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47900000002

第2章 喀什噶尔之书(1)

想象中的大地

1996年7月,我第一次启程前往喀什噶尔时,那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只有想象:遥远、热烈、辽阔,被金色的沙铺满,沙中有古国的遗迹,维吾尔的气质、禀赋、言语、痛苦、欢乐……这一切都沉浸在阳光之中——阳光的气味泛着瓜果熟腐后的酒香。

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我早在1993年就对那片大地进行过想象,我在那年写就的长篇小说《黑白》就是以那里为背景的,小说里的人物就生活在那片沙漠中一个叫“黑白”的王国里,故事也在那里展开。在那部小说中,我已感知了沙的重量和热度。我已用心灵的双脚在我想象中的南疆大地上行走过;或者说它已承载过我小说中的人物、故事和激情;承载过我创作时的欢乐和痛苦。我到那里去,冥冥中早已注定。我只是从想象王国回到现实。

那是我应该去的地方。那里有我用想象和才情创造的王、子民、诗、美女,包括绝望。

我去意坚决地离开,使我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行程变得顺利起来。刚过哈密,兰新铁路就因洪水中断了,直到半月之后才恢复通车。到了乌鲁木齐,南疆的交通也因洪水而中断,不几日,就有可怕的消息传来,说在后沟有20多人被泥石流卷走了。边城处于一种焚烧似的燥热中,我被煎熬着,只想尽早离开。

路还没通我就出发了。半个月没通车,那辆去喀什噶尔的、浑身泥渍的长途客车却没有坐满——大家都还不敢前往。车上坐着21个人,除了我这个汉族人外,其余的全是久困乌鲁木齐的、急迫地要回家乡的维吾尔人。

车是一对剽悍的维吾尔族父子开的,虽然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显示着不要命的架势,但因为路况太差,客车还是跑不起来。这种缓慢的车速使我感觉自己好像坐在一辆中世纪的旧马车上,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且歌且行。客车日夜不停,五天五夜才走完那1500多公里路程——即使路况好的话,当时也要走两天一夜。

我为如此广阔的大地而震撼。荒漠,绿洲,就像绝望与希望一样,交替着闪现,像在预示着什么。

8月的阳光在南疆大地的上空燃烧着,把一切置于它无与伦比的热度中。汽车里一直有一种由阳光味、尘土味、莫合烟味、汗酸味、羊膻味组成的浓烈气息,南疆大地的气息。

在和硕,有个老乡甚至赶上了一头肥硕的绵羊。羊显然是第一次坐车,它一直惊奇地看着车窗外飞掠而过的景色,不时会因为惊诧而发出“咩咩”的叫声。那位老乡也是第一次出远门,他不知道到喀什噶尔的路有多远,所以带了足够的给养——为自己带了半口袋馕、两个五公斤装满了水的塑料壶,还为羊带了两麻袋草料。羊在车上吃草,不时把乌黑发亮的羊粪蛋“乒乒乓乓”撒在车里,当然,还有它排泄的液体。羊干这样的事天经地义,毫无愧色,只是苦了他的主人,羊撒羊粪蛋子,他就要站起来赔上笑脸,说几句表示歉意的话,把羊责怪一番;羊撒一泡尿,他也要站起来鞠个躬,批评羊随地大小便。但羊好像是要有意为难它的主人,拉屎拉尿的频率很高。所以那老乡几乎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得“引咎”一次,这反而弄得我们不好意思了。

他是到喀什噶尔看望他一位生病的亲戚的,这只羊是他送给那亲戚的礼物。最后,这只尊贵无比的羊与我们一起到了喀什噶尔。车里,无疑一直弥漫着越来越浓郁的尿臊味。

油黑的沥青大道被水冲击得残破不堪,但它笔直地向远方延伸着。穿过村庄城镇的地方总有卖新疆饭食的路边店,门口挂着几只已剥皮剖腹的肥羊。店名总让人忍俊不禁,诸如“巴音郭楞888马家清真饭馆”啦,“博格达艾孜拜父子555手抓羊肉馆”啦,“艾提尕尔999沙湾大盘清真家养土鸡店”啦,全是像要显示气势似的店名,让人念起来颇有些奔流直下的味道,让你从店名即可感觉店主的幽默和风趣。

饭馆大多简陋,但特别宽敞,有些可坐二三百人,姑娘们旋风般地招呼客人,倒茶上菜;小伙子们一边歌唱,一边翻动着大铁锅里的抓饭,玩魔术似的把一个大面团拉成均匀的面条……

五天的旅行中,车上始终只有我一个汉族人。我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可以感觉到他们的欢乐。他们一路都在唱歌,使人一点也感觉不到旅途的漫长和艰难。车过阿克苏不久,差点翻了,歌声变成了惊叫,但最后当车只是倾斜着倒在沟边时,歌声又响起来了。

他们的心有时像阳光一样明亮,有时又忧郁得像被阴影遮蔽的月光。但在旅途中,他们是无忧无虑的,胸怀像路边的大地一样宽广,那善良淳朴的品性让人觉得他们刚刚从泥土中诞生。

我沉浸在他们的欢乐中,不知不觉中就到了中亚这座神秘诱人、难以理解的城市。

如今,我每次去喀什噶尔,都保持了第一次见到它时的那种新鲜感,每次都有新的认识和发现,然后在认识和发现中爱它越来越深,像一桩刻骨铭心的爱情。

喀什噶尔总是在阳光下躺着,即使夜晚,也留有阳光的温度。白杨和沙枣以及庄稼以它为核心,向四周绵延开去,直到高山脚下,直到大漠戈壁边缘。褐色的群山顶上覆盖着冰雪,冰雪下面就是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山、公格尔山、公格尔九别峰闪光的山顶照耀着整个喀什噶尔绿洲,冰峰雪岭与黑色的戈壁、金色的沙漠一起,把这块绿洲衬托得像一块翡翠。

很有气魄的广场,拓宽的街道,现代化的楼房,穿梭往来的各式汽车,刚修通不久的铁路,国际机场,代表着喀什噶尔现代的一部分;但它还保持着传统,保存着一些古老的风情和生活方式。它们交织在一起,组成了喀什噶尔五彩的、深具内涵的生活图景。

在这里,百分之九十七是维吾尔人。凡是在这里生活了一些年头的汉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商贩,大多被“维化”了。他们维语说得和汉语一样流利,面食和牛羊肉吃着比大米和猪肉舒服,习惯了用碗或茶杯畅饮,说话直来直去,不再转弯抹角……没有人试图改变这座城市,大家在享受一种很有情趣的土生土长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悠然自得地等待着现代文明的来临。最后,使二者各自呈现在了这座城市中。虽然有一种不协调感,但它仍然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充满浓郁的中亚伊斯兰气息的城市。

这里的人从未拒绝外来文化和异族文明,甚至他们的血缘。喀什的男人身材健壮,相貌英俊,而女人的艳丽是在很久以前就令人惊异的。1868年,俄国探险家乔汗·瓦里汗诺夫到喀什噶尔考察时,这里外国人的人数相当于当地居民的四分之一。他们大多是浩罕人、阿富汗人、犹太人、印度人、鞑靼人,还有英国和俄国的使节;那时,这里就是大探险时代来来往往的探险家的落脚地。

上溯历史,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后,特别是唐、元、清三朝代,喀什噶尔的内地军士、使节和官吏往来不绝,加之丝绸之路南道和中路都必须由此经过,使它成为塔里木地区的门户,再加之战争导致的人种的迁徙,使不同的血缘沿着丝绸古道源源不断地融会于此,最终成为现在的喀什维吾尔人。据文献记载,当年任何信仰伊斯兰教的外国人或内地人都可与当地女子结婚,这使喀什噶尔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混血的城”(诗人沈苇语)。

英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马嘎特尼的夫人凯瑟琳·马嘎特尼是位勇敢的英国女子,她远离英国,随丈夫在这里生活了17年之久。1931年她用细腻温馨的笔调、满怀深情地写出了《一个外交官夫人对喀什噶尔的回忆》。在这本书中,她就说喀什噶尔人“颇具欧洲人特征”;她还说,“人们很难说清喀什噶尔人到底属于什么人种,因为在过去几千年里,由于四面八方的入侵,这里的人种混杂得相当厉害。使他们既具有游牧民族的奔放豪气,又有汉民族的中庸适度,还具有西欧人的风度、南亚人的热情,这一切在他们身上形成了一种少见的贵族气质。”

因为少雨,尘土仍然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这当然也是阳光的赐予。毛驴的叫声会不时在某个街角响起,白须飘然的老汉骑在毛驴背上,悠然地任驴把自己驮到要去的地方。老太太和妇女则坐着毛驴车——就那种平板车——在上面铺一块毡子——和他们的孙子、孙女们半卧在上面,有时一辆毛驴车可奇迹般地坐十多个人,毛驴显得跟一只老鼠样大小。它细碎的步子踩着脖子上的铃铛声,神情卑微而平静。因为车上拉的是女人,驴一般都打扮过,脖子上挂着铃铛,额头上顶着一团大大的缨子,使它看上去像一位打扮过的新娘子,但即使这样,毛驴也从不神气,反而感到羞涩,显得朴素而诚实。

不时也有骑着高头大马的汉子,叼着烟卷,腰上挂着英吉沙刀子,威风得像骑士一般从大街上走过,勒住马缰时,马会“咴咴”嘶鸣。马车更多,车也是平板上铺一块鲜艳的毡子,马却装饰得很是富丽,脖子上挂着闪闪发光的铜铃,红艳的缨子点缀着马的额头。有些马身上还披着图案精美的土耳其织毯,“得得”的马蹄声和铜铃声使你老远就能感觉它的到来。

马车和驴车都可出租,人们称这种车为“马的”或“驴的”,游览喀什噶尔,坐这样的车是再好不过的。

有时也有骆驼迈着尊严的步子,像武士一般,从大街上走过;还有从帕米尔高原赶下来的成百只羊,从街道的另一头涌过来,带着风尘仆仆的味道。车子都停下来,恭候它们通过,人们都远远地看着它们,好像在送一支远征的队伍。

城市的节奏并不匆忙,大街上的男男女女悠然自得,你虽然恍若置身于某个阿拉伯城市,但绝大多数妇女并没有在脸上蒙着黑色的面纱;为显示自己地位优越、生活舒适而不再保持身材的中年妇女们,显得雍容福态;少妇则无法掩饰她们的天然风情,年轻的姑娘有一小部分穿着时髦的正在上海或东南沿海流行的服饰――是的,时尚是个没有办法阻止的东西——但大部分人还穿着用鲜艳的艾德莱丝绸做成的衣裙,梳着十数根黑色小辫,戴着装饰高雅、色彩红润的帽子。你常常会为从自己面前走过的姑娘的美丽而惊讶,而惆怅,但她们已飘然走远。当你大胆地注视她们,她们也会回过头来,用传神而勾魂的眼睛更大胆地看你,直到你垂下眼睑,不得不逃避,她们才以胜利者的姿态,或快乐地笑着跑开,或转过头去,再对你回眸一笑,使你由惆怅而变得忧伤。

还有那我不知道该怎样来描述的世相的色彩。

那是一种飞扬流动的花纹,一种喜气洋洋的铺张,一种宏大的天籁般的交响,一种绚烂的幸福与安然……所有的色彩都集中在了这里,成为从古丝绸之路开通之际就已开始的色彩的沉淀和积累——谁也测不出它丰富的程度。

画驴的黄胄说,“春风捉笔写不尽,七彩古城四季新”。这里的七彩是一个无限延伸的词语。

喀什噶尔巴扎(即集市)载负着这些色彩,把这个民族的物产和情趣展现给你的同时,也让你进入了丝绸之路风情的长旅,进入了一个无所不有的世界。

一到巴扎日,就会有五六万人从四面八方赶到巴扎上。那里也备下了能满足你的一切:四海商货,土特珍品,骏马肥羊,瓜果蛋禽……色彩转化为世相,世相转化为色彩。

仅东门外的农副产品市场就占地110亩,粮油、蔬菜、棉花、鲜果、药材带着泥土的气息,马牛羊骡则带着草原的气息,鱼鳝鹅鸭则带着水池的气息。而夏秋两季,桑葚、樱桃、黄杏、蟠桃、酸梅、石榴、苹果、核桃、香梨、西瓜、葡萄、巴旦木、无花果、甜瓜等纷纷上市,它们带着或紫黑、或金黄、或红艳、或青绿的色彩,点缀着每个人的视野和胃口,也让果香弥漫了整个城市。

艾提尕尔巴扎在历史上由来自安集延的乌兹别克人经营。这里多为精美的手工艺品,有曲曼花帽、英吉沙小刀、镶有金银铜条的衣箱,有富有民族特色的项链、戒指、手镯,还有各种民族乐器,色彩绚烂,琳琅斑斓。

位于艾提尕尔广场左侧的安江市场,是一条不深的巷子,却密集着600余个摊位,经营着尼绒、丝绸和其他布匹以及毛毯、鞋袜、珠宝、首饰等数百种商品……

我不得不说,这是我所到达的最富有人间气息的地方,而最为珍贵的是,它还带着丝路凿空之时的气息,带着那种远古的味道。

这就是我最初印象的喀什喀尔。的确,我一到这座城市,就被迷住了。我暗暗庆幸命运让我来到了这里,来到了与我想象如此相符的地方。走了那么远的路,没有白走;它让我这个一无所有的人,一夜间拥有了一个可以与外界区别开来的王国,拥有了一个独特的世界。

弥漫的香妃

“香妃……”

我已一次次在心中默默地呼唤过她,像呼唤我的情人。

她是作为一位由香气幻化而成的精灵存在于我心中的。这香气飘荡在爱她的人的心间,不会消散。这香气也弥漫在皇城和她的故乡。在皇城,她有香消玉殒的时候,而在故乡,这香气永存。在皇城,她叫容妃,在故乡她叫“香姑娘”,维吾尔语称伊帕尔汗。在异乡,别人已将她遗忘,只是偶尔翻阅陈年的史籍时,才会记起有这样一个来自边地的女子,只有故乡的人让她时时刻刻活在心中。

有人说,在月色清朗、只有微风的静夜,你会在喀什噶尔数十公里的范围内,闻到她的香气。至于香味则有各种说法,有人说是兰花的香气,有人说是麦花的香气,还有人说是栀子花的香气;有一个老人甚至一本正经地告诉我是刚下来的雪花的香气……

在人们的心中,她的香气就是青春和美的气息。她就是人们记忆中一个代表着青春和美的边地女子。

同类推荐
  • 在世界遗忘你之前

    在世界遗忘你之前

    本书是青年导演杨树鹏创作的故事集,杨树鹏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写作者,他惯于用虚构的时空背景的来表达现实中情景、情绪,擅长利用电影分镜头脚本的手法讲故事,他笔下的故事有很强的画面感。
  • 知青草屋

    知青草屋

    散文集《知青草屋》,述说着作者下乡当知青时的所遇、所感、所悟。集子中的人、景、事愰然已距今四十几年了,虽某些章节根据需要做了一定艺术处理,但并不影响那代人曾经五彩缤纷的记忆。唯那人、那景、那事仍风和日丽,郁郁葱葱。
  • 做证的石头

    做证的石头

    新锐作家余显斌的《作证的石头》,所讲述的故事,总是波云诡异的,如云,罩着山尖;如雾,缭绕不散;如时间的叹息,在文字的夹缝中,悠悠传出。读他的故事,是一种想象,一种发现,一种热血沸腾的参入。在故事叙述中,经常,作者会骑着一匹想象的马,纵横驰骋。希望读者能在这本书的阅读,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天宇,俯视苍生,关注生活。本书收录的故事,内容广博,人物众多。其中人物有官场之人,平民百姓,富商老板;涉及内容,包括贪污受贿,尔虞我诈,还有人性的真善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详略得当,层次分明,使读者在故事欣赏的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精神的升华。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J.H.Moore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 夏丏尊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夏丏尊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异变纪元之霸者天下

    异变纪元之霸者天下

    异世时期,由于远古大陆的终结,整个大陆成为了虚无。这时候世界本源法则开始重新排序从而诞生新的纪元,可是就在排序的时候异像突变,世界本源法则居然化成实体凝聚在这大陆上诞生了这个纪元开始最重要的产物——能量果实。而我们这一个纪元名为混沌。混沌时期,大陆分为了三陆一海,分别被后世之人取名为,天王大陆,光明大陆,黑暗之森,乱世法海。而我们的主角就诞生在了天王大陆之上。段晨的强者之路注定会不平凡,看他如何横扫乾坤,震荡四方,霸绝天下。群号:194115412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 暴走吧英雄联盟

    暴走吧英雄联盟

    看着大神直播带女神,盛泽西表示不服,怎么办?吊打呗!什么,双排的好基友竟是大美女,看小西西一改屌丝气质,化作男神征服她!“待我吊打全世界,随意带你上王者!”盛泽西童鞋,就像伟大的毛主席一统天朝那样,征服整个召唤师峡谷吧!
  • 古代地理与农学

    古代地理与农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夏小聂爱上陆晓薛了

    夏小聂爱上陆晓薛了

    他初见她,她闭着眼睛靠在椅背上,手指轻敲,她初见他,他说小姐请让一下我座位在里面。再见他,他穿着花色短裤,露着六块儿腹肌,在阳光灿烂的远处双手插兜儿一副流氓样儿。再见她,她一身粉嫩的公主装,对着自己吹口哨儿。两个甚至连认识都谈不上的人,就在这个陌生的旅游胜地的人群当中,相互“凝望”。有时候爱情就是在不经意间,一眼成万年,瞬间成永恒。
  • 高达之晴空曲

    高达之晴空曲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必要的,世界的发展是靠每个人的运作。身为这个世界中渺小一个的他能否实现他的愿望?怒火填充内心能否得到释放?PS:新人新手第一次写水平不够请多多包涵
  • 文武全才韦小宝

    文武全才韦小宝

    李耀是一位富家公子,穿越到韦小宝身上,成为文武全才的韦小宝,经历了一场快意的人生。
  • 北之仙侠

    北之仙侠

    仙侠者,直面对抗魂兽者,其名意为仙中之侠。魂兽,天道本源被神舞月打散部分,混乱的天道规则受到虚空的恶意侵袭,化身魂兽,以魂魄为食
  • 灵化者

    灵化者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神话故事变成了现实。但是!他们却是人类的敌人。
  • 洪荒之逍遥世间

    洪荒之逍遥世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以我一生信仰许你一世荣光

    以我一生信仰许你一世荣光

    “等我三年,等我成为像你一样红遍亚洲的明星以后,我一定回嫁给你的”她对着带着墨镜口罩和鸭舌帽的他信誓旦旦的说。他拿下墨镜,精致的桃花眼注视着眼前的女孩,不禁流露出满满的心疼,但还是拿下口罩的一边,用他的薄唇蜻蜓点水般的吻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