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在说话或是读报时,不是发音不对就是读错字,因为都是草根人物,也就无关大碍,一笑了之。这汉字也实在浩如烟海,蔚为大观,庞杂得很,难认得很;既是读书读到汉语言博士学位,也未必敢说大话,说自己汉字已认得八九不离十了,说不定案头上始终备着一本字典、词典乃至辞海呢?有些词语看着就是熟悉,但一不小心就会出错。我记得上学的时候,有人给教了一个窍门,说是“认字不认字,先认半个字”,然而实践证明却是对的时候少,错的时候多。譬如“踌躇”和“酝酿”之类的词语,如果按上述“窍门”生搬硬套,显然会闹出笑话。往往听别人硬是把“参差不齐”读成“参(can)差(cha)不齐”,将“忧心忡忡”念作“忧心忡(zhong)忡(zhong)”;或是最为常见的把“这个问题比较棘手”,总是说成“这个问题比较棘(la)手。”都一再印证汉字的复杂程度。古人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纳出了六种,将汉字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史称六书。足见其学问的博大精深,没有相当毅力,就难以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如果仅仅是看书读报,发音不准抑或读错字,别人都会一笑了之。倘若大庭广众之下,高声念错一个人的姓名,就多少有点尴尬,甚至个别时候会让彼此双方都下不来台。姓名对一个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其中还蕴涵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平时和一个陌生人见面,我们一般都会这样来打招呼:“您贵姓?”足见姓名的重要。现在姓名学成为一种时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就如同把头上的帽子看得很贵重,人们拿自己的姓名也很是当一回事来对待。所以当自己的名字一旦被别人读错的时候,即使再有涵养,心里也不会痛快。
我就想起很早以前听过的一个相声,说是一个叫单国瑞的病人去医院就诊,被医生当成了“单口喘”,叫了半天也没人答应,最后当那个病人好不容易弄明白是在叫自己时,就啼笑皆非、叫苦连天了。我分析来分析去,就觉得那个医生之所以把单国瑞念成“单口喘”,至少有三个理由:首先,医生不知道“单”这个字是个多音字,作为姓氏讲的时候,不再读作单(dan)而是读作单单(shan);其次,“国”字肯定是去掉了口里的那个“玉”,写成了简化字,而医生又恰恰不识简化字;再则,就是“瑞”字写得太潦草了,医生眼花没有看清楚,顺口读成了“喘”字。
由此可见,凡事不能凭经验办事。还是拿人的姓氏来讲,有些姓氏看似很简单,不仅笔画少,而且时常就挂在嘴边,但关键时候照出你的洋相。随便举几个普普通通的例子:就说“查”“解”“仇”“仉”“仝”这几个姓氏吧,如果不是身边有人姓这些个姓,猛一碰上,说不准张口就会读错。如果是平常私下里也就无所谓了,可偏偏是在众目睽睽的会场上,这就让人非常狼狈,因为熟悉的人都看着你,而你又无法纠正。不一定打这以后,人家还会将错就错,以讹传讹,让你无辜平添一个绰号,从而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于是被读错名字的人脸上表情就非常复杂,红一下白一下,甚至恨不能脚底下有一条缝隙钻进去。想想看,好不容易获得一个荣誉,有了上台受表彰的机会,如果是一位女士,事先难免精心梳妆打扮一番,可偏巧突然被人读错了姓名,仿佛吞吃一只苍蝇,心里疙疙瘩瘩的,来时的好心情,顿时无影无踪。
这种情况尤以岁末年初时居多,因为总结和表彰大抵都在此时进行。既然要表彰,就会有人宣读表彰决定,而表彰决定上肯定又是一长串受表彰人的名单。如果是常见的姓名还好说,问题是一般和特殊往往是形影不离的一对孪生兄弟,那名单中就恰好有几个姓或是名让人模棱两可、正误难辨。念得正起劲突然卡了壳,会场愈加鸦雀无声,急忙向两边求救,也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不置可否。怎么办,只好跟着感觉走,照自己的那点水平继续宣读,可我们的那点水平远远不能应付自如啊,所以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
宣读决定的人如果事先认认真真过上一遍,或者会前临阵磨枪把字典翻上一翻,也许会避免卡壳和读错的尴尬。由此我就联想到我们平时工作和学习,多的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少的是由表及里、学深吃透。说是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却很难深入下去,即使偶尔下去了,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做做样子而已。这种事虽说看似平常,负面影响却不小,最终损害的是政府的形象。毛泽东同志曾经告诫我们: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而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就让我们以此共勉,多一点认真,少一些那种司空见惯的尴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