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45800000008

第8章 一路顺风(1)

玉门,马仲英司令部的演兵场上,几千官兵正在兴高采烈地观看射击比赛。

马仲英身先士卒,只见他双手舞动手枪,嘭嘭嘭连发六枪,无一走样,那双靶的红心,均被命中,引发一阵山呼海啸般的赞叹声。尤其那些初次见识尕司令手段的新兵,一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兴奋得欢呼雀跃。

马仲英并不以为然,在欢呼喝彩声中,他丝毫没有踌躇满志的笑意,只是在他扫视人山人海的部下时,心里方才浮起一丝得意,经过几次大起大落,他愈发深信这样的道理:枪杆子会说话,枪杆子会办事,枪杆子解决问题,有了强大的枪杆子,就会拥有理想的一切。

谁敢说不是那么回事呢?想当年,他路见不平,用石头砸死了警察。他的母亲吓得直筛糠,他只好逃命。逃到哪儿才能活命呢?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几乎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那时候,他虽然敢为,但毕竟是个孩子,遇事顾前不顾后,一气之下干出傻事,方目瞪口呆,意识到事态严重,可惜已于事无补。但他深知人贵有一命,自信此生前途无量,十四个春秋仅仅是个好的开头,他,他怎能甘心就此放弃!他不想抵命,他要逃,可逃到哪里去?最后逃进他父亲的营房。他父亲马宝也被惊得魂不附体。因为他仅仅是十一营的营长,没有生杀大权,实在是爱莫能助。马仲英走投无路,徘徊在人生绝命的关口。但他绝对没有想到,是叔父马麒的一句话救了他,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感激涕零的他,从此把叔父当作再生父母,敬爱备至,决心终生相报,矢志不移。

小仲英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马麒能一锤定音救他?因为马麒是当时宁海军镇守使,手握生杀大权。而他的生身父亲却不是。年少的他,由此深刻认识到“权”的极端重要,尤其军权。叔父一句话,竟使他死里逃生,遇难呈祥;还是叔父的一句话,说他有正义感,敢作敢为,是个从军的好苗子,便任命他做了十一营副营长,成了他父亲的助手,可谓逢凶化吉,异想天开的美事。说白了,有多少人从军一辈子,即使能躲过刀光剑影,避开枪林弹雨幸存下来,也未必能当个副营长,兴许一辈子与官位无缘。

从此迷恋军权的他,立志为以马麒作代表的先辈争气,为族人争光。他在贵族军校读书时,喜欢练投石子,双手掷石,石石不虚,在校生中独一无二。一步跨入军营后,他练起双手使枪的奇特本领,不论多么艰苦,他是非练成不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练成了,不仅双手可使石子、手枪、步枪,而且在队列、骑术、刀枪剑戟、擒拿格斗、投弹、防爆、爆破、战术等军事科目方面,都获得优秀,成为年少有为者的楷模,成为青年军官心目中的偶像。由此,他个人魅力剧增,无形中成了年轻军人心目中的领袖,数以百计的军事人物拢聚在他周围,他身上仿佛有强大的磁场,富有强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此,他的同龄人无不瞠目结舌,望尘莫及,甘拜下风。

当马仲英正身以军礼向拥戴他的部众巡视致意时,人们才正面看清了他的模样。

马仲英器宇轩昂,气色旺盛,不像一个负过重伤的人。他个头不算高大,六尺左右,肤色微青,浓眉圆眸,鼻梁挺直,嘴角略窝,透出非常内向而执着的个性,有一股子不屈不挠、不服输、不言苦、不言败的韧劲。就面容看,俨然一副在校的学生相。虽说年纪仅二十又三,却已久经戎马生涯的磨练,不乏谋略和沉稳;虽早已名震西北五省,脸上却仍保留着三分稚嫩,对亲人、对同族人、对同教人有着无论怎样也无法割舍的迷恋和依赖。这是他的长处,无疑也是他致命的短处。马仲英从不正眼看人。当他目睹并亲身感受到数千青年军人狂热的拥戴时,眼角始流露出一丝丝感激和欣慰。他自小在马家军的大环境和军人家族小环境中生活,沐浴在大小军阀的摇篮里,他渴望军旅生活,不怕吃苦,不惧艰险,自幼扎下了要做人上人的思想之根。而不服输、不气馁,则是他要强性格的坚强支柱。

他自信马家军称王称霸、为所欲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心里充斥着一种无言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因而国民革命军进驻陕、甘、宁、青,则是他无法理解无法容忍的。他那排外的独立意识,似乎与生俱来,在他心里永不褪色,在他身上永不磨灭,表现得非常顽强。

为了独立创业,出人头地;为了报恩,不给叔父马麒添灾加乱,他主动丢掉营长职位,聚了七位(他是年纪最小的)志同道合者,在循化城挑起“自力队”大旗。三法观整顿后,部队迅速扩展,人马接近五千。他针对性地将部队名称改为“黑虎吸冯军”,提出“不杀回,不杀汉,但杀国民军的办事员。”他的斗争矛头直指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对马家军祸害百姓的所作所为,却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三攻河州,他曾辉煌于一时,人马有三万之众,震惊甘、宁、青,从此扬威名。但因自恃过高,自信轻敌,落得三角堡指挥部被围,险些做了俘虏。在吉鸿昌部追击下,不得已逃入藏区,跌入独立兵事以来之低谷。转战青海后,部队不仅没有削减,反而扩大了。令他不解而抱撼的是:他的叔父马麒为什么要派其弟马麟率两个团前来狙击?庆幸的是:天无绝人之路,坏事变好事,骑兵团长马赫英临阵哗变倒戈。有人嘲笑叔父是“肉包子打狗”。

进军宁夏,是他起兵以来引以自豪的美谈,一仗打跑了门致中那个软蛋,他轻而易举地坐上了梦寐以求的宁夏省主席。掐指算来,从民国十七年兴兵独立,到做了主宰一省的主席,满打满算,不到一年半时间。这是世上少有的奇迹,比刘邦、刘秀、洪秀全快捷得多。至于冯玉祥,马仲英以前只敢攀比,联想;而今他暗地里喜不自胜,他已强过冯玉祥许多。冯玉祥从军自行伍起身,历经班、排长,一步一个坎,十多年才混个营长,如今年纪一大把,才坐镇一方(西北);而自己一起兵,就做了司令,年不足二十,就成了一省首脑,若继续奋斗下去,那称霸一方的事,绝不是梦想。

唉,世事难料,往往得来容易的,失去也容易。美谈的辉煌曾使他登上精神享受的巅峰。

而退出银川,撤至绥西,又使他再次跌入谷底,而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跌得惨。他多么留恋那个银川,又多么舍不得放弃那个朝思暮想的高位。当他一朝得手,屁股把那高位尚未捂热,又亟需离去的时刻,他是多么不忍心不甘心啊!这比少小离开父母不知要痛苦多少倍。唉,命运真会开玩笑,把他当一枕黄粱的卢生来戏耍。

当他和马廷贤应马廷骧(曾任凉州镇守使,被蒋介石委任国民革命军十五路军总指挥)之邀去北京后,他的部队四分五裂,坚守阵地者不及原先的一半,着实令他心寒,追悔莫及。

经同族同宗同乡马鸿逵与其父马福祥(原任绥远都统,已投靠蒋介石,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候补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颇受器重)引荐,蒋介石接见了马仲英兄弟俩,见他年少英才,非常喜欢。尤其对他十八岁起兵反对冯玉祥倍加赞赏,誉之为“维护民族利益”。并认为他哥俩是军事好苗子,当场表示要送他兄弟俩进中央军事学校学习,提高军事素质和文化素质,列为西北军人的后备领袖。马仲英兄弟俩意外兴奋,皆大欢喜,以至彻夜不眠,继续做着学习、提升、重用、威镇一方的卢生梦。谁知事与愿违,(马福祥见蒋介石如此欣赏马仲英兄弟俩,怕马仲英真的成了蒋的嫡系,由此冷落了自己。鉴于蒋惯用分而治之的伎俩,愈发使马福祥忧虑不安,故而一番花言巧语,将马仲英仍退回马鸿逵部。)本是已携至泰山顶上的一块美玉,岂料,一夜间,竟化作一支翎羽飘下山去。奈何,奈何!马仲英为此失落得嗟叹不已。

马仲英经历了蒋、冯、阎大战,深感军事知识之贫乏,文化素养之低下,非常需要学习。他返回第四路军司令部后,如饥似渴,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引起革命志士张雅韶、吴应祺等人的青睐和关注。经过一段交往和考察,张雅韶等人发现马仲英对社会问题认识比较清楚,思维也十分清晰,能吃苦,爱学习,烟酒不嗜,洁身自好,作风正派,决定把他当作革命事业的培养对象,并介绍他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当他们促膝畅谈时,一起坦诚地分析了滞留在马鸿逵部的利弊,结论是弊多利少,发展受诸多限制。

马仲英终于明白了靠山是靠不住的,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靠山上,是与虎谋皮,多么幼稚可笑啊!因为所有靠山,都是以维护他自己的切身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为前提为基点的。不论亲人、族人、同教人马麒、马廷骧、马鸿逵、马福祥,还是阎锡山、蒋介石,其本质都是一样的。算了算了,还是得回过头来,拉起自己的队伍,发展成强大的实力,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奠定霸业的基础,开拓美好的前程。

经过一番多方比照,全面透彻的剖析,马仲英心里亮起了一盏明灯,眼前豁然开朗,决心丢掉幻想,重返故地,召集旧部,另敲锣鼓,重新开张。

马仲英念念不忘他生平最得意的宁夏。一脚踏上那块热土,心里格外舒服,总希望在宁夏大展鸿图。此时,宁夏省的省主席是他的族人马鸿宾(曾任宁夏镇守使)。马鸿宾得知马仲英来到辖地,既不好拒他,也不能用他,犹如手里捧了只刺猬,左右上下都不是,不得已硬着头皮召开了欢迎大会。马鸿宾名为欢迎,实为警告,他在欢迎词里先下手为强,提到马仲英屠湟源、永昌、民勤等不光彩的往事,郑重希望并要求:“这次回来,给老百姓多做有益的事情,为回族青年树立榜样,万不可重演民国十七年的悲剧。”

马仲英也正好借此盛大聚会收揽民心,并消除以往的恶劣影响。他坦诚地自我检讨:“父老乡亲们,这次来宁,我是抱着正确的宗旨,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捣乱。实际上,我们是为了反对国民军,解除老百姓的疾苦而举兵起义的,只是大部分部下未经过正规训练和教育,纪律差,使老百姓受害很大。这是我们过去未能战胜国民军的重要原因。我今天在大会上正式表示歉意,向宁、甘二省几千万同胞道歉。现在马廷贤在陇南骚扰百姓,实在是不觉悟。我这次回来,就是召回旧部,将其遣散回家,使其各安生业,请乡亲们放心。”

马仲英当众的道歉和检讨,使宁、甘二省百姓放下了久久悬着的心。马鸿宾任命马仲英为宁夏省军教导队长。在军官培训中,马仲英一是身先士卒,跟班学习,不搞特殊化,提高自身军事、文化素质;二是不摆长官架子,保持简朴的生活习惯,同甘共苦,同样不搞特殊化。如此以来,马仲英再度受到年轻军官的尊崇,威望有增无减。马仲英用马谦(原西北边防联军副司令、独立师师长,现任甘州警备司令)送来的五千大洋,为培训的军官们购置生活、学习用品,在宁夏省军里传为佳话。这在等级森严制度腐败的国民军里,是没人敢想敢做的事情。这等佳话像春风吹遍宁、甘大地。国民军上上下下传来拥戴马仲英的呼声。这呼声惊得马鸿宾寝食不安,愁眉苦脸。

为了不树敌过多,避免和马鸿宾刀兵相见,马仲英决定离开银川。恰此时,他的旧部马应彪(在绥西首先投奔冯玉祥接受吉鸿昌改编)率一千多人马赶至中卫来投,真是雪中送炭!马仲英决定第二次举兵起事。中卫城防司令马仲林也系马仲英旧部,率部三百余,重新加盟。马仲英将新组建的部队命名为甘宁青联军,自任司令。他一路行军,一路张贴布告,宣传自己是国民党中央任命的国民革命军甘宁青联军总司令,现率部进驻甘州,沿途军政部门要供给粮秣。马仲英满心热望去奔往他的老乡(河州牟尼沟人)老助手马谦。因为马谦曾自动资助他五千大洋。同驻甘州不久,马谦已觉得势头不妙,马仲英人气极旺,人格魅力也远在他马谦之上,处处咄咄逼人,事事总占上风,长此下去,他有被吃掉的危险。要么重新归属马仲英麾下,可他已是国民军警备司令,怎好辱格屈尊?他不服,也不甘心;要么依一山难容二虎的定律,将客大欺主的马仲英干干脆脆予以了结。马谦决定了后者。居然采取了下三赖手段,趁马仲英在澡堂洗澡时实施暗杀,结果导致两军火并。

马谦的行动令马仲英大伤脑筋,既不可思议,又遗憾万端,手足情一翻脸,成了水火不容的仇人。火并的结局,马仲英又一次意外地壮大了自己,他依旧自任总司令,统辖甘、肃二州。这是他自循化举兵以来的第三个高峰,他情不自已地自慰自勉,慨叹甘苦良多:“还是拥有自己的武装好啊!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受制于人没出息,做人要自立,男儿当自强,那一一何时才能如愿以偿?何时才能称霸一方?”

马仲英面对五千多将士的衷心拥戴,心里热乎乎的,眼里湿润润的,虽说队伍不算多,还远远不够强大,但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他确信三年前那万人响应的红火场面不久会如期重现,到那时,他又可在西北大地叱咤风云了。

马仲英努力整顿军政作风的运动初见成效,扩充队伍的工作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时,国民党中央为了剿共,将陕、甘、宁、青国民军主力大都内调,大西北又呈地方军阀割据之势,此乃马仲英喘息发展的大好时机。

同类推荐
  • 迷茫在G岛

    迷茫在G岛

    G岛是指一座外形犹如大写英文字母“G”的孤岛,她悄无声息地屹立在茫茫的大洋深处。所处的云遮雾绕及特殊的电磁物理环境,使他很难被外人发现,更别说再去进一步认识它了。只有偶然机会才能相遇,才能登岛,才能窥其一斑。
  • 只想听到你的声音

    只想听到你的声音

    《只想听到你的声音》中所选作品或构思奇妙,或清新怡人,或曲折动人,或新颖独特,或意味深长,让你在掩卷之际,忍不住回味咀嚼,感受其中绵绵无尽的弦外之音,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
  • 近身保镖3

    近身保镖3

    康宁是《燕京都市报》的一名娱乐记者,前段时间加班加点的写稿子,一直都忽略了女朋友的感受。好不容易今天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就被拉出来陪着女朋友逛街……
  • 豆汁记

    豆汁记

    本书精选了作者所创作的部分优秀中篇小说作品,《豆汁记》故事的背景为旧时老北京,主要讲了作者小时候家里一个很会做饭的女仆的故事,文中仆人莫姜一个旧时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被作者刻画的非常鲜明。
  • 基督山伯爵(下卷)

    基督山伯爵(下卷)

    小说主要讲述的十九世纪一位名叫爱德蒙·堂泰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高冷男神,我定拿下你

    高冷男神,我定拿下你

    初次见面,女孩无耻的向校草说:“我是你的女朋友,你不能与任何人谈恋爱。”第二次见面,相遇在校园。女孩从来不知道那个男孩是校草,而且还是自己学校的。第三次,女孩伤心的说:“爱你太久了,我选择分手。9年的等待就当喂了狗6?”。最后还是没有离开他
  • 女娲文化研究

    女娲文化研究

    女娲神话与对于女娲的崇拜信念及行为,很难说其产生孰先孰后、孰因孰果。不过,此文化对我们现在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时至今日,依然有一些神话带着对女娲及其事迹的虔信和崇敬,成为当地民间女娲信仰的组成部分。不过如今大部分女娲神话已逐渐脱离了原初浓厚的信仰色彩,神圣性、虔敬化的程度已大为减弱,但从中依然反映出民间对于女娲的情感和观念,所以也是我们研究女娲信仰时的重要参考材料。
  • 亿万富翁口袋里的创业经

    亿万富翁口袋里的创业经

    本书以马云、俞敏洪、柳传志、张朝阳、张瑞敏、史玉柱、牛根生等13位中国顶级企业家的创业心经为主题,研究和总结了他们的成功创业智慧。作者希望可以通过展示这些成为亿万富翁的创业经验和相关的创业理论,来为每一位准备创业或者是正在创业的人指出一条合理的创业之路。
  • 与之为乐

    与之为乐

    哪个雨夜念与乐救了满身是伤的徐为之。徐为之醒的时候世界是一片黑暗的,他只听到“医生说你的眼睛只是暂时性失明,会好的。”…………后来我终于明白,他尽管跟天气一样难以预料,却也跟天气一样无可避免。…………情深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
  • 最管理:管理大师的管理习惯和管理智慧

    最管理:管理大师的管理习惯和管理智慧

    企业管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但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是一个让众多管理者感到头痛不已的问题。其实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静下心来,学习一下管理大师的管理智慧,就可以逐步从平庸走向卓越,实现管理的梦想。
  • 终断情殇

    终断情殇

    本文讲述的是一群少年少女们在面对国仇家恨,爱情纷争,他们是如何抉择,如何去做的。
  • 时间雨阡陌

    时间雨阡陌

    “若长相守不过你拈花我把酒,酒醒后能否赏我个好梦如旧。”
  • 仿生者

    仿生者

    5月21日,我诞生于美国旧金山硅谷。但是,我不是人,我是研究员创造出的人工智能,拥有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最迅猛的行动速度的仿生人工智能。我遇见了你,让机器也被命运操控。我对你,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情?“你为什么总是笑着呢?”他低下头,问我。“我不知道。”我的嘴角依然是笑着的弧度,大概是因为程序设定的吧。什么才是爱?对不起,无法搜索目标信息。【404notfound】