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48200000008

第8章 导论(4)

1.3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研究方法

唯物史观和辩证分析方法。研究农村土地制度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应该是我们在研究问题时应该遵守的指导方针。具体到本文中,制度本身是历史过程中根据生产、生活、生存特殊条件所孕育出来的社会规则规范,对农村土地制度的分析,必须放到具体的社会宏观背景中进行研究才能够给以正确的定位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制度变迁必然要考虑时间因素,这就要求运用历史的分析法。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分析工具。本文研究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问题,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将理论分析与土地制度历史变迁分析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系统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制度是作为前提条件规定了经济运行与社会交互关系的特征的,制度不是僵化的、静止的,之所以制度的进化是渐进式的,其原因是制度包含了一整套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局部的进化不可能在丝毫不动摇整体性质的条件下进行,只有整体性的协调或改善方能满足某一方面要求改善的目的,整体与局部的互动是制度变迁或进化的必备条件。同时,本文试图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过程进行考察与分析,既然是对一个制度变迁过程的分析,自然离不开对制度变迁历史轨迹的刻画。但本文并不拘泥于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过程作简单的叙述或者编年史式的描述,而是试图根基于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史探寻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并以此理论框架来解析和展示这一变迁过程的内在机理,从而追求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一致。

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发生了四次绩效迥异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通过比较不同制度的变迁创新的轨迹和绩效,可以揭示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可以发现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和效率。1949年实行土地农民私有制;1953—1957年,在保留农民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农业互助组和初级合作社;1958—1978年,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1979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集体所有,由农户家庭经营,以及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全国农村各地土地制度的适应性创新发展,这些制度演进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以及国家社会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制度变迁的差异、制度形态的差异为比较制度分析方法应用提供了基础。同时,在比较和综合过程中用同一条主线予以牵引——制度变迁主体的权利空间,使得比较和综合工作更加紧密、逻辑更加严密。

1.3.2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础部分,主要是在研究背景基础上提出问题,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梳理和评价本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明确本文研究中的方法、思路、技术路线、可能的创新等,并为下一步研究指明方向。同时,整理了本文将要用到的一些基础理论,特别是提出了运用“产权组合理论”这一新的指导工具去研究分析问题。

第二部分是问题篇,提出了制度变迁临界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制度变迁临界研究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分别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次变迁和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现状进行了新视野、新角度的分析。

第三部分是实证篇,以“小产权房”所蕴涵着重要的制度变迁信息,本文从产权组合、城乡互动、制度锁定、路径依赖、制度引擎等五个方面就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临界问题作了实证性研究,明确了当前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已经处在制度变迁的临界点上了。

第四部分是启示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历史分析,研究了土地的“所有占有,二元并重”模式;通过趋势分析,研究了中国土地的“国家所有,动态分治”模式;通过趋势分析,研究了中国农村土地“国家所有,农户占有”模式。总之,通过土地→中国土地→中国农村土地,渐进地研究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模式构建。

1.3.3技术路线

本文首先提出了制度变迁临界这一贯穿全文的新的分析思路和研究重点,运用制度变迁临界指标体系分别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次变迁和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现状进行了全新的分析;进而为得出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已经处在制度变迁的临界点上这一结论,笔者就“小产权房”问题从多个方面作了全方位的实证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渐进地研究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模式构建。

1.4预期结果和意义

本文以“制度变迁临界”为主线,用“临界”的崭新视角系统考察和分析了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历程和现有农村土地制度现状,全面分析了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临界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土地→中国土地→中国农村土地的研究脉络,给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新模式的构建建议。

第一,提出了“制度变迁临界”这一崭新的课题,构建了制度变迁临界研究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和现状,为我国土地制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拓展了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工具。

第二,用“临界”的思维,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小产权房”问题,明确了当前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已经处在制度变迁的临界点的现状,弥补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创新中的研究空白。

第三,构建了三大土地制度模式,创新了用“权利空间图”定性研究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方法,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当然,限于个人的学术造诣水平,由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手头所掌握的有关资料的制约和限制,本文的研究难免存在这样和那样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首先,由于所研究的题目跨度较大,特别是“制度变迁临界”是一崭新的课题,研究不够深入,分析尚显浅陋;其次,由于自身法律知识的不足,在构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新模式时,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具有明显的不足。这些缺陷和不足正是我今后工作和研究中所努力的方向。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姚洋.自由、公正和制度变迁[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184—186.

[2]王小映.土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承包权物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0,(1):46—52.

[3]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81.

[4]文贯中.让土地制度更有效率[J].农业经济导刊,2002,(7):91—94.

[5]吴玲.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2005.

[6]林毅夫.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7]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3.

[8]周其仁.湄潭:一个传统农区的土地制度变迁[A].见:文贯中.中国当代土地制度论文集[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37.

[9]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A].见: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党国英.论农村集体产权[J].中国农村观察,1998,(4):3—11,24.

[11]米切尔·卡特,米切尔·罗斯,格申·费达.土地制度与农业绩效[A].见: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课题组编著.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70—188.

[12]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5—17.

[13]姚洋.自由、公正和制度变迁[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176—177.

[14]谭秋成.集体农业解体和土地所有权重建:中国与中东欧的比较[J].中国农村观察,2001,(3):2—12,80.

[15]刘守英.中国农地集体所有制的结构与变迁[A].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R],1999,174号.

[16]曲福田等.中国土地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119—134.

[17]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l15.

[18]王小映.土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承包权物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0,(1):46—52.

[19]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45—46.

[20]J·B·巴雷尔.中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A].见:张红宇,陈良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135.

[21]邓大才.效率与公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轨迹与思路[J].理论建设,2000,(3):35—41.

[22]冯继康,何芳.中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现实反思与制度创新[J].齐鲁学刊,2000,(6):79—83.

[23]文贯中.中国当代土地制度论文集[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16,127—143.

[24]刘守英.制度理论与中国现行农地制度[A].见:陈昕.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95.

[25]孔径源.中国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及其影响[A].见:陈昕.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95.

[26]陈剑波.人民公社的产权制度——对排它性受到严格限制的产权体系所进行的制度分析[J].经济研究,1994,(7):47—53.

[27]罗伊·普罗斯特曼等.法制化是中国农村土地权利保障的根本出路.1998,未公开发表稿;中国农地的规模经营:政策适当吗,RDI对外援助与发展政策报告第90号;李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地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经济,1995,(3):38—44;河南省执行30年不变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实地调查结果.1998年,未公开发表稿.

[28]德·希·帕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132.

[29]邹至庄.中国经济[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40.

[30]党国英.论农村集体产权[J].中国农村观察,1998,(4):3—11,24.

[31]高富平.物权法原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高富平.土地使用权客体论——我国不动产物权制度设计的基本设想[J].法学,2001,(11),44—51;高富平.土地使用权和用益物权——我国不动产物权体系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2]崔建远.我国物权法应选取的结构原则[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3):24—32;史浩明.用益物权制度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1996,(6):81—87;杨振山,王萍.我国应制定以用益物权为核心的物权法[J].民商法学,2001,(10).

[33]张德元.实行土地国有化赋予农民永佃权[EB/OL].中国农村研究(http://www.ccrs.org.cn),2003:12—5.

[34]1987年由农业部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乡村发展研究所经济增长课题组提出;陈东琪:新土地所有制[M].北京:重庆出版社,1989;沈延生.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EB/OL].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crs.org.cn.

[35]李成贵.国家干预下的农地有限私有化[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0,(3).

[36]沈延生.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EB/OL].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crs.org.cn.

[37]曲福田等.中国土地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119—134.

[38]刘燕萍,程烨,王军.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构建思路[J].中国土地科学,1998,(4):12—15;周建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建立耕地保护机制[J].中国土地科学,1998,(4):16—18.

同类推荐
  • 资本国际化运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

    资本国际化运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

    90年代以来,世界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中国的经济改革也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中国经济在迅猛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而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是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以促进国有经济新的腾飞,这是摆在包括经济理论界在内的各界人士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理论的不断探索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使人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搞好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必须走资本运营之路。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普遍而有效的做法,因而也是搞好我国国有企业与国有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
  • 中心城市营销

    中心城市营销

    本书通过对宁夏沿黄河城市群的分析,以战略营销的角度对宁夏沿黄河城市群今后的战略规划、城市定位、形象品牌推广等发展重点指明了方向,对城市营销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梳理,提出了城市合作营销的思路和城市营销的管理框架。
  •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探寻国家与资本、政府与商人阶层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寻找出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作者的写作表明,在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政府与工商阶层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期。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达两千多年的国企业史,归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在本书中,以上问题有的已找到了答案,有的则还在大雾中徘徊。
  • 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包括了关于“封建主义”与“现代化”、中国(近)现代化:在封建羁绊中步履维艰、封建制度的覆灭和现代化的起飞、封建主义:新时期现代化的沉重包袱、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等。
  • 人文旅游(第3辑)

    人文旅游(第3辑)

    休闲与人的生活品质、生存境界内在相关,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所谓休闲,就是人的自在生命及其自由体验状态,自在、自由、自得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其最基本的规范,人生境界的休闲与社会状态的和谐内在相关。休闲文化即是人的休闲体验、休闲活动、休闲境界,社会的休闲方式、休闲状态、休闲理念所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现象。就广义的层面而言,休闲文化可以涵盖休闲理论和休闲学科;就狭义的层面而言,休闲文化的涵义侧重于社会的、现象的领域,休闲理论侧重于意识的、思辨的领域,休闲学科则侧重于规范的、系统的教育领域。
热门推荐
  • 神武战尊

    神武战尊

    圣域第一强者惨遭毒手,不幸陨落,重生五百年之后。得绝世功法,练无上神功,开启一段逆天修炼之路。一拳灭霸主,一念裂苍穹。洪荒霸体,以我为主;九天十地,以我为尊!
  • 埃辛魔灵卫

    埃辛魔灵卫

    为了一句儿时的誓言,雷痕与众位魔灵卫不顾生死安危,大战邪魔师。然而邪魔师的内部矛盾重重,一场惊天阴谋正悄然发生着......
  • 迷橙

    迷橙

    “倾城,你是我的,只能是我的,谁也不许碰!”唐敬盯着倾城的双眼,霸道地宣布他的主权……
  • 天界的阴阳女孩

    天界的阴阳女孩

    本娃是第一次写校园和言情,如有对不住的地方就请多多包涵。本娃喜欢写魔幻,这一次尝试写校园。如有建议请提出。
  • 婚久终成宠

    婚久终成宠

    除了领证时的惊鸿一瞥,四年来,乔芷没有见过她名正言顺的丈夫一面。她嫁他是无可奈何,他娶她也是权宜之计,不见,倒是也乐的自在。四年后,他走出军营,回归家庭,乔芷的婚后生活正式开始了。从陌生到熟悉从不爱到深爱,婚久终成宠。
  • 妃倾城非倾城

    妃倾城非倾城

    她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女子,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女子,她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薄情人,也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可怜人,嬉笑怒骂看尽繁华,最后何处是归路?
  • 首席盛宠,逃妻休想逃

    首席盛宠,逃妻休想逃

    初见,她一身男装,摸着小胡子忧伤地摸着面前的妹子脸:“宝贝,你不爱我了吗?”再逼婚,她却给他安排别的女人在一起,然而却被吃干抹净一点不留。情深意浓,可身份却被暴露,恩怨情仇,他亲手将她送上法庭,并丢下一句永远不再相见……可三年后,这人却日日出现在自己的家门口,手捧鲜花百般纠缠。“凌禹昊,你是精分吗?快放手!”“休想!”手下霸道缠上腰肢:“先试试你说的在上才能放手!”一夜缠绵,洛天怡扶着自己的腰愤怒控诉:“不是说试完了就放手吗?”“可我没说试一次就放手!”他邪肆一笑:“在我这里,必须试一辈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全面战争

    网游之全面战争

    叶青一朝重生回到了五年之前,这个时候正是跨世纪游戏《创世》开服之时,而携带五年记忆的叶青会绽放出怎样的火花?然而,这一切的套路好像不太对头,为什么会有公主?叶青又啥时候成了预备驸马?天级建村令啥时候又这么不值钱了啊?啥时候游戏里也有金手指了?这一切的一切,让叶青不确定自己还是不是在玩游戏,背靠大汉朝廷,又身带金手指,这无敌的开局又会让叶青绽放出什么样的光彩呢?敬请期待!求收藏,求推荐!
  • 重生之暗夜风华

    重生之暗夜风华

    一个雨夜,冷嫣然在雷闪中重生,一个噬情决使她变了模样,不断杀戮,一点一点变得强大。她说过要让所有欺凌过她生母和她的人,命丧于她的刃下,血债血偿。他,鬼界之主,傲绗,原是鬼界上一任帝皇的三儿子,因为惊人的天赋和帝皇的偏爱,登上了帝位。在冷嫣然重生之后,他们两个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然儿,我许你一方城池,就一定会护你一世常乐。以后的路上,我会陪伴你;复仇的路上,我会保护你!因为,我眼中只有你,我不容得你受一点伤害!”(新手新文,请多多关注,谢谢!)
  • 少年游乐山

    少年游乐山

    该作品讲述的是隋唐时期,在暗潮涌动、诸侯纷争的历史条件下,以一个流落江湖却率直随性、快意恩仇的女子为代表的少年豪侠扶危济困、解救苍生的壮志义举。该作品中的诗词歌赋、对联骈文均是作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