肥的,大肚子圆圆鼓鼓,看起来倒是很滑稽。
其余还有东方饭馆的一个小二,曾经给唐三送过几次饭水。
唐三看着几个认识的人走过,听着身边的议论,似乎是因为参与了某件反对淳王的事件。
午后,一众黑衣人终于把反贼们压回了大牢,听候问斩。
唐三想找个人问问他们到底是犯了何事,起码那个小二在他的眼里不是坏人。能给我饭吃的怎么能够是坏人呢?
唐三今年九岁了,名字是自己六岁的时候取的。之前有个老乞丐一直养着他,听说连老乞丐也不知道他的父母是何人,然后老乞丐在去年死掉了。
那时还是冬天,两人都喜欢睡懒觉,唐三睡了两天,肚子实在饿得不行,于是就出去找吃的。
直到第四天,他发现老乞丐还在睡,心里不禁很是佩服,觉得他真是太能睡了。
后来老乞丐就没有再醒。
唐三,从此就一个人。
他先在河边撒了泡尿,看到一群小鱼苗闻声游了过来,他就用手上的木棍一把打下去。水花连带着尿液溅起漂亮的水花,但鱼儿却没有打到。但他颇以此为喜,笑嘻嘻地走开了。
路过东园的时候,他偷偷溜了进去,想看看那个长胡子是犯了什么事。
听到一间小房子里面正在讲忠学篇,一个肥头肥脑的先生正在写着什么,唐三倒是跟着老乞丐认得了几个字。再一看原来写的是:万代忠义。
下面坐着三排二十来个学生,有的七八岁跟自己差不到大小,有的看起来有十来岁的身材了。
先生说道:“今天我们讲忠学,你等可知何为忠?”
看到学生们并没有回答的想法,他接着说:“忠字,一分中,一分心。以中为心,心上为中,是以为忠。那你等可知何为中?”
等了片刻,先生正要开口,突然听到有人轻声说道:“中也,穿心之剑。”其声虽轻,但却破风穿墙,清清楚楚地穿入了每个人的耳里,犹胜当面所言。
唐三却比屋里众人听得更清,他知道定是身后有人,于是一回头,却空空无人。再左右顾盼,头上屋顶也瞅了一番,既不见人影,也未闻脚步声。
这时那教书先生却走了出来,看到门外一个小乞丐半蹲着,还道刚才那话由此口出,不禁火冒三丈道:“你这小乞丐,方才那狂言可是你说的?”
唐三看着他似要吃人的面孔,微微一惊,再不打话,转身就要跑。
那先生虽长了一身肥肉,但脚步却是比八九岁的小孩要快。只追出几步便一手拿住了唐三的后领,把他提了回来。
一众学生看到先生抓了个小乞丐,一个肥大,一个瘦小,都不禁大笑起来。
唐三最是怕被人笑,心中一气,双腿用尽吃奶的力气挣扎起来。“唰”一声,他那件本已旧得不像话的衣服,就被大手扯得烂开,从头至尾都开了光。
先生嘿地一声,一拳把唐三撵倒在地上。
唐三爬了起来,双手紧紧拉着破衣,全身气得发红,双眼滴出水来,口中不停地喘气,像一只被套住的野狼。
先生先是怯了,只道:“滚吧,我也不跟你这小孩一般见识,只是以后不要胡乱说话,可晓得?”
一滴泪珠终究还是落到了地面的沙地上,唐三一言不发,突然一头冲向那先生。
只听得啵的一声,接着一句叫骂:“去你妈的!”唐三嘭地又摔到了一边。
一众学生哎哟一声,接着又大笑起来。
唐三这次跌得不轻,加之正是气急,心脉一紧,竟自昏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